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2)
宝玉石鉴赏PPT课件

长石族的几个宝石亚种
拉长石 具有拉长晕彩。
月光石 无色-白色,透明-半透明,具有“月光石效应”
(“乳光”)。
日光石 晶体中含有赤铁矿、针铁矿和云母等矿物包裹体, 从而出现明显的黄色反射光 (“日光效应”)。
天河石 属微斜长石,亮绿色-亮蓝绿色
拉长石 (Labradorite) 具有拉长晕彩
拉长石 (产地:马达加斯加)
颜色:宝石在自然光下的颜色。 常见的宝石颜色:红、粉红、绿、蓝、黄、紫、无 色,黑色和白色(玉石)。
红刚玉(红宝石)
粉红色电气石
孔雀石
绿色电气石
海蓝宝石
蓝晶石
蓝铜矿
蓝刚玉
紫水晶
光泽:宝石表面的反射特征
宝玉石的主要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金属光泽。
• 小巧玲珑 便于携带。
宝玉石的分类 (1)单晶质宝石(宝石)-符合工艺要求的天然矿物单晶
体;
(2)多晶质宝石(玉石)-符合工艺要求的矿物集合体; (3)有机宝石-与动、植物有成因关系的饰品材料; (4)人工宝石-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 (5)仿制宝石-宝石仿制品。主要用人造玻璃、塑料等
材料制成。
本次讲座,主要讲天然单 晶质宝石(宝石)和多晶质 宝石(玉石)。
自然界的矿物3000多种,其中具有 美观、耐用、稀少又适合加工作为 宝石的,只有100多种。而这百余 种宝玉石矿物中,对于珠宝行业 (珠宝首饰商)来说,从流行性和 产值2方面,只有约20种左右是最 重要的(所谓常见宝石)。
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 品种、质量、重量、工艺、其它
(1)宝石的品种 天然宝石按“美观、耐久、稀少”因素可粗略分为: 高档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变石、 猫眼石 高档玉石:欧泊、翡翠、和田玉。 中低档宝石:蓝宝石(绿、黄、紫)、海蓝宝石、 绿柱石(黄、绿、粉)、电气石、尖晶石、锆石、 黄玉、水晶等; 中低档玉石:绿松石、青金石、孔雀石、玛瑙、碧 玉、独山玉、岫玉、东陵石等。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论文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论文姓名:***班级:12城规本5学号:***********自从上了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这门选修课后,我收益颇多。
了解了中国观赏石的开发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明清各朝。
观赏石,俗称石玩、雅石、奇石等,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
他们以奇特的形状、艳丽的色泽、漂亮的花纹或细腻的质地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而观赏石一直以其观赏价值、装饰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整个石文化中表现的光鲜亮丽,尤为突出。
其体积大至广场石,庭院石,小到掌中石。
并且观赏石的特点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和神韵美。
具体符合做观赏石者,其主要特点有:天然性,区域性,稀罕性、奇特性、艺术性、科学性、可采性和可玩性以及商品性。
同时对于观赏石的分类,袁奎荣教授在《中国观赏石》一书中,根据石质品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的不同,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等七类。
造型石,一般造型奇特,如江苏太湖石、桂林钟乳石;纹理石,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层理或平面图案,如南京雨花石;矿物晶体,指那些漂亮且完整的小晶体,比较有名的有雄黄、辰砂、水晶等;古生物化石,顾名思义就是远古动植物的化石;事件石,是指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事件遗留下的特殊岩石或在某件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纪念石,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石体或者名人雅士曾收藏过的石质品,如盛唐时期宰相李勉藏有“罗浮山石”、“海门山石”等名石;文房石,是质地细腻和形奇色怪的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石体,砚石和图章石就是典型代表。
如今也有人从鉴赏的角度和形式把观赏石分为两大类:天然类观赏石和石艺类观赏石。
天然观赏石又称自然赏石,是指天然石头在自然界中被原生态的开发、开采出来,保持石头本身的自然形态,不做人工加工的纯天然观赏石。
石艺类观赏石,是指以天然石头为基材,经人工设计、加工制作的石制装饰、装置,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观赏石。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尔雅答案分

....................................................................... ....................................................................... ................................................................................... ....................................................................... ............第一章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单选题】石头,学名(C),是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A、B、C、D、2【单选题】奇石这一名称在我国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D)的含义。
A、B、C、D、3【单选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C)一词来表示奇石,这一名称出自战国时期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
