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普湾新区总体规划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精品文档

13.9 19.7 17.1 16.7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20413
4465 2591 11679 3534 7391 10352 -7005 12230 5130
10.3
18.3 -23.1 21 21.8 24.3 -22.9 20.5 13.6
22316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7.3 6.5 5.2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40 1302 1451 --
21.6 8.4 11.6 --
4554 3503 2393 3414
30 23.4 17.6 10
600 722 982 1162
15.1 26.5 18.4 12
312 406 608 565
4141
702 51 106 126 228 573 379 173 640 104
19.4
23 16.6 35.2 21 25.9 25.8 53.9 31.2 22.2 40.4
2455
427 23 48 58 117 309 230 23 415 61
20.2
20.7 13.1 18.4 9.2 34 24 65.5 13.3 17.5 49.1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9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800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 口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 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23•【字号】大政发[2012]43号•【施行日期】2012.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发[2012]4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现将《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若干意见》,推动全域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全域城市化总体要求1.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十届七次会议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均衡发展、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原则,深入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组团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2020年,以“四大城市组团”为依托、以“两核七区九节点”为支撑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
现代产业聚集区与人口聚集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功能优化、城乡统筹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格局。
第一阶段目标(2012年-2015年)城镇人口比重达75%,转移农村人口1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56%,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4.7年,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3人,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4万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低于34.1%和35.6%。
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

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大连金普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辽宁自贸试验区,地处辽东半岛,以金州港、普湾港为核心,形成了全球资源配置的自贸港口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
为了进一步规划和发展这一自贸试验区,制定了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
金普新区总体方案旨在充分发挥金普新区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推动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新引擎。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城市设施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二、总体目标大连金普新区总体发展目标如下:1.经济总量:到2030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3.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4.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友好型新区,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基础设施: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区的物流和交通运输效率。
6.城市建设: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打造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三、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大连金普新区将聚焦以下几个重点任务:1. 培育新兴产业大连金普新区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建立创新创业载体,提供政策扶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吸引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创新团队。
2. 优化传统产业新区将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转型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加大绿色制造和能源节约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3. 加强科技创新新区将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能力。
大连金普新区相关资料

大连金普新区一、基本情况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普兰店市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
大连金普新区是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北三省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
大连金普新区实际上由大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金州新区(市辖区)、保税区(功能区)、普湾新区(功能区)三区共同组成的,其中金州新区1040平方公里,保税区251.3平方公里,普湾新区1008.5平方公里,合计2299.8平方公里。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决定,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普兰店市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
二、主要产业1.装备制造随着大连主城区的产业向北转移,金普新区成为装备制造业重要承接地。
2014年获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已形成以高端数控机床和自动化主控系统为主导产业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有大连机床集团、光洋科技、山崎马扎克、格劳博机床等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
