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5节 天气预报 教案(教学设计)

第5节天气预报

一、知道获取天气状况的常见方法。

二、学会看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三、学会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四、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五、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一、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二、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仨、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观看视频:天气预报

提问:

天气预报是如何获得的?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

获取天气预报方法

自主学习:教材72页

天气预报信息的来源有:

①看电视、听广播、拨打气象预报电话、查看互联网等

还知道有哪些来源吗?

②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③通过气象观测,自己作出天气预报

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思考与讨论:

某地某日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气温15~23℃。

你知道这些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

①多云和阴:表示云量与降水等级

②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降水概率15%,表示降水的可能性为15%,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③偏南风3 级:表示风向为偏南风,风级为3级

④气温15~23℃:表示最低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23℃

视频:不同级别降雨

云量与降水等级:根据教材73页,自主完成表格

归纳: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

阴晴、云量、降水概率、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风向与风级等

(二)天气图

天气图的概念

自主学习:教材73页

天气形势常用______图表示。(天气)

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__________的地图。(气象信息)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由法国天文学家在1853年绘制的11月12日欧洲天气图

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产生背景: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沙皇俄国与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和撒丁王国间进行的战争,也叫“东方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等压线

自主学习:教材73页

什么是等压线?

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有什么作用?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

①冷锋

什么叫冷锋?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

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

②暖锋

什么叫暖锋?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

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

归纳:冷锋、暖锋相关内容

思考与讨论:

根据上图,找出当日影响我国的较大天气系统的位置,并分析当日我国的

天气形势。

①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受低压控制,以阴雨天气为主。

②冷锋位于内蒙古、受冷锋云系的影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

③东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及我国东部、中部、南部各省受高压影响,天气晴好。

④台风位于台湾以东洋面。

天气预报中信息的来源

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以外,还有大量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收集的各种气象信息。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上千万个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地预报天气。

思考与讨论: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积累了许多预测天气的谚语,如“东虹日头西虹雨”。你知道本地有哪些天气谚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云遮月”和“雪打灯”,从表面上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也就是说,中秋节前后如果有冷空气活动,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元宵节前后会有冷空气入侵,形成“雪打灯”的局面。这名谚语,正是入侵中国的冷空气存在5个月左右活动时间的反映。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大气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早晨起来看东南,如果东南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南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的天气向北发展,天气逐渐转坏。

拓展延伸:其他天气谚语

①看云识天气: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②看风识天气:春东风,雨祖宗”

③听雷识天气:“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④看天空景象识天气:“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⑤看物识天气: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猪衔草,寒潮到

●狗泡水,天将雨

●鸡晒翅,天将雨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蚯蚓封洞,有大雨

第5节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一)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

获取天气预报方法、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二)天气图

天气图的概念、等压线、锋、天气预报中信息的来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但是如果采用看图讲述的方法会很枯燥,结合这点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决定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灵活教法,这样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活跃思维。而这一环节的设置也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好评,说内容不仅不枯燥了,反而更活了,自己也在享受着知识大餐。

本节课的亮点采用科学活动小小天气播报员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报天气情况,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天气符号,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也是科学课和语文课的有机结合。但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时间的把握上,因为在活动环节时间没有控制好。其次是老师们向我提出的,那就是提问时还要照顾到后面的孩子,可能是我考虑要调整课件,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好,没有注意到这点,还有就是对于一些

课堂生成性的问题的回答,这点我自感惭愧,因为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确实不足,我还要加强学习,因为科学是很严谨的。

例1.下图为长兴2018年10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对该日天气描述正确的是(C)

A.阴转晴,气温在18~24℃之间.

B.晴转阴,气温大于18℃

C.晴转多云,气温在18~24℃之间

D.多云转晴,最高气温为24℃

例2.下图是刘明在手机上查到的某地12月7日~10日的天气预报信息。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气象信息是(A)

A.7日,西北风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B.8日,日照充足,适宜穿T恤、短裤.

