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合集下载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面临着交通问题的挑战和解决。

为了应对交通需求的增长,制定合理有效的轨道交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轨道交通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轨道交通可以有效引导人口分布,减少城市拥堵,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背景大连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年增长,大连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大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轨道交通规划,并陆续实施。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概况大连轨道交通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分为不同阶段的规划。

根据近期规划,大连市计划建设X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为X公里。

其中,X号线是大连首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市中心与主要居民区和商业区。

其起点是XX站,终点是XX站,全长X公里。

X号线预计在20XX年投入运营,将大大改善市民的通勤条件。

此外,大连轨道交通规划还涉及到其他线路的建设,包括X号线、X号线等,将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面,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效益大连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带来诸多效益。

首先,轨道交通将有效减少机动车数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其次,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环境。

此外,轨道交通还能够降低噪音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将改善居民通勤条件,促进商业活动和城市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结论大连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为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变革。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大连市政府将继续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为市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交通方式,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1.莫云鹏-移动支付技术在大连地铁应用情况介绍(大连地铁)

1.莫云鹏-移动支付技术在大连地铁应用情况介绍(大连地铁)

闸机改造
手机扫码过闸业务方案 采用“后台回写”方案,实现扫码过闸,先乘车后付费;
进闸: 闸机读取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的数字签名、有效时间以及进出站次序等进行验证, 验证成功后通知闸机开闸进站,并通知移动支付平台切换二维码次序。 出闸: 闸机读取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的数字签名、有效时间以及进出站次序等进行验证, 验证成功后通知闸机开闸出站,并通知移动支付平台扣费和切换二维码次序。
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工程组织
改造项目
改造内容
新建APP和云平台 新建大连地铁e出行APP和移动支付业务云平台
责任方 银联、八维通
改造AFC系统
既有清分管理中心(ACC)系统及1、2、3、12号线AFC
系统的升级改造,包括各条线路的线路中心(LC)系统、 中软、华虹、大连现代
各车站计算机(SC)系统以及1393通道闸机(AG)、
既有闸机改造
采用二维码读写区域与非接 触式IC卡读写区域分开的方 案,加装二维码识别模块, 有效地避免了扫码和APPLE PAY过闸功能在使用过程中
发生冲突的问题。
改造闸机端盖
既有闸机
读写器硬件改造,增加串口
读写器与闸机软件改造 1.增加二维码和银联闪付识别 功能 2.增加与云平台交互功能 3.按业务需求升级闸机界面
$ `
其它第三方支付系统
新线线路数 据汇聚节点
节点交换机
车站计算机系统 SC 入侵检测系统
车站终端设备 SLE
车站交换机 SW(AFC)
新线线路数 据汇聚节点
车站计算机系统 SC 入侵检测系统
车站终端设备 SLE
节点交换机
车站交换机 SW(AFC)
既有线线路中心 系统LC
线路中心交换机 SW(AFC)

大连地铁四号线可行性报告

大连地铁四号线可行性报告

大联地铁四号线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大联市城市化进程地加快和人口数量地不断增长,大联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大联市政府计划规划建设地铁四号线。

二、项目概述地铁四号线是大联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地重要组成部分。

该线路起于南部地区,经过市中心要地,最终延伸至北部地区。

地铁四号线主要服务于沿线居民及工作人群,联接了重要商业、文化和政府等要素,对于促进城市区域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俱有重要意义。

三、技术选型再地铁四号线地技术选型中,须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客流量、地质条件、成本投入等因素。

根据对大联市地铁建设情况地研究,本报告推荐采用XX技术进行地铁四号线建设。

四、建设规划地铁四号线总长度为XX公里,共设有XX坐车站,其中陆地车站XX坐,地下车站XX坐。

线路地起点和终点位置经过深入论证,以满足城市不同区域居民出行须求。

五、社会经济效益地铁四号线建设将带来诸多社会经济效益。

首先,地铁四号线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勤效率。

其次,地铁建设将促进城市不同区域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地发展。

六、环境影响评价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地铁四号线建设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再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措施地实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地负面影响。

七、风险分析地铁四号线建设过程中存再一定风险,如地质灾害、资金不足等。

再项目实施前须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制定相应地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八、项目管理地铁四号线建设须要有关部门地蜜切协作与有效管理。

