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旨在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包括质量成本分类、质量成本计算、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成本控制。

二、质量成本分类质量成本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别: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产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投入,包括质量规划、质量培训、质量设计和过程控制等。

预防成本的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后续的成本支出。

2. 评估成本评估成本是为了检测和评估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而进行的投入,包括检测设备、实验室测试、质量检查和质量审核等。

评估成本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3. 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是由于产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而在内部环节产生的成本,包括废品、返工、报废、停产和停工等。

内部故障成本的目标是减少内部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是由于产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而在外部环节产生的成本,包括客户投诉、退货、赔偿和维修等。

外部故障成本的目标是减少客户投诉和维修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三、质量成本计算质量成本的计算是评估质量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质量成本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1. 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通过直接测量和计算各项质量成本的数值来评估质量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各项质量成本的数据,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2)对每一个成本项目进行详细的成本测算,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3)将各项成本加总,得到总质量成本。

2. 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是通过间接评估和估算质量成本的数值来评估质量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相关数据,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合格率、客户投诉率和维修成本等。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标题: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引言概述: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产生的费用。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质量成本,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培训与教育以及供应商管理。

一、质量规划:1.1 设定质量目标: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制定可衡量的质量目标,如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等。

1.2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点、质量检测标准等。

1.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质量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文件等,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控制:2.1 过程控制: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2 检验检测:采用各种质量检验方法和工具,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3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机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追溯和处理,以减少质量成本的损失。

三、质量改进:3.1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3.2 过程改进: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流程、引入先进技术等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3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不断地改善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培训与教育:4.1 培训计划:制定质量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4.2 培训方法: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支持。

4.3 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质量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五、供应商管理:5.1 供应商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具备稳定质量的供应商合作。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控制方法标题: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引言概述: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有效控制质量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帮助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控制。

一、制定质量管理计划1.1 确定质量目标: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2 制定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控制点、检查标准、责任人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要求。

1.3 制定质量检查计划:明确质量检查的时间、地点、方法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

二、实施过程控制2.1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过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及时监控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分析质量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2.3 进行质量培训: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工作。

三、实施质量成本分析3.1 确定质量成本项目:将质量成本分为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明确各项成本的具体内容。

3.2 进行成本分析:对各项质量成本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3.3 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机制,对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四、持续改进4.1 设立改进目标: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结果,设立质量改进目标,明确改进方向和重点。

4.2 实施改进措施: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改进、流程优化、员工培训等,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4.3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改进方案,确保改进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5.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明确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流程。

5.2 进行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的控制标题:质量成本的控制引言概述: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产生的各种成本。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控制质量成本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质量成本的控制方法。

正文内容:1. 质量规划1.1 制定质量目标: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保与客户的期望一致。

1.2 确定质量指标:建立适当的质量指标,用于评估和监控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1.3 设计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点、质量检查方法和质量改进措施等。

2. 质量控制2.1 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确保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

2.2 检验与测试:采用适当的检验和测试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3 引入质量管理工具: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工具,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3. 质量改进3.1 持续改进文化:树立持续改进的意识和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3.2 根本原因分析:采用严谨的分析方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3.3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及时实施和跟踪效果。

4. 培训与教育4.1 培训计划: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工作质量。

4.2 培训方法: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在线培训等,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

4.3 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 供应商管理5.1 供应商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其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5.2 合作与沟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5.3 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持续符合质量要求,并及时处理供应商质量问题。

总结:质量成本的控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标题:质量成本控制措施引言概述: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而产生的成本,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内部和外部失误成本。

在项目管理中,控制质量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些质量成本控制的措施,匡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质量成本。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1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该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以确保项目在质量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1.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质量保证流程、审核机制等,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降低质量成本。

1.3 实施质量培训: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

二、加强质量控制2.1 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在项目执行阶段,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质量标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质量成本。

2.2 实施质量审计:定期进行质量审计,评估项目的质量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项目的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2.3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三、优化质量成本控制3.1 管理供应商质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供应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

3.2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质量水平。

3.3 设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降低质量成本。

四、监控质量成本4.1 设立质量成本指标:建立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监控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项目质量和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2 定期质量成本分析: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较高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提高质量成本控制效率。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质量成本控制措施是指企业在产品或者服务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质量成本并提高质量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质量成本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从而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控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质量成本控制措施的内容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政策、质量手册、程叙文件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2. 质量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质量标准和要求,掌握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3. 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设立工艺参数、建立检测和反馈机制等措施,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设备维护和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检修、保养和更换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监控。

通过对供应商的审核、评估和培训,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6. 客户投诉处理: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意见。

通过分析客户投诉的原因和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二、质量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方法1. 设定质量目标和指标: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

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和任务,形成全员参预的质量管理氛围。

2. 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对企业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包括内部质量成本、外部质量成本和预防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质量成本控制措施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在产品或者服务生命周期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相关的成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成本控制措施:1. 品质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的建立和实施- 建立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等,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 设定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计划,并进行定期的质量审核和改进。

