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散文的形与神》83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散文的情与理》26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课”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授课日期2021年10月17日星期一授课教师白朗课题杨绛作品节选欣赏授课班级一年(11)班授课类型阅读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杨绛的生平经历。
2、欣赏、感悟《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中节选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阅读,师生共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杨绛先生温婉内敛,坚忍高贵的品格。
重点欣赏感悟《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中节选的文段。
难点感受杨绛先生温婉内敛,坚忍高贵的品格。
关键深度阅读,感悟人生。
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美文积累二、导入:通过图片导入杨绛作品的阅读三、新课:1 学生展示杨绛相关的素材。
2 交流在你心中杨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材料补充1: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2021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材料补充2:202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21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21年,杨绛出版《洗澡之后》,为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21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21年还在公演。
3学生阅读杨绛作品节选文段,并在《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节选的文段中任意选择一段话写感悟并交流。
四、布置作业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杨绛作品节选欣赏其人:温婉内敛坚忍高贵其文:平实睿智淡雅冷静。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散文的小与大》

《现代散文的小与大》教学设计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韩宗敏教学目标:1.学习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2.了解散文实现以小见大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名言解读,导入新课——现代散文中的小与大1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淮南子》2云隐蛟龙,得其一鳞一爪,正是所想,不必观其全身。
——徐渭3凭尔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4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郁达夫5这一毫一厘便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
——朱自清说明:这一枝一叶、一鳞一爪、一瓢一粒、一毫一厘中包蕴着深广的内涵,这些名言共同说明的道理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也是散文创作中主要的艺术手法。
二、课内名篇选读,理解散文中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1《都江堰》(节选)余秋雨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21仍然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
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
他大拙,又大巧。
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
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
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
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这样。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散文的情与理》2

通“情”达“理”——现代散文的情与理厦门双十中学陈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现代散文中的情和理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现代散文中常见的情与理的表达形式;3体验现代散文中美的发现和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掌握现代散文中常见的情与理的表达形式,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知人论世把握文意,体会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2理解散文中的哲理,感悟人生真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现代散文中常见的情与理的表达形式。
2难点:感受审美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曾经说到读诗有三重“境界”:三体。
请几位同学一起回忆一下:即:体认——体会——体验(板书)。
读文学作品,应先心有体认。
体认是感觉上的问题,此为第一步功夫。
第二步为体会,“会”是以心会。
“会”除了解及能二意之外,当作会合解。
第三步要体验,必须亲自经验,非人云亦云。
我认为,其实现代散文的意境其实也有类似的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是妙悟(板书)。
“写实”的“实”,一方面是指真实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指思想感情的真实,不虚饰,不矫情。
“传神”的“神”,指的是事物内在的底蕴和神采。
它要靠“形”来传达,“形”即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
“妙悟”的“悟”,是指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透视,对生活本质的发现。
这三重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现代散文中“景”(事)——“情”“理”(板书)的表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散文的情与理。
(二)“景”(事)——“情”“理”的表现形式1写景中融“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往往景中寓情,但寄寓的何种情感则要靠文中能表现作者感受的“情语”去解读。
(1)藏情于景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吐露出来似乎太可惜,希望它在读者心中多留一会儿,于是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鉴赏》6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授课设计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一: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 步骤三,小结: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用第二种模式: 引领型例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步骤三小结: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
3.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散文的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
3.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上展示一段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点明课堂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情感和意义丰富的语言艺术的世界。
2.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抒情、意境、节奏等。
3.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文学特点,包括:贺知章的《静夜思》、于光远的《义务献血的挽歌》、方方的《易安居即景》等。
4.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包括:通过语言和意象鉴赏作品,通过模仿和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5.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通过详细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师生互动的默契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现代散文的实与虚——以《森林中的绅士》为例教学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感情。
2、理解现代散文虚与实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感情(虚)教学材料:《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导入:你印象中的绅士是怎样的?预设:—举止得体,温文尔雅,衣着光鲜茅盾笔下谁是森林中的绅士?预设:豪猪豪猪大家见过没有?出示图片、文字,介绍豪猪。
豪猪与绅士有没有相似性?预设:神似而不是形似。
作者是用豪猪象征绅士。
写豪猪就是写绅士,写豪猪的特点就是写绅士的特点。
作者介绍: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史界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作家的坛主。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腐蚀》《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他的散文爱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豪猪有什么特点?预设:形态上、待人接物上、遇敌反应、娱乐方式写豪猪就是写绅士,绅士有什么特点?一本正经、懒散、消极、盲目逃跑,无病呻吟。
绅士究竟是怎样的?表面正派、内心空虚表面快乐、实质懒散表面威风、内心怯弱主动逃跑、盲目防御你印象中的绅士为何与茅盾笔下的绅士不同?预设:时代背景不同。
