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向社会培养具有机械加工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知识目标上要求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一般的了解;素质目标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的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制造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具有团体协作能力;能力素质上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机械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及管理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

知识能力要求表(续)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业年限:叁年(全日制)。

四、课程体系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及作用的介绍)

1、《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作出概要性的论述。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本课程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该课程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分析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等等。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4、《高等数学》

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以微积分学为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微积分研究的对象 -- 函数及微积分研究的重要基础—- 极限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的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理论和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并介绍了微积分学的有关理论的应用。作为微积分学的延伸和应用,本课程在最后

介绍了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解法。

5、《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任务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6、《体育》

体育课实行专项课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基础和自身情况选择专项体育课学习内容,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应系统学习两门专项课内容。大学体育课学习内容设置如下: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体魄,具有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7、《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为全院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属计算机方面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Internet技术。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9、《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主要讲授就业环境与就业制度、就业程序与形式、职业选择的准备、求职信息获取与使用、求职材料的制作、求职的主要途径、笔试与面试、自主创业、完成角色转换,适应职场社会。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掌握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能够规划学涯和职业生涯,掌握基本的求职择业的方法、途径,为将来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及作用的介绍)

1、机械制图与AutoCAD

掌握制图基本知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与图形,组合体的视图,机械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复杂零件图,中等难度装配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识图和应用目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进行平面和三维图形的计算机辅助绘图.

2、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近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工科院校中近机械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基本知识、设

计方法,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链传动,带传动,轴及轴承,键销联接,螺纹联接。

3、机械制造基础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及金属切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与切削用量的选择,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机床的结构布局、成型运动、传动路线、典型机构的结构与调整方法。熟悉车削加工与普通车床,铣削加工与万能铣床,其他加工方法及机床。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原理:工件的定位,“六点定位原理”,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工件的夹紧,熟悉典型机床专用夹具结构,专用夹具设计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毛坯选择,零件工艺分析、工艺路线拟定,确定加工余量,填写工艺流程.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箱体类零件加工。具备一定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装配、装配精度和装配尺寸链,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4、公差与技术测量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公差配合的应用,理解各章的重要定义和基本公式,对于最新的国家标准一般的了解;要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误差和公差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光学量仪的使用方法和检测原理。侧重技术测量的操作与工具的使用方法。

5、CAD软件

掌握常用CAD/CAM软件(如Mastercam、CAXA、UG、Pro/E等)的应用,能熟练应用软件进行模具的造型设计和数控加工.

6、ACCES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本课程以ACCESS为平台,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角度出发,全面系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并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使用和管理技术,运用ACCESS进行表设计、查询设计、窗体设计、报表设计等工作。

7、电工与电子技术

使学生能充分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知识,为自动化及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要求掌握电路及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及分析计算方法;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了解半导体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基本知识;熟悉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特点和分析方法及应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基本表示方法及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学会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8、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对构件进行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的课程,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

设的。工程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理论力学研究质点系和刚体系统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主要讲述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和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平衡,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质点与质点系的动力学分析的研究方法。材料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下,为构件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计算能力。为学生后继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及有关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力学基础,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9、自动控制原理

本课程紧密围绕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介绍控制系统的物理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数学模型有明确的了解;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法、频域法、和根轨迹法;能够根据对系统提出的性能指标要求进行系统综合与校正;对非线性系统和离散系统具有基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能够应用MATLAB和Simulink等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及仿真.

10、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性能特点,建立起材

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加工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妥善安排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基本概念多,与实际联系密切,学习时应注意联系金属工艺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分析、理解前后知识的整体联系和综合应用。

(三)专业核心课(课程内容及作用的介绍)

1、《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机械类和近机类本、专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连接电气控制与机械装置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该课程知识广泛应用在航天、国防、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中。课程主要内容有:液压流体力学、液压元件(阀、泵、缸)、液压辅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设计.本课程教学必须要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面向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加工共性问题的主干课程,其目的在于应用机械加工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机械制造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复合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着重培养学生计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

工程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理论;机床夹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机床夹具精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工艺路线设计、机床工序设计,工艺尺寸图表的设计及应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及加工过程的控制;机械加工精度理论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提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现代制造技术的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的工艺技术、先进生产制造管理技术等。