2. 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 确定适当的质量控制点和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各个生产环节或者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要求。

- 建立合理的质量检测标准和程序,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测试,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

3. 培训和教育-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质量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 建立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定期培训和持续教育,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4. 持续改进-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如持续改进小组或者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流程。

- 进行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 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共同制定质量目标和标准,并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认证。

6.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 建立健全的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采集和分析客户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 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确保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需求,并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7. 数据分析和统计- 采集和分析质量相关的数据,如不良品率、客户投诉率等,以了解质量状况并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

- 运用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如流程控制图、散点图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质量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而产生的各种费用。

控制质量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不合格品数量,减少重工、返工和维修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一、质量成本的分类质量成本可以分为四类: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失控成本和外部失控成本。

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而进行的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培训员工、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规划和设计等。

预防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供应商管理等方式实现。

2. 评估成本:评估成本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和测试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实施过程控制、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等。

评估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优化检验和测试方法、提高检验设备的精度和效率、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等方式实现。

3. 内部失控成本:内部失控成本是由于质量问题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费用。

包括重工、返工、报废、维修等。

内部失控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实现。

4. 外部失控成本:外部失控成本是由于质量问题而在企业外部产生的费用。

包括产品召回、客户索赔、声誉损失等。

外部失控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加强供应商管理、改进产品设计等方式实现。

二、质量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措施1. 设立质量目标和指标:企业应该设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设立质量目标和指标,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2. 加强供应商管理: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减少内部失控成本。