C.9日,西北风弱,不利于驾车出行

D.10日,多云转晴,适宜户外运动

例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_上行人欲断魂。”该诗句反映的天气状况是

(A)

例4.下列关于冷锋和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过境时均伴有风、云、雨、雪等天气

B.暖锋过境后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冷锋降水发生在锋前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五节天气预报

第5节天气预报 A聚焦教材课前预习) 1.__天气图__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此图上的曲线叫做__等压线__,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2.__锋__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__锋面__。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__冷锋__,常常带来__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__;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__暖锋__,常带来__降雨天气、气温升高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3.天气图上表示气压相等的曲线叫() A.等温线B.等压线 C.等降水量线D.等深线 4.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它常带来() A.降温天气B.晴朗天气 C.大风天气D.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5.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气压和风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湿度D.空气质量和风 6.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 ℃/8 ℃。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雨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 7.下列有关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亦称锋区 B.冷气团均在锋面以上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相差不大 D.根据锋面的温度,分为冷锋和暖锋 8.如果你是一名天气预报员,你做预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前几天的天气状况 B.当时的天气状况 C.各种天气图表 D.附近地区的天气 9.下列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天气预报的是() A.冬暖夏凉B.晴到多云 C.有时有雨D.偏南风3级 10.俗语“一场秋雨一阵凉”反映的特征是() A.台风过境B.冷锋过境 C.暖锋过境D.以上说法均不对 11.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70%”,根据这个预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明天这个地区70%的时间会下雨 B.明天这个地区70%的地方下雨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天气预报浙教版练习题第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天气预报浙教版练习题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都为阴雨天气 B、b.a、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关卫星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表示海洋

B、蓝色表示陆地 C、白色表示云区 D、云层越厚颜色越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中,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寻回蓝天”的是(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B、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C、垃圾焚烧处理 D、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出海打鱼的渔民特别关注的是( ) A、饮水 B、吃饭 C、资金 D、天气预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卫星云图上,某地上空出现了浓厚的白色,此地天气最有可能的是( ) A、大雾 B、大雨 C、多云 D、晴天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2—3级转3—4级,气温20℃/8℃。小明对于这次预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雨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学习)目标提纲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学习)目标提纲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各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4.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节水的组成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了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2.知道水的组成,了解水分子的构成。 第三节水的浮力 1.了解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了解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 也会产生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 5.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

1.了解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2.知道物质溶解时既可能放热,也可能吸热。 3.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4.理解溶解度的意义。 5.会运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能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六节物质的分离 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掌握过滤的实验操作,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学会用结晶的方法制备晶体。 3.知道净化水的几种常用方法,会利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第七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2.了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大气层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第二节气温 1.理解天气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5节 天气预报 教案(教学设计)

第5节天气预报 一、知道获取天气状况的常见方法。 二、学会看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三、学会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四、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五、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一、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 二、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仨、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的判读方法;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观看视频:天气预报 提问: 天气预报是如何获得的?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 获取天气预报方法 自主学习:教材72页 天气预报信息的来源有: ①看电视、听广播、拨打气象预报电话、查看互联网等 还知道有哪些来源吗? ②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③通过气象观测,自己作出天气预报 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思考与讨论: 某地某日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气温15~23℃。 你知道这些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 ①多云和阴:表示云量与降水等级 ②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降水概率15%,表示降水的可能性为15%,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③偏南风3 级:表示风向为偏南风,风级为3级 ④气温15~23℃:表示最低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23℃ 视频:不同级别降雨 云量与降水等级:根据教材73页,自主完成表格 归纳: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 阴晴、云量、降水概率、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风向与风级等 (二)天气图 天气图的概念 自主学习:教材73页 天气形势常用______图表示。(天气) 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__________的地图。(气象信息)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由法国天文学家在1853年绘制的11月12日欧洲天气图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5节 风学案(教师用) .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5节风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课堂学习设计 [科学探究] 将一气球充满气,并松开气球的充气口,用手靠近充气口——感觉:空气涌出,这就是风。 1.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2.风的形成。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3.风的基本要素。 (1)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即: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图2—10)。符号代表东风。 2.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 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一般可分 0~12 级。 阅读: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目测结果。 (3)风向和风速的测量。

