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航空发动机原理考研大纲
西北工业大学 硕士复试考试大纲929

7
自动控制基础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①周雪琴等编,《控制工程导论》,西工大出版社,1988.2
②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6
1.廉筱纯吴虎编著《航空发动机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严传俊范玮编著《燃烧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
工程热力学
参照专业课考试大纲
3
工程流体力学
参照专业课考试大纲
4
传热学
①傅里叶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导热微方程各项的含意。②一维稳态平板与圆筒导热的分析、计算。③肋片导热过程的理解及求解原理。④导热数值求解原理。⑤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法。⑥一维及多维非稳态导热求解原理。⑦影响对流换热的各种因素。⑧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积分方程组求解方法。⑨强迫对流换热及自然对流换热的分析和计算。⑩凝结与沸腾的基本过程及概念。⑾辐射的反射,吸收与透射,黑体、灰体及黑度的概念。⑿黑体辐射及相关定律。⒀角系数的概念及计算。⒁灰体间的辐射换热分析和计算(两表面及三表面)。⒂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8
工程测试技术
信号分析基础,测试系统的特性,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力、振动、温度的测试。
冯凯昉主编,《工程测试技术》,西工大出版社,1997.8
9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②采样定理及其应用;③正变换及其性质;④离散傅立叶变换;⑤简系系统的计算分析。
程佩青编,《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929:
2013年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内容简介(7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航空发动机原理解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航空发动机原理解析航空发动机是现代航空器的核心动力装置,是实现航空飞行的基础。
本篇文章将对航空发动机的原理进行解析,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航空发动机的分类航空发动机主要分为喷气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两大类。
喷气发动机适用于高速飞行的喷气机和喷气直升机,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适用于低速飞行的螺旋桨飞机和直升机。
两种发动机都有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吸、压、燃、转、推”。
具体来说,喷气发动机通过轴流压气机将大气中的空气压缩,再与燃料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涡轮驱动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和低压涡轮,在喷气管喷出高速气流,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三、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采用了涡轮增压器和螺旋桨推进器的结合,通过燃烧室中的燃料和压缩的空气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增压器工作。
增压的空气经过冷却和混合后进入燃烧室,并将剩余燃料完全燃烧。
同时,在发动机前部还有一具变速箱,将高速涡轮的转速降低到适合螺旋桨的转速。
四、航空发动机的运行特点航空发动机具有高速旋转、高温高压、复杂的气动热力过程等特点。
为了保证发动机的运行安全和性能稳定,对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航空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冷却、润滑、防冰等措施,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也在不断提升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将朝着更高的推力、更低的油耗、更低的噪音和更少的废气排放等方向发展。
同时,航空发动机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结:本文对航空发动机的原理进行了简要解析,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学子更好地理解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复习资料。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性能的核心,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学习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至关重要。
《航空发动机原理》考试大纲

《航空发动机原理》考试大纲《航空发动机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工程热力学基础1. 理想气体的状态参数:(1 )压力、温度、比容、密度、内能、焓、熵;( 2 )焓和熵的定义;( 3 )各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主要的热力过程:(1 )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等温过程、等熵过程;( 2 )各过程状态参数变化的关系;( 3 )各过程在 p-v 图和 T-s 图上的表示;( 4 )各过程的容积改变功和加热量4.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以内能和容积改变功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2 )以焓和压缩功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二)气体动力学基础1. 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守恒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2. 机械功形式的柏努利方程3. 气流的总参数、静参数和临界参数4. 常用的气动函数:5. 用表示的流量方程6. 膨胀比的形成及其特点;压缩波的形成及其特点(三)发动机原理1. 航空燃气轮发动机的主要类型和特点2. 简单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1 )理想循环的 p-v 图和T-s 图;( 2 )理想循环功,影响理想循环功的因素;( 3 )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影响热效率的因素3. 分别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理想循环4. 涡轮螺浆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的理想循环5. 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6. 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7. 发动机的推力和推进效率:( 1 )有效推力 ( 安装推力 ) 和推力的定义;( 2 )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公式推导;( 3 )附加阻力的物理意义;( 4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公式推导;( 5 )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6 )“同参数”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分别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比较。
8. 发动机设计点的热力计算:(1 )涡轮喷气发动机各部件出口参数与进口参数的关系;( 2 )涡轮喷气发动机单位推力和耗油率与压气机增压比的关系曲线;( 3 )涡轮喷气发动机单位推力和耗油率与涡轮前总温的关系曲线;(4 )分别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最佳能量分配;( 5 )分别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最佳流量分配;( 6 )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涵道比对单位推力和耗油率的影响。
发动机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一.主要内容1.理论循环的定义,理论循环的评定参数。
2.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
3.示功图的概念。
4.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
5.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损失的测定,影响发动机机械损失的因素。
6.热平衡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1.对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分析2.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3.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影响因素三.难点1.理论循环的比较2.循环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有效指标的分析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4.汽车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5.热平衡(实际循环热平衡、发动机热平衡)1.理论循环的定义,理论循环的评定参数。
答:理论循环定义: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一些因素,所得出的简化循环。
理论循环评定参数:循环热效率ηt:指热力循环所获得的理论功W t与为获得理论功所加入的总的热量Q1之比,即ηt=W t/Q1=1-Q2/Q1循环热效率是用来评价动力机械设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循环的经济性。
循环平均压力P t: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即P t=W t/V s=ηt·Q1/ V s循环平均压力是用来评价循环的做功能力。
1.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
答: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定义: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以及排气行程4个行程5个过程组成的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热平衡:是指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加入气缸内的燃料完成燃烧时所能放出的热量的具体分配情况。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定义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影响因素————刘忠俊答: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组成包括:①发动机内部相对运动件的摩擦损失;②驱动附件的损失;③换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
影响因素:⑴气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凡是导致最高燃烧压力上升的因素都将加大摩擦损失,导致机械损失加大);⑵转速——转速N上升,机械损失功率增加,机械效率下降;⑶负荷——随负荷减少,机械效率ηm下降,直到空转时,有效功率Pe=0;⑷润滑条件和冷却水温度;⑸发动机技术状况。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843火箭发动机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843火箭发动机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43《火箭发动机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二、参考书目1、李宜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2、狄连顺等,《火箭发动机原理》,国防科技大学讲义3、刘国球主编,《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西北工业大学2021硕士初试考试大纲852综合控制原理

