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

合集下载

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原理

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原理

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原理中药浓缩提取罐是一种用于中草药浓缩提取的设备。

它采用特殊的工艺原理和设备设计,能够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其浓缩至所需浓度,从而获得高效的中草药提取液。

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首先,将中草药加入提取罐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一般为水或醇溶液。

提取罐内设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使中草药与溶剂充分接触,提高提取效果。

然后,加热提取罐,通过提高温度,加速提取过程。

2.分离:在提取过程中,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会溶解到溶剂中,而废料等不需要的成分则会残留在固体颗粒中。

通过筛网或离心机等设备,将固体颗粒和溶剂分离,从而得到提取液。

3.浓缩:得到的提取液一般是稀溶液,需要进行浓缩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浓度。

中药浓缩提取罐中通常设有加热器和蒸发器,通过加热提取液,以及蒸发器中的蒸发作用,将水或溶剂蒸发掉,使提取液浓缩至所需浓度。

4.冷却:浓缩后的提取液需要进行冷却,降低温度至适宜的范围。

中药浓缩提取罐中通常设有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水或冷却器等设备,将提取液的温度降低至合适的范围,以便后续操作。

5.储存:经过冷却后,提取液一般需要进行储存,以便后续的加工或使用。

中药浓缩提取罐通常配备有储存罐或储存容器,用于存放浓缩提取液。

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实际应用中,还可能涉及到一些附加过程或设备的应用,以提高提取效率或质量。

例如,有些中草药需要进行研磨或粉碎处理,以增加提取面积;有些中草药可能还需要经过过滤或澄清等步骤,以除去杂质。

总之,中药浓缩提取罐的原理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和冷却等步骤,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其浓缩至所需浓度。

这种设备在中药制药、食品、保健品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药浓缩技术

中药浓缩技术
因此,寻找非热浓缩工艺就成了研 究的目标。冷冻浓缩是非热浓缩方法之 一,膜浓缩被认为也是一种具有发展前 景的非热浓缩新工艺和技术。
四、膜浓缩
膜浓缩分离可分为: 1)反渗透(膜孔径d1nm); 2)纳滤(膜孔径d=1-10nm); 3)超滤(膜孔径d=10-100nm); 4)微滤(膜孔径d0.1m)。
四、膜浓缩
2)膜蒸馏浓缩
其传质过程可分为: (1)水分子在热侧膜面处蒸发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通过膜的微孔从膜面的热侧扩散 到冷侧; (3)传递到冷侧膜面的水蒸气重新冷凝成水。 因而膜蒸馏是一蒸发过程。
与以压力为传质驱动力的膜分离(反渗透) 方式不同,膜蒸馏是以温度为驱动力。
五、吸附分离浓缩
四、膜浓缩
此外,膜蒸馏、渗透蒸馏、联合膜 技术、膜分离与传统分离方法结合分离 技术也属于膜分离技术的范畴。
四、膜浓缩
1)反渗透浓缩技术是以压力为传质驱 动力(1-100 atm),通过膜对物质进行 分离浓缩的膜过程。整个过程不加热、 无相变,常温下即可完成操作。
四、膜浓缩
图 反渗透膜浓缩过程原理示意图
中药浓缩技术
二、冷冻浓缩
冷冻中浓缩药操浓作缩是技将稀术溶进液展降温,直
至溶液中的部分水冻结成冰晶,并将冰 晶分离出来,从而使得溶液变浓。
因此,冷冻浓缩实质上是水或其他
溶剂从待浓缩提取液中结晶分离出来的 过程。
该过程涉及固-液两相之间的相平衡 规律(即热力学,研究过程进行的极限) 和传热、传质规律(即动力学,研究过 程进行的速率)。
Thanks
大孔吸附树脂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利用 其具有的很大比表面积、不同大小的孔径和极性 特性,可以选择性吸附提取液中一些有用的化合 物成份。
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及天然药物活 性成份和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中应用越来越多。 适用于:

【CN209451326U】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专利】

【CN209451326U】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专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8)与所述 固定环座(4)通过所述弹簧(12)固定连接,且所述卡板(8)为环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5)与所 述固 定环座(4)通过所述卡板(8)与所述弹簧(1 2)固 定连接 ,且所述弹簧(1 2)与所述卡板 (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8)的外表 面与所述固定环座(4)内部一端通过所述凹槽(7)卡合连接,且所述凹槽(7)为环形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与所述 浓缩装置主体(3)通过所述螺纹盘(10)旋合固定连接,且所述螺纹盘(10)的环形结构与所 述浓缩装置主体(3)端部的环形结构相吻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装置主体 (3)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顶端设置有接头(1),所述顶盖(2)与所述浓缩装 置 主体(3)的 连 接处 设 置 有螺纹 盘(1 0),且所 述 螺纹 盘(1 0)的 外 表面设 置 有橡 胶防 护垫 (9),所述橡胶防护垫(9)与所述浓缩装置主体(3)的顶端连接处设置有紧压垫(11),且所述 紧压垫(11)与所述浓缩装置主体(3)通过粘接剂粘合固定连接。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113998 .4
(22)申请日 2019 .01 .23
(73)专利权人 河南集锋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 与三全路交叉口向北500米路东园内
(72)发明人 刘凯明