建议成立专门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地日长运营与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九、项目推进计划根据地铁四号线建设地实际情况,制定祥细地项目推进计划。

明确工程进度、资金投入、人力配备等关键节点,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有序推进。

十、总结与展望地铁四号线可行性报告总结项目地可行性和重要性,展望末来建成后对城市发展地积极影响。

同时提出建设过程中须要重点关注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意见-大政办发〔2019〕61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意见-大政办发〔2019〕61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意见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意见大政办发〔2019〕61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水平,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充分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建地铁就是建城市、以地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推进各类资源向轨道交通倾斜,全力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原则。

轨道交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建设、资源整合、创新驱动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提供功能完备、运行安全、乘坐舒适、服务到位的轨道交通工具有效结合起来,优化设计,精细施工;二是坚持优先建设,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优先安排建设计划,优先保证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坚持资源整合,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市合力,充分挖掘、集中、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高效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坚持科技先导,推进融资创新、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运营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新路。

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年发布)

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年发布)

【法规标题】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年发布)【发布部门】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文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适用区域】大连市【发布时间】2015-06-11【生效时间】2015-08-01【关键词】道路【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业经2015年4月28日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2015年5月29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6月11日大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年4月28日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5年5月29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轨道交通管理,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保障安全运营,维护乘客、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安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公共客运系统。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风亭、车辆、车站设施、车辆段、机电设备、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设施。

第四条 轨道交通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多元投资、规范服务、安全运营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交通主管部门是轨道交通运营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构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轨道交通有关的工作。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一、大连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概要大连市城轨交通规划研究始于1982年。

2005年,市规划部门会同相关专业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在OD调查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大连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262.9公里,包括总长71.3公里中心城区地铁线和总长191.6公里组团间快轨线,并预留发展线。

(一)中心城区地铁线3条,总长71.3公里,分别是:1号线:南关岭-河口(旅顺南路-黄浦路-中山路-富国街-西安路-华北路-促进路-山东路-南关岭),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的地铁线,全长27.4公里。

2号线:东海公园-辛寨子-南关岭(南关岭-后革-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东港),为贯穿西部南北和南部东西方向的地铁线,全长35. 4公里。

5号线:站北广场-虎滩新区,为贯穿城市东南部的地铁线,全长8.5公里。

(二)中心区城区快轨线3条,总长147.8公里,分别是:3号线:大连站-金石滩,是连接了中心城区和金港区方向的快轨线,全长49.1公里 4号线及旅顺北线:南关岭-旅顺,是连接了中心城区和旅顺北线方向的快轨线,全长58.4公里。

旅顺南线:由河口-旅顺开发区,全长40.3公里。

(三)其它快轨线(金州区及机场联络线)3条,全长43.8公里,分别是:金州东线:3号线开发区站-金州区九里,线路长14.3公里。

金州西线:地铁2号线姚家站-金州区金渤海岸,线路长19.5公里(其中新机场支线长6.5公里)。

金州机场联络线:联接金州东线、金州西线至新机场,线路长10公里。

地铁1号线:地铁二号线沿途路线:工程拟建地铁正线长度21.174km,其中主线长18.104km,支线长3.070km,全部为地下线路。

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

共设置车站17座(含支线车站1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后盐(支线)、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 264km,全部为地下站。

