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富民强村推动乡村振兴
“五个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发言材料

“五个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乡亲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有关乡村振兴的经验和观点。
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五个聚焦”,即聚焦人民群众、聚焦产业发展、聚焦生态环境、聚焦文化传承以及聚焦政策措施。
首先,我们要聚焦人民群众。
人民是决定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要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只有让人民得到实惠,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其次,我们要聚焦产业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必须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我们要充分挖掘乡村的资源禀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等,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第三,我们要聚焦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我们要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止农田土地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让乡村生活更加美丽和宜居。
第四,我们要聚焦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们要重视乡村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民俗和艺术。
我们要鼓励乡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培养乡村艺术家和文化人才,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只有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才能真正振兴乡村。
最后,我们要聚焦政策措施。
乡村振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
我们要加大乡村振兴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资金的投入,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和财税政策,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18•【字号】•【施行日期】2021.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关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决定,“十四五”时期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一、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成果举世瞩目。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经过不懈努力,全省254.9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6+2”片区和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面貌显著改善。
同时,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助力帮扶支援地区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近400万人实现脱贫。
但必须清醒看到,我省低收入农户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稍遇风险变故就可能收入锐减;经济薄弱村收入来源还不稳固,产业发展还比较薄弱。
在重点地区开展帮促行动,激发内生动力,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各地各部门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富民强村实施方案

富民强村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农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国提出了富民强村的目标。
富民强村实施方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指南,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业扶持。
1.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挖掘本地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提升农民收入。
2.引进优质项目。
引进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生态环境保护。
1.推进农村绿色发展。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提高农田产量和抗灾能力。
四、乡村治理。
1.建设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的有效性和民主性。
2.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村级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五、资金支持。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富民强村实施方案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2.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富民强村实施方案的实施,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推动富民强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富民强村实施方案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强化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对富民强村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富民强村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强村富民政策解读

强村富民政策解读
“强村富民”政策旨在通过推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的整体繁荣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一政策通常包含以下要点:
1. 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扶持等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2. 精准扶贫与就业:采取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此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外出务工或在本地创业就业。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服务水平。
4. 教育与医疗保障: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保障。
5.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重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发展,提升农村产业和乡村形象。
6. 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民更好地享有土地资源,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转。
7.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强村富民”政策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在强村富民实施方案

在强村富民实施方案
强村富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有效推进强村富民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加强农村住房、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 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产业。
- 加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土地经营收入。
- 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
- 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
4.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
-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
- 吸引城市人才和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
5.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
- 加强农村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以上措施将有力推进强村富民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增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推动强村富民典型做法

推动强村富民典型做法一、发展特色农业村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种一些特别的农产品。
比如说,有的村子靠山,那就可以种些山货,像核桃、栗子啥的。
这些山货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市场上还挺受欢迎的。
村民们把这些山货种好了,再通过网络或者和城里的超市合作,就能把东西卖出去,这样就能增加收入啦。
还有些村子有大片的平原,那就可以种大片的蔬菜或者水果。
像种草莓的村子,到了草莓成熟的季节,搞个草莓采摘节,让城里人到村子里来摘草莓,既能体验农家乐,村民们还能把草莓卖个好价钱。
二、搞乡村旅游很多村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或者文化。
把这些利用起来,搞乡村旅游是个很不错的办法。
要是村子里有古老的建筑或者传统的手工艺,就可以把这些打造成旅游景点。
比如说,有个村子里有古老的戏台,那就可以定期在戏台上演一些传统的戏曲节目,让游客来看。
再加上一些传统手工艺展示,像剪纸、刺绣之类的。
游客看了有趣,还能买些手工艺品回去当纪念品。
村里再开几家农家乐,给游客提供吃和住的地方。
村民们可以把自己家养的鸡、鸭、鹅做成特色菜,这样既让游客品尝到了地道的农家菜,村民也能赚钱。
三、发展农村电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农村电商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村里可以培养一些年轻人来做电商。
让他们把村子里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通过网络平台卖出去。
比如说,在淘宝或者拼多多上开个网店。
把村里的东西拍照拍得美美的,再写些吸引人的介绍。
然后把快递物流啥的也搞好,这样就能把村里的东西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去。
而且电商还能带动村里的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村民有活干,有钱赚。
四、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力量大。
村民们可以成立各种各样的合作社,像农业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啥的。
拿农业合作社来说,大家一起种一种作物,然后统一购买种子、化肥这些生产资料,这样因为量大就可以拿到更便宜的价格。
种出来的东西再统一销售,也能卖个好价钱。
在养殖合作社里,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养殖技术,分享养殖经验。
突出“五个聚焦”打造“五个乡村”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突出“五个聚焦”打造“五个乡村”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我国提出了“五个聚焦”的重点任务,即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聚焦乡村环境整治。
通过这些重点任务的实施,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五个乡村”,即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富裕乡村、文明乡村和幸福乡村。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五个聚焦及其推动乡村振兴的意义。
首先,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意味着重点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发展农业、农村工业和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意味着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现在,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对于推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味着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需要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同时,还要加强新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经营能力和农业综合素质。
第四,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聚焦乡村环境整治意味着加强乡村环境建设。
美丽的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强村富民的内容

