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合集下载

液压软管总成标准

液压软管总成标准

液压软管总成标准
液压软管总成的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产品分类:公称内径分别为538mm、5~51mm的扩口式、卡套式和焊接式(或快换式)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2. 基本参数和连接尺寸:包括产品的长度、外径、壁厚等。

3. 技术要求:包括工作压力、爆破压力、工作温度、耐压试验、泄漏试验等。

4. 试验方法:包括压力试验、爆破试验、泄漏试验等。

5. 检验规则: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周期等。

6. 标志、包装:包括标志内容、包装要求等。

7. 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工作温度范围分别为-405 型钢丝缠绕液压软管总成及-10~+121℃的6 型钢丝缠绕液压软管总成。

液压软管总成接头结构类型及故障分析

液压软管总成接头结构类型及故障分析
图 1 可拆式软管管接头
1.1 软管扣压形式及特点 软管的扣压形式主要取决于胶管的类型(或内外
胶尺寸)以及软管总成使用的承压环境,主要分为不剥 胶扣压、剥外胶扣压、内外剥胶扣压这三类,各类型特 点是:
(1)不剥胶扣压:胶管的内外胶无需剥去,只需装 管后扣压即可以完成产品,加工工艺简单。这种扣压 形式常使用于 GB/T3683、EN853 及 SAE 标准等外胶层 比较薄的钢丝编织胶管。
(2)剥外胶扣压:是需要将胶管外胶层剥去一定长 度(外胶层较厚),用于更好地使钢丝增强层与外套的 齿槽接触。当外套受外力作用收缩塑性变形时就会牢 牢扣住钢丝,从而防止接头在受高压冲击时拔脱。此 类扣压形式主要适用于 GB/T10544、EN856、SAE 标准 等钢丝缠绕胶管。
(3)内外剥胶扣压:需将内外胶层剥去一定长度 (内外胶厚),钢丝层和内胶层被挤压成波浪形,一般适 用于 GB/T10544,EN856-R13、R15 等大规格(32 以上 含 32)超高压钢丝缠绕胶管。 1.2 扣压式软管接头
图 4 矩形接头芯
(3)内锁式结构接头芯,又称防拔脱结构,这种型 式的结构专门设计了防止胶管从软管接头中拔脱, 密 封性是通过矩形结构来保证。因此,内锁式结构接头 芯其实是将防拔脱结构与矩形结构两部分融合而成。 这种接头具有高可靠性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主要用 于超高压大通径的钢丝缠绕胶管以及工况恶劣的动态 钢丝缠绕胶管总成上。如图 5 所示。
头扣压结构比较简单,从而忽视了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该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胶管的接头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扣压
量的选择,最后针对软管总成扣压结构的三类故障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液压胶管;接头结构;故障分析;结构类型
中图分类号:TH137

液压胶管使用注意事项

液压胶管使用注意事项

液压胶管使用注意事项由于液压胶管品种复杂,结构多样,加之使用条件不一,因此液压胶管使用寿命长短,不仅决定于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决定于正确使用保养。

所以即使产品有极高的质量,如不能正确地使用和保养,也会严重影响其使用质量和寿命,甚至发生不应有的严重事故,对财物造成损失。

现提供以下几点使用注意事项:1、胶管及胶管总成只能用于输送所设计的物料,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或失效。

2、正确使用胶管的长度,胶管在高的压力下长度发生变化(-4%-+2%)以及机械运动引起的长度变化。

3、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压力(包括冲击压力)下使用。

4、胶管及胶管总成所输送的介质温度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40℃-+120℃,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

5、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小于胶管最小弯曲半径下使用,避免在靠近管接头处发生弯曲或折曲,否则会阻碍液压传递及输送物料或损坏胶管组合件。

6、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扭转状态下使用。

7、胶管及胶管总成应小心搬运,不应在锋利和粗糙的表面上拖拽,不应折曲和压扁。

8、胶管及胶管总成应保持清洁,内部应冲洗干净(特别是输酸管、喷雾管、灰浆管)。

防止外来物体进入管腔,阻碍输送流体,损坏设备。

9、超过服役期限或贮存期的胶管及胶管总成要进行实验鉴定后方可继续使用。

液压胶管的运输和贮存1.液压胶管运输液压胶管在装卸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软管在装卸过程中,要做到轻装轻卸。