题号:852
《综合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1.航空火力控制基本概念
航空火力控制的基本概念、任务要求与特点;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流程。
2.航空火力控制基本方法
描述和解算航空火力控制问题的坐标系及转换;航空火力控制的矢量图和矢量方程;
求解航空火力控制的矢量方程法。
3.空对空攻击火力控制原理
空对空机炮攻击的LCOS和CCIL瞄准原理和数学模型;空对空导弹攻击的纯追踪发射、拦射攻击、离轴发射火控原理和数学模型。
4.空对地轰炸火力控制原理
轰炸瞄准基本原理,水平轰炸瞄准方法和数学模型;空对地炸弹投放的CCIP和CCRP 瞄准原理和数学模型。
5.各种载机攻击方式和导弹导引规律
纯追踪攻击方式、前置追踪攻击方式、纯碰撞攻击方式、前置碰撞攻击方式、比例导引规律、离轴发射方式的概念和数学模型。
西北工业大学2021硕士初试考试大纲836航天器与导弹控制原理

题号:836《航天器与导弹控制原理》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关于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知识点要求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为便于报考者了解、准备和参加考试,它指出了所考科目的大致考试范围,也是考研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祝君考上理想院校!)考试内容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1.航天器控制的基本概念:航天器的分类和系统组成、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概念;2.航天器的轨道与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航天器轨道的基本定理、二体问题与方程、轨道的描述、轨道摄动;姿态动力学方程、航天器的一般运动方程、姿态干扰力矩;3.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总体:系统总体结构、敏感器工作原理、执行机构工作原理;4.航天器的被动姿态控制系统:自旋卫星的稳定原理和章动性、章动阻尼、重力梯度稳定原理;5.航天器主动控制系统:推力器姿态稳定原理,飞轮姿态稳定原理、零动量轮三轴姿态稳定系统、控制力矩陀螺姿态稳定系统;自旋稳定卫星的喷气姿态机动和磁线圈姿态机动控制、航天器的姿态捕获。
6.航天器的导航与制导: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概念、轨道机动与轨道保持、航天器的再入返回控制。
7.导弹控制基本原理:飞行器控制的概念、制导控制系统组成、制导系统分类、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制导系统的要求。
8.导弹基本特性:对导弹的基本要求,导弹的运动方程、导弹的机动性能、导弹的动态特性、导弹的控制方法。
9.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倾斜角的稳定与控制、姿态稳定与法向过载控制、高度控制与航向控制、弹体动力学特性、弹性弹体的控制问题。
10.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与分析:自主制导系统、遥控制导系统、自动寻的制导系统、复合制导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硕士初试自命题大纲 913化工综合

