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计标尺的选择
金属洛氏硬度常用标尺的选择与实践教学

洛 氏硬 度 ( okw lh rns) 一种 压 人 硬度 R c el ad es 是
合理 开展 必要 的教 学 项 目, 们 根据 实 际 条 件初 步 我
进行 了一些 尝试 。
表 1 洛 氏硬 度 标 尺 的压 头 与载 荷 的 组合 形式
实 验方 法 。其优 点是 : 操作 简便 迅 速 , 易 掌 握 , 容
关 键 词 :金 属 洛 氏 硬 度 ;标 尺 ;实 践 教 学 ;侧 重 点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T I 文 献 标 识 码 : B di1.9 9 ji n 17 — 3 5 2 1 . 105 o:0 3 6 /.s .62 4 0 .00 0 .3 s
S l c in o a g s f r me alc r c welh r n s e h i u n t ee t fg u e o tli o k l a d e s tc n q e a d i o s a p ia i n i h e c i g p a t e p l t n te ta h n rci c o c
C ia hn )
A b t a t I hi ri l a l ss a d d s u so r o du t d t sa ls u n i tv a i o s r c : n t s atc e, nay i n ic s i n a e c n ce o e t b ih a q a tt ie b ss fr a
墅
= 堕
实
验
室
科
学
第1 3卷
第1 期
21 0 0年 2月
Fb2 0 e . O1
CN1 2—1 5 / 3 2 N
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批准
审核
编制
五、操作步骤:
1.将试样或试块放在试台上。
2.调节度盘,使大指针指“C”点。
3.将实验力选择钮⑥转到你实验所需标尺相应的实验力。
4.在你注视硬度指示盘的同时,顺时针转动旋轮使螺杆上升,先使试样与金刚石压头缓慢接触,再继续转动旋轮,直至硬度刻度指针(大指针)转三圈,初实验力指针(小指针)指向红色标记。(施加初试验力)
5.如果硬度指针转三圈后,偏离“C”零位时,允许在偏离“C”±5HR范围内,将度盘上刻度“C”零位转到对准大指针对零。
6.将连杆手柄⑧推向硬度计后方,硬度计开始加主实验力,表针开始移动。(施加主试验力)
7.在硬度计刻度指针停止移动后,即进入保持实验力时间,保持时间结束,即将实验操纵手柄⑧平稳无冲击拉向硬度计的前方,从而卸除了主实验力。
A标尺:适用于测定较硬材料的硬度,也可测定小件、薄板材料表面层的硬度。
C标尺:适用于测定经热处理后的钢制试件的硬度。
B标尺:适用于测定较软的或中等硬度金属以及未经淬硬的钢制品。
批准
审核
编制
(1)定期在丝杠与手轮的接触面注入少量机油;
(2)硬度计使用前,应将丝杠顶面和工作台上端面擦净;
(3)定期用标准硬度块检查硬度计精度,决不允许在支撑面试验;
(4)当标准硬块支承面有毛刺时应用油石打光,在其不同位置试验时,硬块应在工作台上拖动,不应拿离工作台。
硬度计各标尺所对应的压头、试验力、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3.当硬度计在施加主试验力和保持持试验力时间内,不要去触动试验力操纵手柄。
4.在更换试台或试样时应用手护住金刚石压头,防止金刚石压头与淬硬的试台撞击,从而使金刚石压头损坏。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摘要:一、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的概述1.洛氏硬度测试方法的起源2.m标尺和r标尺的定义和区别二、洛氏硬度m标尺的应用1.m标尺的测量范围和适用材料2.m标尺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洛氏硬度r标尺的应用1.r标尺的测量范围和适用材料2.r标尺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四、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的优缺点比较1.精度和重复性2.操作简便性3.适用范围和灵活性五、总结1.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标尺正文: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是洛氏硬度测试方法中的两种常用标尺。
洛氏硬度测试方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硬度来评估其材料性能的常用方法。
m标尺和r标尺的主要区别在于压头的大小和测量范围。
m标尺的压头直径为1.58毫米,测量范围为0-100HM;r标尺的压头直径为1.58毫米,测量范围为0-70HR。