大连地铁1号线

大连地铁1号线

建设中的大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大连地铁1号线学苑广场站至海事大学站区间线路从学苑广场站至凌河街竖 井,单线长1570米,全部为地下暗挖区段,区间线路坡度为“V”形坡,有人防段、浅埋暗挖段、深埋暗挖段、 减振段和标准断面。施工中,建设者通过对地面沉降进行跟踪分析,适时调整掘进速度。实行隧道断面梯次爆破, 即先爆破掏槽眼,再爆破辅助眼,最后爆破周边眼。保证了爆破进尺,降低了爆破震速 。
2019年9月25日,大连地铁1号线实现扫码及NFC闪付过闸的全覆盖,可在全线所有闸机实现扫码和闪付过闸 的服务体验 。
截至2017年7月,大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导向包括乘客导向和应急疏散导向。
建设成果
施工地面上方住宅楼、商业区、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影响,设计者在隧道基 底线上需要铺上橡胶减震垫,然后在其上方做道床,通过钢轨底面橡胶垫、扣件和轨缝间的橡胶垫、道床下减震 垫共三层保护,使得列车运行时的力层层递减,达到减震目的 。
大连地铁1号线列车
大连地铁1号线车厢内部大连地铁1号线列车每节车厢两侧各设4个电动内藏门,具有障碍物检测功能,并与 站台屏蔽门联动,确保安全可靠。列车采用成熟的牵引传动系统,并具有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模式下,列车 可以通过信号系统实现自动发车、行进与制动。列车驾驶室还设计了逃生门,发生异常时,乘客可从逃生门及附 属坡道走出 。
运营情况
客运流量
运营时刻
运营模式
据2023年1月大连地铁官显示,大连地铁1号线各站点首末班车时刻如下所示 :
2017年春节期间,大连地铁1号线客运量为33.2万人次 。2017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大连地铁1号线客运量为 28.6万人次 。截至2017年5月22日,大连地铁1号线总运营里程为千米,总客运量为4888.89万人次,日均客流 量为8.49万人次 。截至2017年10月29日,大连地铁1号线累计客流量为7648.2万人次,日均总客流量为10.5万 人次,单日客流量最高峰为2017年8月4日的26万人次 。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1. 引言大连地铁是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大连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自2003年大连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大连地铁系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和7号线在内的四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超过100公里,服务范围覆盖了大连市的主要区域。

本文将从大连地铁的起源、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全面介绍大连地铁的动态发展史。

2. 起源和发展历程2.1 起源大连地铁的建设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大连市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公交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大连市政府决定引进地铁交通系统,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2.2 第一阶段建设2003年,大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大连地铁系统的诞生。

1号线全长28.16公里,设有20个车站,横贯了大连市区的南北主干道,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

随着1号线的运营,大连市民对地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大连市政府决定加快地铁建设的步伐。

2.3 第二阶段建设2009年,大连地铁2号线开工建设。

2号线全长30.9公里,设有23个车站,连接了大连市的东西两个主要区域。

2012年,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大连地铁的路网。

2.4 第三阶段建设随着大连市的快速发展,地铁系统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

2013年,大连地铁3号线开工建设,全长36.6公里,设有27个车站,连接了大连市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2016年,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大连市的城市交通水平。

2.5 未来规划目前,大连地铁系统仍在不断发展中。

根据规划,大连地铁7号线将于2023年开通运营,这条线路将连接大连市的中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大连地铁的路网。

此外,大连市政府还计划继续扩展地铁系统,未来将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 技术特点3.1 列车技术大连地铁采用了现代化的地铁列车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更新时间:2015-01-14 09:08:49 来源:大连天健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2015年,是大连轨道交通建设承上启下的一年。

从4月起,大连地铁一期工程将先后投用,大连交通路网进入新格局。

据统计,目前大连已建成运营的轨道线路包括快轨3号线、九里支线和202路延伸线,合计105.3公里。

在建轨道线路包括地铁1、2号线和金普北线,合计108.8公里。

地铁2号线一期今年4月试运营,1号线一期今年6月试运行,而1、2号线的二期工程紧随其后,2016年下半年将与一期贯通试运营。

与此同时,地铁5号线、4号线和7号线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建设规划批复进展,大连市还将适时开工建设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工程……随着各条轨道线路进程的逐步明朗,未来5年大连轨道交通已呈现出网络互通之势,滨城市民的出行体验将更便捷。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
1号线由姚家、经会展中心至河口,全长28.3公里,设车站22座(西安路、大连北站与2号线共站)。

其中一期工程由姚家至会展中心,线路长17.7公里,设车站15座;二期工程由会展中心至河口,线路长10.6公里,设车站7座。

2号线由海之韵、经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37.5公里,设车站29座。

其中一期工程线路长20.7公里,设车站17座;二期工程包括东段海之韵至港湾广场和北段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16. 8公里,设车站12座。

1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分段进行系统安装调试,部分区段已进入综合联调阶段并进行试运行,计划于2015年6月载客试运营。

2号线一期工程正在试运行,计划今年4月试运营。

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全长27.4公里,共设车站15座。

其中区间隧道全长19.76公里,已贯通16.79公里,完成85%;10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工,完成66.7%。