题号:913《化工综合》考试大纲化工原理(占比67%):第一部分流体流动1.掌握流体的密度、黏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及数据的求取;2.掌握静压强的定义、单位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3.掌握流体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4.掌握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及其计算;5.掌握简单管路设计计算及输送能力的核算;6.掌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计算;7.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方法;8.掌握哈根-泊谡叶方程式。
第二部分流体输送机械1.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操作要点及应用、安装高度计算、流量调节原理及其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及选用原则;2.掌握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及其选用方法;3.掌握往复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操作要点及应用;第三部分沉降与过滤1.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恒压过滤方程式及其应用、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2.掌握板框压滤机、叶滤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洗涤时间的计算;3.掌握重力沉降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沉降室的工艺计算;4.掌握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离心沉降速度的定义及计算;5.了解旋风分离器操作原理、结构、分离性能及其选型依据;6.了解转筒过滤机的操作特点及其应用;7.掌握离心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第四部分传热1.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付立叶定律、平壁及圆筒壁热传导的计算;2.掌握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Nu、Re、Pr、Gr各准数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用法、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等;3.掌握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方法;4.了解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5.掌握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两固体间辐射传热量的计算;6.掌握常用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选型原则。
第五部分吸收1.掌握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的计算方法,包括平衡溶解度,亨利定律;2.掌握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扩散系数,双膜理论的要点,吸收速率方程式,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3.掌握吸收塔的设计型与操作型计算方法,包括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吸收剂的用量与最小液气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4.掌握解吸塔的计算方法;5.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的作用、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液泛气速、塔径的计算、填料塔的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9:
2015年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内容简介(7院)序
号
复试科目涵盖内容参考书目
1航空燃气
涡轮发动
机基础⑴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主
要类型及性能指标;⑵航空
发动机的推力计算方法;⑶
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主要类
型及特点;⑷外压式进气道
的阻力、不稳定工作和调
节;⑸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
类型和特点;⑹航空发动机
的热力循环分析;⑺航空发
动机设计点的热力计算与参
数选择;⑻航空发动机的部
件共同工作和调节规律;⑼
航空发动机速度特性、高度
特性和节流特性;⑽燃烧热
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
识;⑾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
和加力燃烧室的工作过程。
1 廉筱纯 吴虎 编著
《航空发动机原
理》西北工业大学
出版社,2005
2 严传俊 范玮 编著
《燃烧学》西北工
业大学出版社
2工程流体
力学
参照专业课考试大纲
3传热学⑴傅里叶定律的理解与应
用,导热微方程;⑵一维稳
态平壁与圆筒壁导热的分
析、计算;⑶肋片导热过程
的理解及求解原理;⑷导热
数值求解原理;⑸非稳态导
热的集总参数法;⑹一维及
多维非稳态导热求解原理;
⑺影响对流换热的各种因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朱惠人、张丽,《传热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赵镇南, 《传热
素;⑻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⑼相似原理,强制对流换热及自然对流换热的分析和计算;⑽凝结与沸腾的基本过程及概念;⑾辐射的反射,吸收与透射,黑体、灰体及黑度的概念;⑿黑体辐射及相关定律;⒀角系数的概念及计算;⒁灰体间的辐射换热分析和计算(两表面及三表面);⒂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4理论力学
和
材料力学⑴静力学基本概念,力系分
析;⑵点的复合运动、刚体
的平动和定轴转动的基本概
念;⑶刚体的平面运动中,
速度与加速度的综合分析;
⑷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基
本概念及实际应用分析;⑸
质点振动的动力学方程;⑹
发动机整机振动现象;⑺轴
向拉伸、压缩与剪切;⑻圆
轴的扭转;⑼平面图形的几
何性质:静矩;形心;惯性
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
行移轴公式;⑽弯曲内力、
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
⑴ 和兴锁主编.《理
论力学(Ⅰ)》.科学
出版社,2007
⑵ 苟文选主编,
《材料力学(Ⅰ)》.
科学出版社,2007
5自动控制
基础和工
程测试技
术⑴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与分析设计方法;⑵控制系
统的微分方程模型与传递函
数模型;⑶线性系统的时域
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
性法;⑷线性系统频域超
⑴ 周雪琴、缑林峰
编,《控制工程导
论》(第三版),西
工大出版社,2011.9
⑵ 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
前、滞后、滞后-超前校正方法;⑸信号分析基础,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⑹常用传感器及测量电路,力、振动、温度的测试。
(第五版),科学工业出版社,2007.6
⑶ 冯凯昉主编,《工程测试技术》,西工大出版社,1997.8
6数字信号
处理基础
和信号与
系统⑴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
本概念;⑵采样定理及其应
用;⑶z变换及其性质;⑷离
散傅立叶变换;⑸简单系统
的计算分析;⑹信号与系统
的基本概念;⑺傅立叶变换
及其性质;⑻拉普拉斯变换
及其性质;⑼简单系统的计
算分析。
⑴ 程佩青编,《数
字信号处理》,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⑵ 段哲民等编,
《信号与系统》,西
工大出版社,(2005
年第2版或2008年第3
版)
*凡本院参加复试的学生,在以上所列科目中任选2门,但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每门课50分,满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