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关于苗族文化的四大精粹服饰、银饰、蜡染、苗绣你知多少)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 云贵型 云贵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的昭通、楚雄、彝 良,贵州六盘水、威宁、 织金、普定、镇宁、紫云 等地。 大花苗族主要麻 布做衣服,他们远古的服 装都是自己种植麻,自己 织布,自己做衣服。大花 苗族的服装主要明显的有 梯形方块图案,目前分布 较多的在云南的彝良县, 贵州威宁等地。贵州六盘 水的水城县有两个大花苗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 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配饰
银银 镯项
银银梳饰头 饰传统节日
• 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偷菜节、四月八、 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 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苗年
•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融水 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 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 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 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 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 (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 “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 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
苗族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苗族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以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和蜡染为例一、审美视角差异民间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部分,而艺术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创造文化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每个具体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的文化之中,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民族文化的模塑下创造出了各不相同的民族艺术;因而人类的艺术才呈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多样性。
用什么样的审美视角去理解这些异彩纷呈的民族艺术,这里关涉到一个文化理解的方法问题,也即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跨文化理解。
人的审美视角往往都以从小习得的“我族”的艺术。
这就好比“我”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他”,得出的镜像肯定是变色的、扭曲的“他”,这就是审美视觉差异产生的错觉。
在过去一些介绍苗族民间艺术的书刊和宣传媒体中,曾出现过以“我族”为中心的审美视角去误读“他族”的现象。
比如将苗族传统服饰说成是汉族遗留的“唐宋服饰”、“魏晋遗风”、“年年有余”“华夏民族的活化石”这样一些否定苗族智慧地独特创造文化的单线进化论错误说法。
有的人类学家甚至将苗族在盛大宗教祭典的鼓藏节中,给祖神献祭的牺牲品——牛,说成是苗族的祖宗图腾,因而有的人把苗族妇女银角头饰解读为戴在头上的图腾。
这些跨文化误读通过话语霸权的传播以讹传讹,以至于谬种流传,误导世人。
要避免这些误读就需要运用文化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方法,去尊重“他族”的自我文化解释。
只有摈弃惟我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审美视角,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各民族所创造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
二、苗族民间美术是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歌颂要想读懂苗族民间美术,首先要了解苗族宗教。
苗族有宗教吗?这是从“西方中心论”的一神教观念提出的问题,西方人认为只有一神教才是宗教,多神教不是宗教或称之为巫术,原始宗教,这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有色眼镜”的错误。
宗教分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
普化宗教可以解释为大众化的宗教。
这种宗教将信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苗族传统宗教属于普化宗教。
中国苗族的工艺品有哪些

中国苗族的工艺品有哪些中国苗族的工艺品丰富多样,代表了苗族人民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才华。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苗族工艺品:1. 苗族纺织品苗族的纺织工艺非常出名,包括苗族绣品和苗族染织品。
苗绣被誉为中国民间绣品的瑰宝,其密集的刺绣和精致的图案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染织品则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细的纹饰而闻名,常见的有苗族服装、毯子和窗帘等。
2. 苗族银饰品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重要的装饰品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苗族银饰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常见的有银耳饰、银颈饰、银手饰等。
这些银饰品大多采用镶嵌、锻打、雕刻等工艺制成,不仅美观,而且富有象征意义。
3. 苗族竹编苗族竹编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技艺,广泛流传于苗族村寨中。
苗族竹编工艺简单而富有创意,常用的器物有篮子、箱饭桶、花瓶、茶壶等。
苗族竹编制品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常常用作家居装饰和礼品。
4. 苗族木雕苗族木雕以其精巧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驰名。
苗族木雕常以人物、动物和花草等为主题,形态生动、栩栩如生。
苗族木雕制品包括雕像、屏风、桌椅和方桌等,具有浓郁的苗族风情和民族特色。
5. 苗族竹编苗族陶艺是苗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
苗族陶器通常采用手工制作,多以红陶为主料,经过制作、烧制等工艺制成。
苗族陶器造型独特,多为人物、动物和花鸟等形象,色彩鲜艳,富有民族风格。
6. 苗族刀具苗族的刀具制作技艺也非常出色,著名的有苗刀。
苗刀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制作工艺精湛,刀身弯曲,卷尾如蚕,刀柄精致,通常镶嵌有银饰品。
苗刀既可用于农田劳作,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它不仅实用,更是苗族人民尊重传统和认同文化的象征。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中国苗族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苗族服饰工艺介绍PPT

