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合集下载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计算设备:20世纪早期,计算设备主要以机械计算器和打孔卡片机为主。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和电力完成计算任务,但速度较慢且功能有限。

二、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至1950年代,电子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电子时代。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是美国的恩尼阿克计算机(ENIAC),它利用电子管进行计算,速度比机械设备快了许多。

三、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计算机更加小型化、稳定和高效。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计算机,如IBM的System/360系列和DEC的PDP系列。

四、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

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组件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兴起使计算机普及到了家庭和办公场所。

苹果公司的Apple II 和IBM的IBM PC等个人计算机开创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了软件和硬件产业的发展。

六、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和交流更加便捷。

万维网的发明和浏览器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和电子商务。

七、移动计算时代:21世纪初至今,移动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主流。

这些设备的小型化、便携性和多功能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互联网活动。

计算机 发展史

计算机 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一、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二、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时期。

当时,为了解密敌方的通信代码,科学家们提出了使用机械装置来进行密码破解的想法,这也是计算机的雏形。

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 第一代计算机(1940年代末-1950年代末)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件,体积庞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

著名的ENIAC就是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之一,它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占据了一个大房间的空间。

2. 第二代计算机(1950年代末-1960年代末)第二代计算机使用晶体管替代了真空管,使得计算机体积大幅缩小,功耗也减少了许多。

同时,计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IBM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了多款商用计算机,开始了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

3. 第三代计算机(1960年代末-1970年代末)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高效化。

这一时期,计算机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价格逐渐下降,普及率逐渐提高。

个人计算机也开始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开始走向家庭和个人用户。

4.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代末-至今)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使得计算机更加迅速、强大。

同时,计算机的外设和存储设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更是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 科学计算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手段,帮助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发展历程
20xx
计算机发展历程
-
1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2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9年-1964年)
3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71年)
4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5
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以下是计算机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阶段
像处理等
2
除了以上四个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还经历了其他的重要事件,如互联网的出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等。 这些事件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
总的来说,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
3
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不断升级,使得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同时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降 低,成本也不断下降。这些变化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
代码,同时也更容易维护和调试
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人物 和技术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
Dijkstra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得 程序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同时,面向 对象编程(OOP)的思想也使得程序员可 以更加高效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软件系

6 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是计算机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4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计算机有Apple II和IBM PC。这些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得名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历史可分为1854年-1890年、1890年-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晚期-现在,四个阶段。

1946-1957 1958-1964 1964-1970 1971-现今1946v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ENIAC)在美国建造完成。

1947年,美国计算器协会(ACM)成立。

1947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存储真空管O 1948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半导体。

1949年,英国建造完成"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器"(EDSAC)1950年,"自动化"一词第一次用于汽车工业。

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制成磁心1952年,第一台"储存程序计算器"诞生。

1952年,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宣布建造完成。

1952年,第一台符号语言翻译机发明成功。

1954年,第一台半导体计算机由贝尔电话公司研制成功。

1954年,第一台通用数据处理机IBM650诞生。

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计算机IBM705建造完成。

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学704计算机。

1957年,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问世。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学计算器IBM620研制成功。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IBM1401研制成功。

1961年,程序设计语言COBOL问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统计算机由麻省工学院设计完成。

1963年,BASIC语言问世。

1964年,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制成。

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机PDP-8。

1969年,IBM公司研制成功90列卡片机和系统--3计算机系统。

1970年,IBM系统1370计算机系列制成。

1971年,伊利诺大学设计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计算机。

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

1972年,微处理机基片开始大量生产销售。

1973年,第一片软磁盘由IBM公司研制成功。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四个:一、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 硬件特点-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电子管体积大、耗电量大、发热严重,且寿命较短。

例如,ENIAC(埃尼阿克)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

- 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等。

这些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小,读写速度慢。

- 输入输出设备原始。

输入主要使用穿孔卡片或纸带,输出则是通过打印机等设备,操作复杂且效率不高。

2. 软件特点- 没有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是由0和1组成的指令代码,编写程序非常困难,容易出错,而且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极差。

汇编语言虽然比机器语言稍具可读性,但仍然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结构有深入了解才能编写程序。

3.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如军事领域中的弹道计算等。

因为当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相对人工计算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

二、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 硬件特点- 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寿命长,而且工作速度更快。

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幅缩小,可靠性提高。

-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其存储容量有所提高,读写速度也比第一代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快了很多。

- 输入输出设备有了改进,出现了磁带机等设备,数据传输速度加快。

2. 软件特点- 开始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公式翻译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COBOL(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等。

高级语言的出现使得程序编写更加方便,程序员不需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就可以编写程序,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大大提高。

同时,也开始有了简单的操作系统的雏形,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3. 应用领域- 除了科学计算外,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领域。

例如,企业中的工资计算、库存管理等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以按特定方法处理和储存数据的机器,它在完成计算、显示、储存和输入/输出这些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智能。

计算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在这段历史上,它发展到现代的形式有数十年的历史。

许多发明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终于实现了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机械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和微处理器时代。

机械时代是从古埃及算盘开始的,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发明的算盘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工具,它可以实现简单的计算功能。

1600年,英国的科学家、数学家胡克发明了被称为“胡克机”的计算机,它可以自动计算加减乘除。

1700多年,英国科学家费马发明了“费马机”,它可以自动计算费马素数。

第二个阶段是电子计算机时代。

在这一阶段,1936年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发明了逻辑机,这也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1946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发明了ENIAC,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可以完成大量的数学运算和处理数据。

计算机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发展的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

它们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不大,并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

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那个时候只有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第二阶段: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

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第三阶段: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第四阶段: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历程简介

计算机发展历程简介

计算机发展历程简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6-1957年):这个阶段是电子计算机的初期,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

其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

这时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阶段(1958-1970年):这一阶段被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

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阶段(1965-1970年):这个阶段被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由晶体管过渡到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第四阶段(1970年以后):从1970年开始,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开始作为主要电子器件被应用到计算机中,这个阶段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

这一代计算机采用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概念,使得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

同时,操作系统的发展也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和办公室,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第五阶段(目前):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是人工智能化的计算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强调机器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处理数值计算,还具备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更高级的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式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虽然它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

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

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ENIA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的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冯·诺依曼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计算机的运算自动化的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至今天,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

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可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第五代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