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dcs介绍
和利时最新DCS系统介绍网上搜不到的内部资料!

和利时最新DCS系统介绍网上搜不到的内部资料!本文导语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中心项目设计部的徐屹昌工程师,就在第一时间给小7发来关于和利时最新DCS资料。
随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发来相关资料。
因内容较多,小7只好逐一为大家呈现,今天介绍的和利时KM 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K 系统是和利时公司于2013年正式推出的大型分布式控制系统。
重点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支持P-P(点对点结构)、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P-P和C/S(混合结构)三种网络构架。
吸收了安全系统的设计理念。
基于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构架,方便接入多种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
符合IEC61131-3标准,内部集成基于HART标准协议的AMS系统,并且方便集成SIS、PLC、MES、ERP系统等,以及众多知名厂家控制系统的驱动接口,可实现智能现场仪表设备、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之间无缝信息流传送,能方便的实现工厂智能化、管控一体化,集成多个行业先进控制算法平台,为工厂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实现生产、设备和安全三大目标的协调最佳化,确保工厂生命周期内的投资维护成本最小,生产的运作目标可持续。
系统简介系统特点高可靠性全冗余系统网络、控制网络、控制器、电源模块、I/O模块均可冗余配置,无单点故障。
多重隔离系统总线和模块之间采用光电隔离;采用系统电源和现场电源双隔离供电;网络具有物理层和协议层双重隔离;全系列模块的各个通道之间完全故障隔离。
环境适应性系统基于恶劣的工业环境设计,符合EMC的设计规范,抗干扰性符合工业环境下的国际标准IEC61000,系统防腐蚀能力满足ISA S71.04标准G3等级要求。
高安全性系统网络采用确定性实时以太网通讯协议,标配带防火墙的交换机,保证网络安全;控制器CPU采用PowerPC构架工业级芯片,基于实时操作系统,内置防网络风暴组件;采用多比特位开关量和信号质量判断,故障倒向安全。
第三本和利时DCS系统全套资料

第1章系统概述1. 概述和利时公司通过多年的DCS系统研发与工业自动化工程实施,在系统总结了各行业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查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基于当今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成熟的先进控制算法,推出了公司的第四代DCS系统HOLLiAS—MACS系统。
HOLLiAS—MACS系统是和利时公司HOLLiAS系列产品中基于现场控制层的产品。
该系统是一套全能综合型集成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流程控制中。
它遵从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既可使用安全可靠的FM/SM系列硬件模块用于现场数据的采集,又可方便的与远程I/O、CAN、Profibus等多种现场总线设备或模块连接;实时高效可靠的冗余控制器,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诸如I/O信号处理、PID调节、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网络通讯处理等功能;基于以太网的上层监控系统,提供动态丰富、操控直观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易于学习掌握、功能强大的一体化的组态编程与调试软件,实现对全系统所有功能的组态;强大的数据储存与处理能力可以记录所有重要的历史数据并提供生产数据分析报表。
HOLLiAS—MACS系统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极好的扩展性,无论是小型生产装置的控制,还是超大规模的全厂管控一体化,甚至对于跨厂的管理控制应用,都能应付自若。
本手册描述的内容是以MACSV软件作为HOLLiAS—MACS系统的软件平台进行的系统介绍与说明。
2. 系统技术说明2.1. 系统结构以MACSV软件作为HOLLiAS—MACS系统的软件平台构成应用系统时,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HOLLiAS—MACS系统结构图2.2.系统特点作为符合第四代DCS系统特性要求的产品,HOLLiAS—MACS系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系统的开放性HOLLiAS—MACS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开放性:经营管理层:通过开放的数据库接口和网络接口,可以与其它管理平台相连;生产管理层:通过OPC,ODBC等功能实现与其它系统的连接;现场控制层:通过Profibus、Modbus、CAN、Ethernet等协议与其它控制器和现场智能设备连接。
(完整版)和利时DCS系统课件

数据存储
提供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 据库,支持数据的实时存 储和历史查询,满足用户 对数据追溯和分析的需求
。
04
系统调试与运行维护管理
调试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熟悉系统结构和功能
了解DCS系统的硬件配置、软 件功能及通讯协议,明确各部
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检查硬件设备
确保所有硬件设备已正确安装 、接线,并进行通电测试,检 查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常见故障现象描述和原因分析
01
02
03
通讯故障
通讯中断、数据传输错误 等,可能原因包括硬件故 障、网络配置错误、电磁 干扰等。
控制器故障
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输 出异常等,可能原因包括 硬件损坏、软件故障、参 数设置错误等。
输入/输出故障
输入/输出信号异常、无响 应等,可能原因包括模块 损坏、接线错误、信号干 扰等。
操作系统平台选择及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平台选择
支持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
配置要求
