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六、浮力第1课时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

六、浮力第1课时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

六、浮力第1课时浮力概念及产生原因知识点1浮力概念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________托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

2.轮船、鸭子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水向______的______力。

在水中搬石头比在空气中搬石头______(选填“轻”或“重”),也是由于石头受到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如图4-6-1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方向应为图中的方向______(选填序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6-14.下列叙述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物体是()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读书B.乒乓球从水里升起C.抛入水中的石块正在快速下沉D.太空中的宇宙飞船知识点2称重法测浮力5.如图4-6-2所示,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图4-6-2A.G B.G-FC.G+F D.F6.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采用正确的称量方法,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

7.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铁块,测得重20 N,当把这个铁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6 N,这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10 N,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

知识点3浮力产生的原因8.如图4-6-3所示,在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其浸没在水中,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大小F向左________F向右,其水平方向的合力F水平=________;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大小F向上________F向下,其合力F竖直=________,方向________。

浮力知识点(填空_复习)

浮力知识点(填空_复习)

浮力第一课时: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______________的力.2.方向:______________.3.施力物体:______________.4.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浮力的测量〔二次称量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那么浮力F浮=______________.三、典例示题型一认识浮力的产生与方向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下图。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曰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紧紧贴在容器的物体,现往容器注人一些水,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题型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二次称量法〕_______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它渐渐地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_______.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第二课时: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3阿基米德原理1.将物体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体所______________的水.2.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适用围:适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三、典例示题型一探究浮力的大小影响因素(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展了探究。

八上科学 1.3水的浮力(第1课时)

八上科学  1.3水的浮力(第1课时)
变小的原因: 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3. 将物体浸入水中,测力计读数 F2=_0_.6_牛。 你发现了什么?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小了。
结论2: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思考与讨论:从上面的活动中,你能否得出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这些方 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求浮力大小的方法
漂浮
悬浮
方法一:平衡法测浮力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 若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会变小
D. 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Hale Waihona Puke 书设计一、浮力的概念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托力。
F浮力 = G 方法的适用条件是: 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或者漂浮
方法二:称重法
下沉
F浮力 = F空气 - F水中 = G - F水中
方法的适用条件是: 物体在水中下沉。
思考与讨论:物体浸在其他液体中也会产生浮力吗?
活动三: 将物体浸入酒精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了。
结论3: 浸入其他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思考与讨论:比较物体在水中和酒精浸没时的浮力,你发现了什么?
F
下沉
G
课堂练习
1.人在齐胸的深水中走路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C ) 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为零 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变小了,但不为零 C.人在水中受到了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不受浮力
2.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浮力(第一课时)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浮力(第一课时)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4.如图10-5,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 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2 N, 静止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 N。(g取10 N/kg)
5.如图10-6甲所示,小聪课余时间用弹簧测力计做浮力实验。他用弹 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 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上升距离的变化情况 如图乙,g取10 N/kg,则圆柱体的重力为 2 N,圆柱体受到的 最大浮力是 0.4 N。
等都无关。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3.判断物体的浮沉。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图10-2所示):一
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 浮还是下沉,取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浮力 考点二:浮沉条件 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C )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 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 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 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 000 J
部。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 则关于三种液体 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
A.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3.某同学按照如图10-8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4 N。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 N。 (3)由 B、C(或B、D)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C、D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 体中的深度无关。 (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 关。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10讲 浮力 第1课时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10讲 浮力 第1课时 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

(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解:(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的深度: h1=10 cm=0.1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 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Δh=h2-h1=12 cm-10 cm=2 cm=2×10-2 m,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V=S·Δh=50×10-4 m2×2×10-2 m=1×10-4 m3, 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ρ 水 gV 排=1.0×103 kg/m3×10 N/kg×1×10-4 m3=1 N.
(1)在实验操作前,细心的明天同学指出:在情景甲中存在错误,该错误 是溢水杯中水面没没有有到到溢水溢口水.口 (2)纠正错误后,该探究实验的合理顺序为丁丁甲甲乙乙丙(丙用甲、乙、丙、丁 表示). (3)在情景乙的测量中,溢水口还在溢水过程中,义正同学便急忙把小杯 移开,开始测量小杯和溢出水的总重力,这样会导致测得“排开液体所 受重力”偏偏小小(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这种结果的原因:将将物物体体c 浸c浸入水入中水之中前,之溢前水,杯中溢没水有杯加满中水没(或有排加开 的的水水没没有全有部全流部入小满流桶水入).(小或桶排)开
变式 1:先将物体放入液体中测拉力,再测物体的重力,所测浮力偏偏大大. 变式 2:实验中,若先测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再测桶的重力,这样会 导致测得“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偏偏小小.
(5)(2022·新疆改编)如右图所示,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 杯口下放置空量筒,将铜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从铜块 开 始 浸 入 直 至 浸 没 一 定 深 度 的 过 程 中 , 台 秤 的 示 数 不不变变( 选 填 “ 变 大”“变小”或“不变”).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总结复习(第1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总结复习(第1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④压力的大小: 压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茶杯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方向
与地面垂直,作用点在地面上.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 ,其方
向与斜面垂直,作用点在斜面上.
G
F
F
压力F=G
G
压力F<G
第1节 压强
知识点一、压力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重力G
压力F
一、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示意图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