因此,m标尺适用于较软的材料,而r标尺适用于较硬的材料。
m标尺的测量原理是使用一个硬质钢球或钻石球,在一定的压力下,将球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然后根据压入的深度来计算硬度值。
r标尺的测量原理与m标尺类似,但是使用的是锥形压头,适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
r标尺的操作方法与m标尺相似,都需要使用洛氏硬度计,选择合适的压头和标尺,将被测材料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读取硬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洛氏硬度标尺非常重要。
m标尺适用于软材料,如铝、铜、塑料等;r标尺适用于硬材料,如钢、铸铁等。
如果选择不合适的标尺,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材料的性能评估和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是两种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应用场景。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摘要:I.洛氏硬度测试介绍A.洛氏硬度测试定义B.洛氏硬度测试方法II.洛氏硬度M 标尺A.M 标尺的定义和适用范围B.M 标尺的测量原理C.M 标尺的优缺点III.洛氏硬度R 标尺A.R 标尺的定义和适用范围B.R 标尺的测量原理C.R 标尺的优缺点IV.M 标尺与R 标尺的比较A.应用范围B.测量原理C.优缺点对比V.结论正文:洛氏硬度测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硬度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压头和载荷,对材料进行硬度测试,从而得到洛氏硬度值。
洛氏硬度测试主要有M 标尺和R 标尺两种。
M 标尺,又称为洛氏硬度M 标尺,主要适用于硬质金属、工具钢、合金材料等的硬度测试。
M 标尺的测量原理是,使用一定的载荷和压头,将压痕对材料进行硬度测试。
根据压痕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值。
M 标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测试过程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R 标尺,又称为洛氏硬度R 标尺,适用于较软材料的硬度测试,如铜、铝、钛等。
R 标尺的测量原理与M 标尺类似,但使用的载荷和压头较小。
根据压痕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值。
R 标尺的优点是测试过程较为简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缺点是精度和可靠性略低于M 标尺。
M 标尺与R 标尺的比较主要体现在应用范围、测量原理和优缺点上。
从应用范围上看,M 标尺适用于硬质金属和合金材料,R 标尺适用于较软材料。
从测量原理上看,M 标尺和R 标尺的测量原理相同,但使用的载荷和压头不同。
从优缺点上看,M 标尺的精度和可靠性较高,但测试过程复杂;R 标尺的测试过程简单,但精度和可靠性略低。
综上所述,洛氏硬度M 标尺和R 标尺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场景。
洛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XXXX有限公司洛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Z-GF-018第A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20-04-23 实施日期:2020-05-22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洛氏硬度计。
按试样的硬度范围、试样尺寸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头及试验力及不同的标尺,洛氏硬度常用的有A 、B 、C 标尺。
如表1:表1 洛氏硬度常用标尺确,大于100HRB 时,硬质合金球可能变形,或压入深度太小,容易造成误差。
2)试样硬度低于20HRC 时,金刚石压头压入试样过深,由压头几何形状造成的误差增大,结果不准确;硬度大于70HRC 时,压头尖端产生的压力过大,金刚石易损坏,一般不宜采用。
