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
精神科安全护理管

九、新病人安全管理
• 新病人入病房前必须做全身安全检查,尽 量避免在家属面前做安全检查,如家属在 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 • 病人入病房,除携带日常用品外,其他危 险品(利器、绳索、火种)及贵重物品等 禁止带入。病人衣服、食品、零用钱等交 护士保管,并由家属双方签名 。
十、病人服药时的安全管理
• •
十一、病人探视时的安全管理
• 探视病人按探视制度执行,非探视时间, 尽量避免探视,防止意外。 • 新入院或危重病人的探视根据病情,经护 士长同意后,在指定地点会客。 • 一般病人家属探视均在会客室,家属不得 进入病房内 • 家属探视时必须有工作人员接待登记,家 属不得把危险品、限制物等直接交给病人。 • 探视后病人进病房前要做安全检查
谢谢大家!
十五、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 医疗护理文件既是医疗、护理、科研、医院管理 的重要工具,又是成为了一种法律文件。而多数 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疗 纠纷中承担了不应有的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责任, 因此,应认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强调 培养护理人员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性, 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事实求实的态度,使护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 树立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意识,遵照科学性、真 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 自觉的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同时也要在保证病人 安全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避免承担不 必要的风险和责任。
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
一、掌握病情
心中有数
•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病人总数、病人病情、诊断、 对有严重伤人、自伤、逃跑的特殊病人要心中有 数,重点看护,随时在护理人员视线内。 • 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不能让其单独活动,发现先 兆及时与医生联系,报告护士长。 • 对有自杀和逃跑倾向的病人要提高警惕,不能让 病人摸索到工作人员的工作规律。 • 对兴奋躁动的病人,要做好隔离和保护,仔细观 察,防止保护带被解冲动伤人和毁物。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

1、对于此类病人护士应如何加强观察并及时沟通, 发生冲动的先兆?
(1)注意观察病人的行为,言语,面部表情及 时和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对病人 进行心理疏导
(2)先兆:如躁动不安、恐惧紧张、言语紊乱、 举止怪异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 妄想,如听到耳边有声、看度极大的情绪变化,多疑、 脆弱、喜怒无常、令人无所适从。
• 精神病人失眠的表现夜间睡眠减少,有的夜间不能入 睡则不停的抽烟,常预示疾病又有复发的可能;缄默 不语的病人若整夜展转难眠,说明存在不愿暴露出来 的精神症状,如疑人害己,疑有人监视等;抑郁症病 人常有早醒,此时情绪抑郁消极,特别容易发生自杀; 恢复期病人出现几天的失眠,预示病情有复发的可能。 病人入睡困难,不时起床,心神不定,预示将有意外 事件发生,常提示病人出现幻听,存在被害妄想等症 状;睡眠时间倒置,一些懒散的病人,他们白天睡觉, 晚上则不肯睡觉。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
护理四班 XX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安全护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易出现自杀、 自伤、冲动伤人、毁物 等破坏行为,或外走。 精神科意外情况常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因此,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 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 不仅能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不能提高医疗 护理质量。
2、女病人经期护理 • 女性患者经期病情加重 • 掌握病人月经规律 • 心理疏导、卫生宣教,及时更换污染被服
饮食护理
• 一般集体进餐,护士按时、按量、按病情需要准备饮食
• 在进餐过程中,护士分组负责观察进餐时秩序、进餐量、 进食速度。防止患者倒食、藏食,防范患者用餐具伤人或
自伤。
精神科护士工作内容

精神科护士工作内容
精神科护士是一种专业的护理人员,他们专门负责照顾和治疗精神疾病患者。
他们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和诊断
精神科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家庭背景等信息,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 治疗和护理
精神科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
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管理和监督
精神科护士需要管理和监督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
他们需要确保患者的生活环境安全、卫生,避免患者自伤或他伤。
4. 教育和支持
精神科护士需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病情对生活的影响。
5. 协调和沟通
精神科护士需要与医生、社工、心理医生等多个专业人员协调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他们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和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他们的工作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护理措施

