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水中悬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的性质和密度一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物体如鸡蛋在水中通常会沉底或漂浮,但有时,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观察到鸡蛋在水中悬浮的现象。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进行了“水中悬蛋”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盐对水密度的影响。
2. 探究鸡蛋在不同密度水中的悬浮条件。
3. 通过实验验证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玻璃杯2个2. 水适量3. 食盐1包4. 红墨水1瓶5. 筷子1根6. 滴管1根7. 勺子1个8. 鸡蛋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玻璃杯,分别加入三分之一的水。
2. 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筷子搅拌至不能再溶解为止,制成饱和食盐水。
3. 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用滴管滴入几滴红墨水,用筷子搅拌,制成红水。
4. 将红水沿着筷子慢慢倒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玻璃杯中,形成上下两层不同密度的水。
5.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其悬浮情况。
五、实验现象1. 在倒入红水后,观察到玻璃杯中形成了上层红色淡水和下层无色浓盐水的分层现象。
2. 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先沉入红水,然后慢慢上升,最终悬浮在两层水的分界处。
六、实验原理分析1. 食盐对水密度的影响:食盐溶解在水中,会增加水的质量,而体积变化不大,因此水的密度增加。
当食盐浓度达到饱和时,水的密度最大。
2. 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流体的重量。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物体可以悬浮在水中。
3. 鸡蛋悬浮的原因:由于食盐的加入,使得玻璃杯中的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红色淡水,密度小于鸡蛋;下层为无色浓盐水,密度大于鸡蛋。
鸡蛋放入水中后,先沉入密度较小的红色淡水,然后受到下层浓盐水的浮力作用,慢慢上升,最终悬浮在两层水的分界处。
七、实验结论1. 食盐可以增加水的密度,使水分为上下两层,密度不同。
2. 鸡蛋在不同密度的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当浮力等于重力时,鸡蛋可以悬浮在水中。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
二、实验日期
2014年9月4日
三、实验材料
1.玻璃杯
2.食盐
3.鸡蛋
4.茶勺
5.筷子
四、实验过程
1.取出玻璃杯,倒入自来水(就是淡水),
水量约为杯子容量的3/4;
2.将鸡蛋放入淡水中;
鸡蛋很快沉入水底:
3.取出鸡蛋,往水里加入3大茶勺食盐;
4.拿筷子在杯中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
5.将鸡蛋放入刚刚搅拌好的盐水中;
6 .鸡蛋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
五、实验结论:
1.清水的浮力小,在清水中鸡蛋会沉入水底;
2.盐水的浮力大,在盐水中鸡蛋会浮在水面。
六、理论基础(摘自科学网):
把生鸡蛋放在淡水中,它会下沉,因为鸡蛋的重力比浮力略微大一些。
当同一个鸡蛋放在盐水里时,它会浮起来,这是因为虽然鸡蛋的重力保持不变,
但盐水所产生的浮力变大了,这个比较大的浮力抵消了鸡蛋的重力并且阻止它下沉。
盐水鸡蛋漂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2. 探究盐水密度对鸡蛋浮沉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时,物体将上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将下沉。
三、实验材料1. 生鸡蛋2个;2. 玻璃杯2个;3. 盐适量;4. 清水适量;5. 搅拌棒1根;6. 计时器1个。
四、实验步骤1. 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放入一个鸡蛋,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2. 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形成盐水,再放入另一个鸡蛋,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3. 重复步骤2,逐渐增加盐的量,观察鸡蛋沉浮的变化;4. 当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停止加盐,观察鸡蛋的稳定情况;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现象1. 在清水中,鸡蛋沉入杯底;2. 在盐水中,随着盐的逐渐增加,鸡蛋逐渐上浮;3. 当盐水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稳定地悬浮在水中;4. 当盐水的密度继续增加时,鸡蛋继续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六、实验分析1. 在清水中,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鸡蛋沉入杯底;2. 在盐水中,随着盐的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开始上浮;3. 当盐水的密度继续增加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然大于重力,继续上浮;4. 当盐水的密度达到一定值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鸡蛋稳定地悬浮在水中;5. 当盐水的密度继续增加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七、实验结论1.