2.仪器构造:洛氏硬度计(编号:0463,型号:HR-150A )图1 图2卸荷手柄加荷手柄变荷手柄升降手轮表盘丝杠工作台压头保护套洛氏硬度计文件编号:JZ-GF-018操作指导书第 3 页共 4 页3.试验原理:将金刚石圆锥压头或硬质合金压头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测量在初试验力下的残余压痕深度。
1—在初试验力F0下的压入深度;2—由主试验力F1引起的压入深度;3—卸除主试验力F1后的弹性恢复深度;4—残余压入深度;5—试样表面;6—测量基准面;7—压头位置。
4.操作步骤1)根据试样大小选用适当的工作台,并保持台面干净清洁;2)旋转变荷手柄选择与标尺对应的试验力及压头(见表1),将试样底面擦干净,放置于工作台上,旋转升降手轮使工作台缓慢上升,并使试样测试面顶住压头,中途不允许停顿或倒转,直至短指针指向红点,长指针顺时针旋转三圈垂直上指(允许相差±5个刻度,超过5个刻度,此点作废,重新试验)。
3)旋转指示器外壳,使长指针与C、B之间的长刻度线对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均可)。
4)按照加力方向,缓慢(约4s)拉动加荷手柄至极限位置,这时可见指示器的长指针转动。
5)当指示器长指针的转动显著停顿下来后,将卸荷手柄按卸力方向缓慢(2~3s)推至极限位置,卸除主试验力。
各硬度计要求试样尺寸

一、洛氏硬度——试样最小厚度关系图
图1:用金刚石圆锥压头试验(A/C/D标尺)
X——洛氏硬度
Y——试样最小厚度(mm)
图2:用球压头试验(B、E、F、G、H、K标尺)
X——洛氏硬度
Y——试样最小厚度(mm)
图3:表面洛氏硬度试验(N、T标尺)
X——洛氏硬度
Y——试样最小厚度(mm)
备注:HRSS-150型数显全洛氏硬度计被测试件允许最大高度2000mm
二、布氏硬度压痕平均直径与试样最小厚度关系表
单位为mm
备注:HBS-3000型数显布氏硬度计所能测试样最大高度:185mm
三、维氏硬度试验试样最小厚度—试验力—硬度关系表
X——试样厚度(mm)
Y——硬度值,HV
备注:HVS-1000数显显微硬度计所测试件最大高度: 65mm 最大宽度: 85mm。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

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
洛氏硬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硬度测量方法。
它是以美国工程师罗伯特·布氏(Robert Brinell)的名字命名的,他于1900年首次提出了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洛氏硬度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钢球或金刚石圆锥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压痕的大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的。
洛氏硬度有两种主要的标尺,分别是m标尺和r标尺。
这两种标尺在测量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区别。
m标尺主要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硬度,其特点是硬度值较高,一般在60以上。
m标尺的测量范围涵盖了大多数金属材料的硬度范围,因此在我国的金属材料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标尺则主要用于测量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其硬度值较低,一般在0-100之间。
r标尺的测量范围包括了橡胶、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因此在非金属材料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选择洛氏硬度标尺时,需要根据被测材料的性质和硬度范围进行选择。
对于金属材料,一般选择m标尺;对于非金属材料,则选择r标尺。
此外,还需要考虑测量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求,以及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总之,洛氏硬度m标尺和r标尺是两种重要的硬度测量方法,它们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两种标尺,可以有效地评估材料的硬度,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硬度测试标尺的选择

“硬度测试标尺选择参考图”解析——布、洛、维硬度计的选用国际标准ISO18265—2003《金属硬度换算表》中有一个“硬度测试标尺选用参考图”。