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护理措施
精神科安全护理的护理措施
1、安全策略:采取安全策略,包括室内布局设计,建立安全的环境来保证病人安全,避免病人有自残、跳楼等危害行为发生。
2、限制权限:限制病人使用某些易引发危险的物品的权限,并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适当调整限制的范围和程度,如佩戴安全带,抑制病人自由活动等,以便预防危害行为的发生。
3、观察护理:对病人进行定期观察,及时发现病人不适或者危险状态,防止危害行为的发生。
4、沟通护理:通过与病人的友好沟通,帮助病人了解他们的情况,保护他们的权利,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降低病人的情绪,减少危害行为的发生。
5、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减少病人对危害行为的发生。
6、药物护理:根据病人的情况,按时使用药物,有效控制病人的行为,减少危害行为的发生。
7、家庭护理:加强与病人家庭成员的沟通,了解病人家庭情况,帮助家庭成员理解病人的情况,加强家庭的支持,有助于预防危害行为的发生。
精神科的基础护理

精神科的基础护理精神科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安全护理、个人卫生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等。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 1 安全护理由于精神病患者幻觉、妄想的存在,没有自知力所以常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比如自杀、伤人、毁物、外走,因此安全护理特别重要2 精神病患者意志缺乏,对生活无要求,懒散,不料理个人卫生,所以日常生活护理也是我们主要基础护理工作之一。
一、安全护理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出现自杀、冲动伤人、毁物等破坏性行为;无自知力,否认有病拒绝住院与治疗;工作人员的疏忽与处事不冷静都可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这种危急意外情况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特别是新入院一周内,因此我们护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随时警惕不安全因素,谨防意外。
(一)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护士要熟悉病史,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发病经过、诊断、治疗、护理要点,对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出走企图或行为的患者随时关注其动态,严重者必须安置于重病室内护士24小时重点监护,一旦有意外征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二)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要尊重、关心、同情、理解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良好的护患关系会使患者主动倾诉内心活动,流露出自杀或有冲动伤人的征兆时,可及时制止,避免意外发生。
(三)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工作制度护士要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如给药治疗护理、测体温护理约束带护理、外出活动护理等等,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四)加强巡查严防意外凡是患者活动的场所,护士都要经常巡视,10~15分钟一次,重点患者不离视线。
上约束带的患者特别注意观察保护,观察患者的皮肤血运情况,防止被其他患者伤害。
病房工作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护士要特别加强巡视,病房的每一处角落都应仔细察看,特别是厕所、走廊尽头、暗角,极易发生意外。
(五)加强安全管理1 保证环境安全病房设施要安全,门窗有损坏及时修理。
病区、办公室、治疗室等场所应随时上锁。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