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 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3.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稳定地悬浮在液体中;4.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5.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鸡蛋沉浮的变化,及时调整实验条件;2.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正确;3.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鸡蛋放液体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鸡蛋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研究实验目的:1. 了解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探究液体密度对鸡蛋浮沉的影响。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器材:1. 鸡蛋 2个2. 烧杯 4个3. 胶头滴管 2个4. 水 200ml5. 盐适量6. 氢氧化钠适量7. 食用油 200ml8. 滤纸9. 天平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鸡蛋洗净,用滤纸擦干。
2. 将200ml水倒入第一个烧杯中,用天平称量鸡蛋,记录其质量。
3. 将鸡蛋轻轻放入烧杯中的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来。
4. 重复步骤2和3,分别在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烧杯中倒入200ml水,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来。
5.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盐,搅拌至盐完全溶解,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来。
6.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来。
7. 在第四个烧杯中加入200ml食用油,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 鸡蛋在纯水中,鸡蛋下沉。
2. 鸡蛋在加了适量盐的水中,鸡蛋上浮。
3. 鸡蛋在加了适量氢氧化钠的水中,鸡蛋上浮。
4. 鸡蛋在食用油中,鸡蛋下沉。
实验分析:1. 鸡蛋在纯水中下沉,说明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 鸡蛋在加了适量盐的水中上浮,说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
3. 鸡蛋在加了适量氢氧化钠的水中上浮,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
4. 鸡蛋在食用油中下沉,说明鸡蛋的密度大于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结论:1. 液体的密度对物体的浮沉有重要影响。
2. 鸡蛋在密度小于自身的液体中上浮,在密度大于自身的液体下沉。
3. 通过调整液体的密度,可以改变鸡蛋的浮沉状态。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实验器材。
2. 在观察鸡蛋的浮沉现象时,要细心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沉浮子实验报告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二、实验日期2014年9月4日三、实验材料1.玻璃杯2.食盐3.鸡蛋4.茶勺5.筷子四、实验过程1.取出玻璃杯,倒入自来水(就是淡水),水量约为杯子容量的3/4;2.将鸡蛋放入淡水中;鸡蛋很快沉入水底:3.取出鸡蛋,往水里加入3大茶勺食盐;4.拿筷子在杯中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5.将鸡蛋放入刚刚搅拌好的盐水中;6 .鸡蛋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五、实验结论:1.清水的浮力小,在清水中鸡蛋会沉入水底;2.盐水的浮力大,在盐水中鸡蛋会浮在水面。
六、理论基础(摘自科学网):把生鸡蛋放在淡水中,它会下沉,因为鸡蛋的重力比浮力略微大一些。
实验报告单学科科学实验名称沉与浮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篇三: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1课、吹泡泡液体的配制方法一:用泡好的热茶水滤掉茶叶后加入一些白砂糖,搅匀之后滴入一些洗洁精,搅匀后冷却。
这种水用来吹泡泡非常好,因为白砂糖能增加泡泡的张力,所以泡泡能吹得很大,而且对学生的刺激也会小一些。
方法二:吹泡泡的最佳配方为:2份洗涤剂、6份水、1——4份甘油。
因为,泡泡破了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在溶液中加入具有吸水性的吸湿剂,防止水的蒸发,甘油就是这种物质。
2课、观察和识别植物的方法观察项目: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要点:1.根:根的形状,直根系、须根系。
2.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茎的形状;(圆形、方形、三棱形)3.叶:形状、边缘、叶脉、颜色等。
4.花:颜色、花瓣数量、雄蕊、雌蕊。
5.果实:形状、有无果实、味道、颜色等。
6.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3课用一个手指能否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同学站起来实验要求:一名同学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
另一个同学用手指抵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实验结果: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鸡蛋沉浮实验(5篇)

