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PPT.ppt

合集下载

2024版(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2024版(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2024/1/27
1

CONTENCT

2024/1/27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力学基础 • 热学基础 • 电磁学基础 • 近代物理初步 • 实验方法与技能培养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1/27
3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 养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实验操作
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保证 实验的顺利进行。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得 出结论。
2024/1/27
36
典型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案例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通过气 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验证牛 顿第二定律,加深对力和运动 关系的理解。
案例二
角动量守恒定律 内容、条件及应用
10
功和能
功的定义和计算
恒力做功、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
内容、表达式、意义及应用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势能的计算方法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条件及应用
2024/1/27
11
03
热学基础
2024/1/27
12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 理量,其单位是摄氏度(°C) 或华氏度(°F)。
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物理素养。
2024/1/27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2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3
2024/1/29
13
圆周运动
2024/1/29
01
变速圆周运动
02
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03
变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14
相对运动
2024/1/29
01 02 03
参考系与坐标系 参考系的选择和建立 坐标系的种类和应用
15
相对运动
2024/1/29
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 相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2024/1/29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分析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回复力、加速度 、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
讨论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包括动能、势能 、总能量等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换的过 程。
32
振动的合成与分解
2024/1/29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析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介绍合振动振幅、合 振动相位等概念。
5
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
03
观察和实验
建立理想模型
数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 过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和理论,发现新 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它忽略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主要因 素,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
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学方法 可以精确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推导物 理公式和定理。
2024/1/29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 、光学等各个领域。
应用举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的 质能方程等。

大学物理ppt课件

大学物理ppt课件
静电场中的电势
在静电场中,电势是一个相对量,它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在同一个静电场中,不 同位置的电势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
磁场与电流
01 02 03
磁场
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场,可以用磁感应强度 和磁场强度来描述。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小磁针 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相同,其大小可以用磁通密度来衡 量。磁场强度也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垂直。
几何光学的历史
几何光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 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 反射性质。
光速与相对论
光速的定义
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光速的测量
光速的测量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测量光速 。
光速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它解释了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以 及光速对时间的影响。
大学物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力学部分 • 电磁学部分 • 光学部分 • 量子物理部分 • 实验物理部分
01
力学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经典实验重现及解析
经典实验选择
选择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进行重现及解析,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等,需要了解 这些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实验装置与操作
根据选择的经典实验,准备相应的实验装置和器材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采集方法。
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实验原理 和结论,并与理论进行比较和验证。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电磁感应定律
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 次定律的内容,分析感应电动
势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计算方法,分析它们在电路 中的作用。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阐述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 特点,探讨电磁波在真空和介 质中的传播规律。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分析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 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 的变化,即Ft=mv2-mv1。
动量守恒
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 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恒定电流和恒定磁场
电流与电源
欧姆定律
介绍电流的定义、方向和单位,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等概念。
阐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分 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问题。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安培环路定律与磁场中的物质
定义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探讨磁场 线的分布特点,以及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 法。
介绍安培环路定律的表达式及其意义,分析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以及磁场中的磁介质 问题。
03
电磁学
静电场
电荷与电场
介绍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定义和性 质,以及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
电场强度与电势
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分析它 们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探讨电场
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库仑定律
阐述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 ,通过实例分析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介绍导体在静电场中的平衡条件,电 介质的极化现象,以及静电场中的能 量问题。

大学物理ppt课件完整版

大学物理ppt课件完整版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物理学
以自然哲学为主要形式, 探讨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经典物理学
以牛顿力学、电磁学等为 代表,建立了完整的经典 物理理论体系。
现代物理学
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 代表,揭示了微观世界的 奥秘和宇宙大尺度的结构。
大学物理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放射性衰变
阐述了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等放射性衰变过程及 其规律。
粒子物理简介
介绍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粒子加速器等基本 概念。
THANKS
感谢观看
麦克斯韦-安培定律
将磁场的变化与电场联系起来,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方程组 描述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包括高 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安培定律。
电磁波的应用 如无线电通信、雷达、微波炉等。
电磁波 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而 产生的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振荡。
大学物理ppt课件完 整版
目 录
• 绪论 • 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学基础
01
绪论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
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性质以及相互作用,包 括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 以及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其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也就是说,热 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卡诺定理和热力学温标