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

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

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中药提取液的浓缩是中药制药的重要工序之一。

存在着浓缩温度高,浓缩时间长,有效成分及挥发性成分有损失,一步浓缩难以实现高相对密度的质量要求,设备易结垢,废液排放等问题。

为了解决些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主要包括:悬浮冷冻浓缩、渐进冷冻浓缩、自然外循环两相流浓缩、在线防挂壁三相流浓缩、反渗透、膜蒸馏、渗透蒸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

因为中药提取液体系非常复杂,有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等;提取液除含有效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鞣质、蛋白、胶类、糖类和树脂等杂质,所以需要对这些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各自的特点、适应性、工艺和技术成熟度等加以了解,从而选择保持中医药特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存在各种浓缩问题,技术成熟度高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

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为中药制药企业等选择合适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药;提取液;浓缩;进展;冷冻浓缩;蒸发浓缩;膜浓缩;树脂吸附中药制药一般包括提取、浓缩、纯化、干燥和制剂等。

其中,提取液的浓缩是现代中药制药的关键单元操作之一。

为了提高浓缩效果和药品质量,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有价值的中药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

合理引进这些先进实用的共性技术和装置,可以提升中药制药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制造水平。

对主要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分析和述评,以供选择参考。

涉及的浓缩新方法有蒸发浓缩、冷冻浓缩、膜浓缩和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

1 冷冻浓缩冷冻浓缩根据结晶方式的不同,悬浮结晶冷冻浓缩和渐进冷冻浓缩。

1.1 悬浮结晶冷冻浓缩悬浮结晶冷冻浓缩时,冰晶自由悬浮于母液中。

悬浮结晶冷冻浓缩在速溶咖啡、速溶茶、橙汁、甘蔗汁、葡萄酒、乳制品等的浓缩上有一定的研究,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

近年来,悬浮结晶冷冻浓缩在中药水提取液的浓缩以制备抗病毒口服液方面进行了中试研究。

中药醇沉工艺及设备浅析

中药醇沉工艺及设备浅析

1 前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

醇沉法就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保留药物有效成分,因而醇沉单元操作工艺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密切关系着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影响醇沉工艺的因素2. 1 初膏浓度及温度为了保证醇沉时尽量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乙醇耗量,一般要将药材水煎液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初膏。

初膏浓度过高,则药液黏稠度较大,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初膏浓度过低则药液量较大,需耗费大量乙醇。

因此,选择适宜的初膏浓度对水提醇沉工艺非常重要。

孙月霞等对板蓝根水提取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初膏浓度为1∶1~1∶2之间。

实验研究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膏浓度并非决定醇沉工艺分离纯化的关键性因素,但它决定最少的乙醇用量。

2. 2 乙醇用量及乙醇浓度通常当含醇量为50 ~60 时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含醇量达75 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含醇量达80 时,几乎可除去全部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类杂质,但是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醇沉液中含醇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醇沉液含醇量的加沉淀加快,通常醇沉液的含醇量在60 ~75 之间。

醇沉的含醇量如在70 ~75 之间,一般宜用90 左右的乙醇,此时所耗乙醇体积较少,与用95 浓度的乙醇相比,回收蒸馏要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源消耗亦低;若醇沉液含醇量低,则所用乙醇浓度亦可相应低些。

肖琼等专门研究了乙醇浓度和乙醇总量对中药醇沉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醇沉精制过程中当乙醇总量低于某一临界乙醇总量时,醇溶物的量随乙醇用量增加而增加;高于临界乙醇总量时,增加趋势减缓直至不再增加。

中草药提取液浓缩的方法

中草药提取液浓缩的方法

中草药提取液浓缩的方法
1.真空蒸发浓缩法
真空蒸发浓缩法主要利用真空蒸发设备,将草药提取液放入蒸发罐中,在低温条件下施加适当的真空,使提取液中的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能够在
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有利于保留草药中的热敏性物质。

但是这种方法蒸发
速度较慢,且对设备要求较高。

2.浓缩干燥法
浓缩干燥法是将草药提取液在较高温下进行干燥,使其中的水分蒸发。

干燥过程中可以利用喷雾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等设备,通过热空气或氮
气进行干燥。

这种方法干燥速度快,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但是需要控制好
温度,避免引起草药有效成分的分解。

3.冷冻浓缩法
冷冻浓缩法主要利用冷冻设备,将草药提取液在低温下进行冻结,然
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蒸发。

