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课聂耳与国歌

合集下载

聂耳与国歌

聂耳与国歌

聂耳与国歌聂耳家乡的骄傲把者岱小学李玉蓉“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每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边响起了这首铿锵激昂的国歌声时,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到处充满白色恐怖的的红色革命时代。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都要唱的一支歌,这是响彻全中国,响彻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

它的旋律,它的气势,是那样的高昂、雄壮、坚定、有力,那样的强烈,那样的令人振奋,热血沸腾!它巨大的号召力,鼓舞所有中国人“万众一心”,“前进!前进!前进进!”它的曲作者是聂耳。

聂耳咱们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15日,诞生在昆明甬道街72号他父亲聂鸿仪开办的“成春堂”小药铺楼上。

聂耳4岁丧父,靠母亲行医卖药清贫度日。

聂耳自幼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

学童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种乐器,求实小学组织“学生音乐团”时,聂耳被选为乐队的小指挥。

他十分喜欢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尤其对云南花灯与洞经音乐有浓厚兴趣。

聂耳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聂耳的音乐创作生涯虽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这短短的两年,却创作出《开路先锋》、《毕业歌》、《卖报歌》等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歌曲。

1934年7月,田汉决定创作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并将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该影片的主题歌。

随着电影的公开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

由于震撼人心地唱出了团结战斗的意志,唱出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它不仅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当时,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一直犹如进军的号角,激励着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义勇军进行曲》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著名黑人歌王罗伯逊曾深情地说:“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包括美国黑人在内的争取解放的决心。

《聂耳与国歌》PPT课件

《聂耳与国歌》PPT课件
不久,聂耳毅然离开了明月剧社去北平,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到左翼革命音乐队伍中去。此后,他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工作中去,开始了他一生中极为短暂,却极其辉煌的艺术创作活动。
从1933年8月发表第一首作品《矿工歌》,到 1935年4月东渡日本,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聂耳在中国现代乐坛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迹:创作了《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开路先锋》、《卖报歌》、《毕业歌》、《新的女性》等鼓舞人心的群众歌曲和《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优美隽永的抒情歌曲。再加上他写的其他歌曲和他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金蛇狂舞》等6首器乐曲,共有41部作品。这突出的成绩令人叹服。
当夏衍正要拿给他这部电影的剧本,以便让他熟悉剧中的故事内容和思想情绪时,聂耳说他早已熟悉了剧本。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把田汉写的这首主题歌的歌词背了两遍,丝毫不差。这使夏衍大为惊奇,也对这位22 岁的青年有了信心。于是,主题歌的谱曲任务就交给了他。
聂耳短暂创作中的辉煌顶点是《义勇军进行曲》。1934年,由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开始拍摄。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处,安排有一首主题歌。聂耳主动去找夏衍,表示他能写好这首主题歌。
聂耳与国歌
- .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欣赏。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知道这首歌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聂耳与国歌》,了解《义勇军进行曲》。
再读课文,理“镜头”。
精读课文,探究学习 1.导读第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第3、4自然段。 (1)哪些词语最能代表聂耳的想法,行动和心声。 (2)让我们随着音乐伴奏,一起来高唱国歌。

聂耳和国歌故事作文

聂耳和国歌故事作文

聂耳和国歌故事作文Nie Er is a renowned Chinese composer, best known for creating the music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anthem,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anthem has lef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was adopted as the national anth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and it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unite the Chinese people to this day.聂耳是著名的中国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为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音乐。

他对国歌的贡献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被采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并且至今仍然激励并团结着中国人民。

Nie Er's passion for music and his patriotism were evident in his composition of the national anthem. His love for his country and his desire to inspire th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music shine through in the powerful and emotive melody of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The national anthe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unity and strength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t reflects the resilienc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聂耳对音乐的热情和爱国情怀在他创作国歌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聂耳与国歌(4)

聂耳与国歌(4)

6 聂耳与国歌一、教学要求:1、认识、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积累词语。

3、体会课文中的语言所蕴涵的爱国感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12个生字;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第四、第五自然段中的语言及其所含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准备:1、国歌歌曲磁带2、学生课前查资料,了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聂耳。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全体同学齐唱国歌。

2、同学们知道国歌的歌名吗?它是由谁作词,谁作曲的呢?3、板书课题:聂耳与国歌。

4、同学们查找资料,你知道聂耳吗?(学生交流预习收获)5、简介聂耳。

6、读课文质疑: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7、着重归纳两个问题:(1)、国歌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2)、聂耳是怎样写出国歌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生字用拼音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2)、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好记号;(3)、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三)、把握脉络,学习课文1、过渡:国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课文哪几段是讲这个内容的?2、小组合作学习第1、2自然段。

