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背后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背后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自1949年正式成为国歌以来,始终伴随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声。
这首国歌不仅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故事和情感。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这两位杰出的文化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为这首国歌创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为了了解《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两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
田汉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的词作家和作家。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后来,他进入北平的一所师范学校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
田汉曾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这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和反日情绪。
他通过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
1944年,田汉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这首歌如同激昂的战斗号角,呼唤着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决心。
而聂耳,则是中国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其中就包括《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从小就展现了卓越的音乐才华,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在其后的几年里专注于音乐创作和教学。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经过鄂豫皖苏区的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子。
他以激情和决心充斥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坚定信念。
《义勇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很快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这首国歌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国人民为自由、平等和正义而奋斗的精神。
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无数英雄的牺牲和民族的团结。
这首国歌是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同时,国歌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和自豪之源。
国歌无论在何时何地奏响,都能唤起中国人民的共同回忆和情感。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和战争中走向繁荣和和平的历程,激励着新一代的中国人不断追求更好的未来。
今天,当我们聆听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情澎湃的旋律,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聂耳与国歌的故事。
聂耳,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人民音乐运动的先驱。
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聂耳以音乐为武器,倾注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极富号召力的歌曲迅速传遍了全国,激发了千百万群众的爱国热情,很快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号角。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可以成为战斗的号角,可以振奋人心。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祖国的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义勇军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摘要:一、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二、歌词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三、作曲家与作词家的合作历程四、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响和传承正文: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自诞生以来,它便成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战斗号角。
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令人感慨万千。
一、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作曲家聂耳与作词家田汉共同创作了这首歌,旨在鼓舞民众投身抗日救亡事业。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豪迈的歌词,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二、歌词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凝聚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呼唤着民众从沉睡中觉醒,挺起胸膛,反抗侵略者。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则象征着全民团结、共赴国难的决心。
这首歌传达了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激发起人们的斗志。
三、作曲家与作词家的合作历程作曲家聂耳与作词家田汉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之前,就已经是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
他们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音乐创作,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唤起民众。
在创作过程中,两人密切合作,精益求精,力求将歌曲的内涵和旋律完美结合。
聂耳凭借其高超的音乐才华,成功地为田汉的歌词创作出激昂、动人的旋律,使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一首永不褪色的经典之作。
四、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响和传承自诞生之日起,义勇军进行曲便在我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传承至今。
这首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我国音乐家在民族危难时刻的高度民族觉悟和英勇担当。
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摘要:
一、聂耳简介
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三、歌曲创作的历程
四、歌曲的影响和地位
五、聂耳的其他音乐作品
正文:
聂耳,原名聂守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生于1912年,正值我国民族危亡之际。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聂耳投身于音乐创作,用音乐激励民族斗志,他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始于1935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沦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聂耳深感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开始着手创作这首歌曲。
歌曲的创作历程可谓艰辛,聂耳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修改歌词和曲调,力求完美。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激昂、旋律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歌曲歌颂了我国人民在民族危难时刻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决心。
这首歌在当时的国内迅速传唱开来,成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有力武器,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聂耳除了《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卖报歌》、《开路先锋》等。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现状和民
族精神,展现了聂耳深厚的音乐才华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聂耳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民族危难时刻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关于聂耳故事

母亲是聂耳最大的牵挂。从照片中看,母亲彭寂宽是比较典型的傣族妇女的长相。令人佩服的是,彭氏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跟着丈夫,居然能够读医书,丈夫死后还能坐堂把脉问诊,养家活口。彭氏的聪慧,显然也遗传给了儿子。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乖巧伶俐,一支简陋的竹笛能吹得五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
母亲能唱各种民歌,包括在昆明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洞经调、花灯调、洋琴调,等等。动听的歌曲与歌曲里的故事让小聂耳着迷。蔡锷功成名就之时,聂耳还是黄口小儿,但他从母亲的歌里认识了蔡锷。蔡将军云南首义讨袁护国的壮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习武从军曾是少年聂耳的一大志向。十六岁那年,聂耳最后憋不住了,背着家人偷偷参军,被编入十六军湖南新兵队受训,后投考黄埔军校不果,又被军队遣散,习武之念才在无奈之中打消。不得已,转而读书、演戏、作曲,但成就伟业之心未了。
“拼命三郎”聂耳很快出名了。其时,电影和戏剧往往裹挟在一齐。一套演员班底,一会儿在舞台上演话剧,一会儿又聚集的水银灯下。这样做,虽出于制片商节省成本的策略,客观上却锻炼了演职员。比如王人美在电影《风云儿女》中除饰演女主角之外,还要唱主题歌。拉小提琴的聂耳,也要时不时上场扮个什么卖油炸臭豆腐的小贩;或者涂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矿工。他善于模仿的表演才能已是尽人皆知。1959年,赵丹在电影《聂耳》里出演聂耳时,还不止一次地谈及当时的往事。