大学物理力学(全)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全)ppt课件
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以 共同速度运动的碰撞。此 时机械能损失最大,动能
之和最小。
05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的性质与分类
流体的定义
流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连续变形且不能恢复原 来形状的物质。
流体的性质
流动性、压缩性、黏性。
流体的分类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气体和液体;按化学性质可分为纯 净物和混合物。
流体静力学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 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03
机械能守恒定律
04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 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刚体定轴转动动力学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角速度、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等物理量的定义和 计算。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时,合外力矩对刚体所做的功等于 刚体转动动能的变化。
弹性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
在振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间无机 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 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分开
,且动能之和不变。
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间有机 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分开
,且动能之和减小。
完全非弹性碰撞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伯努利方程在流体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分析机翼升力原理、解释 喷雾器工作原理等。同时,伯努利方程也是一些工程领域(如水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中设计和 分析的重要依据。
06
分析力学基础
约束与自由度
约束的概念
约束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限制,它减少了物体的自 由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大学物理学课件完整ppt全套课件

大学物理学课件完整ppt全套课件

现代物理学
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揭示了 微观世界和高速运动物体的规律。
经典物理学
以牛顿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为代表 ,建立了完整的经典物理理论体系。
大学物理学的课程目标
0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大学物理课程,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
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02
气体动理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假设
气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 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微观解释
气体压强是由大量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气体动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宏观现象,如气体的扩散、热传导等。同时,它也为研究其他物 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
01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进行实验研究,获取物理现象的数据和信
息。
数学建模
02
运用数学工具对物理现象进行描述和建模,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物理规律。
理论分析
03
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
规律。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物理学
以自然哲学为主要形式,探讨宇宙的 本质和构成。
位置矢量的定义、位移的计算、路程与位移 的区别。
02
速度与加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 速度、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性。
04
03
01
牛顿运动定律
1 2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力的概念、力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
动量定理的推导、质点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学ppt课件
衍射分类
根据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长的相对大小,可分为菲涅尔衍射和 夫琅禾费衍射。
常见衍射现象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光栅衍射等。
偏振光及其产生和检测
1 2
偏振光
光波中电矢量振动方向保持不变的光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的产生 通过偏振片、反射和折射、散射、双折射等方法 可以获得偏振光。
3
偏振光的检测
利用偏振片、马吕斯定律、偏振光干涉等方法可 以检测偏振光。偏振光在光学、光电子学、光通 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不同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 衍射现象。
波动方程与波速公式
波动方程
描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振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
波速公式
波速与介质性质及波的类型有关,一般表示为v=fλ,其中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声波、光波和多普勒效应
01
02
03
声波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可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 传播。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它表明,一个热力学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该系统所 做的功与该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之和。
应用举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广泛应用于各种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的分析,如热机、制冷机、热力发电等。通过计算系统内外 能量的变化和传递情况,可以评估系统的能效和性能。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指
牛顿第二定律
指出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 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 表示为F=ma。
牛顿第三定律
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两 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态、状态参量
一个孤立系统若不受外界影响(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则系统的宏观特性(如温度、压强等)长时间不随时间改变 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 描述平衡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参量,如体积、压强、温度等。 气体处于平衡态的标志是状态参量 P、V、T 各具有确定的量值,
且不随时间变化。
? 处于平衡态中的气体,其分子仍不停作热运动,但其总体平均效 果不随时间改变,是一种 动态平衡。
注意:热量是过程量
Q ? C? T
Q?
M
?
C?
?? T
等体摩尔热容 : 等压摩尔热容:
dQ CV ? ( dT )dV ? 0
dQ
Cp
?
( dT
)dp? 0
3. A 与 Q 比较
E 改变 方式
特点
与宏观位移相联系
做功 通过非保守力做功
实现
能量转换
机械 运动
热运动
量度 A
与温差相联系,
热传递 通过分子碰撞实现 热运动 热运动 Q
§5.1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 外界
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有限的体系; 其相邻环境称为外界。
开放系统 与外界有 m、E 交换
封闭系统 与外界有 E 交换,无 m 交换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无 E、m 交换
例 绝 热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热力学: 即热力学系统的状态 (宏观物理性质) 及状态变化 (宏观物理过程)的规律。
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 A、Q、△E 间数量关系,
包含热运动和机械运动范围的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5.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 数学形式 :
Q ? (E2 ? E1 ) ? A
系统从外界吸热 = 内能增量 + 系统对外界做功
微小过程: dQ=dE +dA
准静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想气体准 静态过程 :
系统状态变化—— 热力学过程
非静态过程 : 中间状态不是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 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
(平衡过程) 中间状态 — 平衡态
例:气体自由膨胀
气体等温膨胀
T
相平面 相图 以状态参量为坐标变量
平衡态 —— 对应相图中的点 平衡过程—— 对应相图中的线
(准静态过程)
例:等温、等压、等体过程的相图
同学们好!
第二篇 热 学
研究对象
热现象: 与温度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热运动: 构成宏观物体的大量微观粒子的永不休
止的无规则运动。
热学是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的学科
根据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
分子物理学 (第6章) 热力学 (第5章)
系统的宏观描述与微观描述
它包括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 分子物理学( 更普遍地称为统计物理学):
2. 内能变化方式 二、功和热量
做功 热传递
1. 准静态过程的体积功
?? dA ? F ?dl ? pSdl ? pdV
V2
A ? ?pdV V1
注意:非静态过程不适用
示功图:p - V 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
V2
A ? ?pdV
dA
V1
系统对外界做功
外界对系统做功
循环过程的功
若 dV ? 0 dA ? 0
能对热现象本质 进行理论解释
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认为物体的宏观性质是大量分子无
规则热运动的平均效果, 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物体的宏观性质。