鸡蛋沉浮实验(5篇)鸡蛋沉浮试验(5篇)鸡蛋沉浮试验范文第1篇1.将一只生鸡蛋(或螺丝壳)放到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观看试验现象:。
2.两分钟后,将生鸡蛋从酸中取出,用水冲洗洁净,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3.将鸡蛋连续放置在稀盐酸中,10分钟后取出,用水冲洗洁净,蛋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释上述变化的缘由:。
浙教版九班级上科学教学参考书第40页中是这样写的:“将一只生鸡蛋放在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将会看到特别好玩的一幕:鸡蛋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起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发生以上变化的缘由主要是: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把鸡蛋放入盐酸中时,鸡蛋重力大于所受到的浮力,因此鸡蛋下沉;与盐酸接触后立即发生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生成的CO2气体就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上,将鸡蛋托起,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鸡蛋就向上浮起;接近液面时,CO2气泡裂开,逸到空气中去,鸡蛋的重力又大于其受到的浮力,又向下沉,不断循环,不断上下浮沉。
”本人也在课堂上也做了这个演示试验,但这次却有不一样的发觉。
在演示试验中,鸡蛋放入稀盐酸中,先下沉后上浮,然后就不再下沉了,鸡蛋表面聚集着大量的气泡,露出水面时也只有露出部位少量的气泡裂开,所以还是漂移在水面上。
然后过两分钟之后取出洗净,蛋壳变白了,且有些粗糙,之后由于将鸡蛋始终放在稀盐酸中就上课了。
下课后二非常钟左右,气泡快速增多,原来蛋壳开头消失破洞,没过多久,蛋壳全部消逝,鸡蛋变成了软壳蛋,打开之后发觉:外层的蛋清也变成了白色的固态蛋白,蛋黄还是液体状态的。
“为什么蛋白质凝固了?鸡蛋为什么像是被煮熟了?”带着这个疑问,本人又特地重新做了一次试验,再次确认试验现象,选择了一个生鸡蛋,且还是一样的稀盐酸,并拍照做了记录。
过程如下:(1)14:18开头试验,鸡蛋同样先下沉后上浮,之后不再下沉,而是翻了两次(如图1)。
(2)14:21突然产生大量气泡,取出来洗净,发觉开头有破洞,没想到这个鸡蛋这么快就消失破洞(如图2)。
鸡蛋沉浮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鸡蛋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沉浮情况;2. 分析鸡蛋沉浮的原因;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鸡蛋的密度约为1.03g/cm³,当鸡蛋放入密度小于1.03g/cm³的液体中时,鸡蛋会浮在液体表面;当放入密度大于1.03g/cm³的液体中时,鸡蛋会下沉。
本实验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鸡蛋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分析鸡蛋沉浮的原因。
三、实验器材1. 鸡蛋1个;2. 烧杯3个;3. 透明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4. 玻璃棒1根;5. 量筒1个;6. 天平1台;7. 计时器1个。
四、实验步骤1. 将鸡蛋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鸡蛋完全浸入液体中;2. 观察鸡蛋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3. 记录鸡蛋沉浮的位置和时间;4. 改变液体的密度,重复实验步骤,观察鸡蛋沉浮的变化;5. 比较不同密度液体中鸡蛋的沉浮情况;6. 分析鸡蛋沉浮的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鸡蛋在水中的沉浮情况:鸡蛋沉入水底,大约3秒后浮出水面;(2)鸡蛋在盐水中沉浮情况:鸡蛋沉入盐底,大约5秒后浮出水面;(3)鸡蛋在酒精中的沉浮情况:鸡蛋沉入酒精底,大约10秒后浮出水面。
2. 实验分析:(1)鸡蛋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水的密度为1.00g/cm³,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沉入水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水的表面张力,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浮出水面。
(2)鸡蛋在盐水中沉浮情况: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沉入盐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盐水的表面张力,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浮出水面。
(3)鸡蛋在酒精中的沉浮情况:酒精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沉入酒精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酒精的表面张力,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浮出水面。
六、实验结论1. 鸡蛋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 鸡蛋在密度小于其自身的液体中会浮在液体表面,在密度大于其自身的液体中会沉入液体底部;3. 液体的表面张力对鸡蛋的沉浮也有一定的影响。
盐水浮鸡蛋实验报告

盐水浮鸡蛋实验报告鸡蛋沉浮实验报告鸡蛋沉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二、实验日期2014年9月4日三、实验材料1.玻璃杯2.食盐3.鸡蛋4.茶勺5.筷子四、实验过程1.取出玻璃杯,倒入自来水(就是淡水),水量约为杯子容量的3/4;2.将鸡蛋放入淡水中;鸡蛋很快沉入水底:3.取出鸡蛋,往水里加入3大茶勺食盐;4.拿筷子在杯中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5.将鸡蛋放入刚刚搅拌好的盐水中;6 .鸡蛋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五、实验结论:1.清水的浮力小,在清水中鸡蛋会沉入水底;2.盐水的浮力大,在盐水中鸡蛋会浮在水面。