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控制质量成本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研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IS O 9001贯 彻 不充分
质量无否决权
专用检具不足
质保 体系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技术标准不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无质量索赔制度
行动计划
• 3月底以前招聘一名技术管理 能力强的总工程师,总体负 责技术开发和工艺开发工作
问题点
现状/原因
实例
制造
自 检 /互 检 不 严 工艺纪律差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研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IS O 9001贯 彻 不充分
质量无否决权
专用检具不足
质保 体系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技术标准不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无质量索赔制度
设计图标准混乱 设计缺陷较多 纠错不及时
失败的产品 加工困难的设计 质 量 /功 能 过 剩
技术 开发
设计缺陷
成本 较高
7
加工精度
对成本的 影响
6
5
4 加
工3
费 增2
长 率
1
0.01
0.05 0.1
0.2
0.3
加工精度
• 某某运钞车目前全部采用进口 防弹板(9000元/吨),部份 客户有选用国产防弹板(5000 元/吨)的需求,但因某某在设 计上没有为用户提供这种个性 化定制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增 加了成本(800元/辆)。
出料率低
采购 外协 采购成本高
外协成本高
供货商信 用期短
贷款多
库存大 财务 费用
失败的产品 加工困难的设计 质 量 /功 能 过 剩
技术 开发
设计缺陷
成本 较高
不能快速回应客 户的需求 质量/功能过剩
设计缺陷较多
加工困难的设计
• 对客户需求把握不准,技术开发 与市场脱节。
• 设计能力弱,无法即时满足客户 定制化需求
门反应
• 责任部门协调相关人员分 析原因
• 最终解决方案出来前可制 定临时措施,经批准后恢 复作业。
• 提出最终解决方案。
• 品质部在4月底以前修 正质量过程控制文件
• XX在4月15日前协助 品质部制定《质量问 题信息反馈流程》
方案制度化 恢复作业
• 修改相关标准,将方案制 度化,对有关人员进行培 训。
• 长期以来三门异响是最主要 的质量缺陷,终检不合格率 70%左右。其原因是锁杆与 配合部间隙过大、悬挂式隔 离门底部与滑槽撞击等设计 缺陷所致。
注:慢性质量缺陷是指因设计造成的长期性质量问题
3
技术开发中的质量控制点及措施
关键点
控制方法
设计方案评审
快速 进入 产品试制
设计确认
高门槛 输出
• 市场支持组与开发试制组共同提出设计 方案后,组成评审组对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的关键点为: -功能规划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方案是否合理 -外包方案审定 -标准化/模块化审定 -改装后整体性能评审
• 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对重点购入 品建立标验标。
制造
自 检 /互 检 不 严 工艺纪律差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研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IS O 9001贯 彻 不充分
质量无否决权
专用检具不足
质保 体系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行动计划
技术标准不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资料来原:某某公司01年质量统计报表,XX分析
1
质量缺陷发生源分析
制造
自检/互检不严 工艺纪律差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技术 开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技术标准不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无质量索赔制度
2
技术管理薄弱是某某产品慢性质量缺陷的主要 发生源
控制方法
• 对重点部品或质量不稳定部品实施 两轨制供货,供货量向质优者倾斜
• 建立完备的产品技术标准,技术部 自己建立有困难的,可以借鉴供货 商标准。
• 某某不可能购买所有的检测设备, 对部份部品可以免检,但应在采购 合同在订立质量索赔条款,将质量 标准作为合同附件。
• 每批购入品,均要求供货商必须出 具自检或专业机构的检验合格证。 选择供货商时加强质保体系认证。
关键点
控制方法
行动计划
制造 部件损耗高
出料率低
采购 外协 采购成本高
外协成本高
供货商信 用期短
贷款多
库存大 财务 费用
失败的产品 加工困难的设计 质 量 /功 能 过 剩
技术 开发
设计缺陷
成本 较高
以市场为导 向的技术开 发模式
重视成本的 设计
面向生产的 技术开发模 式
• 技术开发人员到市场(组成销售团 队),了解客户需求、引导客户需 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 可能多地利用现有模块,减少重新 设计。
• 在总工程师的主持下,4月底 以前修正设计评审制度。
制造中的过程控制不严是突发性质量缺陷的重要发生源
制造
自 检 /互 检 不 严 工艺纪律差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研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IS O 9001贯 彻 不充分
质量无否决权
专用检具不足
质保 体系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技术标准不全
• 以功能为导向、以价格为导向的多 种产品组合,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 对设计输出结果加强标准化审查、 样品验证工作,不输出有缺陷的设 计。
• 对英方设计结果在全面正确性、经 济性审视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状况 进行二次开发。
•设计与试制并行,在试制中修改设 计、工艺。
• 第一批52辆运钞车,仅售出1 辆。
• 今年开发7个新车型,技术开 发瓶颈凸显
• 外板立筋本只需打40个Ø6的孔 ,因设计错误,从开始生产到 现在一直打着80个孔。
12
某某在设计中较普遍地存在忽视成本的现象
制造 部件损耗高
出料率低
采购 外协 采购成本高
外协成本高
供货商信 用期短
贷款多
库存大 财务 费用
设计缺陷
成本 较高
难以加工的设计
易于加工的设计
实例
孔 的 形 状
底部平面需特殊工具削平
切 面 形 状
端面是球形需用成形车刀
只用钻头加工就可完成
用普通车刀就可加工
• 轴承套精度要求ø15± 0.006精 度要求过高,而表面精糙度1.6 的要求又过低,质量过剩与设 计错误并存(见上图)
14
技术开发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 轴承装入后端面无限位固定措施, 工人只好在端面打样冲眼,引起变 形固定。(见下图)
工艺纪律差
• 执行工艺不严格,工艺脱离实际 时,反馈不够,擅自改动加工工 艺
打样冲眼
5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及措施
关键点
控制方法
制造
自 检 /互 检 不 严 工艺纪律差
对设计缺陷的反馈不够
研发 设计缺陷
纠错不及时
专用检具不足
质保 体系
工艺脱离实际 缺乏高水平 的工艺师
工艺
技术标准不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无质量索赔制度
流程
控制方法
行动计划
发现质量问题
停止作业 探明原因
临时措施 解决方案
• 自检/互检 • 按检验标准专检 • 市场反馈
• 立即停止作业,曝露问题 • 向上工序责任人或责任部
外检控制不严 采购 外协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无质量索赔制度
问题点
现状/原因
实例
自检/互检缺少制 度规范
• 除对防弹玻璃划伤实行了互检外 (效果很好),其他项目未制定 自检互检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对设计缺陷反馈 不够
• 对设计中的缺陷反馈不够,不按 设计要求加工。
• 02年生产3BJ-C车10辆,其中6辆玻 璃胶起泡,原因是操作者未按工艺 要求作好前处理、打胶不均匀造成
• 只是对英方图纸进行中文化翻译 ,未进行标准转换,造成制造、 外协的质量缺陷。
• 约翰逊公司主要是靠工人的技能 保证质量,其设计图中有较多错 误,技术部在图纸转换时未进行 严格审核、修正。
•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设计缺陷纠 错不及时,造成同一缺陷连续发 生。
• 外拉门轴英方设计图要求用Φ 40×5㎜钢管,但国标是Φ 42×5㎜的标准,外协厂按国 标生产立管,但堵头却按原 尺寸生产,长期靠补焊加固 堵头
标准不统一 质量 缺陷
无质量索赔制度
问题点
原因
实例
对外协厂质量控 制手段偏弱
外购/外协部品检 验不充分
• 重点部品外协厂未完全实行双轨 制,外协厂对质量问题整改力度 不够。
• 质量索赔制度不充分,也没真正 实施,外协厂无压力质量意识不 足。
• 外协/外购部品普遍缺少技术标 准,外协厂交货随意性大。
• 外协/外购部品缺少检验标准, 受入检查不充分。
某某产品质量、成本关键控制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建议
某某公司的运钞车产品2001年存在较多的质量缺陷
单位:个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28
0 外板组
01年3BJ-C质量缺陷统计
292
三门组
28 前围组
122 喷涂组
24 内板组
缺陷数
6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