不能阐述热

热力学:
现象的本质

是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热运动规律的,不涉及物质的 微观结构。它根据由观察和实验所总结出的基本规律 ( 主要是热力学 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物体的宏观性质 及宏观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等。
dV ? 0 dA ? 0 dV ? 0 dA ? 0
思考: 是否 V2 ? V1 则由1 ? 2的任何过程 A ? 0 ?
注意:功是过程量 过程不同,曲线下面积不同
(可正、可负、可零)
2. 热量和热容量 中学 Q ? cM(T2 ? T1 ) ? cM? T
比热
热 容 量: C ? cM
摩尔热容量 : C? ? c?
◆ * 熵 熵增原理
◆ * 热力学第三定律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等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
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等体、 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
三、理解循环的意义和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会计 算卡诺循环和其他简单循环的效率 .
四、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和 熵增加原理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 .
dQ=dE+pdV
dQ ? M i RdT ? pdV
?2
2. 物理意义: 涉及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能量转换及守恒定律
3. 其它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第一类永动机 :系统不断经历状态变化后回到初态, 不消耗内能,不从外界吸热,只对外做功。
即: ? E ? 0 Q? 0 A? 0
第5章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的是研究热现象的宏观理论,以大量的经验事实 和实验结果为依据,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物质系统宏观 性质直接的联系,进而揭示热现象的有关规律。
本章教学内容:
◆ 热力学状态及其描述 ◆ 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 功 热量 内能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定理
华氏温标
t(C) ? t(F) ? 32 ? 100 180
热力学温标
规定水在 1 个大气压下的冰点为 273.16 K
T ? t ? 273.16
O
1K ? 1 C
理想气体温标 在理想气体存在的范围内,它和热力学温标一致
§5.3 内能 功 热量
一、系统内能 E
热力学主要研究系 统能量的转换规律
广义: 系统内所有粒子各种能量总和
V
§5.2 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1)引入温度参量的实验依据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物体 A、B分别各自与处在同 一状态的物体 C达到热平衡,那 么, A与 B也处于热平衡。
C
A
B
——热力学第零定律
AB
达到热平衡的物体温度相同
(2)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温标的分类:
摄氏温标
规定水在 1 个大气压下的冰点为 0 度,沸点为 100 度,中间的温度以水银的体积膨胀为准,单位 ℃
(平动、转动、振动能量、化学能、原子能、核能...)
不包括系统整体机械能 狭义:所有分子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
例:实际气体 E ? E(T,V )
理想气体 E ? M i RT? E(T)
?2
1. 内能 E 是状态函数
内能变化 △E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所经过的过程无 关,可以在初、末态间任选最简便的过程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