或专人喂饭。 ✓ 暴饮暴食者,适当控制其食量,逐步改进不良的进食习惯
喂食的要求
• 体位:尽量取坐位,卧床患者抬高床头45° • 先稀后干 • 温度适宜 • 速度要慢,检查口腔无残留时再喂下一勺。 • 观察患者进食时状态(面色、吞咽速度等) • 记录进食量并交班
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 每周帮病人修剪指趾甲一次。定期带病人洗澡,更换衣裤
及床单 ➢ 卫生冷暖护理:关心患者衣着,随季节、气温变化及时督
促或帮助病人增减衣物。 ➢ 女病人经期护理。
排泄护理
➢ 每天观察患者排泄情况,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诱导排尿, 无效时遵医嘱导尿。对三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缓泻剂或 灌肠,以解除便秘,预防肠梗阻、肠麻痹的发生,鼓励患 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多活动,防止便秘。
• 对主观性失眠的患者,可在其入睡后用红笔在手背上做记 号,待醒后善意告知患者,以证明确实熟睡。
• 夜班护士统计病人的睡眠时间,对有睡眠障碍的病人,做 好记录与交班。
组织管理——分级管理
• 封闭病区病人实施分区域包干责任制管理(重症 区和康复区)
• 护士分为两组,各组配置相应资质和数量的护理 人员,实行领班负责制
训练,一般技能训练) • 就业技能训练 • 社交技能、沟通技巧等训练。 • 工娱疗法 • 心理康复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
精神科护理工作
1
基础护理
2
精神病患者的组织管理
3
接触病人的方法与技巧
精神科基础护理
安全护理 日常生活护 理 饮食护理
睡眠护理
安全护理
• 熟记病人的相貌特征,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 • 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 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工作制度。 • 加强巡查严防意外。 • 加强安全管理。 • 患者的安全常识教育。 • 隔离保护。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精神科护理安全一.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护理安全事件不仅给患者.家属造成痛苦还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次序和给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
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于:1.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各种隐患和风险,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2.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因素,达到避免发生病人和医护人员受伤的事故,从而避免和减少病人.家属和医院的经济损失,避免医患纠纷发生。
3.安全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和品质。
安全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降低意外事件的严重后果。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一)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事件1.精神病人冲动暴力行为是指病人病人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
精神病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了,可能与患者的个性.成长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周围环境.疾病本身等有关。
2.精神病人自杀.自伤行为包括非致命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等使自己受到伤害.疼痛.痛苦的事件;有意识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如服安眠药或毒药,吞服电池,戒子或玻璃,割腕,绝食等自杀行为,有的患者还可能采取一些更激烈的自杀方法:如跳楼,触电,撞墙,咬舌,自焚等自杀行为。
3.精神病人出走行为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4.其他意外事件如病人跌倒受伤,病人进食时出现噎食等。
(二)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1.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
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

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1.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是指在精神科医疗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精神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
这种管理涉及到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操作规范。
2.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状况,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监管。
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是为了避免患者因心理病症导致的意外伤害或伤害他人,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3. 目标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安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预防自残和自杀行为;•防止患者对他人造成伤害;•避免患者离开医疗环境造成危险;•提供相应的危机处理和急救措施;•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监控机制。
4. 措施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4.1 评估和分级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分级。
不同级别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4.2 职业安全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安全培训,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特殊需求和行为模式,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4.3 环境安全精神科医疗环境应具备安全设施和设备。
例如,患者房间中的窗户应采用特殊设计,以防止患者跳窗逃跑或自残。
4.4 管理和监控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设立巡视制度、使用闭路电视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异常行为。
4.5 个体化护理计划针对不同的精神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特殊护理需求、治疗方案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措施。
4.6 危机处理和急救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医护人员应受过危机处理和急救训练,掌握相应的处理技巧和措施。
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5.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对于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和分级、职业培训、环境安全、管理和监控、个体化护理计划以及危机处理和急救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精神科医疗环境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
精神科安全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
1. 评估和监测:精神科安全护理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情、治疗需求和风险因素。
护士需要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量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预防自伤和他伤: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存在自杀和他杀的风险。
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患者的自伤和他伤行为。
例如,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定期巡视患者,确保他们不会接触到危险物品,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和冲动。
3. 药物管理: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护士需要负责对患者的药物进行管理。
这包括正确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按时按量给予药物,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4. 环境安全:精神科病房的环境安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确保病房的卫生和整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
时,护士还要保证病房的安全设施完善,例如安全门锁、监控设备等,以防止患者的意外逃离和他人的非法侵入。
5. 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危机情况,例如暴力行为、抑郁危机等。
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患者的危险行为,并提供紧急的心理支持和安抚。
6. 沟通和教育:精神科安全护理不仅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教育能力。
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7. 联合协作:精神科安全护理是一个团队工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工和其他相关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精神科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估和监测、预防自伤和他伤、药物管理、环境安全、危机干预、沟通和教育以及联合协作等方面。
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护士可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