(1)、互相测试对字音的认读情况。

(2)、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历史资料,结合课文,讨论问题。

3、集体交流,了解时代背景。

(四)、积累词语,学习生字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1)、指名读,集体正音。

(2)、齐读。

2、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最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3)、给生字口头组词。

(4)、说说词语含义,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5)、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五)、巩固练习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聂耳与国歌》

《聂耳与国歌》
聂耳的音乐创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 时代感。
聂耳的影响与评价
01 聂耳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02 他的音乐作品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国的民 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聂耳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音 乐创作和贡献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少年时期,聂耳开始学习音乐,并尝试创作歌曲。
03
青年时期,聂耳赴上海求学,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 和文化,为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聂耳的音乐创作
聂耳的音乐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音乐等。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这些歌曲在当时广 为传唱,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
02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与过程
《义勇入侵和国内动荡的 严重民族危机。
抗日救亡运动
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 潮。
聂耳的爱国情怀
聂耳深受民族危机感召,决心通过音乐激发民族自豪 感和爱国热情。
《聂耳与国歌》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聂耳的生平与成就 •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与过程 •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
响 •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意
义与价值 • 结语
01
聂耳的生平与成就
聂耳的生平经历
01
聂耳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展现出 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02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聂耳与国歌的故事》。

聂耳,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音乐的伟大作曲家,更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人。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也是曲折艰辛的。

那么,聂耳与国歌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聂耳,原名严修,生于1903年的夏天,家境贫寒。

他小时候便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着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音乐家。

然而,命运的安排却让他走上了一条与音乐完全相反的道路。

在被迫接受文科教育的同时,他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减退。

就在聂耳上高中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家危机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下,聂耳感受到了祖国的苦难和危险。

面对国家的命运,他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祖国做点什么,接过音乐事业的重担。

于是,他决定放弃高中文凭的课程,辍学投身到音乐事业中。

辍学后,他师从于中国音乐的著名作曲家海文,刻苦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

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不仅如此,他还自学了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多种乐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音乐家。

在1928年的一个秋天,中国工人和农民红军第四军担任护驾的护院阿复,邀请聂耳为红军谱写一支进行曲,作为革命歌曲使用。

当时聂耳正在饭馆里打工,接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丢下手中的工作,动身前往军队驻地。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对革命的坚定支持与热爱。

在军队驻地,聂耳亲眼目睹了革命战士为了自由和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场景,不禁为他们的英勇和牺牲感到敬佩和震撼。

他决定像这些革命先烈们一样,为祖国献上自己的力量。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聂耳辗转于红军战场,聆听革命军歌,深入理解革命情感。

通过自己的细腻而又坚定的音乐才华,聂耳最终完成了这支具有悲壮情怀的进行曲。

曲调中融入了大自然的疾风和饱经沧桑的苦难,让人感受到了战士们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初中音乐教学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初中音乐教学PPT课件
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适应范围: 人音教育出版社 年级册别: 七年情怎样? 如果你们是当时的中国人,你们会怎么做?
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 时间里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 较大比重。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 运动,十八岁到上 海,翌年 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 锦晖学习作曲。因不 满剧 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 开展革 合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 组,发起组织了中 国新兴音乐研究会聂耳经常与田汉合作。
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二 字,音乐上更富有动力,象 征着中国人民百屈不挠、勇 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 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话剧作家,戏曲作家, 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 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 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 编过一些传统戏曲。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会势力迫 害致死。
4)、对比演唱,为什么这里要启用“上行
手法”,三个“起来”能表现什么?
旋律一步一步往上走,在
音乐创作上叫“上行”。
表现人们开始觉悟,要起
来反抗,挺直腰板,推翻
压迫和侵略。
5)、 认识三连音
简介“三连音”: 就是将一 个音分为三份,每一个占三 分之一!
6):为什么最后要多加一个“进”? 并加 了重音记号?试试去掉一个进行不行?
1)、为什么一开头就要休止半拍?
在国难当头的时 候,作者要用那 种急切的呐喊声 来唤醒人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及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他们对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够哼唱《义勇军进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欣赏法: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3.演唱法:学生通过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作者,进而引入聂耳的创作故事。