①风速仪。 讨论:②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测风向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4.风对人类生活、动物行为的影响。 如:大风暴来临前,沙漠之舟骆驼表现出惊恐,不肯行走;刮大风时,一些会飞的动物不轻易起飞等。 思考与讨论: 1.风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给我们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课内补充例题] [例题]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D )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转 D.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解析]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由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两地的气压不同,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地面的冷热不均、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地球的自转等都是形成风的原因,但直接原因是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故四个选项中应选D。 [答] D [课内练习] 空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根据风速的大小,风可分成 12 个等级。 [课时小结] 本课时学习了风的形成原因,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及表示的意义、度量单位,了解了风向标、风速仪的使用。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和风速,风速的度量单位有米/秒和千米/时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2.气象观测中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 3.风从甲地吹向乙地,由此可以判定甲地的气压高于乙地。 4.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他的 ( A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 左后方 D.右后方 5.列举几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判断风的方法。

浙教版科学八上2.5 天气预报 练习题(含答案)

天气预报 一、选择题 1.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暖层 D. 外层 2.冷锋或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降雨 B. 降温 C. 升温 D. 台风 3.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70%.”根据这个预报,下面第()种说法是正确的. A.明天这个地区70%的时间会下雨B.明天这个地区70%的地方下雨 C.明天这个地区下雨的可能性不大D.明天这个地区下雨的可能性是70% 4.衢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18 年10 月30 日多云转晴,全天气温16—23℃,西北风2—3 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 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C. 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D.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5.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降雨 B、降温 C、升温 D、干旱 6.2013年2月28日17时,上海市天气预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未来48小时最低温将下降7-8℃,此次寒潮爆发的原因是() A、冷锋南下形成的 B、暖锋由北向南移动 C、上海处于高压区 D、上海与北方各地处在同一等压线上7.下列描述中属于温州的天气现象的是() A. 夏季多雨 B. 小雨转阴 C. 四季分明 D. 冬暖夏凉 8.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过境前天气晴好B.过境时,气压升高 C.冷空气在锋面以上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9.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 ) A. 今天的气温突然降了下来 B. 近几年绍兴的冬天好像温暖了许多 C. 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 现在空气中好像能挤出水来 10.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份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 B. C. D. 11.如图表示部分天气图,图中甲所示的符号表示() A. 雾 B. 霜冻 C. 暖锋 D. 冷锋 12.“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 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天气预报教案设计(精选7篇)

天气预报教案设计(精选7篇) 天气预报教案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天气记录。 3.能够大胆地参与讨论、设计天气图标,对天气记录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光盘:《天气预报》。 2.幼儿用书:《做气象记录》。卡纸若干,笔人手1份。 3.每人1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常见的天气状况。 1.教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教学光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这是什么节目? 教师:这是什么电视节目?这位阿姨在干什么?每个城市的天气状况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状况?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看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教师:你知道怎样预报天气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二、师幼共同讨论。 1.确定天气记录表的内容。 教师:天气预报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可在幼儿园怎样进行预报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气象员。 教师:我们要记录天气,可记录哪些内容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确定记录天气的内容,如日期、天气状况、气温及记录人等,教师一边和幼儿讨论天气记录的内容,一边在黑板上吧相应的内容画在表格里。 教师:小朋友一起讨论制定了天气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要记录哪些内容,在哪里记录?