2.生物医药大连共有各类生物企业300余家,医药工业企业140余家,其中90%分布在金普新区内。
目前,新区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50余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近10家,基本形成以辉瑞制药、欧姆龙、汉信、珍奥集团等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辽宁三大生物产业集聚区之一。
3.新能源汽车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金普新区,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些龙头企业领跑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生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落户大连保税区;奇瑞汽车、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也布局保税区;一汽集团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布局开发区;大连野马易威电动汽车及动力总成项目布局开发区;上海瑞华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普湾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4.汽车及零部件目前金普新区汽车整车项目有华晨专用车、奇瑞整车、东风日产、黄海汽车、一汽客车等五大整车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已落户企业120余家。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大连已从“门户”走
向“中心”,本次规划经深入分析认为,大连应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高 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之一。可以用“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来概括。
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城
莲山镇 农资产品集散地,普兰店中北部农贸、物流中心
老虎屯镇 以水泥建材、机械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镇
复州城镇 瓦房店中部片区中心,历史文化古城,商贸重镇
青堆镇
庄河东部地区中心;以机械、轻纺工业和水产品深加工为 主的工业、商贸重镇
黑岛镇
电力工业基地;水产、旅游和新型加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型 海滨城镇
术开发区、花园口经济区、皮杨城区、长海城区。
全域谋划,构建大连城镇群。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四大组团功能定位
主城区组团:由核心区和旅顺口城区及周边街道组成,未来将成为企业
总部密集的国际商务区,软件和创意产业发达的知识经济聚集区和科教先进、 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区。
新市区组团:由金州新区、保税区和普湾新区组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
城市发展分目标:
区域中心、创业基地、生态城市、滨海名城
区域中心: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龙头、环渤海地区 协作平台和东北亚地区战略节点。
创业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 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原材 料工业为支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一.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二. 城市性质、规模 三.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四.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五.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六. 要点总结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及新市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3]17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及新市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3]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38596d1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a.png)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及新市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及新市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3]1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为加强和规范主城区及新市区的城乡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连市主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市区(包括金州新区、保税区、普湾新区)的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二、《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在主城区、新市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必须符合《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三、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严格遵守《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界限(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限(紫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界限(黄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地区界限(蓝线),保持城市整体风貌,维护城市景观视廊和城市天际轮廓线,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和空间形态。
四、主城区的规划建设应注重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坚持以新城区建设为主,老城区的改建应充分考虑现有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新城区的建设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设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并且与建设项目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五、各区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六、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政府批准。
飞地总部经济区项目运营方案

飞地总部经济区项目运营方案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8〕43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飞地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9〕2号)精神,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及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为导向,以明确飞出方、飞入方责权利益关系为前提,以“飞地园区”为载体,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充分调动各街道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产业项目突破行政区划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思路本方案所称“飞地经济”是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抢抓京津冀、江浙沪、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机遇,创新招商激励机制,通过设立“飞地园区”为各街道招商引资搭建工作平台,把因产业定位、基础配套以及功能区位差异不宜在本区域(即飞出地)落户的项目,引到“飞地园区”(即飞入地)落户的招商合作模式。