软管需分类卷(条)整齐装运,要避免管体过度弯曲的打折,并不应在软管上堆压其它重物。

严禁将软管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易燃易爆物品混装;管体不应与带有尖刃的货物直接接触。

对于需平直运输的软管,当长度超出装载车厢时,其超长部分应以托架支撑,以防软管在地面拖擦受损。

软管若因故需在露天(或车间码头)暂时停放时,场地必须平整,软管要整齐平放,并做到下垫上盖,不堆压重物;同时,软管不能与热源接触。

搬运软管时,不应随地拖拉,对重型软管应采用起重设备或专用机具装卸,并防止软管受到意外损伤。

高压胶管总成质量问题详解

高压胶管总成质量问题详解

影响高压软管总成质量的因素影响液压软管接头总成质量的因素一、液压软管接头总成的构成和分类液压软管接头总成由胶管和金属接头两部分构成。

主要按工作压力范围和胶管与接头的连接形式来分类。

1.按工作压力范围分类1)低压 工作压力在3MPa以下,主要是棉线(纤维)编织的液压胶管。

主要用于控制油路、汽车刹车管路以及某些液压机床中。

2)中压 工作压力在3~10MPa之间,主要是钢丝编织的Ⅰ,Ⅱ型大通径( 25以上)液压胶管。

主要用于中、低压油路和回油路3)高压 工作压力在10~31.5MPa之间,主要是钢丝编织 25以下的Ⅰ,Ⅱ,Ⅲ型和钢丝缠绕管。

主要用于高压系统。

4)超高压 工作压力在31.5MPa以上,主要是钢丝编织 31.5通径以下的钢丝缠绕管。

随着超高压大功率液压机械的发展,对它的需求愈来愈大。

2.按胶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分类有:有可拆式和扣压式1)扣压式胶管接头总成是胶管与接预配后,用外力迫使接头外套在冷态下向内收缩一定尺寸,使胶管与接头连接可靠。

2)可拆式总成,其接头与胶管是通过有外锥的芯子压缩胶管的内胶层,使其紧贴接头套的内锥。

即靠芯子与接头套之间形成的倒锥形间隙,同时压迫胶管的内外胶层来连接。

但连接质量不稳定。

所以国内专业厂家一般采用扣压式。

二、液压胶管接头总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1、胶管液压胶管由内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如图7),内胶层直接与油液接触,故要求在长期工作状态下不应受流体腐蚀,能防漏。

在增强层作用下能承受一定压力。

因此,宜采用丁腈橡胶,除胶料外,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还有内胶层的硬度、厚度和永久变形量。

硬度和永久变形量对密封性能影响很大。

一般硬度高、压缩后的永久变形量小,密封性能则愈好。

一般是在70~85邵氏硬度,压缩永久变形50%时为最好。

内胶层厚度最好为1.5~2.5mm,太厚会在扣压时增加其流动量,造成多余的胶在接头芯套与胶管的接触端面内堆积,减小流通截面;太薄会在扣压时被压裂。

液压软管总成验收规范

液压软管总成验收规范

Q/AC 宝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液压软管总成验收规范2019-5-11发布2019-5-11实施宝鸡合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一项零部件验收标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宝鸡合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所有胶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 I宝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液压软管总成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软管总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选用的液压软管总成。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中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56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液压试验方法GB/T 5564 橡胶、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GB/T 5568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 7939 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JB/T 8727 液压软管总成3 检验规范3.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文件制造。

3.2零件材料、尺寸要求等技术条件须符合图样或相关标准要求。

3.3液压软管长度的极限偏差3.3.1 软管的长度应按照订货方规定的长度供应,橡胶管长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在室温条件下,未安装之前,对于锥面密封的液压软管量取时自螺母外端,对于平面密封的液压软管量取时自接头芯平面。