建议采用高性能计算机,配置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空间等,以满足 DCS系统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
组态软件功能介绍及使用技巧
组态软件功能
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组态工具,支持流程图、趋势图、报警等多种组态元素的创建和编辑,实现监控画面的自定义 。
预期要求运行。
下载控制程序
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下载到DCS系统 中,并进行编译和链接,生成可执行 文件。
故障诊断与处理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故障时,及时诊断 并处理故障,记录故障原因和解决方 法,以便后续维护时参考。
运行维护策略制定和执行情CS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护需求,制 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预防 性维护、紧急维修等内容。
和利时DCS系统在化工行业的应用

和利时DCS系统在化工行业的应用介绍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控制系统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因为化工生产所涉及的过程参数多、变化大,因此需要更为精准的控制系统。
和利时DCS系统作为新一代的控制系统,具有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化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和利时DCS系统的概述和利时DCS系统是由日本电气株式会社(ELECTRIC CO.,LTD)开发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和利时DCS系统是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它将硬件、软件、通讯网络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对离散和连续过程的全面控制。
和利时DCS系统的特点在于其高度集成化、高效可靠、易于维护以及扩展性强。
它支持全局通讯、时序控制、序列控制等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各种调试和优化。
优势和利时DCS系统在应用于化工行业具有以下优势:1. 精准度高和利时DCS系统可以实现对化工生产流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高精度的监控和控制。
这些参数包括: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
和利时DCS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都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能够通过多个数据源进行数据汇聚和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精度。
2. 高效性和利时DCS系统具有非常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它采用了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能够实现实时数据的处理和相应时间的降低。
经测试,在数据处理效率方面,和利时DCS系统具有非常出色的性能。
3. 可扩展性强和利时DCS系统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可扩展性强大。
随着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
和利时DCS系统能够在不影响现有系统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扩展,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插件。
4. 可靠性高和利时DCS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它采用了混合式控制架构,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免受硬件故障和软件错误的影响。
即使在异常情况下,和利时DCS系统也能够自动切换为备用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和利时DCS

模拟流程图
2 模拟量手操器 模拟量手操器有两种画面:操作面板和参数调整画面。 手操器面板 模拟量手操器面板显示的内容有:设定值(P)、输出 值(O)的数值显示,输出值的标尺显示、运行方式 显示,强制手动状态显示等。 在操作面板中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工作方式(手动、自动、跟踪)的切换 通过增减按钮或直接输入数值改变输出值 参数调整画面。 在参数调整画面中,可以显示和修改有关的控制参数。
模拟流程图
3 开关量手操器 开关量手操器有两种画面:操作面板和参数调整画面。 手操器面板
开关量手操器面板显示的内容有:开出状态显示、运 行方式显示,强制手动状态显示等。 在操作面板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工作方式(手动、自动、跟踪)的切换 通过按钮输出值 参数调整画面。 在参数调整画面中,可以显示和修改有关的控制参数。 。
信号的采集处理
PLC
信号的采集处理
开关量采集数据的处理 开关信号抖动的处理 (1)MACS V 系统定义的抖动监视原则如下: 当某个开关量的状态在1 分钟内跳变次数大于20 次时,则认为该开关量处于抖动 状态,当处于抖动的开关量状态稳定30 秒不再变化时,认为该开关量抖动结束。 (2)抖动状态下的开关量处理
模拟流程图
1 PID 调节控制画面 PID 调节有三种画面:回路操作画面、趋势显示画面和参数调整画面。 a.回路操作画面 在回路调节画面中显示的有设定值、过程值和输出值的棒图及数值显示, 运行方式显示,报警状态显示等。 在回路操作画面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工作方式(手动、自动、串级和跟踪)的切换 通过设定值增减按钮改变设定值 通过输出值增减按钮改变输出值 切换到趋势显示画面和参数调整画面等。 b.趋势显示画面 趋势显示画面除了保留回路操作画面的显示功能外,还可显示一段时间内 的过程 值、设定值和输出值的变化趋势。 c.参数调整画面 在参数调整画面中,可以显示和修改调节器的控制运算参数。
和利时dcs高级运算

和利时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级运算功能是其核心特性之一,旨在满足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对复杂计算和控制的需求。