3、《电机与电气控制》

电机与电气控制为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部分非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以后参与专业领域的设计会有极大的帮助。本课程内容即教学内容,包括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常用控制电机、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教学中遵循“应用型、实用型”的指导思想,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讲解,对于各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要通过实际元件讲解,控制电路要讲清控制特点,控制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器元件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控制设计方法,能够熟练地设计出简单的控制线路,为后继课程及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4、《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一般原理、数控编程一般方法、数控系统及其伺服进给系统的基本理论,能按具体图纸要求编制一般目的数控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命名方法;初步掌握常用G代码和M代码的应用方法,理解一般数控车床编程方法和开环伺服系统的设计;对数控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对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种驱动元件的发展趋势和成就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关问题。(四)实验实训课(手段与目的介绍)

1、金工实习

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可获得机械产品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初步具有工艺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大工程意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背景知识实践基础。是学生学习《金属工艺学》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类课程的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建立工程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的奠基课程。

通过《金工实习》,初步使学生建立起创新思维、成形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了解金属毛坯和零件常用加工方法,了解所用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常用量具。

2、军训与国防教育

军训和国防教育是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

新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表达设计对象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设计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构思和总体把握设计方案的水平。掌握机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设计或选用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

五、成绩考核

理论课在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或考核。一门课两个以上学期完成的,每学期按一门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或考查按百分制记分,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

根据实训课程标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技能成绩,技能考核与校外实训教学接续单位共同组织考核,技能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考核途径包括学生自评、实际操作、笔试、答辩、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总结、项目设计等。

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的可获得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资格从业证书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表

七、毕业标准

(一)毕业合格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

(2)思想道德表现合格;

(3)取得两个以上职业技能证书

(二)优秀毕业生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或良好以上,非专业核心课程无补考;

(2)思想道德表现良好以上;

(3)取得专业从业资格证书或三个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2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中,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开展机械系统运行与维护、集成与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 1、以中国制造2025为人才导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以智能制造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为特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2、引进实力企业,加强合作,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学以够用为主,用以工程实际为度。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进行项目化、案例式课程体系教学,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点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应用系统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 (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 (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一般问题的推演、分析、计算和设计; (4)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机电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前沿,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般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价、比较和综合。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判断机械设计制造过程的一般问题,借助文献研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常一般题关键环节和因素;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和方法,准确表达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复杂问题;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和方法,借助文献研究,理解解决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复杂问题有多种方案,并能够根据应用条件选择和替代; (4)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和方法,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复杂问题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材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够分析与解决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科学素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备机械设计与创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创造、产品开辟、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材。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预期能达到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如下: 目标 1: (职业能力) 掌握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创造、技术开辟、应用 研究或者教学科研等工作。 目标 2: (社会素质)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实践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目标 3: (竞争能力) 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机械产品设计、创造过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 目标 4: ( 团队协作) 在工作中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 5: (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不断学习,适应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前沿科技的发展。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 专业知识,形成机械设计创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创造过程、传动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对应通用标准 1 ) 1-1 能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并能够理解其如何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描述、分析与求解; 1-2 能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流体、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等知识领域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运用于机械设计、创造过程、传动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计算、分析与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向社会培养具有机械加工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知识目标上要求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掌握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一般的了解;素质目标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的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制造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具有团体协作能力;能力素质上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机械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及管理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

知识能力要求表(续)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业年限:叁年(全日制)。 四、课程体系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及作用的介绍) 1、《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作出概要性的论述。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本课程以马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 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 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 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 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 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 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 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 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 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 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 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工业的持续革新,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该领域的需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国内外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 ●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 ●制造技术:包括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床夹具设计等; ●自动化技术:包括PLC编程、电机与驱动、工业网络技术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CAD、CAM、CAE等软件的应用。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本专业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原理和应用; ●课程设计: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生产过程的了解;

●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 能力。 师资力量 本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学历、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教学方法 本专业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 考核方式 本专业的考核方式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同时,将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过程考核,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操作。 培养特色 本人才培养方案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以突出培养特色: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意识; ●国际化培养: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师资力量,以及与国际企业合作等 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培养的机会; ●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以满足学 生的不同需求;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应我国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轻工、能源、通讯、电子、信息等领域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的需求。 1.理论知识。要求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可以理解相关国际学术期刊的文献。 2.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工程设计、试制、测试和调试工作。 3.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探索新技术、新方案和新思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有效地参与团队工作,协调各方利益,达到团队目标。 5.终身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持续更新与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三、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1.大学物理 2.数学分析 3.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4.工程制图 5.工程力学 6.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基础 7.材料力学 8.机械设计

