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第课时)
水的浮力

10.水的浮力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水的浮力,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以及浮力的应用。
2.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利用实验方法,测定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了浮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愿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大水盆、木板、泡沫塑料板、矿泉水瓶、皮球、石头、砖、土豆、铁、砂瓶。
(下沉的物体用小网兜兜着)测力计等。
2.课件——水的浮力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一进教室你们就看到了大水盆里放着什么?谁能用一句话说明它们在水中的共同点?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也浮着?你有没有在水中把这些上浮物体往下按得经历?你是怎么做的?体会到什么感觉?2.学生发言二、尝试探究(20分)1.认识上浮物体受到水的浮力(1)过渡语:都做过吗?做过的同学再试一试,还有这样的感觉吗?没做过的同学体验一下,手有什么感觉?(2)演示:把手掌平放在物体上,慢慢往下按,轻轻抬起来,手不要离开物体,做几次,至少做两次,体会手的感觉。
组长是谁?请你安排自己组同学一个一个的做,每个同学把这三个上浮物体都要试一试。
(3)分组体会(4)交流体会:你做的是什么物体?手有什么感觉?(5)提问:做这些上浮物体有什么相同感觉?(6)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确实受到一个向上托起的力,使它浮起。
由于这个力来自水,人们称它叫做“水的浮力”。
(板书课题)方向?(板书:向上的箭头)(7)谈话:我们感受到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泡沫呢?皮球呢?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上浮的物体在水中怎么样?(板书: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2.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教师拿出石头、铁等下沉物体,一边拿出一边问:这是什么?放在水中会?边说边放入水中。
(2)问题:它们受到水的浮力吗?说一说的看法。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分层训练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 受浮力不变
八年级 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3节 水的浮力
1
01
聚焦教材
02
分层训练
2
聚焦教材
1.浮力 (1)定义:浸在___液__体_____(或__气__体___)中的物体受到的___液__体____(或 _气__体____)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 (3)施力的物体: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__。 (4)浮力产生的原因: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在__物__体__上__、__下__表__面__形__成__压__力__差____。
个力的大小是__2_0___N;如果将木块截去一半,则余下部分所受的浮力将
___减__小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5
分层训练
18.如图甲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高为12 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圆柱形 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与圆筒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D.医用注射器
4
分层训练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新版)浙教版

课题:1.3水的浮力教学目标: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2、对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3、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答: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19,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0,图1-43,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
(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
(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F-F ‘。
(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实验】P21图1-44,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篮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全章PPT课件

60
受力分析是首要 所处状态需知道 平衡方程大胆列 展开求解见真功
61
接下来该学什么了?
童鞋们:下课 了。。。
62
实验
水
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7
通过此实验,得出浮力大小是:___F_浮__=__G__-_F_′.
这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称重法.
8
例1、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 秤的读数是32牛。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 12牛。铁块受到浮力是
F浮GF3N 21N 220N
例2、一质量为5千克的铝块,用弹簧秤吊住它, 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0牛。求 酒精对铝块的浮力
第1节 浮 力
1
2
船
F浮
浮
在
水
面
上
海人
上躺
F浮
看在
书死
•
G船
据二力平衡知识,船(人)除受到
竖直向G下人的重力
.
作
用外,还受到水对它(他) 竖直向上托 的力,这
.
种力叫浮力 。
3
观察下面的图,带着问题思考、讨论、交流
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海面上 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升起 护卫舰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
1.仅仅是液体对物体有浮力吗? 液体和气体对物体都有浮力
1.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①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
3.设计实验:
15
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注意:
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即指物体浸 在液体中的体积。 不一定等于物体 的体积。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浙教版(1)

1.3 水的浮力课题:水的浮力课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仪器一套教学设计备注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情景一:泰坦尼克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二:死海图片-----------死海不死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学生举例回答)(演示)托在手中静止的木块,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通过类比学生猜测)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一个水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力---浮力。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一个小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水的浮力(交流、得出结论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演示)取一铁块投入水中,发现铁块沉入水底。
(进一步追问)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学生猜测)1.有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水或者盐水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小学科学《浮力》完整ppt课件

感受浮力
学生托举重物
精选ppt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
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精选ppt
浮力 重力
精选ppt
测量浮力
如何测量出浮力的大小?
精选ppt
精选ppt
浮力
重力
精选pp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拉力
重力+拉力 = 浮力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 重力,
精选ppt
载大象的船和载石头的船受到的浮力 是相等的,也就是重力是相等的。
= =
=
精选ppt
•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 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 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 浮力 )。
• 2、我们能用(弹簧秤)测出浸入水中的泡 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 3、( 拉力 )+重力=浮力
•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物体受到 的浮力和(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有关。
精选ppt
拓展作业
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精选ppt
精选ppt
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 力和它自身的体积有关,体积越 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体积 越小,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精选ppt
思考: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 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浮力大于重力
精选ppt
为什么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之后, 就不再上升了呢?
浮力 = 重力
精选ppt
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 的浮力大小
精选ppt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浮力记录表1
科学《水的浮力》知识要点(浙教版八年级上).doc

第五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ρ物>ρ液)②F浮>G 上浮(ρ物<ρ液)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 =V物(ρ物=ρ液)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 < V物(ρ物<ρ液)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 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5.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 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6.密度计刻度不均匀、上小下大(测密度时,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处于漂浮状态)。
小学科学四年级(苏教版)《浮力》说课课件

活动三:实验探究,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球内装满橡皮泥
球内装一半橡皮泥
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①
②
③
下沉
悬浮
上浮
实验证明:质量相同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体积 有关。
活动四: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预计用时10分钟)
活动五:你能说说曹冲称象的道理吗?(预计用时5分钟)
1.船里装上大象后,船身会下沉,在下 沉处刻上记号。 2.再装入石头,直到刚才的记号处。 3.此时大象与石头一样重。 4.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
浮力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浮力知道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苏教版(2020)·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1. 浮 力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 程 与 方 法
认识浮力,知道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 浮力作用,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把泡沫板往水中按压, 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板向上 托举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实验结果: 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 这种力叫作浮力。 2.物体能够飘浮在水面,是因为水有浮力。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实验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水中的物体什么情况下上浮,什么情况下下沉? 1.浮力 > 重力时,物体会上浮。 2.浮力 < 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与同学一起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 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细致观察的能力及 分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