六、理论基础(摘自科学网):把生鸡蛋放在淡水中,它会下沉,因为鸡蛋的重力比浮力略微大一些。
当同一个鸡蛋放在盐水里时,它会浮起来,这是因为虽然鸡蛋的重力保持不变,但盐水所产生的浮力变大了,这个比较大的浮力抵消了鸡蛋的重力并且阻止它下沉。
篇二:盐水浮鸡蛋的实验盐水浮鸡蛋的实验有一天胡老师让我们做一个盐水浮鸡蛋的实验。
做完作业后我就兴奋地开始做这个小实验了。
我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一个生鸡蛋(一根筷子(一杯水(一包盐。
接下来你知道我会怎样做吗,首先,我拿一个生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只听扑通一声鸡蛋很快就沉底了,于是我把一勺盐放入水中,咦,怎么没动静呀~然后我再连续入了,勺盐,盐进入水的一瞬间,我发现鸡蛋往上浮了一厘米,我兴奋极了~可是很快的鸡蛋又沉了下去。
后来我干脆把鸡蛋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再用筷子的反面放在水里搅了几圈。
我想:等到(转载于: 写论文网:盐水浮鸡蛋实验报告)盐融解了,鸡蛋一定要浮起来呀,要不然实验可能就失败了。
最后,我把鸡蛋再次放入水中啊~鸡蛋终于浮起来了,而且还露出了一个小头呢~我高兴极了:爸爸妈妈~快来看呀,我成功了~爸爸妈妈跑来一看,异口同声说:儿子,你真棒~盐水浮鸡蛋的实验真是妙不可言呀~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年级夏靖康篇三:记一次科技小实验——盐水浮鸡蛋记一次科技小实验——盐水浮鸡蛋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还没上课,只见卓老师就左手提着一个塑料袋,右手端着一个装了大半缸水的玻璃缸,来到教室的讲台前,把东西放到讲台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对比
二、实验日期
2016年9月4日
三、实验材料
1.玻璃杯
2.食盐
3.鸡蛋
4.茶勺
5.筷子
四、实验过程
1.取出玻璃杯,倒入自来水,
水量约为杯子容量的3/4;
2.将鸡蛋放入淡水中;
鸡蛋很快沉入水底:
3.取出鸡蛋,往水里加入3大茶勺食盐;
4.拿筷子在杯中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
5.将鸡蛋放入刚刚搅拌好的盐水中;
6 .鸡蛋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
五、实验结论:
1.清水的浮力小,在清水中鸡蛋会沉入水底;
2.盐水的浮力大,在盐水中鸡蛋会浮在水面。
六、理论基础:
把生鸡蛋放在淡水中,它会下沉,因为鸡蛋的重力比浮力略微大一些。
当同一个鸡蛋放在盐水里时,它会浮起来,这是因为虽然鸡蛋的重力保持不变,但盐水所产生的浮力变大了,这个比较大的浮力抵消了鸡蛋的重力并且阻止它下沉。
鸡蛋沉浮实验报告
图一白醋图二
白水
盐水
图三
现象:图一和图三与图二对比,可以看出在盐水和白醋中的鸡蛋是上浮的,但在白开水中,鸡蛋是沉在底下
原理:随着盐水,白醋,的密度增大而鸡蛋的密度不变,物体的浮沉与浸入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
浸入液体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漂浮??
浸入液体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悬浮??
浸入液体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下沉
鸡蛋沉浮小实验
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中心学校
六班柳智如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
美丽神
奇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科学奥秘。
赋予人们更多的科学想象。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科学课上布置了一道作业——把一个鸡蛋放入一杯盐水里,仔细观察,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到底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呢,真的会不可思议嘛,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要开始这个科学小实验。
我准备好材料:一个鸡蛋、盐、勺子、杯子和水。
我首先把杯子装满水,然后就直接把鸡蛋放入水杯里,“哗”水溢了出来。
我尝试往水里加了勺盐,鸡蛋一动不动,我又加了一勺盐,鸡蛋还是老样子,好像在和我作对似的。
这时,我急了,猛地往里加盐,一边加盐,一边用勺子搅拌均匀,又一边仔细观察着水杯里的动静。
直到加了六勺的盐量鸡蛋才稍微浮起一些。
眼看快要成功了,我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开心。
我紧接着继续添了几勺盐,眼睛圆鼓鼓的盯着盐水中的鸡蛋。
“浮了~浮了~浮起来了~鸡蛋终于浮起来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哇塞~真的有神奇的事情发生,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了知道原因,我便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原来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是根据“阿基米德”定理,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因为当鸡蛋沉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与鸡蛋体积相同,但盐水密度比鸡蛋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大于鸡蛋受到的重力,所以在水里加了足够盐的时候鸡蛋便会浮起来。
做完实验后,我对科学课上老师说的话恍然大悟,也明白了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验才能获取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