到2020年,全区初步形成“飞地经济”规模,“飞地园区”成为新区招商引资的创新区和拉动区,进一步带动新区经济发展。
三、“飞地园区”设立结合园区改革布局及产业定位,在新区范围共设立3个“飞地园区”,其中:1.小窑湾国际商务区“飞地园区”四至范围:东起东部山体、金石一街,西至祥凤河、22号路、大地半岛路、金槐一街,南起南部滨海公园,北至三号路、五号路、北部山体;规划面积9.69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总部经济、国际商务、特色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
2.普湾新日本工业团地“飞地园区”四至范围:东起三十里河,西至大龙头山,南起朱家村、七顶山村,北至渤海;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
大连普湾经济区规划建设局(已撤销)_企业报告(业主版)

大连乾宏基础工程 有限公司
96.0
TOP3 Ga2 号路西侧地块场平工程
大连远大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
\
2022-12-08 2022-12-0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测绘地理信息服务(3)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大连普湾经济区财政投资项目 2022 年度测绘服务
\
采购中标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14
(5)餐饮业(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中标公告】相益食品米粉生产 项目一期配套场平工程中标公告
大连瓴固城市建设 工程有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TOP3
普兰店湾内养殖圈围堰土拆除工 程施工
大连金华水利工程 有限公司
普兰店湾内养殖圈围堰土拆除工 程施工开标记录
大连金华水利工程 有限公司
【中标公告】湾北渤海大道桥下 土方清理工程(二期)中标公告
大连乾宏基础工程 有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大连普湾经济区规划建设局(已撤销) 未公示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7
同比增长:-69.1%
项目总金额(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湾新区总体规划一、普湾新区介绍普湾新区位于大连市地理中心,横跨黄渤两海,东临日韩,北靠广阔的东北腹地,西接日新月异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辽宁乃至东北唯一一个既位于一核和一轴之上,又面临黄渤两海经济带的城市功能区,是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4月9日,大连市正式启动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将金州新区、普湾新区、保税区三大组团一并作为新市区进行规划建设。
普湾新区正式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和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核心区。
普湾新区是集合了区位、产业、政策、土地等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一是区域交通便捷。
普湾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位置,距主城区38公里,距大窑湾港30公里,距规划中的大连新机场20公里,是连接大连主城区、金州新区与黄渤两海城市组团的重要区域。
新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体系完备,长大铁路穿境而过,沈海高速、滨海大道交汇贯通,“两环、四纵、五横”的道路骨架构成了发达的交通体系,正在建设中的哈大高铁、皮长高速、大丹城际铁路和金普城际铁路将更加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
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炮台经济开发区、松木岛化工园区四大工业园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服装加工、电力设备器材、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船舶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其中,中粮麦芽、大杨服装、互感器、固特异轮胎、船柴、船推、船阀已成为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
三是政策优势突出。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新区拥有着一系列包括财税增量返还、免收涉企行政性收费、金融支持、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以及拓展融资渠道、人才引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软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
四是发展空间广阔。
普湾新区土地总面积100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公里。
大连市还将普兰店市的北部区域规划为普湾新区的拓展区域,为新区长远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作为大连新市区组团的核心功能区,普湾新区肩负着引领大连未来经济腾飞的重任。
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研发机构和孵化基地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以大学城和职教中心为主的人才培训基地、以行政办公和商业文化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以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为主的总部经济区、以生活居住和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活宜居区、以新兴产业和临港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其中,168平方公里起步区,力争一年出形象,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
规划和定位普湾新区要努力实现新区发展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新模式、新技术等目标,利用其自身发展优势和相关政策支持,将普湾新区打造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新增长极,形成以研发机构、孵化基地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以大学城、职教中心为主的人才培训基地;以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以总部经济、高端商务为主的总部经济区,以生活居住、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活宜居区和以新兴产业、临港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科学的城区功能定位普湾新区将规划成依托海湾,各城市功能区环湾布局的主体空间结构。
环普兰店湾形成三个带状圈层:临湾圈层主要为核心功能环,承担公共核心职能;中部圈层为居住生活环,承担配套居住职能;外围圈层为产业研发环,承担科技孵化及生产的职能。
基于主体空间结构,结合交通与建设条件,规划提出了“八类功能用地,五大片区”的功能布局结构。
1、八类功能用地城市核心区: 分为内湾核心区、高铁核心区和西北核心区。
其中,内湾核心区位于普兰店湾底最东侧沿岸,将成为新大连的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高铁核心区位于石河街道沈海高速西侧,依托未来哈大高速铁路石河站,成为未来普湾新区重要对外交通枢纽的承载区。