这一参考图对于在金属硬度测试中如何选用硬度标尺给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指导。
笔者就自己的理解,对图1所示的参考图解析如下:图1 硬度测试标尺选择参考图(取自ISO18265—2003)图1中横坐标是维氏硬度HV30,范围是50~1100。
纵坐标Y1是洛氏硬度,范围是0~120。
纵坐标Y2是布氏硬度,范围分为两部分,0~450为使用钢球压头,450~650为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
图中区域1是有色金属,区域2是钢铁,区域3是硬质合金。
从这份图上可读到以下信息:1.维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试验在跨越有色金属、钢铁和硬质合金的宽广硬度范围内具有一个统一的标尺,图中示出的维氏硬度测试范围是50~1100HV。
其实维氏硬度计具有更宽的测试范围,测试的硬度值可以从几个HV到3000HV以上。
可以涵盖几乎全部的金属材料,从很软的金属到很硬的淬火钢、硬质合金,以及玻璃、矿石、陶瓷、人造金刚石等。
2.布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用于测试有色金属和大部分钢铁材料。
* 低硬度有色金属,例如铝和铝合金、紫铜等材料应采用0.102F/D ^2=5的试验条件,也可采用0.102F/D ^2=10的试验条件,硬度范围为50~100HBS.高硬度有色金属,例如超硬铝合金、黄铜、青铜等应采用0.102F/ D ^2 =10的试验条件,硬度范围为100~150HBS.钢铁材料应采用0.102F/D ^2 =30的试验条件,硬度范围为150~450HBS及450~650HBW。
* 布氏硬度计测试范围的上限值是650HBW,这一数值相当于洛氏硬度的60HRC。
* 布氏硬度值和维氏硬度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 布氏硬度值和维氏硬度值数值接近,在硬度值小于450HB时大致有如下关系:HB≈HV。
* 布氏硬度计在硬度值为450以下时,应采用钢球压头,记作HBS,在硬度值450以上时应采用硬质合金球压头,记作HB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氏硬度计标尺的选择洛氏硬度试验采用三种试验力,三种压头,它们共有9种组合,对应于洛氏硬度的9个标尺。
这9个标尺的应用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的金属材料。
最常用标尺是HRC、HRB和HRF,其中HRC标尺用于测试淬火钢、回火钢、调质钢和部分不锈钢。
这是金属加工行业应用最多的硬度试验方法。
HRB标尺用于测试各种退火钢、正火钢、软钢、部分不锈钢及较硬的铜合金。
HRF标尺用于测试纯铜、较软的铜合金和硬铝合金。
HRA标尺尽管也可用于大多数黑色金属,但是实际应用上一般只限于测试硬质合金和簿硬钢带材料。
表面洛氏硬度试验采用三种试验力,两种压头,它们有6种组合,对应于表面洛氏硬度的6个标尺。
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是对洛氏硬度试验的一种补充,在采用洛氏硬度试验时,当遇到材料较薄,试样较小,表面硬化层较浅或测试表面镀覆层时,就应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试验。
这时采用与洛氏硬度试验相同的压头,采用只有洛氏硬度试验几分之一大小的试验力,就可以在上述试样上得到有效的硬度试验结果。
表面洛氏硬度的N标尺适用于类似洛氏硬度的HRC、HRA和HRD测试的材料;T标尺适用于类似洛氏硬度的HRB、HRF和HRG测试的材料。
洛氏硬度计和表面洛氏硬度计的标尺通常按材料种类、材料厚度和标尺的刻度范围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具体选择方法叙述如下:1、按材料种类选择美国标准ASTM E18给出了根据不同种类的材料,选择洛氏硬度标尺的参考表。
如表一所示:事实上,所有黑色金属材料均可利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其硬度,但有种材料除外,第一种是应在显微维氏硬度计上测试的极薄材料,另一种是应采用布氏硬度计的粗晶粒或组织不均匀的材料。
1.1 淬火钢和回火钢淬火钢和回火钢的硬度试验主要采用HRC标尺。
如果材料较薄,不宜采用HRC标尺时,可以改用HRA标尺。
如果材料更薄,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HR15N、HR30N或HR45N 标尺。
1.2 表面硬化钢在工业生产中,有时要求工件芯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又要求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时就要采用高频淬火、化学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工艺对工件进行表面硬化处理,表面硬化层的厚度一般在0.几~几.mm。
