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立春习俗资料

合集下载

立春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

立春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

立春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在立春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以庆祝新的开始和希望。

一、春联与门神迎接立春的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和门神。

春联是长方形纸条,上面有对联,用来祈求福报和吉祥,许多人会将其贴在门上。

而门神则是贴在门上的纸片,常常描绘魁梧的武将形象,用于驱邪和保护家庭。

二、吃春饼在立春这一天,许多地方都有吃春饼的传统。

春饼是一种将薄饼和蔬菜、肉类等配料包裹在一起的食物。

吃春饼象征着新的开始和丰收的希望。

三、放风筝放风筝也是立春的传统活动之一。

在立春这天,天气开始转暖,风力适中,非常适合放风筝。

放风筝被认为可以带走厄运,象征着自由和希望。

四、祭祖和祭神立春也是祭祖和祭神的重要日子。

许多家庭会在这天祭拜祖先,向他们报告家庭的近况,并向他们祈求家庭的平安和繁荣。

同时,也会祭祀土地神、财神等其他神灵,以保佑家庭的幸福和好运。

五、踩春一些地方有踩春的习俗,即人们在立春这天会集体踩在新鲜的农田上,希望能够带来一个丰收的好年份。

六、踏青游玩立春之后,天气逐渐转暖,春风徐徐。

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踏青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验春天的气息。

七、观花赏柳立春之后,花开柳绿,大自然开始显露出勃勃生机。

人们会到公园、花坛等地方赏花赏柳,感受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欣赏花开的盛世。

总之,立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人们迎接春天的喜庆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通过贴春联、吃春饼、放风筝等习俗,表达对新的开始和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外,祭祖祭神、踩春、踏青游玩、观花赏柳等活动也都是立春期间常见的庆祝方式。

通过这些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我们不仅欢庆春天的到来,更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立春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立春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立春节气的习俗有哪些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2、鞭春牛: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

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

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

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3、咬春习俗: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咬春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

4、立春抢春:这里的“牛土”或“牛纸”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也就是在土牛或纸牛被打碎之后,围观的民众抢得的土块或纸片。

人们相信,牛土或牛纸可以带来吉利。

因为人们认为春牛是春的象征,所以争抢“牛土”或“牛纸”的行为称为“抢春”。

1、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

为什么呢?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啦,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

2、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

这个说法不过是去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

古人的做法对吗?其实,气候变化、季节交替是很多慢性病出现起伏的原因。

这一点在呼吸内科疾病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肺炎等等,都容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病。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吃山药或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因此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枣和山药之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最好多吃一些。

立春之日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

立春之日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

立春之日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始。

每逢立春之日,人们都会有一些特定的风俗习惯,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传统习俗。

一、吃春卷吃春卷是立春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

春卷金黄酥脆,外皮薄而韧,寓意吉祥。

吃春卷象征祛除一年的寒冬,迎来充满春意的新年,因此人们在立春这一天常常会聚在一起,品尝美味的春卷。

二、晒太阳立春后,气温逐渐回暖,阳光也变得温暖而明媚。

传统的风俗习惯中,人们会选择立春这一天,特别是中午时分,去户外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能提高人的情绪,带来身心的舒适和愉悦。

三、踏青郊游春天是草木复苏的季节,立春之日正好是踏青郊游的好时机。

人们会出门到郊外或公园,与家人朋友一同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回春气息。

踏青郊游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放松心情,增进亲情友情。

四、祭祖扫墓春天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时候,立春之日往往是扫墓活动的起始日。

人们会去祖先的墓地,整理墓地环境,磕头烧纸,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祭祖扫墓有助于维系亲情,传承家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仪式。

五、刺绣作品立春之日,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些刺绣作品。

刺绣是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之一,其精美的绣品代表着富贵、幸福的寓意。

在立春这天,人们会挑选一些具有春意的花鸟图案进行刺绣,以期迎接一个美好的新年。

六、迎神赛龙舟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利用立春之日的好天气,举办迎神赛龙舟活动。

相传,龙是中国人最崇拜的动物之一,具有神异的象征意义。

传统的赛龙舟活动,既是对龙的崇敬,也是祈祷家宅平安祥和的方式。

人们会共同参与划龙舟比赛,舞龙、打鼓,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

立春之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日子。

通过这些风俗习俗,人们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喜爱,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享受这些习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环境保护,文明出行,并且尊重不同地区的风俗差异,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宜人的节日氛围。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寓意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寓意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寓意本文将介绍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及其寓意,分别从习俗、饮食、祭祀和农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讲述。

一、习俗1.立春祭祖:立春节气是农历二月初二,也是祭祖的好日子,一些地方将立春之日定为祭祖节,人们会回到故乡,祭拜祖先,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之情。

2.扫尘踩地:立春之后是春季的开始,民间有“春捂秋扫”的习俗,而立春之后,则有“立春扫尘踩地”的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打扫卫生,将家里的积灰扫出,然后再在屋内踩几脚,意为将过去的霉气踩出房门。