苗族服饰工艺
介绍PPT
探究苗族服饰特点及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Presenter name
服饰简介与特点
Agenda
制作工艺与技艺 服饰与文化传承
现代创新与保护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
01.服饰简介与特点
苗族服饰
3
苗族服饰起源
苗族服饰背景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苗族服饰的 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史书记载,苗族的祖先曾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山区 和草原上,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 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苗族人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3 雕刻
通过银板、纸模、刻刀等 工具进行雕刻
4 光亮处理
进行抛光、镀金、镀银等 处理,使银饰更加美观
10
03.服饰与文化传承
苗族服饰作用
11
服饰与民族文化
苗族服饰的文化意义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 文化内涵,还能够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 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6
Thank You
苗族刺绣技艺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图案独特。苗族 刺绣的图案主要以自然界的花草、鸟兽、虫鱼等为主题,同时 也包括一些传统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
苗族刺绣的线条非常细腻,每一针都是精心细致地刺绣而成, 使得刺绣品的质感非常好,观赏性极强。
9
银饰制作
1 选材
挑选适合的银料
银饰制作流程
2 打造
采用锤打、拉丝等方式制 作银件
少数民族苗族的装饰!

少数民族苗族的装饰!我国的少数民族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苗族姑娘美丽善良,生活在大山里的她们,像水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她们的服装色彩很光彩艳丽,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她们的银饰饰品很漂亮,而且是全身的主要专配!下面就了解一下!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
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
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
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中文名苗族银饰外文名Miao silver民族苗族组成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特点以大为美、以重为美银饰简介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
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银饰特征以大为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苗族的工艺品介绍

苗族的工艺品介绍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工艺品制作技艺,其工艺品以金银器、铜器、陶瓷、刺绣、木雕、草编、篾器等为主。
以下是苗族的一些工艺品介绍:
1. 银饰品:苗族银饰品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装饰品,其以手工银饰为主,包括项链、手镯、戒指等。
银饰品常用来装饰女性的头部、颈部和手腕,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2. 花布鞋:苗族的花布鞋是苗族传统手工制作的鞋子,使用苗族特色的布料进行缝制,花纹多样且色彩鲜艳。
花布鞋作为苗族女性最常穿的鞋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代表了苗族的文化和传统。
3. 布背心:苗族的布背心是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手工织成,花色繁多。
布背心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和装饰,有些背心上还会绣上苗族传统图案或手工花样。
4. 苗绣:苗绣是苗族的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以其丰富的图案和鲜艳的颜色而著名。
苗绣通常用来装饰衣物、帽子、鞋子等,图案多以花鸟、动物和苗族人物为主题,线条细腻、色彩鲜艳。
5. 木雕:苗族人民善于利用木材进行雕刻,制作出许多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如雕刻屏风、木质雕花门窗、木雕雕塑等。
苗族的木雕工艺品造型独特,常以苗族
神话传说、动植物和人物形象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上述只是苗族工艺品中的一部分,苗族的工艺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传承。
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传统文化服饰:苗族平时着便装,以自种、家纺、自制的麻布衣裙为主,极简朴。
节庆日着盛装,习称"花衣",五彩斑斓,精工制作,美仑美奂,极富民族特色。
花衣面料多用白色麻布或棉布,面料要先经过蜡染、刺绣等工艺加工,再裁制成衣裙。
蜡染,古代称"蜡缬"。
苗族妇女多习此艺。
用竹制的蜡刀,蘸上溶解的蜡汁,在底料上描画图案。
描画好图案的底料投入染缸中浸染后,置于清水中煮沸,蜡汁溶化脱落,图案显示。
蜡染的图案以流水、花草、虫、鱼、飞禽及几何图纹为主,描画时不打底样,也不借助规、尺等工具,心到、意到、笔到,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夸张,规整与变化,全由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技巧决定,艺术个性鲜明,灵性自如。
苗族服饰刺绣是苗族渊源久远的工艺美术。
刺绣的技法有平绣、破绣、打籽绣、盘绣、丝绣等几十种针法,图案造型多以花鸟虫鱼以及自然崇拜中的"神物"为表现对象,诸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玉洁冰清的玉兰花,傲霜斗雪的腊梅花,高格逸品的秋菊,仙风道骨的白鹤,轻盈翱翔的飞燕,以及龙凤呈样、凤穿牡丹、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岁寒三友等组合图案,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经蜡染、刺绣加工后的面料,在缝制为衣裙时,还要镶嵌色彩艳丽、极富民族特色的压条、缀饰。
苗族古歌《逐鹿之战》对花衣上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有深情的表达:"我可爱的江普,绣上花衣裙永远叫子孙怀念。
……那块披领代表京城,花衣上的方块代表田地,花点代表谷穗,花纹就是'罗浪周底',围裙波浪式的线条,就是奔腾的江河,围边的尖形蓝色图案,是那永久不变的山谷。
"显然,花衣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深沉的对先民、对祖居地的拳拳不已的怀念。
苗族音乐舞蹈歌曲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种。
飞歌是苗族音乐中富特色的体裁,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地头演唱。
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大。
苗族服饰特点简介