9.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 10.传动与控制 11.机械工程制造实习 12.热力学 13.流体力学 14.机械振动学 1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16.微机控制技术 17.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8.工业测量与控制技术 19.机电系统设计 20.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21.机械设计制造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安排既注重基础课程,也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参与实习、课程设计和科研项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广泛地积累实践经验和锻炼技能。 五、结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培养合格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将遵循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实施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环境,培养具备国际化眼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和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 (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 (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 1. 实习实训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 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3. 实验课程 学生需要参加一系列的实验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实验、自动控制实验等,通过实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四、就业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接受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的强化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机械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机电产品及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技术经济与管理的初步知识,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及其发展动态; 3、掌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掌握计算机设计开发工具,具有对机械设备部件和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基本应用研究能力,以及应用软件分析工具对相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求解与论证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对先进机电产品及其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开发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信息查询及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工程学科专业知识提炼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领域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5、具有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领域的行业法规和安全规范,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6、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学位及学分要求 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8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6。5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4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63。5学分,实践平台35学分。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获得毕业证书。获准毕业并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者,且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学位考试,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平台(46。5学分) (1)公共基础课:要求修满38.5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202 二、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制造、机电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器人结构设计、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生产管理等方面从事技术工作,尤其是在以机械代替人工技术的开发、改进、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服务方向:机械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保养及开发工作;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机关、事业单位的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工作;机械工业领域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数控制造、设备管理维护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职业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专业方向及特色 1、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机械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械结构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2、数控技术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技术、CAD/CAM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数控加工、机床维护、生产管理及数控培训等方面工作。 五、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2、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编程、自动检测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CAD/CAM、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机电传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基础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见表3 六、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和相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机械学、现代制造技术、机电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技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研发、现代制造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制造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锻炼,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有: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知识,以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二、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三、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辅助制造实用软件、机电传动控制、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技术与应用。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专业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及装备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实训、数控岗位技能提高实训(高级)、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共周。 五、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本专业培养方案主要特色 本专业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是以机械制造为主,兼顾产品设计和机电控制,突出先进制造技术与机电控制技术的应用,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专业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处于研究决策与操作执行层之间的,对工程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工程技术分析研究、对开发的新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实施,能对生产决策进行生产组织,掌握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2、专业代码:580101 3、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4、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素养,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通用设备、数控设备的安装、 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三、就业方向 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通用设备、数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营销,机械行业生产一线管理等方面的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人才规格 1、思想品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学习品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新欲,热爱学习,能自主学习,有创新精神。掌握2~3门职业技能。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 4、基础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绘图知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外语基础知识等。 5、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6、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知识;具备一定的先进制造技术知识、数控技术应用知识。 7、拓展知识: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软件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会查阅专业手册及相关资料。 8、基本能力:具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具备通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收集、查阅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及信息能力。 9、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机械制造与维修能力;通用设备及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素养培养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素 养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制定专业素养培养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围绕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素养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应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和软件应用,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内容 1.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包含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基础课程,学生还应参与实践教学,如实验课、实习和毕 业设计。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外拓展活动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活动,如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这 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 力和领导才能。 三、培养方法 1. 多元化教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方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座、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导师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导 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别培养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 实践与科研结合 实践和科研是培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积 极开展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通过参与科研项目,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2. 专业代码:56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以三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四、职业面向 表1 专业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社会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发展需要,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数控编程、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生产管理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的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电工电子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工程力学知识、典型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和装备的初步知识; 了解最新发布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熟悉先进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3.能力 具有机械识图与绘图的基本能力; 具有CAD/CAM 等软件应用的初步能力; 具有工程材料选用及热加工方法选择的初步能力; 具有机械机构与结构原理分析及初步设计的能力; 具有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有机械产品质量检验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的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备常用机床设备及工装的基本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能够解决实际机械工程技术问题及从事一线生产技术管理的一般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有本专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见附件) (二)专业学习领域基础课程 1.机械制图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在机电装备行业,包括电梯制造、安装、维修等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绘图、识图水平。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基本理论,贯彻执行制图标准,能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梯零部件图、装配图等,能看懂基本土木建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