三、师幼一起讨论记录天气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各种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 教师: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状况呢?(如观察天气、听天气预报等)教师:怎样表示各种天气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什么样的图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状况。晴天可以用什么图标来表示呢?雨天、阴天、下雪天呢?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用绘画的形式分工设计,并分别画在卡纸上。 2.集中交流。 教师: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都是用什么图标来表示不同天气的,晴天用的是什么图标? 教师:在这么多晴天的图标中,你认为哪种图标最合适,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确定一种表示晴天的图标,并将其他的图标拿掉)大家认为这种图标表示晴天最合适,那我们就用这种图标。 3.师幼一起讨论确定阴天、雨天、下雪天的图标。 教师:怎样知道今天的温度呢?(注意迁移幼儿认读温度计的经验)温度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今天的温度。 教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刊一看现在是多少度?拿温度计时要注意什么?幼儿交流各自观察到的温度。 四、幼儿分组记录天气。 1.幼儿分别用图表记录今天的天气并互相交流。 教师:想不想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请小朋友打开幼儿用书,翻到《做气象记录》这页,我们就用自己设计的图标来记录今天的天气吧。今天是几月几号?应该记录在哪里? 教师:我们已经回记录天气了,那么什么时间来做天气记录最合适呢?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每天请幼儿做天气记录,并完成幼儿用书的内容,两个星期做一次各种天气的统计。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提醒幼儿关注天气变化,每天收看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教案设计(篇2) 活动目标: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2.5 天气预报(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2.5天气预报 目录 (1) (2) (3) (3) (6) 1.获得天气的信息 (1)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意。“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15~23 ℃”表示了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2)云量与降水等级 2.天气图 (1)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 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的为高气压区,天气晴朗干燥。 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的为低气压区。天气阴雨潮湿。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2)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的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

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常见天气系统有高压、低压、暖锋、冷锋、台风等。 (3)现在天气预报除了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外,还有大量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收集的各种气象信息。 3.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即主要包括气温、阴或晴、降水的可能性或强度、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空气的湿度、空气的能见度、空气质量等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3)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其单位一般用摄氏度。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1.天气图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要会根据天气图上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趋势来判断天气变化情况。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系统、暖锋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 2. 锋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做锋面。冷锋和暖锋系统应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锋面系统对所预报地区产生的影响。锋面移动的方向大致就是天气图上冷、暖锋面的三角或半圆凸所指的方向。锋面系统移入该地,则该地会逐渐出现此类锋面影响下的天气。 ①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温、大风和降雨的过程。 表示方法: ②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天气,并能使气温升高。 表示方法: 【例1】有关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周的阴晴、风、气温、降水情况

2020—2021年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5节 天气预报

2020—2021年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天气预报 一、单选题 1.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色表示陆地 B. 蓝色表示海洋 C. 白色表示云区 D. 绿色表示陆地 2.学校准备周末到郊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 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什么符号?() A. B. C. D. 3.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 ℃~6 ℃,降水概率20%。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 下雨的可能性大 C. 不可能下雨 D. 绝对有雨 4.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C. D. 5.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A. B. C. D. 6.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春季我国天气多变,气温变化剧烈,常德市5月31日最高气温达33 ℃,对比 前一日气温飓升9 ℃,5月31日的天气可能是( ) A. B. C. D. 7.(2010·湖州)如图是我省某类自然灾害的卫星云图,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 台风 B. 地震 C. 寒潮 D. 干旱 8.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林地 B.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陆地 C. 白色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D. 降水的多少与卫星云图上的白色深浅无关 9.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气压和风 B. 气温和降水 C. 气压和湿度 D. 空气质量和风 10.大家约好明天去郊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同学说他刚看过电视,小明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请你说 出天气状况()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每课教学反思 第1节大气层 本节课气氛较好,学生都能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从内容来看,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单单讲大气层的话,学生就会感觉像是很遥远的事情,讲到身边的空气,很亲切地感受到原来大气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我们讲的东西就是我们身边的东西,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大气层,引导学生去纠正自己认识的大气层中的错误,对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平时课外科学知识积累很少,同时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也留意观察的不够多,所以他们讲出的一些事例没有很大的新意,引导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步入你所设计的意图中。我想如果在课前能学生去找些资料,上网收集一些平时自己不了解的知识,那课堂效果会更好。 本课的教学是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就教材内容而言,《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是地理选修模块的内容,涉及地理 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又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从课标要求看,要求学生说出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要处理好