3.4液压软管须有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宝鸡合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019-05-11 批准2019-05-11 实施13.5液压软管的外观质量3.5.1软管与接头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裂纹、切口和影响使用的凹痕、毛刺、飞边、刮伤等缺陷。

3.5.2软管与接头的连接部分应平整,无软管增强层外露及接头松动、脱落等缺陷。

软管内壁应光滑、畅通、无擦伤现象。

3.6软管总成的管内必须清洗,污染度不超过27mg/1000cm2 ,最大颗粒不大于25um。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最新国标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最新国标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软管和软管总成的选择、布置、制造、安装、更换、维保和贮存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符合ISO 1436、ISO 3862、ISO 3949、ISO 4079和ISO 11237的软管,以及与符合ISO 12151系列的软管接头制成的软管总成。

注1:本文件中的大部分操作规程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软管和系统。

注2:附录 A给出了液压软管和软管总成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失效的示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5598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Vocabulary) 注:G B/T 17446—2012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ISO 5598:2008,IDT)ISO 6605 液压流体传动 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测试方法(Hydraulic fluid power—Test methods fo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注:G B/T 7939—2008 液压软管总成 试验方法(ISO 6605:2002,MOD)ISO 8330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 ies—Vocabulary)注:G B/T 7528—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ISO 8330:2014,IDT)ISO 8331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storage, use and maintenance) 注:G B/T 9576—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ISO 8331:2016,IDT) ISO 17165-1 液压流体传动 软管总成 第1部分:尺寸和要求(Hydraulic fluid power—Hose assemblies—Part 1: Dimensions and requirements)注:G B/T××××—××××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 第1部分:尺寸和要求(ISO 17165-1:2007,IDT)3 术语和定义ISO 5598 和 ISO 83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管总成设计和使用规范

软管总成设计和使用规范

使用说明1、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编制农洪进、李国真审核林建荣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参照标准见标准正文“引用标准和术语”1 目的和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线软管总成的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683.1-2006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GB 4357-1989 碳素弹簧钢丝QJ/LG 03.35—2010 产品图技术要求——管路部分基本规范TW/LG 03.7.03.04.技–2010 管接件控制规范。

EN853:1997 胶管和胶管组件-金属丝加强液压胶管-规格EB857:1997 胶管和胶管组件-金属丝加强小型液压胶管-规格3 术语通径:软管的公称内径。

最大工作压力: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软管的实际工作压力。

弯曲角:软管接头芯折弯的角度。

各研究所(院):中央研究院、各主机研究所(院)、各零部件研究所(院)。

4 职责4.1 各研究所(院)设计人员负责软管总成取号、图纸设计。

4.2 液压件研究所负责对软管总成进行校对或第二审核或第二校对,并分类管理。

5 活动程序5.1 软管总成的组成软管总成包含软管接头(2个)、软管、保护圈(需要时),如图1所示。

图1 软管总成组合件5.2 软管接头的选定。

5.2.1 根据软管总成要求查阅“Windchill/存储库/通用件库/管接头库/相关查询/相关文档”中的24度锥软管接头对照表或法兰式软管接头对照表,选取软管通径、连接形式、接头高度、弯曲角符合要求,最大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相差最小的软管接头。

5.2.2 为了控制软管接头种类及数量,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通过改变管路布局方案,优先采用现有软管接头,无法满足需求时才考虑新增软管接头。

液压橡胶软管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液压橡胶软管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液压橡胶软管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液压橡胶软管总成生产所使用的胶管,必须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确认是否符合胶管总成的各项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

在检验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胶管的规格尺寸及实际偏差。

由于胶管的内外径和骨架层外径都会有波动,如果波动范围超过了允许的限度,就无法保证胶管接头扣压量的均衡,胶管总成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因此,对胶管总成生产所选用的胶管,应严格检查内径、骨架层外径是否符合要求,对外径偏差,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2)胶管壁厚的偏差。