苗族服饰特点简介
苗族是中国民族之一,其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一直以来引人注目。
苗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历史文脉,代表了苗族人民智慧和美
学的结晶。
首先,苗族服饰的颜色非常丰富,鲜艳明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色是苗族服饰中最常见的颜色,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绿色也是
苗族服饰中使用频率很高的颜色,它代表着大自然和生命的力量。
此外,还有黄色、蓝色、紫色等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其次,苗族服饰在造型上也非常特别。
男性的服装通常由带有各
种装饰的长袍和宽松的裤子组成,以便活动自如。
女性则穿着装饰有
锦缎的上衣和长裙,裙身通常被缠绕成一条长长的腰带,以突出女性
的优雅和婀娜多姿。
苗族服饰常使用银饰、彩绣、手工编织等工艺进
行装饰,极具艺术价值。
最后,苗族服饰的图案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
苗族服饰所使用
的图案常常是自然界的花鸟图案,有时也会和传说、民间信仰相关。
花鸟图案通常运用不同的颜色来体现,非常艳丽。
苗族服饰富有原创性和民族特点,不仅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传统美学,也凸显了他们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个性。
人们在欣赏苗族服饰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苗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国民族多样性和宝贵的
文化积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关于苗族文化的四大精粹服饰、银饰、蜡染、苗绣你知多少)
古朴潇洒的芦笙舞;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源远流长的手工刺绣、蜡染;
声名远播的苗药
这是来自苗族的绚烂魅力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以大为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以重为美
因为苗族银饰不是单一的形式,在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
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
在每个苗族家庭户主,都会穷尽财力,为女儿打制一身精美的银饰,装饰在服装上,谁家姑娘身上的银饰越多越重,就显示出这家越富有。
整套银饰要打造半年:单独打制一套银帽(凤冠),要经过一二
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在体积不大的凤冠架上焊接上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铃等饰物,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
如果一个人做的话,则需要20多天时间;打制一整套银饰,则需要半年的时间。
10多岁开始学习蜡染,一画就是20多年
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
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
榕江苗族祭鼓社,要用彩蜡绘制十面旗幡,飘飘屹立于仪仗队之前。
苗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绣的历史渊源悠久,其装饰纹样的夸张变形,针法丰富多变,色调古朴协调而又鲜艳明丽。
这些,都使苗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希望这些美丽的存在一直保存下去
也希望手工艺人们
能够永远坚持自己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