高级运算功能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高级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状态进行智能调整,以实现更精确、更稳定的控制。
数据处理与分析:高级运算功能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如趋势预测、故障诊断等,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优化控制策略: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高级运算功能可以优化控制策略,如自适应调整控制参数、优化运行模式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复杂逻辑运算:对于涉及多个变量和条件的复杂逻辑运算,高级运算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为控制系统的决策提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高级运算功能的实现通常需要依赖于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以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此外,高级运算功能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具体的生产过程和控制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的和利时DCS高级运算功能的介绍和应用案例,建议查阅和利时公司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技术文档。
和利时DCS硬件模块介绍

2_16 HOLLiAS—MACS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SM系列硬件
SM硬件产品
机笼单元
后接线型主控机笼SM120: 机笼号:SM120 主控机笼号固定为“0”号。 槽号:SM120 机笼最左侧两个槽位固定为冗余电源模块插槽,不设 槽号。最右侧两个槽位固定为冗余主控A 机和B 机的插槽,不设槽号。 其余6 个I/O 模块插槽,槽号从左至右依次为2~7 号,SM120机笼偶 数槽和右边(即+1槽号)的槽可插一对冗余模块,构成冗余输入/输出 结构。 IO模块通讯站地址设定:SM120 机笼的I/O 模块通讯站地址从左 至右依次为2、3、4、5、6、7。
2_20 HOLLiAS—MACS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SM系列硬件
SM硬件产品
2_21 HOLLiAS—MACS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SM系列硬件
SM硬件产品
2_22 HOLLiAS—MACS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SM系列硬件
SM硬件产品
机笼单元
后接线型I/O 机笼SM121: 机笼号(1~15):前面板上4 位拨码开关“RN”用于设置SM121 的机 笼号,具体计算方法参见1.4 节“主控站地址设定”相关内容。注:主 控机笼号固定为“0”,I/O 机笼号从“1”开始设定,最大值为“15”。 例:4 位拨码开关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设定为“0010”, 对应的十进制数 值2 就是该机笼的笼号。
2_26 HOLLiAS—MACS系统硬件
HOLLiAS MACS-SM系列硬件
SM硬件产品
电源模块
SM900 24.5V/5.1V双路隔离电源模块 基本功能:支持热插拔; 支持1+1冗余均流功能;输入输出隔离; 输出过载过压保护;电源故障状态输出
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

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时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概述、联锁信号的分类、优势、实例分析、调试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概述1.工作原理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采用数字化、模块化的设计,通过接收上位机指令,对阀门进行精确控制。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阀门定位、阀门开度检测、信号传输与处理等环节。
2.功能特点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高精度:控制精度可达±1%FS。
(2)高速响应:响应时间小于100ms。
(3)可靠通信:采用数字化通信接口,抗干扰能力强。
(4)易于扩展: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扩展和升级。
三、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1.联锁信号的分类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阀门开度信号:用于监测阀门的开度,实现阀门的精确控制。
(2)阀门状态信号:用于判断阀门的工作状态,如开启、关闭等。
(3)阀门故障信号:用于检测阀门的故障情况,以便及时进行维修。
(4)系统故障信号:用于监测DCS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联锁信号的传输与处理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采用数字化通信接口,将阀门控制信号、状态信号等传输至DCS系统。
DCS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实现阀门的精准控制。
3.联锁信号的应用场景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在以下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1)危险化学品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水处理:实现对水流量、水质等参数的实时监控。
(3)能源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四、和利时DCS二位阀门控制功能块的联锁信号优势1.提高安全性:联锁信号可实时监测阀门状态,防止故障发生,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S系统概述一、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控制系统往往是一台二次仪表控制一个回路,各回路的仪表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关系,单个回路的仪表损坏之后并不影响其他回路仪表的正常运行。