A、B、C、D、4【单选题】南宋时代赏石文化传人日本,日本人称为(B),在印尼、马来西业、新加坡等国则称为“雅石”,与中国奇石的同义语。
A、B、C、D、5【单选题】(B)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奇石文章,作者是白居易。
A、B、C、D、6【单选题】唐代诗人(A)也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他为我们留下了着名的诗句“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一直到今天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A、B、C、D、7【单选题】最早对奇石高下等次分类的是唐朝(D),他把太湖石峰从大到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别品评为上中下三等,开了唐末宋初分类品石之风的先河。
A、B、C、D、8【单选题】我国有文字资料记载最早出现奇石鉴赏的标准是白居易的(A),他提出了“丑、形、质、色、老、势、气、灵、禅”的赏石观。
B、C、D、9【单选题】我国的赏石术语如“奇石”一词自(D)就开始出现开始使用,其中“假山”一词已成为园林叠山的正式名称。
宝玉石鉴赏-PPT课件 共161页

钻石(Diamond)
颜色:无色至浅黄、浅褐至浅绿色。罕见绿色、 粉红色、蓝色、红色和紫红色; 形态:八面体、立方体及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硬度:10,自然界硬度最高的矿物; 解理:中等八面体解理; 韧性:不好,性脆; 折射率:高折射率(2.417); 光泽:金刚光泽; 色散:高色散(0.044); 比重:3.52; 化学成分为C ,化学性质稳定,耐风化、耐酸碱。
弧面琢型:表面突起、截面呈流线性。主要用于不 透明和半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 眼、星光等效应)的宝玉石。
宝石的切磨款式
刻面琢型:由许多刻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适用于 所有的透明宝石。
钻石
黄玉
宝石的切磨款式
链珠琢型:用于珠串的规则(圆珠、圆柱、棱柱等) 或不规则形状的小件宝石。适用于玉石及中低档宝石、 如玛瑙、绿松石、孔雀石、及某些有机宝石。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彩色钻石展品
钻石是最重要的宝石。具估计,钻石占全世界宝石贸 易总额的90%。
刚玉(Corundum) 颜色:红色、蓝色等; 形态:六方桶状、柱状、双锥状; 硬度:9 ;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762-1.770; 化学成分:Al2O3 ; 比重:3.9-4.1。
宝(玉)石的基本特性
• 美丽 外观美丽,如美丽的颜色、光泽、透 明度、特殊光学效应等;
• 耐久 经久耐用,性质经久不变。主要取决 于材料的硬度、韧性和化学稳定性。质地坚 硬、摩氏硬度4以上,通常大于6-7。化学稳 定性好:耐酸碱、不氧化、不溶解。
• 稀少 在自然界产量少,稀少决定价值, “物以稀为贵”;
紫水晶(Amethyst)
紫水晶手链
烟水晶 (Smoky Quartz)
烟水晶手链
智慧树知到《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2023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2023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一生有三爱:爱竹、爱兰、爱石,他常以此寄托自己耿直的个性,因爱而画,由画而咏,诗画中“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的品格情操成了郑板桥理想、精神、人格的艺术化身,体现了他的执着追求。
答案:骨2、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海上仙山的追求对园林中影响很大,由于海市蜃楼的神秘莫测,致使海上仙山被定为一个理想的仙境,并在园林中予以追求,通过堆山叠石假山、再现海上仙山。
逐步形成“”的布局手法,并历代相沿成习,成为我国传统园林特色。
现存园林如北海公园、圆明园等,依然沿用这一手法。
答案:一池三山3、元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描述的是宋徽宗因石误国。
历史上有名的(就是玩物丧志。
答案:B答案:太湖石记5、奇石这一名称在我国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的含义。
答案:奇特、怪异第2章单元测试1、我们根据奇石的玩赏因素、成因、产地背景、形态特征等不同,将奇石分为1)形态石、2)纹理石、3)质色石、4)矿物晶体、5)古生物化石、6)宝石、7)玉石、8)、9)特异石、10)工艺石十大类。
答案:文房石2、玉石指自然界中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细腻、坚韧耐磨、色泽洁润,以致密块状产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的矿物或岩石的总称。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玉指()。
答案:岫岩玉、蓝田玉、独山玉、和田玉3、每一枚奇石都是唯一的,所以我们说这是奇石独特的()。
答案:稀有性.4、()是指无任何人为行为的原始石头。
答案:自然石5、则是指自然石经过人工处理后的观赏的仍然是天然构成的图案或者外形。
答案:天然石第3章单元测试答案:理性赏石2、位于杭州江南名石苑的英石名品“皱云峰”江南四大名石之一,是()的典型代表,高有2.6米,英石色如铁,广州英石为八音石,质地黝黑锃亮,声音铿锵磬,叩之八音俱全。
3、奇石的瘦感性认识就是纤细、挺拔,硬也,“瘦”上升到哲学范畴就是一种风骨,它们是人格的象征。
宝玉石鉴赏-PPT课件

宝玉石鉴赏
1. 概论---宝玉石的基本特性 2. 单晶质宝石 3. 多晶质宝石(玉石)
单晶质宝石 钻石、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绿柱石(祖母 绿、海蓝宝石)、金绿宝石(变石、猫眼石)、 黄玉、橄榄石、电气石、尖晶石、锆石、长石、 水晶(包括紫晶、黄水晶、烟晶)等。
折射和双折射 折射:波穿过不同的介质的时候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折射率(R.I.)=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光在某物质中的速度 金刚石的R.I.为2.417
折射率高的宝石, 一般会有比较高的 色散度。