2.讲解:教师详细介绍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意义。

3.欣赏: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4.演唱:学生分组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耳与国歌
20世纪(jì)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 北三省(shěnɡ),中华民族(zú)处于生死存亡(wánɡ )的危(wēi)急关头,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 怒潮。
东北抗日义勇(yǒnɡ)军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情景( jǐnɡ),深深感动了剧作家、诗人田汉。他创作了一部 叫《风云儿女》的电影剧本,还写了一首(shǒu)叫《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作为电影的主题歌。
年青的音乐家聂(niè)耳看到了这首歌词,那 火一样燃烧(shāo)的诗句使他非常激动,他主动请 求为歌词谱曲。
聂耳全身心地投入了音乐创作。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歌 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 的长城……”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呼唤,仿佛看见 了抗日勇士在浴血奋战。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会儿在钢 琴上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房子里来回疾走,一会儿又挥 (huī)动臂膀高唱起来。巨浪般的旋律在他心底翻腾,又从 笔端奔涌而出,化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像山呼海啸

响遍祖国
生死存亡 危急关头 浴血奋战 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 奋勇前进
纪记
勇涌
景京
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他长得很像爸爸。
2、大家都说这对双胞胎姐妹长得像极了。
句子里用了“像 ……”,这么不是比喻 句呢?
电影《风云儿女》一上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 声就响遍了祖国每一个角落。这歌声,像山呼海啸,唱 出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心声;这歌声,似火山爆发, 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歌声,像鼓点,像 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前赴(fù)后继,奋勇 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三个“一会儿”是排比句。说说 聂耳不断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
比一比
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呼唤,仿佛 看见了抗日勇士在浴血奋战。
他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呼唤,看见了抗 日勇士在浴血奋战。
电影《风云儿女》一上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 声就响遍了祖国每一个角落。这歌声,像山呼海啸,唱 出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心声;这歌声,似火山爆发, 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歌声,像鼓点,像 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前赴(fù)后继,奋勇 前进!
国歌是在 什么时候产生 的?
比一比
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 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年青的音乐家聂(niè)耳看到了这首歌词,那火一 样燃烧(shāo)的诗句使他非常激动,他主动请求为歌 词谱曲。
聂耳全身心地投入了音乐创作。他一遍又一遍地朗 诵着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儿女的 呼唤,仿佛看见了抗日勇士在浴血奋战。他忘了吃饭, 忘了睡觉,一会儿在钢琴上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 房子里来回疾走,一会儿又挥(huī)动臂膀高唱起来。 巨浪般的旋律在他心底翻腾,又从笔端奔涌而出,化成 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
06第六课聂耳与国歌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聂耳与国歌
20世纪(jì)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 北三省(shěnɡ),中华民族(zú)处于生死存亡(wánɡ )的危(wēi)急关头,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 怒潮。
东北抗日义勇(yǒnɡ)军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情景( jǐnɡ),深深感动了剧作家、诗人田汉。他创作了一部 叫《风云儿女》的电影剧本,还写了一首(shǒu)叫《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作为电影的主题歌。
这组句子是比 喻句吗?
是的。我们 联系课文一起来 读一读吧!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2020/9/15
资料
聂耳(1912-1935)中国 作曲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一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 人。出身清寒,自幼爱好音乐 ,能奏多种民族乐器。1933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有《义勇 军进行曲》、《前进歌》、《 毕业歌》等。
《进行曲》聂耳手稿
田汉(1898-1968)中国 戏曲活动家、剧作家、诗人。 名寿昌,湖南长沙人。写有话 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一 百余部,并写有大量诗歌和歌 词,其中经聂耳谱曲的《义勇 军进行曲》极大地鼓励了全国 人民的抗日斗志,后被采用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
《风云儿女》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像山呼海啸
《义勇军进行曲》
似火山爆发
像鼓点、像号角
这歌声为什么 能唱响全中国?
电影《风云儿女》一上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 声就响遍了祖国每一个角落。这歌声,像山呼海啸,唱 出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心声;这歌声,似火山爆发, 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歌声,像鼓点,像 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前赴(fù)后继,奋勇 前进!
这不是打比方 ,而是一种比较, 意思是两个人在形 象上有相似之处。
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3、外面好像下雨了。
4、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这两句带“好像” 的句子是比喻句吗?
也不是。它 表示“可能”、“似 乎”的意思。
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5、这歌声,像山呼海啸…… 这歌声,似火 山爆发……这歌声,像鼓点,像号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