第一代过程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气信号的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第二代过程控制系统(ACS,Analogous Control System)是基于模拟电流信号的电动模拟单元组合式仪表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和应用,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即第三代过程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一代过程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
DCS即集散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有的二次显示仪表集中在电脑上显示,同时所有的一次表及调节阀等仍然分散安装在生产现场,DCS系统的核心是布置在机柜室的现场控制站,一旦控制站出现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DCS生产厂家采用在线冗余(如同机泵的备用泵一样,一台坏了,另一台自动运行,而且是无扰动的切换。
在这种切换方式下,我们人根本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发生)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DCS系统的主要基础是4C技术,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CRT显示技术。
DCS系统通过某种通信网络(如以太网、总线等)将分布在工业现场的现场控制站和操作室(控制中心)的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等连接起来,以完成对现场生产设备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操作管理(工程师站与操作站一样都是普通的计算机,只是因为其内部装有组态软件而已,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师站也能作为操作站使用)。
下图以一个水位信号调节的例子简单地说明DCS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过程:被控对象(过程):工艺生产设备(如反应釜,换热器,汽包、水箱等),从传感器(测量变送单元)到执行器之间。
被控参数:各种工艺参数,如液位,温度,压力等。
测量变送:对被控参数进行测量转换的装置(转换成标准信号)。
调节器:把测定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和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的装置。
执行器(调节阀):接收调节器来的信号并予以执行的装置。
我们可以把上述过程引申如下:二、DCS 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DCS 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来自两方面的动力:用调节器执行器 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设定值 PID 调节器变送测定值/过程值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用户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应用DCS代替常规的仪表控制和简单的数据检测,同时随着电子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DCS应用的构成元件(电子元器件、处理器、软件、网络等)性能大大提高且价格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各种板级OEM部件和HMI软件的发展进一步简化了DCS的开发难度并降低了开发成本。
目前,一套使用户满意的DCS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系统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提供多层的开放数据接口;2.系统应具备强大的处理功能,并提供方便的组态复杂控制系统的能力与用户自主开发专用高级控制算法的支持能力;3.系统应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标准以便适应未来的扩充需要;4.系统应高可靠、维修方便、工艺先进、价格合理。
三、和利时公司DCS系统和利时公司DCS系统经历了HS-DCS-1000、HS2000到MACS的巨大转变,现在常用的系统是Smartpro系统和MACSV系统,HS-DCS-1000、HS2000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下面对Smartpro系统和MACSV系统分别进行介绍。
1、Smartpro系统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系统是由以太网和使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网络连接的各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通讯控制站、打印服务站、数据服务器(上述各中站是根据其在控制系统中的担负的任务不同来命名,其实都是普通的计算机)组成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完成大型、中型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大型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功能。
该系统软件包括:ConMaker 控制器软件、ConRTS 现场控制器运行软件、FacView 人机界面软件、Internet 浏览软件、OPC工具包等。
▪工程师站工程师站一般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相应的组态管理程序,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工程师站主要有以下功能:1)控制策略组态(包括系统硬件设备、数据库、控制算法)、人机界面组态(包括图形、报表)和相关系统参数的设置。
2)现场控制站的下装和在线调试,操作员站人机界面的在线修改。
3)在工程师站上运行操作员站实时监控程序后,可以把工程师站作为操作员站使用。
▪操作员站操作员站采用Windows的操作系统,运行相应的实时监控程序,对整个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