你的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你对这样的人有什么评价?学习本文后,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联系人生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有何感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论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宋文学家张载虚实相生“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前言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时代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习诗歌和散文的基本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和方法诗歌1.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流派;2.选读鲁迅、臧克家、海子、北岛等诗人代表作,分析其意境、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3.听诗和背诗,提高诗歌的朗诵和记忆能力;4.创作自己的诗歌,将所学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散文1.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选读余秋雨、梁文道、杨绛、方方等作家的代表作,分析其意境、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3.练习写作,模仿和创作不同风格的散文,磨练写作能力和文学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和讲解;2.阅读和分析;3.背诵和朗读;4.写作和创作;5.互动和讨论。
教学周期本教案建议课时为6-8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1.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2.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有限,需要重视写作和表达的训练和指导。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评价和鉴定:1.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听课、作业、讨论等表现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2.作品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从语言表达、思想深度、文学感知等多个方面给予评价和指导;3.总结鉴定:教学结束后,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进行总结鉴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
结束语本教案针对美-人教版选修课程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课程,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周期,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文学的美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艺术。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单元概览】单元说明:本单元都是展示“生命的律动”的诗篇。
这些诗篇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 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天”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1 、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 、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 、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 、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精读】天狗1 、预习质疑及感悟:我的质疑:我的感悟:我的收获:2 、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我喜爱的诗句摘录:我的品评:3 、问题探究:1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特点?中心意象:天狗特点:有气吞日月星辰的恣肆、凌厉、张扬自我、狂放不羁、气势磅礴2 、请探讨本诗中心意象的深层意蕴。
“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象征意蕴):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的象征,显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的真实写照。
3 、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①完全自由体诗形式(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脚)与诗歌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
②修辞:拟人手法:使“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也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
浪漫主义的夸张:更好地展现天狗张扬自我、狂放不羁的个性。
4 、语言品味:品四类词:①动词:“吞”“飞奔”“狂叫” “飞跑”等一系列富有动感、活力的动词,将“天狗”无所畏惧、狂放不羁、恣情宣泄的特点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2.激发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兴趣。
3.掌握现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难点:掌握现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喜欢阅读散文吗?喜欢散文的哪个方面?”
学生:“作品里的景象,情怀和语言文字”
师问:“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散文是什么?它有哪些要素好特点?
曾经十分形象的描画散文:
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是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地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
依照李广田散文先生来看,散文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板书:自然随意
师:“对,自然、随意,既是散文的长处又是散文的短处,那么,散文应该如何利用“自然”之长而避“随意”之短呢?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散文的“形”与“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二.授课过程
师问:行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那么散文的形与神分别指什么?
请大家把书打到71页,快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5分钟)
学生: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课件展示:散记清谈易为,并且包含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现代散文家郁达夫
师: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散文选材很广博,对于散文来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大到一个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子,无一不是它的选材问题。
散文的行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意念为核心展示一个个片段的画面,或以情感为线索叙述一个事件的过程,或以特定的人物或事件为中心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展示:散文的“行”
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选材,结构、表达、笔法,思路等
师:接下来,我们探讨散文的“神”,那么散文的“神”主要指什么
学生: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师:如果我们把散文的行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那么神就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内在的东西。
“神”是散文的主心骨,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不能支撑起来,正如古人常说的“传神”、“神韵”。
展示:散文的“神”,指蕴含于“行”的思想感情,主要指散文的主题、内涵、精神、意蕴、发展线索等。
一般来说,“神”常常寄寓在一些醒目的词句或段落之中,它们构成一篇散文的“文眼”,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上面李广田的比喻里,所谓流水、散布,就好比散文的“行”;归入大海、回家可以算作散文的“神”。
行神兼备一篇好文章。
古人说:“形具而神生,形谢而神灭”。
说明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师: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
展示:形散神聚现代散文的特点
展示:“形散”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取材广泛,材料丰富多彩
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例如:《故都的秋》明明要写北京的秋味,秋色,却来了个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湖,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并将洋人、古人写成了作品。
二是结构多变
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可谓是不拘一格,结构、格局都依照抒发感受的需要安排。
三是表达自由
在运用表现手法时,可以吧几种手法灵活地融合起来
例如:《荷塘月色》,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夜出探幽的记叙,有荷塘月色的描写,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精彩议论,有对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的抒发,各种表达的综合运用,不拘一格。
“神不散”
主题集中,线索分明
现代散文的材料和结构看似散乱,其实都有一个中心统帅着,就像一颗颗散乱的珍珠,用一根红线贯穿起来。
主要体现在:
1、散文的立意方面,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
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3、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发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人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领会更深的道理。
探讨活动: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散文,都是行神兼具的佳作。
以《动人的北平》为例
探讨本篇课文的形与神
给学生3分钟时间
明确:《动人的北平》的“行”: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又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动人的北平》的“神”:
那就是北平的“动人”——宏伟、开阔、包容、舒适和平易。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在散文的行与神,散文的“行”,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选材,结构、表达、笔法,思路等;散文的“神”,指蕴含于“行”的思想感情,主要指散文的主题、内涵、精神、意蕴、发展线索等。
现代散文最大特点是“行散神聚”。
大家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通过“行”而准确地抓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