由于胶管内胶层的偏心和骨架层间的中间胶层搭头宽度的影响,可能导致胶管壁厚偏差过大。

如果壁厚偏差超过允许的范围,将会影响接着的密封性和抗拔脱强度,甚至会造成胶管总成接头部分偏斜(歪头)。

因此,对胶管壁厚的偏差应严格控制,一般对于壁厚偏差超过0.5mm的胶管应该慎重选用。

(3)胶管各层间的附着力。

高质量的胶管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即各结构层间应有较高的附着力,各胶层之间粘接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才能适应接头装配、扣压过程中的各项工艺要求,才能保证胶管总成的性能要求。

因此必须控制胶管各层间的附着力不能低于技术标准的规定,且应尽力选择附着力高的胶管用于胶管总成的生产。

(4)胶管的外观质量。

胶管外观质量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胶管总成的外观质量,还会影响使用质量。

如外胶层有气泡、气孔或机械破损,会使骨架层外露,造成骨架层的锈蚀,降低胶管的耐压强度,直接影响胶管总成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在使用中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对胶管的外观质量应注意检查,影响胶管总成性能的外观缺陷应予剔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83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B/T 5568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GB/T 9065.3液压软管接头.连接尺寸.焊接式平面密封
F3
6A
直接头—SAE 62系列(6000psi)重系列
F
6F
45°弯头—SAE 62系列(6000psi)重系列
F2
6N
90°弯头—SAE 62系列(6000psi) 重系列
F3
GB/T9065.3
焊接式平面密封
A0
直接头
A
A2
45°弯头
A2
A3
90°弯头
A3
JIS B8363
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
30°扩口式锥密封
C0
直接头
C
C2
45°弯头
C2
C3
90°弯头
C3
接头外连接规格
接头的外连接规格(图1中第9、10位和第11、12位)由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详见表4。
具体的外连接规格匹配参见附录F。
接头外连接规格
接头型式
外连接规格
CA、CE、CF、C9、0C、1C
锥口直径(即等于钢管外径),mm,从附表F.3中选取。
F481CECF151508-1300×90G“481”软管类型(进口派克一层钢丝编织481软管)。
F481CECF151508-1300×90G“CE”接头1外连接型式,24°锥密封,轻型,45°弯头。
F481CECF151508-1300×90G“CF”接头2外连接型式,24°锥密封,轻型,90°弯头。
附 录D(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工作压力16
附 录E(规范性附录)软管尺寸规格对照17
附 录F(规范性附录)软管接头外连接规格18
附 录G(规范性附录)软管总成长度、角度系列22
附 录H(规范性附录)软管总成试验记录表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对软管总成相关试验做了规定。
4SP-84SP软管(国产埃迪亚,进口玛努利),软管内径规格为8mm。
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接头规格由接头内连接型式、接头外连接型式、接头系列、接头外连接规格、软管内径规格、附加标识(可选)和半角分隔符组成。如图3。
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内连接型式
软管接头的内连接型式(图3中第1位)共有三种,见表7。
软管接头的内连接型式
超过最高额定压力而不引起永久变形、损坏或失灵的试验压力,一般为最大工作压力的2倍。
泄漏试验压力
使流体流经软管总成时有不做有用功现象发生的压力,一般为最小爆破压力的70%。
软管总成
液压系统中两端装有管接头及其他附件的橡胶软管。
护套
装在软管外部用于提高软管抗刮伤或抗冲击能力的保护材料。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两个弯接头中心线在软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夹角。
F481CECF151508-1300×90G“90”两端都为弯头时的空间夹角90(DEG)。
F481CECF151508-1300×90G“G”钢丝护套。
软管及接头规格编制规则
软管规格编制规则
软管规格由软管类型(见5.3)和软管内径规格(见5.6)和半角分隔符“-”构成。见图2。
软管规格编制规则
481-12派克481软管,软管内径规格为12mm。
软管总成公称长度
软管总成在平直的状态下,两接头端面中心在软管中心线上的投影距离为软管总成长度,单位为mm。
长度变化
软管总成在最大工作压力下的轴向尺寸变化。
分类
常用的软管总成其分类方法见表1。
软管总成分类
分类
分类依据
软管接头密封型式
软管增强层
工作压力P(MPa)
1
ISO 12151-2
公制内螺纹24°锥O型圈密封
EN 856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螺形线增强液压型.规范
EN 857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带金属丝编织层的紧凑型液压软管.规范
SAE 100-R13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多层钢丝缠绕增强液压型
SAE 100-R15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橡胶包覆多层钢丝缠绕增强液压型
