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 PPT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史说课课件

中外建筑史说课课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态度目标
• 培养学生良好的 职业道德、养成 严谨细致的工作 态度
•要求学生了解我 国住宅建筑的主要 类型 •理解住宅建筑形 式的特点 •掌握我国典型住 宅建筑的平面布局 和建筑特征
•能分析不同民族 和区域住宅建筑的 特征
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
行业发展 要求
课程内容的选取
职业岗位:住宅建筑师、方案设计师、建筑师设计助手, 并对接毕业后二级、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岗位考证

第五部分 教学设计与实施
职业活动 为导向
理论实践 结合 突出 能力目标
课程整 体设计
学生主体 任务训练 岗位能力 项目载体
第六部分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七部分 教学反馈
第八部分 教学改进思路 学生
基础知识不扎实
教师
理论结合实际 “深入浅出”
自学能力不足
多种教学方法 和手段相结合
厌学懒惰情绪
深入指导,严把 教学“质量”关
多媒体教 学资源
住宅建筑 著作、期 刊
一级注册 建筑师考 试用书
课程教学资料的确定
第四部分 教材对象
•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 级学生,历史文学底子 薄
• 重点:掌握我国住宅建 筑的各种平面形式 • 难点:能够分析不同地 域住宅建筑的特征
• 讲授范例、讨论式、多 媒体教学、启发教学 • 协调传统教学手段与现 代教学技术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结构
• 《中外建筑史》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装饰艺术及城镇规划 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课程任务
• 培养学生对于我国住宅建筑的理论素 养和审美的能力。为现阶段的住宅设 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奠定基 础。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态度目标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数字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运用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将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将更加普遍,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减排。
中外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Leabharlann 合中外建筑史中的优秀传统将与现代技术 相结合,形成更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
创新性设计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创造出与传统 建筑风格不同的新型建筑。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的运用与发展
总结词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中 西建筑风格也需要考虑环保、节 能和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西建筑风格在现代城市规划和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功能需求和文 化背景等因素。
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强调柱式 和比例,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功能 。
古罗马建筑风格
以罗马斗兽场为代表,注重空间 感和厚重感,大量使用拱形结构 和混凝土。
中世纪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
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代表,强调垂 直性和光影效果,采用尖拱和飞扶壁 。
罗马风建筑风格
以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代表,采用圆 拱和厚墙,强调稳固和防御。
传统建筑的改造与保护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需 要平衡保护传统文化和满足现代 需求之间的关系。
05
中外建筑史的未来展望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在未来将更加普及,通过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降低能耗和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42
巴黎万神庙本来是献给巴黎的守护神 圣什内维埃芙的教堂,后来用作国家 重要人物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名 先贤祠。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 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 者。
43
结构设计
万神庙位于不高的圣什内维埃芙山上,平面是希腊十字式 的,宽84m,连深深的柱廊一起长110m。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后来 因为地基沉陷,引起基础裂缝,才把柱子改成4个墩子。又 因施工不精、选材不严引起裂缝,于是加大墩子,但它们 仍比同类教堂的都要小得多。
28
29
30
西亚体系:中植国建物筑、史纲水要法。。。
31
32
欧洲体系:中规国建整筑而史纲有要序。。。
33
34
35
36
37
Y
H

R三
中外建筑经典分析
E章
E
38
从神的建筑到中公国建民筑史的纲建要 筑。。。
39
40
41
从神的建筑到公民的建筑
▪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 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 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万神庙采 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 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 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中外建筑园林史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章 建筑史纲
第一节 什么是建筑 第二节 西方建筑史纲要 第三节 中国建筑史纲要

1绪论 中外建筑发展史PPT课件

1绪论  中外建筑发展史PPT课件
61
二进院
62
中国古建筑特点
• 主要运用木材、框架结构
• 平面布局模数化、标准化
• 外形上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
• 独特的建筑装饰
代表建筑:寺庙祠观(佛光寺)
塔(应悬木塔、高岳寺塔)
宫殿(故宫)
园林(苏州留园)
住宅(北京四合院)
63
佛光寺
64
应悬木塔
65
故 宫
66
留园
67
近代建筑思潮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0
古罗马建筑:神庙、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 利卡 券拱结构:十字拱,解放室内空间
万神庙 现在意大利 高直径43.43 内径8.9m采光
11
古罗马大角斗场
12
13
中世纪建筑 教堂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
14
巴黎圣母院 正立面
15
索菲亚教堂(穹顶结构) 土耳其
16
哈尔滨的
17
文艺复兴时的建筑
世俗建筑与神权哥特风格相抗衡
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 欧洲最漂亮 的客厅
18
巴洛克风格追求动感、神秘、戏剧性
西班牙大台阶
19
古典主义建筑——宫廷建筑 凡尔赛宫(洛可可式风格)
20
资本主义国家近代现代建筑 伦敦水晶宫
9个月装配(大跨、大高)
21
22
一战后出现近代建筑
• 强调建筑的时代性,建筑的精华在于空间, 美在于建筑本身而不在于附加装饰
6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中外建筑史 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  ppt课件
三、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 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 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 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的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 • 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
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
PPT课件
11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 二、宫殿:
• 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 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外朝
| 治朝
| 内朝
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PPT课件
23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宋代国姓为赵,属角音,墓地要“东南地穹、布局、单体建筑均具很高水平(应对其作评述)。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 五、宗教建筑: • 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
塔可有可无。
• 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
•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的影响,用多种色 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 三、坛庙: • 坛 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 庙 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40
伊什塔尔城门复原图
注:伊什塔尔门是献给女神伊什塔尔 的建筑,是巴比伦建筑的代表作
完整版ppt课件
41
琉璃砖
完整版ppt课件
42
完整版ppt课件
43
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
完整版ppt课件
44
传说中的通天塔
完整版ppt课件
45
宫殿——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
代表作——萨艮二世王宫、波斯波利斯宫
47
百柱大殿
完整版ppt课件
48
建筑特点:
两河流域的建筑以方块体积的构成为主,墙壁非常厚重, 门窗很小,为了便于控制室内的小气候,以抗拒沙漠环境 中十分恶劣的气候变化。
由于缺石少木,以夯土墙开始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 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隆结构,随后又创造 了可用来保护与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琉璃砖。对后来的 拜占庭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
完整版ppt课件
23
卡纳克神庙透视图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卢克索阿蒙神庙 大门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石窟庙
——阿布辛波石窟庙 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
完整版ppt课件
30
完整版ppt课件
31
完整版ppt课件
32
完整版ppt课件
49
完整版ppt课件
5
1.1 古代埃及的建筑
尼罗河的影响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中外建筑史教学ppt课件