强村富民的内容
强村富民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调通过长期实施一系列政策,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一、农村经济发展
1.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2.发展乡村产业:发挥乡村产业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修建村庄道路:通过修建村庄道路,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便利农村交通,提高村庄面貌,增强村庄活力。
2.改造农村电网: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用电可靠性,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加强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获得感和
幸福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2.加强文化旅游建设:建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挖掘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资源,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消费,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通过强村富民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经济
实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
未来,我们仍需持续加强强村富民的实施,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彻落实县“两会”精神聚焦富民强村推动乡村振兴聚焦富民强村打造水岸家园澄潭镇党委书记吴亚峰谈贯彻落实县“两会”精神记者俞伟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县将聚焦富民强村,推动乡村振兴,这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做强现代农业,县农林局局长石炜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县农林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我县农林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石炜瑶说,2018年该局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总体思路,着力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田园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
以鲜果采摘游、茶乡体验游和花卉观光游为主线,积极拓展农业休闲功能,全力推进美丽茶园、美丽果园、美丽田园“三美”产业建设。
以森林古道和休闲游步道为纽带,重点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森林新昌”建设,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26%,森林蓄积量395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8.2万公顷。
积极创建“十大休闲观光基地”,建设森林特色小镇,加快培育森林人家,把区位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产业优势。
重点培育一月一镇一主题农事旅游节会活动,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助农的节会旅游品牌。
同时,县农林局将指导建设农产品营销中心,做好农特产品包装、销售工作,开展农特产品精美化、精致型、便捷式包装竞赛活动,促进农特产品进超市、上微店、入民宿(农家乐、酒店),丰富旅游市场,助力强村富民。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持续优化农业科技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石炜瑶表示,该局将结合省农业厅技术项目实施方案,强化落实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
紧抓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和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县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业科技应用。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各项行动,推动“平安”农机建设,切实推进“机器换人”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扶植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设施农业。
积极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规范化、规模化,推动农业高效化发展。
新型农业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石炜瑶说,县农林局将结合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规范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吸纳工商资本、社会资金投资农业,不断增强农业主体实力;在完成土地确权扫尾工作的基础上,鼓励整村整组采用委托流转、股份合作流转等多种形式开展连片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经营方式,加快产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做强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县农林局局长石炜瑶谈贯彻落实县“两会”精神记者俞佶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点线面结合,积极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加快让农村变成大花园。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澄潭镇党委书记吴亚峰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澄潭镇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千年古镇、水岸家园”的建设目标,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活力古镇。
乡村振兴离不开村美民富。
“经济是基础。
”吴亚峰说,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下大力气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千方百计让农村先富起来、农民的口袋鼓起来。
为此,澄潭镇将持续转型升级,深化实施产城融合。
继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加快实施沿河工程等系列镇园融合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西花园水库环线道路提升工程。
加快三花商贸综合体建设进程,投资1200万元完成东瓦等6个村的土地开发项目,继续做好控违拆违等工作。
同时,抓好工业经济提升,发挥园区综合优势和杭绍台交通优势,拉大园区发展框架;助推服务业释放活力,推动民宿、农家乐等乡旅项目的发展。
在做好新商回归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奔跑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促进集镇产业布局,增强集镇发展后劲。
“村美,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气质。
”吴亚峰说,让乡村变美不仅要抓好“面子工程”,还要体现在内涵上。
澄潭镇在去年大力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后,城镇环境有了质的提升,还涌现出了一批“五星达标、3A争创”明星村。