有些结晶体,光线进入其内部不但发生偏转(折 射),而且会分为不同速度的2条,称为双折射。2 个不同折射率的差值称为双折射率。透过双折射率 大的矿物(如2厘米厚的冰洲石)能明显看到底面线 条的双影。
大部分单晶质宝石是透明的,大部分多晶质宝石 (玉石)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色散:把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色散效应使 得宝石出现彩色甚至“火彩”(如钻石)。
宝石的色散随折射率的增高而加强,但也有少数例 外。
多色性 非均质的宝石晶体的不同方向呈现不同的颜色 的特性。有二色性和三色性之分。如黝帘石。
多色性强的宝石肉眼便可觉察出,但多数宝石的多色 性需用特殊的仪器(如二色镜)方可观察到。
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是鉴定宝石的重要指标。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星光、变彩、变色效应等
猫眼效应:切磨后的宝石,弧面上可见一条明亮并 具有一定游动性(闪光或活光)的光带,与猫的眼睛十 分相似,宝石学中把这种现象冠以“猫眼效应”。
星光效应:在光线照射下,弧面形宝石表面呈现出 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犹如夜空闪烁的星星, 称为星光效应。 常见四射星光(两条光带相交)、六射星光(三条 光带相交)和十二射星光(六条光带相交)。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尔雅答案分

....................................................................................................................................................................................................................................................................................................................第一章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单选题】石头,学名(C),是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A、奇石∙B、观赏石∙C、岩石∙D、矿物2【单选题】奇石这一名称在我国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D)的含义。
∙A、稀有、罕见、奇特∙B、瘦、漏、透、皱∙C、假山叠石∙D、奇特、怪异3【单选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C)一词来表示奇石,这一名称出自战国时期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
∙B、石玩∙C、怪石∙D、雅石4【单选题】南宋时代赏石文化传人日本,日本人称为(B), 在印尼、马来西业、新加坡等国则称为“雅石”,与中国奇石的同义语。
∙A、寿石∙B、水石∙C、盆石∙D、山水石5【单选题】(B)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奇石文章,作者是白居易。
∙A、雨花石记∙B、太湖石记∙C、灵岩石记∙D、大理石记6【单选题】唐代诗人(A)也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他为我们留下了着名的诗句“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一直到今天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A、白居易∙B、李白∙C、杜甫D、7【单选题】最早对奇石高下等次分类的是唐朝(D),他把太湖石峰从大到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别品评为上中下三等,开了唐末宋初分类品石之风的先河。
《宝玉石鉴赏》(全套课件154P)

颜色:宝石在自然光下的颜色。 常见的宝石颜色:红、粉红、绿、蓝、黄、紫、无 色,黑色和白色(玉石)。
红刚玉(红宝石)
粉红色电气石
孔雀石
绿色电气石
海蓝宝石
蓝晶石
蓝铜矿
蓝刚玉
紫水晶
光泽:宝石表面的反射特征
宝玉石的主要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金属光泽。
属多晶质宝石(玉石)
水晶:白水晶、紫水晶、烟晶、黄水晶、发晶
水晶(Quartz)
颜色:无色(水晶)、紫色(紫水晶)、褐色 (烟水晶)、黄色(黄水晶)、乳白色等 形态:柱状
硬度:7
解理:无解理 断口:贝壳状断口 光泽:玻璃光泽,断口树脂光泽 比重:2.5-2.8
水晶(Quartz)
水晶手链
水晶(含包裹体,明显绿色的叫“绿幽灵”)
变彩效应:在宝石表面同时出现不同颜色的斑块, 并随宝石转动,色斑闪现或闪变的现象,称为变彩 效应。如欧泊。变彩效应是由宝石特殊的内部结构 对入射光干涉、衍射所致。
变色效应: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变石、 变色蓝宝石、变色石榴石、变色萤石等
硬度 矿物相互刻划时表现的耐磨损能力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F.Mohs)取自然界常见的十种 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度到10度十个等级, 即摩斯硬度标准(Mohs Hardness),也称为摩斯 硬度计(摩氏硬度计)。 硬 1 2 度 3 4 5 6 7 8 9 10
长石族的几个宝石亚种 拉长石 具有拉长晕彩。
月光石 无色-白色,透明-半透明,具有“月光石效应”
(“乳光”)。
日光石 晶体中含有赤铁矿、针铁矿和云母等矿物包裹体, 从而出现明显的黄色反射光 (“日光效应”)。 天河石 属微斜长石,亮绿色-亮蓝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课程网络课程”大作业
班级: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
作业题目: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人喜玉、爱玉,和玉有着不解之缘。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
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关键词:玉文化文化内涵文化影响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它文明的显著特点。