3.吃春饼:在北京等地,人们会在立春这天吃春饼,这种饼是用面粉和豆沙做成的,外形像饺子,寓意着迎接大地的回春。

二、饮食1.吃元宵:由于立春之后便进入了农历的正月十五,也是元宵节,因此人们会在这天吃元宵,表示“福满人间”。

2.吃桂花糯米饭:立春后是春季的开始,也是桂花开放的季节,因此有一些地方会做桂花糯米饭来庆祝。

这种糯米饭用上好的糯米和桂花、蜜糖等食材制作而成,香气四溢,极富诱人力量。

三、祭祀立春节气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日,民间会将立春看作是“开春之始”,也是“开门纳福”的好时机,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运。

四、农事活动1.农历正月初二:立春之日,古代农民将立春视为农历正月初二,也是农民劳动的开始,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催动农事活动,如耕田、施肥、种庄稼等。

2.特有的春耕节: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立春节气一过,就会进入一个特有的节日——春耕节,其由劳心者、劳力者两部分组成。

在春耕节上,耕田队员肩挑锄头,手握耙子,穿行在麦田之间,完成一年一度的春播工作,既祭祀神明,也充分体现了劳动者的技巧和勤劳精神。

立春节气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气之一,以迎春、祭祖、耕作等活动为主,是对农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些习俗和节日,让其影响力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立春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立春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立春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春天正式开始”的时刻。

每年2月3日或4日是立春节气,它标志着从寒冷的冬季向温暖的春季过渡,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

那么,立春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立春的由来1. 历史起源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季,又称作“春天”。

据史书记载,商代时期就开始了关于春季的登高祭祀活动,用以祈求顺利的收成、平安幸福。

到了西周时期,开始有了“立春”的称谓。

2. 天文学含义“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其天文学含义是“太阳黄经为315度时,即运行到黄道315度时”。

“立春”之后,昼长与夜短的时间开始逐渐平衡,冬季逐渐过去,进入春天。

二、立春的习俗1. 吃春饼立春时节,在北方有吃春饼的风俗。

春饼是一款薄而酥的面饼,口感香脆。

据说,春饼与民间传说中的神仙有关。

在立春前夜,人们要焚香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家宅平安祥和、风调雨顺,随后吃春饼庆贺。

2. 贴春联立春时节,南方地区的人们会在家门口贴春联,以示喜迎春天到来。

春联通常是由对仗工整的汉字对联组成,意味着新春欢乐、吉祥如意。

贴春联的时间通常是在立春前后。

3. 戴“春”字头饰在南方地区,人们习惯于在立春这天戴一些装饰品,如发簪、项链、手链、耳环等,其中以“春”字头饰最为流行。

这是因为“春”字与“序”的读音相同,有序、节制之意。

同时,“春”又是四季之首,表示新的一年来了,气象万千,岁月如歌,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和祝福。

4. 喝红糖姜水在农村地区和南方的一些城市,有在立春这天喝红糖姜水的习俗。

红糖姜水是一种独特的饮品,有温暖身体、祛寒止痛的作用。

据说,喝红糖姜水可以让人体在春季获得更多的能量。

三、总结立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一个春天的开始。

在习俗上,人们有吃春饼、贴春联、戴“春”字头饰、喝红糖姜水等多种方式来庆祝。

这些传统的习俗不仅是表达对春天的祝福,也是对生命和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在今天,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来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

节气传统立春的民俗活动与习惯

节气传统立春的民俗活动与习惯

节气传统立春的民俗活动与习惯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是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这一天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春播农作物的开始,因此在立春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和习惯以庆祝,同时也寓意着农民们新一年的丰收之期。

一、赛龙舟活动立春之际,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的活动。

这一传统起源于古代祛病驱邪的习俗,人们相信龙舟可以带走一切不好的运气和疾病。

参与活动的人们会穿着五彩的龙袍,手持金银舵手和鞭炮,坐在装饰精美的龙船上划桨。

赛龙舟活动渐渐演变成为一项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赛。

二、踏青郊游立春后的天气温暖了许多,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机。

人们会结伴出门,穿着艳丽的春装,走进自然,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在踏青过程中,还会举行各类游戏和娱乐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迎春花灯等。

这些活动既有利于锻炼身体,又有利于缓解压力,同时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三、祭祀祈福立春也是人们祭祀祈福的重要时刻。

在农耕社会,人们会选择立春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祖先和各类保护神,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在城市中,人们常常会到寺庙或教堂里烧香、祈愿,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健康。

同时,一些民间信仰和习俗也会在立春这天展开,如贴春联、挂灯笼、贴福字等,这些都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好运和福气。

四、吃春饼、春卷立春之时,许多地区都有吃春饼或春卷的习俗。

春饼是一种薄如纸的面饼,通常搭配着葱丝、肉片和甜面酱一起食用,寓意着新一年的丰收和美好。

春卷则是将各种蔬菜和肉类做成馅料,包裹在薄饼中炸熟,象征着五谷丰登和家庭和睦。

这些传统食物不仅味道美味,也寓意着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五、舞狮、舞龙立春也是中国舞狮、舞龙的盛大时刻。