中外建筑史教学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8
隼卯(榫卯)
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 接构件的方法。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 隼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隼卯技 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 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 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
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
夏(-前1600年) 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式为木架 夯土。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商王武丁的
配偶妇好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 商代王室墓。墓中有近2000件精美 的陪葬品以及殉人16名。下图为地 面享堂,右图为剖面。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1
战国(前475-前221年)
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 的高潮。高台建筑很盛行。斧、锯、锥、凿等的应用,墓结构技术 精良。瓦的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中国原始的建筑模式,主要有两种发展脉络: 1)巢居——干阑式建筑,分布在南方潮湿地区 2)穴居——木骨泥墙建筑,中原地区 教材记叙的主线。
中国建筑史
绪论3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和模式
影响中国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活方式、政治、宗教、哲 学、生产力水平。
建筑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和民居。 建筑模式:官式与民间。前者代表了最高的水平和技术;后 者则是多样性、地方性和灵活性。 学习的重点是官式建筑。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2
汉(前206 -220年)
古代建筑繁荣期,其宫殿如未央宫、建章宫等也是前无古人的, 突出表现在木结构的渐趋成熟,抬梁式、穿斗式已出现,屋顶形式 也多样起来;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较多应用在墓室。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 南三所——南——火——长——皇太子居 住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 山庄(以上苏州);
个园(个园最负盛名者,乃四季假山之说。 )、 小盘谷(以上扬州);
瞻园(南京)。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中国世界遗产名 单
► 泰山(文化和遗产,1987年12月列入) ►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12月列入) ►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12月列入) ► 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12月列入) ►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12月列入) ► 黄山(文化和自然遗产,1990年12月列入)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0年12
(二)屋身灵活
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
(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
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 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院落式布局
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 属院落式。另外,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 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五、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
不求永存,崇尚俭朴。
• 一、城市 • 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
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 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 后市…… • 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 封、南京、北京
• 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 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北京古都 的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
传统住宅的主要类型有:
(一)院落式——是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形式, 包括多种形态。如:四合院、四水归堂、一 颗印、大土楼等。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江南名园
❖ 中国四大名园: 苏州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
❖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 江南名园:寄畅园(明、无锡);
月列入)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中国世界遗产名 单
►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 年12月列入)
►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12月列入) ► 曲阜孔林、孔庙、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
12月列入) ►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文化和自
然遗产,1996年12月列入) ► 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12月列入) ►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12月列入) ►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11月列入)
3,随着原始人的定居,开始有了村落的雏 形,在湖沼地区并出现了水上村落--湖居。
二、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 苇,以后重要建筑常用石料。为 了防热,墙和屋顶做得很厚,窗 洞小而少。
吉萨金字塔群
包括胡夫金字 塔、哈夫拉金 字塔、孟卡拉 金字塔及大斯 芬克斯组成。
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 塔可有可无。 • 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山门,钟 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 经楼,另附各种院。 • 佛教四大名山:1.山西五台山(文书菩 萨道场);2.四川峨眉山(普贤);3. 安徽九华山(地藏);4.浙江普陀山 (观音)。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六、住宅:
外国建筑史
原始社会建筑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封建制国家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资产阶级近现代建筑
一、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与自然界作斗 争,在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原始人建筑。
1、原始人最初或栖居于树上,如巢居,或 住在天然洞穴。
2、生产力发展,建筑中逐渐出现了人工竖 穴居与地面建筑。
雅典卫城
建在陡峭的山冈上,位于雅典西南,是 雅典的宗教活动中心。建筑物分布在山 顶上一天然平台上。雅典卫城在西方建 筑史上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 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 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帕提农神殿
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二、院落式布局 三、有规划的城市 四、山水式园林 五、特有的建筑观
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
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台基
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 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 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大石窟庙
古埃及石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全部凿 岩而成,正面门前有四尊国王拉美西斯 三世的巨大雕像,高20米。
波赛顿神庙
海神波赛顿神庙,是古风时期多立 克柱式的神庙。
2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建筑鼎盛期,建筑除了神庙 外,还有大量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 的场所,当时的建筑风格开敞明朗, 讲究艺术效果,
三、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
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大多数 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 建造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 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 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 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 人力造作的气氛。强调“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
望祭、不设征建筑物:天坛、孔庙应作全面了解。
• 四、陵墓: • 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
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 地面通向墓室。 •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 • 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 封土。
• 五、宗教建筑: • 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
• 二、宫殿:
• 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 —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 会。
外朝
| 治朝
| 内朝
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 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 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 三、坛庙: • 坛 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 庙 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