(上图中虚线部分为二期工程:1号线会展中心至河口;2号线辛寨子至大连北站。


1号线网图
2号线网图
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计划2015年下半年开工
该线路起自大连北站,沿华北路、202国道、金州区胜利路、永安大道敷设。

线路全长21.7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3.23公里,高架线长7.14公里,地面线长1.33公里,设车站8座。

项目建成后与在建的金普城际铁路北线贯通运营,并在大连北站与地铁1、2号线及哈大高铁换乘,在后盐站与快轨3号线、地铁5号线换乘,在十九局站与3号线九里支线换乘。

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客流预测报告、沿线公交线路配套规划等风险评估6项专项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

公共安全预评价、地震灾害评估等5项专项报告编制也已完成,正在按程序报批。

2015年,在国家批复新一轮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计划下半年择期开工建设。

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
地铁5号线串起青泥洼、梭鱼湾两大核心区
5号线南起虎滩新区滨海东路、虎滩路交叉口海洋广场,向西下穿虎滩公园后向西北沿解放路敷设至劳动公园东侧,下穿劳动公园后转入友好街向北敷设,后沿规划路至大连火车站,下穿海湾后进入钻石湾地区,沿甘井子路向北至泉水、后盐,下穿沈大高速后出地面,终点位于后关村,线路全长28.3km,设车站18座,停车场和车辆段各1处。

该线路为核心区东部南北向跨湾骨干线,构建核心区东部南北向快速通道,并与地铁1号线北延线贯通,兼具机场线功能,服务于大连新机场。

线路北段设置后关村车辆段,也是新一轮线网规划新增线路的综合维修基地。

5号线串联起青泥洼、梭鱼湾两大城市功能核心载体,联系大连火车站、大连新机场两个对外交通枢纽,打破了海湾对青泥洼、梭鱼湾片区乃至老甘井子片区的阻隔,改变了甘井子片区过去出行单一向西的通道,为甘井子片区提供了新的出行途径。

快轨3号线的运能已
经接近饱和,根据现状的客流断面分析,后盐至火车站是快轨3号线客流压力最大的区间,5号线在火车站和后盐与快轨3号线两次换乘,可以有效缓解3号线在核心区内区间的客流压力。

5号线线路图
地铁4号线串联交通线路换乘的关键点
当5号线纳入建设后,核心区的线网呈现“两纵+半环”的网络形态。

从香炉礁峰腰以北,即核心区中部交通瓶颈以北,线网基本呈现“三纵”的格局,三线之间除地铁1、2号线在终点与大连北站换乘外,没有其他的相交换乘点,三线之间无法换乘,“网络”概念尚未形成。

4号线线路西起甘井子区营城子镇,东抵梭鱼湾副中心东侧龙头石。

沿线经过营城子镇、
生态科技城、辛寨子住宅区、泡崖村住宅区、山东路住宅区、金家街住宅区、梭鱼湾城市公共中心等功能区,线路全长27.7km,设车站20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

4号线基本位于香炉礁蜂腰以北区域的中部,4号线在轨网中的重要作用就是串联各线,使得各线之间的换乘成为可能,使得在网络上的各站点周边的市民都能利用轨网完成出行。

4号线衔接大连核心区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社区泡崖和较大的老小区金三角区域,通过4号线与地铁1、2和5号线的换乘,可以改善沿线居民上下班的出行条件,同时缓解早晚高峰因潮汐客流带来的道路压力。

另一方面,4号线西接生态科技城,东接老甘子工业区改造地块,为规划期内两个建设开发重点提供最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也为周水子机场搬迁后的地块改造奠定基础。

地铁7号线贯通大连东西的主干线
7号线西起百合山庄,东至港湾广场,全长16.5km,共设车站17座。

线路沿线经过百合山庄、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园、南沙、和平广场商业中心、会展中心、胜利路沿线、劳动公园、南山住宅区、三八广场、大连港、邮轮中心等。

7号线为核心区南部东西走向的骨干线路,构建了传统核心区与高新园区的直接联系。

根据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方案,在2020年前,我市除将建设地铁5号、4号线和7号线外,还将建设地铁1号线新机场延伸线、市域快线(机场至金渤海岸)。

在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完成时,建设运营总里程将超过300公里,据国内二线城市前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