在新的一年里,澄潭镇将继续做深农旅结合文章,依托来益生态园等现代农业基地,打造精品农业旅游线路;发展壮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里丁、泄下村等2200米的节水灌溉渠道,整治山塘1座;完成坑下、横联等6个村的自来水改造。
同时,打造精品美丽乡村,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总抓手,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河道、美丽公路“四美”创建活动,推动农村创先争优,全年力争所有村都完成五星达标,创建东丁、棠村等10个A级景区村。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三治一提升”等重点工作,落实河长制,完善农村污水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剿灭劣五类水成果,实现从“治理”向“提升”转变。
吴亚峰说,澄潭镇还将进一步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做好项目规范监督,增强经济薄弱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民宿经济增长,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开设新昌炒年糕示范点,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早日实现村美民富的和谐愿景。
全力打造美丽镇村新气质大市聚镇党委书记周明江谈贯彻落实县“两会”精神记者高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美丽乡村要坚持点线面结合,积极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加快让农村变成大花园。
大市聚镇名山簇拥,碧水环抱,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人文积淀深厚,在美丽镇村建设中,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该镇以“湖韵小镇、养心胜境”为主题,在镇村环境提升、推进全域旅游等方面卯足干劲,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新的一年,大市聚镇又将如何谱写美丽建设的新篇章?大市聚镇党委书记周明江表示,将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拉大镇区建设框架,全面提升镇村环境,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东部新城。
2017年,大市聚镇以镇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34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街长制”、“街长日”活动扎实推进。
农民集中居住区置换工作全面开始。
同时,通过定期召开“三治一提升”现场会、污水终端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控违拆违行动、空倒房试点等工作的推进,镇村魅力逐步凸显。
“环境面貌的不断提升使得乡村旅游也在蓬勃发展。
”周明江说,目前,大市聚镇建成了2个美丽庭院示范点、4个A级景区村庄,东郑村与西山村被列入县第一批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盐帮古道路线和工业旅游也在不断拓展。
回顾一年,大市聚镇在美丽镇村建设上给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步伐。
”周明江说,今年,大市聚镇将从集镇出发,统筹建设管理,6月底完成环镇南路、打通一路、二路施工,完成新街口停车场建设和象西线镇区段绿化、景观小品、景观墙建设。
重点抓好乱停放整治、占道经营管理、卫生长效保洁等工作,优化集镇环境;从镇村出发,美化人居环境。
抓好劣V类水剿灭工作,清理淤泥10万方,推进“三改一拆”,全镇预计拆违面积15万平方米,持续深入推进“三治一提升”和“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五美创建”,不断提升镇村环境;从生态出发,打造宜居小镇。
完成相关村污水终端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做好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生态涵养景观带,发展休闲观光果园,打造彩色景观林等,塑造美丽镇村新气质。
推进城乡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县农办主任王伯平谈贯彻县“两会”精神记者吕建刚如何做好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的这篇大文章?日前,记者采访了县农办主任王伯平。
王伯平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切实做好打造精品亮点、强化环境整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五篇大文章,奋力谱写新时代新昌“三农”工作新篇章。
王伯平说,要打造精品亮点。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等“五美创建”,创建“五星达标,3A争创”村达260个、省市级精品村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13个、美丽庭院1000户,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
要强化环境整治。
继续实施“三治一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
开展农村“三线”整治,对农村蜘蛛网式架空线全面整治,2018年整治30%以上规划保留村,实现“三线”架设规范整齐、安全有序。
开展空心村整治,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要彻底根治污泥浊水,坚决打赢农村劣V类水剿灭战。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考核,重点提升27个长诏水库周边村处理终端的整改提升工作。
提升改造农村公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确保2022年实现村分类处理基本覆盖。
王伯平说,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扎实开展农民培训,开展以乡村旅游经营者、新昌炒年糕师傅等有新昌特色为重点的就业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发展新昌炒年糕,发展炒年糕示范店100家,标准化年糕加工企业2家,举办炒年糕师傅培训班10期。
加快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闲置农房激活、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推行股份合作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收入。
同时,还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制定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帮扶政策,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全面小康行动计划。
要通过开辟公益岗位、发展来料加工、电商等形式,促进低收入农户“造血型、持续性”增收。
并深入实施“万名干部联万户”结对帮扶,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
王伯平说,要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我县将围绕市提出的到2019年底全县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20万元村的目标,整合政策,“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县级启动新一轮60个村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项目,同时做好动态监测,进一步巩固消除总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成果,抓好全县11个规模型扶贫项目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