以下几个问题:1、理解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大致如下:首先用央视公益广告视频导入,引导学生感知大气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而徽发学生探求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欲望,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然后从大气污染的概念入手,从大气污染的本质原因中,导出两个关键词,即“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大气污染物”,接下来重 点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最后,设计一组典型例题,以训练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检测学生能否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第2节气温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我国1月平均气温 分布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图,计算南北温差,归纳出冬季气温 的变化规律。接着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探讨夏季气温变化规律,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对比同纬度的南京和重庆,明确青藏高原气温是受地势的影响。最后通过学生的展示活动,完成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气温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收到了本组老师的认真点评,有需要继续发扬的亮点,比如导入精彩,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积极性较高,但 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今后努力改正。首先是时间安排上前松后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公开课

天气预报 1.有关天气预报中的术语,描述正确的是(D) A. 阴就是指全天都是云 B. 只有万里无云才为晴 C. 12小时内降雨小于10毫米的为小雨 D.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天气图上的曲线叫(C) A.等温线B.等高线 C.等压线D.等距线 3.现在的天气预报除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外,还可以用(A) A. 气象卫星 B. 海底潜艇 C. 宇宙火箭 D. 节庆气球 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过境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 A. 降雨 B. 降温 C. 升温 D. 大风 5.平时我们常接触天气预报,无论是报纸、网络还是广播、电视,在表述天气状况时,都不应该 ...出现的词是(D) A.晴转多云B.多云转阴 C.大到暴雨D.寒冷干燥 6.下列行为不能 ..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D)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浏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7.天气预报中有许多气象术语,下列说法意思正确的是(D) A.凡是云量超过50%的天气都称为“阴” B.24小时内降水5~15毫米为中雨 C.“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指子夜与正午时间的气温

D.“降水概率”是对出现下雨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8.谚语“东虹日头西虹雨”蕴含的科学道理是(C) A.西面因为在下雨,所以有虹 B.位于东面的虹水汽少,位于西面的虹水汽多 C.西面有虹,西面的空气水汽充足,未来将移到本地,容易下雨 D.东面有虹,说明阳光明媚,折射成虹 (第9题)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b、c、d四地天气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B) A. a、b、c、d四地都为阴雨天气 B. a、c为晴朗天气 C. 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 b、c将出现阴雨天气 10.2011年5月26日,杭州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说明此日该地区为(C) A. 阴雨天气 B. 多云天气 C. 晴朗天气 D. 台风天气 11.正在海南旅游的小张在电话里给你描述当地的天气:蓝天上只有一丝一丝的云飘动着,天气很热,现在是下午2点,气温高达34 ℃,好在阵阵凉风从东南方海面吹来,把一些椰子树吹得一晃一晃的,才使人感到有点凉意。请你用气象预报用语把此时当地的天气再描述一遍:天气晴,东南风2~3级,最高气温34_℃。 12.“一场秋雨一场寒”反映的天气特征是(B) A.台风过境B.冷锋过境 C.暖锋过境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南下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衰退的暖湿气流相遇后,形成了锋面雨,一次次的冷空气南下,造成了一次次的降雨,同时气温也逐渐下降。 13.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第5节 天气预报

第5节天气预报 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 2.学会看天气预报 3.学会看简单的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1.看天气图。 2.冷锋和暖锋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一、怎样看天气 情景1: 神舟六号就带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带着中国人民的骄傲顺利地升上太空。就在那一天的早上,神舟六号差点不能升空,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答:天气,因为那天下雪了如果雪再大一点恐怕就飞不上了。 问题1.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谈一谈) 问题2.你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①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拔气象预报电话,查互联网 ②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③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问题3.展示书本上某地的天气预报(明天阴到多云,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15℃~23℃)。从中你知道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吗? 介绍各种天气用语的含义及符号 一般天气预报包含了五个要素:云量、降水量、降水概率、风向风速以及气温。 二、天气图 1、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可以反映出天气形势) 回顾在七年级下册所学的等高线问: 1.B、C两点高度有什么关系?