舞狮和舞龙被认为是可以带来好运和祥瑞的象征,这一传统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

人们会穿上狮子或龙的戏服,手持狮子或龙头,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鼓乐表演,狮子和龙在人们的操控下威风凛凛地穿行在大街小巷,给群众带来欢乐和祝福。

立春的风俗活动有哪些

立春的风俗活动有哪些

立春的风俗活动有哪些
立春是中国的24个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新年的开始。


们在这一天都会参与一些传统的风俗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立春的风俗活动都有哪些。

1. 除夕守岁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在除夕夜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守岁的过程中,人们会吃各种有意义的食物,如年糕、鱼、糖果等等。

同时,在家中会供上各种神灵,向他们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2. 祭祖
立春也是祭祖的好时候,很多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族墓地,祭祖祷告。

人们会为祖先烧香、带上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和酒水,并在墓前献上一份心意,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3. 贴春联
春联也是中国新年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个传统来自于民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对联,以期添福添寿,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新年的又一重要习俗,据说可以驱逐邪气、迎接吉祥。

不过近年来,为了防止火灾和环保,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鞭炮的规定。

5. 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立春这一节气中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人们在灯笼上贴上一些谜语,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互相猜谜了。

这个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曾经是贵族间的传统活动。

以上就是立春的一些典型风俗活动。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节日活动,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间都会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这些传统的节日活动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们留下的文化传承,传统在未来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立春节气的习俗活动

立春节气的习俗活动

立春节气的习俗活动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历二月初四。

立春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天气逐渐变暖、气温逐渐升高。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立春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以下是关于立春节气的习俗活动的文档。

一、扫尘从古代开始,立春扫尘是非常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

在立春这一天,人们将会清理家里的所有角落与垃圾。

因为春天是个动物迁徙、植物萌芽的季节,所以要把屋内的灰尘清除干净,祈求万物更新、新的一年安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二、吃春饼吃春饼是中国北方的春节民俗,也是立春时的重要活动。

春饼是一种古老的河北传统小吃,它的外形有点像现在的墨西哥卷饼——薄皮厚馅,是一个“立”字形状的饼。

此时,食用春饼挂着红糕(面粉、红糖、油,搅匀后蒸熟,切成方块备用)和腻饭(把米煮到半熟,用柴火烘干,再用杵子捶成碎粒,煮熟后可以添加花椒粉和香油)。

在食用春饼时,饼皮薄馅嫩,特别好吃。

三、躺春床佛教寺庙及一些富裕人家会制一些春床,春节以后才拆掉,所以在立春那天会躺着春床。

春床就是用各种五颜六色的绸缎、锦缎、丝绸缝制的帐褥、枕头、被褥、被花等,摆放在一张床上,床四周撒上糖果、瓜果、花草、宝贝等。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一道优美风景线。

四、种菜在立春时节,蔬菜的生长季节也开始了。

因此,种菜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活动。

立春办“春播仪式”也是这个节气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的习俗中,每到春节底辣菜一直至立春期间蔬菜都非常少。

但早在唐朝时,当时写作李冰父亲李元礼就已经写下“春三月育苗,秋九月送丰”的诗句。

俗话说:“年年有余”,就是制订今春耕种的计划和准备。

五、放风筝放风筝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入春之际,人们喜欢赶走冬天的阴霾,迎接新的生机和希望,于是就会拿出色彩缤纷的风筝去放飞。

风筝由于它的制作种类和颜色繁多,用途广泛,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立春节气当中最火爆的一个活动。

相传放风筝可以替身体进行振雄、疏通四肢的作用,治病保健,因此在春天放风筝也是为了迎接健康富贵的一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立春习俗资料
立春,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新的一年,你会有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心愿?
还是先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立春三候,东风解冻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

“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春说“春”,岁之始也
“春”字古作“萅”,象征草木之初生。

《公羊传》中写道“春者何,岁之始也”,《尔雅》也有记载“春者,天之和也。

又春,喜气也,故生。

”古人将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即“三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在古代,每逢“立春”,皇帝和地方官员都要通过一系列“迎春”礼仪向老百姓“劝耕”,平民百姓也通过“迎春”礼仪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万事顺遂。

立春,意味着每年农事的开始。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

《释名·释天》中记载:“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因此与“春”相关的词语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如“春风得意”“春意盎然”“阳春白雪”“枯树逢春”等。

春天是恋爱的季节。

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勃发,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快乐。

《周礼》中就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上巳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圣瓦伦汀节”都是在春季来到。

立春民谚,诸事宜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立春诗句,杨花似雪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减字木兰花•立春》宋·苏轼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
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
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
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
应见五神来。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

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
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了。

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

此时阴寒未尽,天气仍变化较大。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明两天,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此外,3日至5日,新疆西部、西藏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

所以,立春养生还得做好“春捂”,千万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

此时,也不建议进行室外的高强度锻炼,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寒冷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立春后,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

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
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

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

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5、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
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一年之计在于春。

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