对于表面硬化层较厚的材料,可以采用HRC标尺测试其硬度,对于中等厚度的表面硬化钢,可采用HRD或HRA标尺,对于薄的表面硬化层应采用表面洛氏硬度HR15N、HR30N、HR45N标尺。
1.3 退火钢、正火钢、软钢许多钢铁材料都是以退火状态出厂的,一些冷轧钢板还要以不同的退火程度来分级。
各种退火钢的硬度测试通常采用HRB标尺,较软较薄的板材有时也用HRF,薄板材应采用HR15T、HR30T、HR45T标尺。
1.4 不锈钢不锈钢材料通常是以退火、淬火、回火、固溶等状态供货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硬度上、下限值,硬度测试通常采用HRC或HRB标尺。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采用HRB标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采用HRC标尺,不锈钢薄壁管、厚度为1~2mm以下的薄板材料应采用N标尺或T标尺。
1.5 锻钢锻钢通常是采用布氏硬度试验,由于锻钢材料组织不够均匀,而布氏硬度试验的压痕较大。
因此,布氏硬度试验能够反映材料各部分组织性能的综合结果。
1.6 铸铁铸铁材料常常具有组织不均匀,晶粒粗大的特点,因此一般采用布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计可用于部分铸铁工件的硬度试验。
凡是在细晶粒铸件的小断面上没有足够面积作布氏硬度试验的地方,常常可用HRB或HRC标尺测试硬度,但最好采用HRE或HRK标尺,因为HRE和HRK标尺采用3.175mm直径的钢球,它比1.588mm直径钢球能得到更好的平均读数。
硬的可锻铸铁材料,通常采用HRC,如果材料不均匀,可测多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1.7 烧结碳化物(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测试通常只采用HRA标尺。
1.8 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冶金工件的硬度测试可采用HRB、HRF、HRH或HR15T、HR30T标尺,凡是可能的地方,应尽量采用HRB标尺,因为已被证明它具有最佳的分辨能力。
由于材料的多孔性,测得的硬度值被称为“表观硬度”。
1.9 铜及铜合金黄铜的硬度测试一般采用HRB或HRF标尺。
在测试黄铜板的质量方面,洛氏硬度试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标准ASTM B36述及“洛氏硬度试验是检验各种回火黄铜是否符合拉伸强度或晶粒大小要求最快而方便的方法”。
通常回火黄铜采用HRB标尺,退火黄铜或紫铜采用HRF标尺,薄板材或薄壁管材采用HR15T、HR30T、HR45T标尺。
各国铜材料标准中都给出了不同的合金材料、不同的退火或回火条件下的HRB、HRF或HR15T、HR30T、HR45T标尺的上下限硬度值。
1.10 铝及铝合金硬质铝合金采用HRB,中等硬度的铝合金采用HRE、HRF,软的铝合金或纯铝采用HRH。
较薄的铝板或薄壁铝管采用HR15T、HR30T、HR45T。
1.11 锌锌板的硬度测试通常采用HRE和HRH,3.2mm以上的厚板用HRE,1.2mm~3.2mm的中板用HRH,薄板采用HR15T、HR30T、HR45T。
1.12 钛钛合金的硬度很高,通常采用HRA,因为金刚石和钛金属间存在亲合性,它会缩短金刚石的寿命。
因此测试后要求用细砂纸将附着在压头上的钛金属除掉,保持金刚石压头的清洁就可以延长压头的使用寿命。
2、按材料厚度选择洛氏硬度试验要求试样厚度的最小值:对于采用金刚石压头的各种标尺,是残余压痕深度的10倍;对于采用球压头的各种标尺,是残余压痕深度的15倍。
标准要求,试验后试样背面不可产生可见的变形痕迹。
任何洛氏硬度试验的压痕深度均可采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出来。
但是实际上用不着这种计算,因为有一些标准图表可以方便地帮助人们确定这些“最小厚度值”。
在某些范围内,这些“最小厚度值”是按10:1或15:1的比例计算出来的,但是大多数是根据低碳钢和淬火回火带钢的不同厚度在实验中所积累的数据绘制的。
2.1 图1的应用图1来源于国家标准GB/T230.1—2004和国际标准ISO6508-1:1999。
在国内应用较多。
对于已知硬度值的试样,其厚度值应位于曲线上方。
例如:图1.1硬度值为60HRC的试样,其厚度值应大于0.8mm。
对于已知厚度的试样,在坐标图上可找到这一厚度值所对应的硬度值,测试范围包括这一硬度值的各个标尺都可以选择,但是为了实现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通常选用试验力大的那一个标尺。