2.A 点的高度是多少? 观察书上P74图2-27 天气形势图回答: 1.B 、C 两点表示什么? 2.A 点的气压是多少? 注: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等压线 高气压:中央气压高 低气压:中央气压低 1.A 点的气压和B 点的气压相差多少? 2.A 和B 的天气怎样? 3.假如B 地长期被高压系统控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压系统:多晴燥天气 低压系统:多阴雨天气 从天气图中,我们还看到“ ”“ ”两种符号,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讲解:由于空气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如果高气区和低气区的气温相差较大的时候就形成另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锋 锋面:冷空气和暖空气的交界面 锋 暖气团:温度较高的空气(上升) 冷气团:温度较低的空气(下沉) 锋是会移动的。 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大风、降温、降雨天气。 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的天气。 问1:冷锋和暖锋分别将带来什么天气?(暖锋类似于吹风机) A B 103 102102A B C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5节 天气预报复习巩固第二十二篇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5节天气预报复 习巩固第二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水概率100%,气温3℃/﹣8℃,使说明( ) A、今天肯定有雨,气温最高8℃,最低零下3℃ B、今天肯定有雨,气温最高8℃,最低3℃ C、今天肯定没雨,气温最高3℃,最低零下8℃ D、今天一定有雨,气温最高3℃,最低零下8℃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色表示陆地 B、蓝色表示海洋 C、白色表示云区 D、绿色表示陆地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雨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在该地区的卫星云图上有利于抗震救灾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明在看电视卫星云图的时候,发现东台地区是一片绿色,这表明东台的天气状况是( ) A、晴朗 B、阴雨 C、雷暴 D、无法确定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天气预报出现预警符号时,下列生产或活动合适的是( ) A、出海捕鱼 B、春游踏青 C、室外锻炼 D、室内读书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当发生下列哪种天气时,应及时关掉家用电器电源( ) A、 B、 C、 D、 【答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5节 天气预报》教案2

《第5节天气预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天气的两个特点; 2、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当天的天气状况导入新课——多变的天气。 (讲授新课) (过渡)天气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展示材料及图片,引导学生分别得出结论:材料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生活、交通的关系。 (过渡)不同的天气状况有不同的描述方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描述天气。 (引导)展示六幅图片,问:你最喜欢的天气是什么?最不喜欢的天气是什么?引导让学生把相应的天气状况对号入座,并小结:人们常用阴晴、风雨雪等来描述天气状况。 (过渡)描述天气的词汇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天气有两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引导)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两个特点。 展示材料:(1)今天天气晴朗。(2)刚刚下了一阵雨。 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时间。 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状况并不相同。那么,如果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会不会一定相同呢?(不会) 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大。 (小结)从“天”是指时间、而且是短时间,“气”是指一个地方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从而归纳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过渡)天气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但天气又具有时间短、变化大的特点,那我们如何才能较准确地预知未来的天气呢?(通过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因此,接下来就来学一学,如何读懂天气预报。 (过渡)展示一幅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问:图中中国各城市名称旁边都有些什么?从而进入天气符号的学习。 分四组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要求学生观察后判断各个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状况。 (过渡)但天气预报图中的天气符号常常会成双成对出现,应该如何念?还需给学生补充说明:天气预报中温度(-8℃,3℃)的两个值依次是当日的最高温度(3℃)和最低温度(-8℃)。 展示一幅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请几位同学尝试当一回天气预报员,播报出相关城市的天气情况。