总部经济区:位于普兰店湾北岸,沈海高速西侧,将吸引企业总部在此集聚,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区的发展。
会展中心区:位于普兰店湾南岸,沈海高速西侧,以承接大型会议会展项目为主要功能。
人才培训区:位于石河和三里堡街道,汇聚高端职业教育设施,高等学府和研发机构的学园城,为将来普湾新区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居住生活区:邻近滨海和山麓景观,借自然美景营造独一无二的居住环境。
孵化研发区: 分为两个片区,分别位于三十里堡和复州湾西侧,借助周边的“人才培训区”和“外围产业区”,形成衔接科研与生产的新大连科技孵化龙头区。
产业居住复合区:位于外围产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形成工业与居住用地功能的混合。
外围产业区:主要布局在松木岛化工园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炮台经济开发区及太平、丰荣街道等地区。
2、五大片区按照地域相对集中、联系相对紧密的原则,结合普湾新区功能划分及自然空间形态,将规划区划分为内湾、西南、西北、东部、中部共五大片区。
内湾片区:紧邻普兰店湾,规划西北路延伸线东侧,涵盖石河街道、铁西街道、海湾经济开发区及炮台镇的滨海部分,承担城市公共核心职能,主要功能用地包括总部经济区、内湾核心区、会展中心区、人才培训区及居住生活区。
西南片区:普湾新区南部,含盖三十堡街道及石河街道南部,承担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及创新研发职能,主要功能用地包括高铁核心区、孵化研发区、临港工业区、教育培训区及居住生活区。
西北片区:普湾新区西侧,西北片区以松木岛化工园区为承载地,承担城市产业承载职能,主要功能用地包括外围产业区、产业居住复合区、孵化研发区、西北核心区及居住生活区。
东部片区:普湾新区东侧,东部片区以太平中小企业园区及丰荣花卉基地为主要承载地,主要功能用地包括外围产业区及产业居住复合区。
中部片区:普湾新区中部,以普兰店市老城区为基础,创建未来普湾新区的主要生活区,承担城市生活配套职能,主要功能用地包括居住生活区及产业居住复合区。
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构建与普湾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
1、对外交通系统构建由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港口等构成的开放性综合对外交通体系,规划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打造城市间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务圈;依托港口、哈大铁路、公路等打造面向渤海湾、服务东北腹地的货物运输体系;依托城际轻轨、快速路等打造与核心区、瓦房店等地的“1小时”出行圈。
铁路:以现状哈大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哈大客运专线为干线,实现普湾新区与大连核心区、沈阳、哈尔滨等地之间的客货运交通联系提供便捷服务。
高速公路:规划本溪至大连的本大高速公路,与现状沈海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长皮高速公路共同构成区域“一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过区内高速公路可与丹大高速、庄盖高速、丹锡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高效衔接,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
港口:规划建设松木岛港区和三十里堡港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及客运交通需要。
2、轨道交通规划规划轨道交通采取“TOD”发展模式,形成“环形+十字”的轨道交通网络,高效连接区内各片区,并可通过城际轨道金普线等轨道线路,与金州新区、开发区、大连核心区等区域轨道交通网络有效衔接,扩大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出行范围。
“环形”——金普线+二号线:金普线与二号线共同构成区内轨道交通功能环线,环线联系职教基地、城市综合中心、炮台城市副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及石河高铁站等地,形成围绕区内主要功能区的轨道功能环。
金普线: 已开工建设金普线由金州九里,经三十里堡、石河至普湾新区内湾核心区东侧,线路于金州九里处与现状大连核心区三号线、九里线相连,并预留普湾新区至瓦房店方向的延伸线,线路全长约61公里,境内长约31.1公里。
二号线:规划二号线由哈大高铁石河站至普兰店铁西街道,途径石河高铁核心区、人才培训区、总部经济区、西北核心区、产业居住复合区,线路全长约44公里。
“十字”——一号线+三号线:一号线与三号线共同构成“十字”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与环路方便换乘,结合内湾核心区用地发展,形成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
一号线:规划一号线由丰荣街道至复州湾镇,规划预留至长兴岛方向延伸线,线路途径居住生活区、内湾核心区、总部经济区及外围产业区,线路境内全长约42公里。
三号线:规划三号线由炮台镇至登沙河,途径居住生活区、内湾核心区、外围产业区等地,线路境内全长约23.5公里。
3、道路网系统规划规划普湾新区路网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构成,建立区内功能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安全高效、便捷疏散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
快速路规划:结合大连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一环、两纵、三放射”的快速路系统,满足普湾新区内部片区间交通联系需求,加强区内与周边重点发展组团之间交通联系。
骨架路网规划:规划由快速路与骨干道路构成的“两环、五横、四纵”的骨干路网结构,实现各个片区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跨海交通规划:为加强海湾南北联系,规划除沈海高速和已开工建设的14号桥外,拟新建联系南北的跨海大桥4座及海上步行桥2座。
高起点、高标准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以及以高铁石河站为依托的高铁城市副中心和以炮台镇老镇区为依托的西北部产业腹地城市副中心。
积极推进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教育科研中心、体育中心、总部基地、职教基地七大专业中心的建设,完善片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文、体、医、教、商”配套服务设施。
结合普兰店老城区良好的商业基础,在普兰店湾底,哈大铁路北侧形成未来普湾新区的城市综合中心,规划涵盖酒店、餐饮、商业、金融等职能。
高铁城市副中心主要发展服务业、旅馆业等,为未来的铁路枢纽站提供良好的商业配套设施。
西北部产业腹地的城市副中心,主要发展商业、服务业,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等,为西北片区提供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
规划建设市民文化宫,展览馆,丰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建设高水准体育场馆,能够承办国际体育赛事;引进高水平,设施齐备,知名度高的医院,提高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建设康乐中心,理疗中心,打造休疗养基地;吸引各大院校,形成集聚效应,打造职教园区;中小学教育开展精英教育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企业,提供良好教育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规划充分尊重现状整体自然风貌特征,强化“水、山、林、路”四大要素,开拓滨海公共空间,丰富绿色开敞空间,维护海湾和其它支流水系的“渗透”,塑造“山水连城、城拥山水”的开敞型山水城市的特色,打造“山水亲和型都市”。
为更好地塑造普湾新区滨海城市形象,规划着重打造滨海景观带,将滨海路与海岸线之间的用地规划为滨海景观带,由西向东划分为外湾生态景观区、中湾运动休闲区和内湾游览观光区三大区域。
生态景观区打造壮丽的自然环境,运动休闲区塑造充满活力的港湾,游览观光区结合城市核心功能体现城市的繁华景致。
普湾新区将形成以森林公园为基地,生态绿地、防护绿地为廊道,以滨海、滨河公园和道路绿地为脉络,广场、市民公园和居住区公园为斑块的贯通绿地系统,充分展现公园化的都市环境与自然景观环境的交融渗透,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适宜、和谐的园林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