例如:在图1.1中一个厚度为0.5mm的淬火钢试样,它对应的洛氏硬度值为75,可选的标尺为HRD和HRA,试验力大一些的是HRD,所以应选用HRD标尺。
同样是0.5mm厚的淬火钢,也可以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来测试。
如图1.3, 0.5mm 厚的淬火钢,对应的表面洛氏硬度值为50,可选用的标尺为HR30N和HR45N。
这里应选用HR45N标尺。
如果是0.5mm厚的软钢或黄铜,由图1.2可知,没有哪一个洛氏硬度标尺可以选用,只能选用表面洛氏硬度标尺。
由图1.3可知,可选用的标尺是HR30T和HR45T。
这里应选用HR45T。
2.2 图2的应用图2来源于美国标准ASTM E18-02。
利用图2来选择洛氏硬度标尺更加方便,更加直观。
在图2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一个厚度——硬度值组合所对应的坐标点,凡是这一点左侧的标尺都可以选用,但是应注意的是,为了提高灵敏度和精度,在该点左侧可选标尺中应尽量选择试验力最大的一个标尺,也就是选择最靠近该坐标点的标尺。
例如:对于厚度为0.8mm,硬度值为60HRC的试样应选择HRC标尺。
对于厚度为0.8mm,硬度值约为60HRB的试样应选择HRF标尺。
对于厚度为0.5mm,硬度值为60HRC试样,应选择HR45N标尺,对于厚度为0.5mm,硬度为60HRB的试样,应选择HR15T标尺。
如果已知的硬度值不是HRC 或HRB,则可利用硬度换算表将已知的硬度值换算成HRC或HRB,然后再利用图2来选择可用的标尺。
2.3 表2的应用表2的来源也是美国标准ASTM E18-02。
表2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洛氏硬度标尺的选择指导。
表2的使用也很方便和直观。
例如:试样是厚度为0.35mm的硬钢带,其硬度值约63HRC。
根据表2.1,63HRC硬度的材料,其厚度至少为0.7mm,才能进行准确的HRC硬度测试。
所以这种材料不能采用HRC标尺。
若选用其他标尺,可利用“黑色金属硬度换算表”查得63HRC对应于73HRD、83HRA、70HR45N、80HR30N、91HR15N。
再查表2.1,可知,可选择的硬度标尺为HR30N和HR15N,这里应选用试验力较大的HR30N。
上述例子在利用图2来选择标尺时,也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如果已知表面硬化钢的近似硬化层深度和硬度值,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来选择合适的硬度标尺。
2.4 “测砧效应”如前面所述,洛氏硬度试验标准中有一个关于试样“最小厚度值”的要求,对于不同硬度的试样,这一允许的“最小厚度值”也不同。
当试样厚度小于这一允许的“最小厚度值”时,硬度测试时试样在压头的作用下,变形硬化区域就可能会穿透试样,到达试样下面的测砧,这时试样背面就会产生可见的变形痕迹。
这时试验力会穿过试样,在测砧上消耗掉一部分,这时测得的硬度值是不真实的。
这种因试样厚度不足,而使试验力消耗到测砧上一部分,造成硬度值测量不准确的现象叫做硬度试验的“测砧效应”。
2.5 “测砧效应”的对策为了避免“测砧效应”的发生,应严格按照2.1~2.3条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硬度标尺。
当发现硬度测试后试样背面产生了可见的变形痕迹时,应改变标尺,选用轻一级的试验力进行测试。
如果发现试样上产生了“测砧效应”,就应仔细观察测砧的支承面。
多次产生“测砧效应”之后,测砧的支承面上就可能会产生毛刺或很小的压痕,它们都会影响洛氏硬度测试的准确性,这时应更换计新的测砧。
为了避免“测砧效应”的产生,有一种做法是将相同材料的几片试样迭加在一起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几层试样的接触面之同可能会发生滑动,这时测试值也是不准确的。
当试样的厚度低到既使采用最轻试验力的标尺仍然会产生“测砧效应”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采用,这就是国家标准GB/T230.1-2004附录A中给出的“薄片产品的HR30Tm试验”。
这种试验方法适用于可以采用钢球压头的冷轧钢板,马口铁,薄铜板等材料。
2.6 用于薄片产品硬度测试的HR30Tm试验用于薄片产品的HR30Tm试验,其试验条件与HR30T相似,经供需双方协商,允许试样背面出现变形痕迹。
多年的应用证明这项试验用于比较目的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它可用于硬度值在80HR30T以下,厚度小于0.6mm直至产品标准中给出的最小厚度的产品。
这项试验需要使用一个金刚石点砧座(支承面很小的,端面嵌有金刚石的测砧)。
金刚石的表面应该是一个经过高度抛光的平面,这种金刚石点砧座可以为试样下表面提供一个标准的磨擦条件,这样就可以提高测试的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