2018年秋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5节 天气预报

第5节天气预报 01知识管理) 1.怎样获得天气的信息 (1)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意。“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__可能性大小__;“15~23 ℃”表示了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2)云量与降水等级 2. (1)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__气象信息__的地图。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__天气系统__,如高压、冷锋等。 (2)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__锋面__。锋面上的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__冷锋__,常带来降雨、大风和__降温__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__暖锋__,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__升高__。 02基础题) 1.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 ℃~6 ℃,降水概率2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 D.绝对有雨 2.下列能正确描述台州天气情况的是(C) A.阴转多云,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14时,4级东南风 B.多云转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12时,4级西北风 C.多云转阴,气温日较差14 ℃,4级东南风 D.晴转多云,气温年较差14 ℃,4级西北风 3.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的影响的是(B) A.望梅止渴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D.程门立雪 4.(常德中考)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春季我国天气多变,气温变化剧烈,常德市5月31日最高气温达33 ℃,对比前一日气温飓升9 ℃,5月31日的天气可能是(D) 5.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绿色的区域,其天气状况一般是(D) A.阴雨B.大风C.沙尘暴D.晴朗 6.“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段天气预报表明(C)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5节 天气预报作业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

第5节 天气预报 课堂笔记 1.了解天气预报 (1)云量:天空总云量在108以上为“阴”;总云量在105到108为“多云”;总云量在103到105为“少云”;总云量在103 以下为“晴”。 (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降水量: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15~30毫米为,大于30毫米为。 2.天气图 (1)含义:用来表示天气形势,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2)等压线: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3)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①锋面:指冷暖空气的交界面。②冷锋:向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时带来 、和降温天气,冷锋过境后为、晴朗天气。③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暖锋过境时带来、气温升高,暖锋过境后为、晴朗天气。 分层训练 A 组 基础训练 1.关于天气预报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没有关系 B .只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作用 C .只对人们安排生产有作用 D .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安排生产都有作用 2.下列描述天气的现象中,不属于天气预报的是( ) A .晴到多云 B .局部地区有雷阵雨

C.偏北风3级 D.四季如春 3.关于冷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 B.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冷锋过境后天气稳定,一般不会变化 4.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卫星云图是地球大气的图像 B.卫星云图能显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 C.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的是海洋 D.卫星云图能显示台风、暴雨、寒潮等自然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及强度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6.不管冷锋还是暖锋过境时常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降雨B.降温 C.升温 D.升压 7.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的相同特点是() A.寒冷的B.炎热的 C.阴湿的 D.晴燥的 8.某气象台某晚发布天气预报:“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对于这则预报,请解释有关天气预报用语: (1)“多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到。“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以上。 (2)“小雨”指12小时内降水。 (3)“14℃~23℃”表示和。

2019-2020学年度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5节 天气预报浙教版巩固辅导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5节天气预报浙教版巩 固辅导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在卫星云图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情况有( ) ①阴晴②风③气温④空气质量⑤降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关于人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 B、上臂和前臂通常合称为胳膊 C、臀部外上部常被选作肌内注射的部位 D、下肢分为臀、大腿、小腿、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风的预报主要内容是风向和风级,下面对风向和风级的理解正确是(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是指风的强弱,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弱,风的级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水概率100%,气温3℃/﹣8℃,使说明( ) A、今天肯定有雨,气温最高8℃,最低零下3℃ B、今天肯定有雨,气温最高8℃,最低3℃ C、今天肯定没雨,气温最高3℃,最低零下8℃ D、今天一定有雨,气温最高3℃,最低零下8℃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明根据如图预测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情况,正确的是( ) A、哈尔滨:雾,8﹣10℃

B、北京:晴,10﹣12℃ C、武汉:多云,10﹣20℃ D、广州:暴雨,18﹣25℃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现在的天气预报除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以外,还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获得? ( ) ①气象雷达②气象探测火箭③气象探测气球④海上船舶⑤海底潜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2—3级转3—4级,气温20℃/8℃。小明对于这次预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雨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C、风力会越来越大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