因此,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生动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物质的根基。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介质,使玉具有了宗教象征意义。
同时,玉在丧葬的特殊的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无比的宗教象征。
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品德,所谓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歌颂崇尚,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宫苑帝王的玉制品被看作是彰显身份等级地位代表,成为维系统治秩序社会礼制构成的重要部分。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重要的遗存,在中国各地区有分布广泛,更在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某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在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了经久不绝的玉文化传统。
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
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
孔子说玉有十一种品德,把玉拟人化了仁、知、义、礼、乐、忠、信等品德。
这种看法虽然有点过份,但它代表了儒家对于玉的看法和认识,强调而在其内涵可玉的美贵不在外在的与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并彼此相通。
君子比德于玉,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
人们赋予玉以人格化、德行化的内涵。
由于玉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道德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因此君子必须佩戴它。
成为一时的风尚,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
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就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诸如:比喻人的品格为"玉洁冰清",形容人的像貌为"玉容"、"玉貌",赞赏人的身材和风度为"玉树临风"。
而文学作品中用玉来形容诗文的风格和境界之美或声律之美的地方则更为常见。
自汉代以后,用玉字命名也渐成风尚,玉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中国玉器已有八千年的辉煌历史。
八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而不是雕刻出来的,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
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琢玉,或是治玉、碾玉。
琢玉的技巧是厉害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在新石器时代,铁器发明之前的,大部分工具只是以骨器、和木竹器甚至砂岩配制而成。
直到近代,人们一直使用传统的工具如线锯、钢和熟铁制成的钻床、圆轮、半圆盘、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器。
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间奇迹。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
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玉器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来为收藏家所偏爱。
对于有兴趣收藏玉器的初道者来说,首先应了解熟悉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高古玉器,古玉又是指唐代玉器、宋元玉器和明清玉器。
事实证明,往往长线收藏比短线收藏效益更好,这是因为长线收藏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所以其本身价值也会变得更加无法估量。
我国玉料以新疆和田玉最为珍贵,蕴量最富。
因此,玉器自古以来基本上一直是雕琢人工为主,而雕琢人工的玉器作品更具个人创造性的色彩,其每一件都有不同,并具更高的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越透,爱玉之情就越深。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只有中国玉器用途最广,历史最长,并独具魅力。
它不像不像书画作品会霉蛀,也玻璃艺品那样破碎,又不像邮品、磁卡只能藏和看,而不能如玉一样把玩。
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从古至今,玉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古代帝王贵族中曾被视为身份的象征,是维持社会统治秩序“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丧葬它充满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在我们中华民族中形成了爱玉文化特色。
玉的影响广至中国文化的各部分,如诗歌,建筑,美术等,甚至与平常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粟扬.浅谈中国玉文化[J].黑龙江史志出版社,2010
[2]李峰.略论中国古代服饰中系束用具[D].天津工业大学,208
[3]杨玉.汉语“玉”词群中惯用语、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J].语文学刊,2024
[4]刘小飞.浅析汉代前中国玉器雕塑的发展与成就[J].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