S实<S鞋印,根据p= 可知估测的压强偏小.
第1节 压强
【例题3】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受困者伏在其背部用力即可从淤泥里
成功脱离,这与压强的知识有关。图甲模拟受困者双脚站立时的场景,他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000Pa;图乙模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的场景。当受
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 m2。受困者与
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原因
地球吸引
推、挤、压等都能产生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重心
作用在被压物体表面
第1节 压强
【例题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有关书对桌面的压力,
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书上的
1

600N
1 = 1=15000Pa=0.04m2
1
②受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力
F2=G1+G2=600N+50kg×10N/kg=1100N
此时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强
p2 =
2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10
分层训练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 受浮力不变
八年级 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3节 水的浮力
1
01
聚焦教材
02
分层训练
2
聚焦教材
1.浮力 (1)定义:浸在___液__体_____(或__气__体___)中的物体受到的___液__体____(或 _气__体____)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 (3)施力的物体: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__。 (4)浮力产生的原因: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在__物__体__上__、__下__表__面__形__成__压__力__差____。
个力的大小是__2_0___N;如果将木块截去一半,则余下部分所受的浮力将
___减__小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5
分层训练
18.如图甲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高为12 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圆柱形 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与圆筒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D.医用注射器
4
分层训练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 第一课时(好)

浮力 第一课时(好)

当物体部分浸入 液体中时,上表 面受到向下的液 体压力为0,F浮 =F向上.
如图,一正方形物体浸在液体中, 且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 那么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为什么?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若 没有受到液体对它向上 的压力,或F向上<F向下, 则该物体不受到浮力作 用。
如图甲,边长为L的立方体实心铜块,浸没 在密度为ρ的液体内,铜块的上表面距液面 的距离为a,则铜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 果立方体处于图乙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 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液体中, 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
A

B
PB(向右)=PC(向左)

C


D
PA(向下)<PD(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 F向上〉F向下 因: 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
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F向上
F浮
压力差法测浮力:
F向下
F浮=F向上-F向下
一个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下表 面受到的压力为10N,则上表面受到 水的压力是_____N,木块受到的浮 力是______N.
相传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 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 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 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 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 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 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 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 虏释放了。
为什么淹不 死他们?是神在 保护他们吗
死 海 不 死
船 浮 在 水 面 上

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 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4、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 压力差产生的. 5、计算浮力: F浮=G-F拉 (称重法) 测量浮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猜想①液体浸没后的深度②物体的密度③液体的密度④物体的体积⑤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老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通过实验去验证上述猜想之一
学生思考:①准备选用什么器材
②怎么样去找到浮力
③思考在各研究问题中那些量要变、那些量不变。
⑴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
⑵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教学内容
第十章 第1节浮力(1课时)
教学构想(含课标、教学内容、教情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培养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的知识,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N,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_____。(g取9.8 N/kg)
如图所示,将形状相同的物体A、B浸没于水中,则它们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FA与FB的关系是( )
A.FA=FBB.FA<FB
C.FA>FBD.无法判断
过程
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重点
实验组织、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课前分好小组、设计好问题用好报告单
难点
教具学具
媒体资源
课件(来自人教版教参)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瓶、透明水槽、乒乓球、大量筒、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软木塞、水、塑料袋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3、能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
过程
与方法
1、通过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测量法:F浮=G-F
二、浮力的产生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原因法:F浮=F′-F。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0.1浮力(2课时)
教者
学科
物理
授课班级
8.6、8.2
备课时间
4.14
授课时间
4.18
教学构想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重视评估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加强小组内与小组间交流,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知识面不广。任教班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作用,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思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收获与乐趣,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
活动二提出问题
1、物体浸在水中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受到水有浮力作用呢?
展示视频
演示实验
板书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即F浮=F′-F。
2.注意
(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不能理解一定是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
教学重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重点
感受测量浮力的大小
实验
难点
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与实验视频
教具学具
媒体资源
多媒体、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细线、饮料瓶(去底)、细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运用
设计理念
活动一提出问题
1、放在烧杯中央的乒乓球受到那些力的作用?施力物体?
学生通过思考在实验中总结概括出结论。
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物理规律
创设反差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
课后练习
课堂反思
学生总结收获文字记录
用自己的方式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
我的练习收获
板书设计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一、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竖直向上的力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3、组织学生实验巡视指导
4、得到结论①浸没前越深,浮力越大,浸没后浮力的大小和深度无关。②在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③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由此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向烧杯中到水观察乒乓球情况,乒乓球静止受到那些力的作用?施力物体?
将乒乓球按水中再放手,观察到什么现象?
展示图片
3、船、救生圈、人在死海中漂浮、氢气球
泡沫板在液体、气体中状态。
提出问题
4、石块、铁块在水中会沉底,他们在水中受浮力吗?
进行实验
归纳板书
提出问题
5、浮力的方向呢?实验(可用去底饮料瓶)
做实验体验,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请一组学生展示
分组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表格
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汇报实验
进行实验评估
培养学生依据事实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表格设计、规范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动态修改(关注学生、时间等)
活动一
引入
课题
上节课知识回顾
活动二
新课
讲授
活动体验
1、与学生一起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进一步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
2、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合并归类
演示上图实验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去猜想浮力的影响因素
4、判断
受浮力情况
观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动手作图。
观察体会到向上托的力
实验、总结归纳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
思考讨论
补充竖直向上到概念
思考讨论
讨论分析
请学生解释“乒乓球在水中不能上浮”现象
练习巩固
教师演示实验
多媒体
小组实验
演示实验
视频
实验
巩固二力平衡,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新的问题
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力的各种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