操作员站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各种监视信息的显示、查询和打印,主要有工艺流程图显示、趋势显示、参数列表显示、报警监视、日志查询、系统设备监视等。
2)通过键盘、鼠标或触摸屏等人机设备,通过命令和参数的修改,实现对系统的人工干预,如在线参数修改、控制调节等。
▪通信站通信站作为SmartPro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接口,可以连接企业的ERP系统(如:和利时的HS2000ERP)和实时信息系统Real MIS,或者接入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工厂的各个部门可以掌握更多的生产信息,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它不仅提供了对生产过程、人员、设备和资源的管理,还可以帮助用户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生产过程的瓶颈。
▪现场控制站现场控制站由、主控单元智能IO单元、电源单元、现场总线和专用机柜等部分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扩展性强。
其中主控单元是一台特殊设计的专用控制器,运行工程师站所下装的控制程序,进行工程单位变换、控制运算,并通过监控网络与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进行通讯,完成数据交换;智能IO单元完成现场内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输出;电源单元为主控单元、智能IO单元提供稳定的工作的电源;现场总线为主控单元与智能IO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提供通讯链路。
1)主控单元采用冗余配置,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DP)与各个智能I/O单元进行连接。
在主控单元和智能IO单元上,分别固化了相应的板级程序。
主控单元的板级程序固化在半导体存储器中,而将实时数据存储在带掉电保护的SRAM中,完全可以满足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要求。
而智能IO单元的板级程序同样固化在半导体存储器中。
2)现场控制站是MACS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的前端,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工程单位变换、开闭环策略控制算法、过程量的采集和控制输出、系统网络将数据和诊断结果传送到系统监控网,并有完整的表征I/O模件及MCU运行状态提示灯。
3)现场控制站由主控单元、智能IO单元、电源单元、现场总线和专用机柜等部分组成,在主控单元和智能IO单元上,分别固化了实时监控(MCU)软件和I/O单元运行软件。
4)现场控制站内部采用了分布式的结构,与控制网络相连接的是现场控制站的主控单元,可冗余配置。
主控单元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DP)与各个智能IO单元实现连接。
系统的网络▪HOLLiAS—MACS系统由上下两个网络层次组成:监控网络(SNET)和控制网络(CNET)。
上层监控网络主要用于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和现场控制站的通讯连接;下层控制网络存在于各个现场控制站内部,主要用于主控单元和智能I/O单元的通讯连接。
1、监控网络▪上层监控网络为冗余高速以太网链路,使用五类屏蔽双绞线及光纤将各个通讯节点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
该网络中主要的通讯节点有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采用TCP/IP通讯协议,不仅可以提供100Mbps的数据连接,还可以连接到Intranet、Internet,进行数据共享。
▪监控网络实现了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之间的数据通讯。
通过监控网络,工程师站可以把控制算法程序下装到现场控制站主控单元上,同时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也可以从主控单元上采集实时数据,用于人机界面上数据的显示。
2、控制网络▪控制网络位于现场控制站内部,主控单元和智能I/O单元都连接在Profibus-DP 现场总线上,采用带屏蔽的双绞铜线(串行总线)进行连接,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该网络中的通讯节点主要有DP主站(主控单元中的FB121模件)和DP 从站(智能I/O单元――FM系列的输入/输出模件)。
利用总线技术实现主控单元和过程I/O单元间的通讯,以完成实时输入/输出数据和从站设备诊断信息的传送,并且通过添加DP重复器模件,可以实现远距离通讯,或者连接更多的智能I/O单元。
▪各个节点用固定分配的IP地址进行标识。
为实现监控网络的冗余,网中每个节点的主机都配有两块以太网卡,分别连接到128网段和129网段的交换机上。
监控网络的前两位IP地址已作了规定,分别为128.0和129.0,现场控制站主控单元IP地址的后两位已经由程序自动分配好,工程师站、操作员站IP地址的后两位则可以自行定义。
▪一般我们将一个现场控制站里相互冗余的两个主控单元分别成为A机、B机。
它们的IP地址设置是通过一个拨码开关来实现的,具体设置如表1.1所示。
对于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的计算机,我们把它看作同一类计算机,进行统一编号。
▪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它的关键标志是能支持双向、多节点、总线式的全数字通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产生现场总线技术是一场革命,代表了一种具有突破意义的控制思想,改变传统DCS结构─→FCS结构,真正做到“危险分散,控制分散,集中监控”。
和利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rofibus-DP技术,主站和从站物理层、链路层完全自主开发,为国内第一家,其优点是:可以直接连接其它各大厂商的PLC,如Siemens, VIPA, GE等,目前已有数十个项目直接受益;可以通过耦合器或连接器方便接入Profibus-PA智能变送器或执行器;集中安装或分布安装,仍由用户选择,节省电缆;MACS软件成功与I/O设备独立,添加硬件设备极为方便;I/O设备变成了标准的可以集成的DCS部件。
在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应用开发中,和利时公司于2001年任国际现场总线基金会常务委员会单位,自主开发给予ProfiBus-DP技术的主控制器、各种类型I/O卡件等,是国内第一家自主开发主站和从站物理层、链路层产品的系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