JIS B8363液压软管接头.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30°扩口式锥密封管接头
ISO 3862钢丝缠绕增强液压(油基或水基)橡胶外覆层的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规范
ISO 4406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法
ISO 12151-3液压软管接头.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ISO 12151-2液压软管接头.公制螺纹24°锥带O型圈密封
DIN 60684绝缘软管
EN 853橡皮软管和软管组件.带金属丝编织层的液压软管.规范
GB/T 9576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选择、储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GB/T 9577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标志、包装和运输规则
GB/T 10544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的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B/T 174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HG 4—405棉线编织胶管
JG/T 70油液中固体颗粒污物的显微镜计数法
纤维编织软管
低压软管(P<7MPa)
2
ISO 12151-3
SAE法兰式密封管接头
钢丝编织软管(一层、二层、三层)
中压软管(7≤P<21MPa)
3
JIS B8363
日本小松公制内螺纹30°扩口式锥密封
钢丝缠绕软管(二层、四层、六层)
高压软管(21≤P<31.5MPa)
4
GB/T 9065.3
焊接式平面密封
编织线增强软管
超高压软管(P≥31.5MPa)
1注:软管工作压力矩阵参见附录A。
软管总成规格编制规则
编制规则
软管总成规格由软管总成型式、软管类型、两端接头外连接形式、两端接头外连接规格、软管内径规格、总成长度、软管总成夹角、护套标识共24位字母数字和2位半角分隔符“-”、“×”组成,详见图3。
软管总成编制规则
6.3内连接型式6
6.4外连接型式7
6.5接头系列7
6.6接头外连接规格7
6.7软管内径规格8
6.8附加标示8
6.9接头规格示例8
7技术要求8
7.1压力8
7.2总成长度8
7.3软管总成夹角9
7.4长度变化9
7.5清洁度9
7.6装配质量。9
7.7护套要求10
8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10
8.1长度变化试验10
8.2耐压试验10
8.3泄漏试验11
8.4爆破试6清洁度11
8.7试验报告11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2
9.1标志、包装和运输12
9.2贮存12
附 录A(资料性附录)软管工作压力矩阵13
附 录B(规范性附录)软管类型14
附 录C(资料性附录)软管接头型式对照15
NAS 1638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
Q/OKAM 111017抽样检验规程
术语和定义
GB/T 17446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最大工作压力
软管总成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转的最高工作压力。
最小爆破压力
软管总成能承受的最低引起软管总成破坏和液体外溢的压力。
耐压试验压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径为4.8mm-51mm的液压橡胶软管总成(下文简称软管总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软管总成规格、软管规格及接头规格的编制规则、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经营单元设计制造各类产品液压系统所用软管总成,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所用到的软管总成参照执行
软管内径规格要求的最小软管总成长度
软管内径规格(SAE规格)
-3~-4
-5~-12
-14~-16
-20
-24
-32
最小软管总成长度(mm)
≥160
≥200
≥320
≥380
≥410
≥500
软管总成夹角
软管总成夹角(图1中第21、22、23位)即软管总成空间夹角,其系列参见附录G。优选系列为第“I”系列。
Q/ZLZK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LZK1010010—2012
液压橡胶软管总成
Rubber Hose And Hose Assembly For Hydraulic
2012-10-26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GB/T 3683
02W(国标剥胶二层钢编)
52(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3683
03W(国标剥胶三层钢编)
53(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10544
04S(国标剥胶四层缠绕)
57(分体接头)
剥外胶
GB/T 10544
F481CECF151508-1300×90G“15”接头1规格,即接头钢管外径15(mm)。
F481CECF151508-1300×90G“15”接头2规格,即接头钢管外径15(mm)。
F481CECF151508-1300×90G“08”软管内径规格,SAE划线规格-8(即8/16英寸)。
F481CECF151508-1300×90G“1300”软管总成长度1300(mm)。
接头的外连接型式
执行标准
外连接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