1933年至1935年两年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一同创作了《开矿歌》、《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打长江》、《采菱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十四首歌曲,几乎占了聂耳全部作品的一半。聂耳的处女作《开矿歌》是两人合作的开端。之后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两人合作的巅峰。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一、引言聂耳,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最为人知的作品当属《义勇军进行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聂耳的生平经历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二、聂耳的生平经历聂耳是农民出身,小时候跟随农民父母在乡村生活。
他尤其喜欢听当时流传的民间音乐,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他16岁的时候,他考入了南京师范学校,并学习了西方音乐。
毕业后,他开始了他的音乐事业,前往上海和香港等地演出。
聂耳作为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他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也在世界音乐圈引起了重视。
三、《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聂耳在荒山野岭中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团结中生存的力量。
他深深被鼓舞,同时感到无比的痛心,因为中国此时正面临着极度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聂耳决定用音乐表达他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
他开始尝试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同时用中国的音乐元素去丰富它。
他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老的军歌、戏曲和民间音乐。
在1949年建国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象征。
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反帝、反殖、爱国的音乐符号,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四、教学应用《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聂耳的生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和意义。
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合唱或齐唱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和中国音乐元素的区别,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认知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授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感悟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感悟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位伟大作曲家,他创作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经典音乐作品。
其中,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就是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象征,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聂耳生于1902年,他的音乐才华在年轻时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平坦。
在中国的动荡年代,聂耳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激发了他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伟大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1935年创作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
聂耳深受中国人民的痛苦所感动,他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抗日斗争的支持。
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激昂而又催人奋进的音乐作品。
这首歌曲的旋律简洁明快,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它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以及对抗日斗争的坚定信念。
这首歌曲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后,是聂耳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他希望通过音乐来激励人们,让他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这首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更是激励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和烈士。
聂耳的音乐才华和他对祖国的热爱,使他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广为传唱,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他的音乐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而言,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也激励着我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聂耳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让我明白,音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凝聚人们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聂耳这样的音乐家,中国人民才能够在困难的岁月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
《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首页>讲话范文>国旗下讲话>《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国旗下讲话《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下的讲话是《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聂耳,1912年生,原名守信,一名紫艺,号子义,云南新兴人,为著名作曲家。
1930年聂耳到达上海,次年加人明月歌剧社,任小提琴师。
“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参加组建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自此,聂耳以音乐为武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抗战歌曲,激发和鼓励人民斗争。
1935年,受组织派遣,聂耳取道日本去苏联及欧洲考察学习。
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
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义勇军进行曲》全版。
此前,受左翼文化运动影响的中国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一部电影,片名叫《风云儿女》。
这部影片描写青年诗人辛白华因受当时革命斗争影响,逐渐从梦幻艺术生活中觉醒过来,最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的战场。
影片的末尾是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据记载,田汉于1934年秋末写好这个电影故事后不久就被逮捕了。
歌词写在一张香烟纸的衬纸上,被茶水濡湿了,字迹有些模糊。
夏衍、孙师毅两人很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下来。
聂耳接到歌词后,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立即开始谱曲。
在谱曲过程中,聂耳与孙师毅、导演许幸之等商量,把原词中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末尾因旋律的需要,聂耳收不住,又在“前进,前进”之后加了“前进,进!”聂耳留下的微笑是永远的。
这首歌曲,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抒发了人们反帝爱国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吹响了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因此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首歌曲在国内外流传更广。
除了在抗日根据地以外,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这首歌。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也定期安排播放这首雄壮的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1.在上课的开始,教师给同学们播放奥运会乒乓球的颁奖仪式,感受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并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时,你的心情如何?请组织语言回答。
2.再次播放一段视频,国庆时,天安门广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时候的心情又是如何?请用语言进行描述。
3.引入本节课新课——《义勇军进行曲》。
(二)新课教授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有关伟大的作曲家聂耳的生平与作品,以小组的形式谈谈你对他的了解和感受。
2.聆听歌曲,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谈谈你对乐曲的感受。
3.结合乐谱,再次聆听乐曲,找出能够表现乐曲旋律起伏的节奏与旋律片段,并用线条的形式记录音乐的起伏。
4.教师带领学生做四度音程的模进发声练习。
1 4
2 5
3 6
4 7 ……
5.朗读歌词,并用圆圈勾画出歌词中表现强烈爱国情感的语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何种语气和感情来演唱这些表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6.教师弹琴,学生跟随伴奏进行演唱,教师在弹奏中对于情感突出地方,用手势指挥学生进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