冷冻过程中,水分会在凝固状态下蒸发,从而
使草药溶液浓缩。

这种方法通过减小溶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其蒸发温度,有利于保留草药的有效成分。

但是冷冻设备运行成本较高,且操作较为繁琐。

4.回流浓缩法
回流浓缩法是将草药提取液放入回流蒸发器中,在加热和冷却的作用下,使提取液中的水分蒸发。

在回流装置中,草药提取液通过循环泵进行
回流,实现多次蒸发浓缩。

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操作简便,适用于中
小规模的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草药浓缩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草药有效成分的破坏。

此外,不同的浓缩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中草药,
应根据草药的性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浓缩方法。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一、多级浓缩工艺。

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往往为有机物,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

为了充分保留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采用多级浓缩工艺,将中药提取液在一系列浓缩器中进行逐级浓缩。

通过减小每级浓缩器的负荷,可以有效提高浓缩效果和质量。

二、低温浓缩工艺。

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往往对高温敏感,容易发生分解和破坏。

因此,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采用低温浓缩工艺,通过降低浓缩温度,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同时,采用低温浓缩还可以避免提取液中的微生物污染,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连续操作工艺。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采用连续操作工艺,实现了中药提取液的连续输入、浓缩和输出。

通过连续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连续操作还可以减少产品质量的波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四、自动控制工艺。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浓缩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监测浓缩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调节,可以实现浓缩过程的精确控制。

自动控制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五、多种浓缩方式。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浓缩方式。

常见的浓缩方式包括真空浓缩、纳滤浓缩、蒸发浓缩等。

不同的浓缩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中药提取液的性质和浓缩要求选择合适的浓缩方式。

综上所述,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具有多级浓缩、低温浓缩、连续操作、自动控制和多种浓缩方式等工艺特点。

通过这些特点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浓缩效果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注意点

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注意点

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注意点摘要:分别以洗药、润药、枯燥、粉碎设备与提取、浓缩设备为表达对象,对此类中药前处理设备特点与使用注意点作了阐述。

关键词: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设备;特点;使用注意点中药制药前处理工序一般包括药材的挑选、洗药、润药、切药、枯燥、粉碎等工序;提取工序一般包括提取、浓缩、别离(醇沉/水沉、过滤、离心)等。

应根据主流产品和生产工艺进展设备选型,按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正确使用设备。

通过工艺流程可见,在前处理阶段,药品质量和生产本钱已经根本定型。

如果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不能很好地结合,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原材料消耗大、生产本钱高等问题。

经过前处理和提取工序的加工,药材变成了药品的中间体,最终成为药品。

中药制药前处理和提取工序是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也是最容易被管理者无视的工序。

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到位,就不可能正确地使用设备。

因此,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有机结合与设备的正确使用,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1前处理提设备1.1洗药机药材(中药饮片)的外表不但有泥沙等杂物,还有大量的霉菌。

洗药的目的就是要除掉泥沙和大局部霉菌。

目前在大局部制药企业使用的都是滚桶式洗药机,用喷淋水进展洗药。

有的企业不论是什么药材都是用一个速度、水量进展清洗,当叶、茎、根、切片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清洗效果。

洗药机应根据不同的品种,用不同的转速和喷水量去清洗不同的药材。

在洗净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洗药时间,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

其可对滚筒式洗药机进展改造,增加调速装置和增压设备,以针对不同的药材采取不同的清洗方式。

1.2润药机目前大局部中药制药企业都在使用注水式真空润药机。

真空润药机工作原理:用真空将药材纤维空隙中的空气抽出,水在负压条件下通过毛细管迅速进入植物细胞组织中。

润药的目的是让失水的植物细胞吸水进口泵卡斯特红酒膨胀,为提取工序创造条件,因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一般在水(或其他溶媒)作用下才能实现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
中药提取设备多种多样,各有千秋。

各企业因生产工艺不同,设备的组合方式也不同。

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是近几年普及的比较快的提取设备,其工艺特点如下:
(1)综合了现有提取设备的回流提取、渗漉提取和索氏抽提三原理,结合了外热循环浓缩技术,将提取、浓缩两道工序集中到一台设备上同时进行。

(2)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不断被送入提取罐内作为提取的新热源,维持提取罐内的提取温度。

(3)提取罐内大量的蒸汽进入回流器冷凝成热冷凝液回落到提取罐内,作为新溶剂均匀地加到药材面上,新溶剂从上至下通过药材层,溶解药材中的可溶物质到提取罐底部,消除药材冷堆,提取充分。

提取液进入浓缩罐,不断地降低提取罐中药液的浓度差,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

因溶媒使用量少,需浓缩的药液少,提取浓缩工艺过程时间短,节约能源。

在中药制药企业,前处理提取工序非常重要。

科学的生产工艺、适宜的生产设备、严谨的操作程序以及配合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这些都是中药生产不可缺少的。

上述即为中药提取液浓缩装置的工艺特点,欢迎参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