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目录一、石油基础知识 (2)1.1 石油的定义与组成 (3)1.2 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3)1.3 石油的性质与分类 (4)二、汽油 (6)2.1 汽油的性能指标 (7)2.2 汽油的使用与储存 (8)2.3 汽油的添加与调配 (9)三、柴油 (10)3.1 柴油的性能指标 (11)3.2 柴油的使用与储存 (13)3.3 柴油的添加与调配 (14)四、润滑油 (15)4.1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6)4.2 润滑油的使用与储存 (17)4.3 润滑油的添加与调配 (19)五、特种油品 (19)5.1 特种油品的种类与用途 (21)5.2 特种油品的性能特点 (22)5.3 特种油品的使用与储存 (23)六、油品储存与运输 (25)6.1 油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25)6.2 油品运输的基本要求 (27)6.3 油品储存与运输的安全管理 (28)七、油品计量与化验 (29)7.1 油品计量的基本方法 (31)7.2 油品化验的基本步骤 (33)7.3 油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34)八、油品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6)8.1 油品排放的环保法规与标准 (37)8.2 油品的节能减排技术 (38)8.3 油品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40)一、石油基础知识又称为原油或液态烃混合物,是一种天然的、主要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和民用领域。
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由多种烃类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烷烃是最主要的烃类,其碳原子数范围从C10到C35,其中C16到C32的烷烃最为常见。
环烷烃和芳香烃则主要存在于石油的高沸点馏分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特殊的气味。
石油的颜色和密度:石油的颜色因产地和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呈黑色或深褐色。
石油的密度因成分和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石油的密度在gcm之间。
石油的分类:根据石油的产状、成分和用途,可以将石油分为轻油、中油、重油和渣油等。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类别 20℃密度(³)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油品基础知识

六、石油产品常用的理化指标 密度、粘度、馏程、辛烷值、十六烷值、 实际胶质、诱导期、饱和蒸汽压、闪点、 凝点、倾点、水分及机械杂质 七、其他知识 1.汽、柴油的储运特点 易蒸发、易膨胀、易燃易爆、容易混入 水杂
2.降低油品蒸发的措施 降低温度,减少温差 采用罐装,减少桶装 饱和储存,减少空间 减少与空气接触,尽可能密闭储存 3.石油燃烧的特性 突发性、燃爆转化、高压辐射、沸腾突溢 4.爆炸极限 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浓度范围 内,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这个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5.石油产品毒害人体的途径 主要表现在蒸发气体上,通过人体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人中毒。
一、石油生产过程 1、石油的成因 有机物成因假说:古代动植物遗体,随 流水和泥沙聚集到低洼处,经过反复沉积 变化成有机物和泥沙,相互混合形成有机 淤泥。由于地壳的的不断运动把它们压在 地层深处,在高温、高压以及缺氧的条件 下,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逐渐形成了石油。陆地上的盆地和沿海大 陆架石油资源储藏丰富,对这种观点是有 力的支持。
3.对柴油的性能要求 由于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本质 的区别,因此对燃料的质量要求也与汽油有 所不同.柴油的性能要求是: 良好的燃烧性 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适当的蒸发性 良好的安定性 合适的粘度 良好的抗腐蚀性
4.柴油的燃烧性及评价指标 柴油的燃烧性又叫发火性,它表示柴油的 自燃能力.评价指标:十六烷值. 五、润滑油 1、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 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 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 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 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4.原油的烃类组成 在化学上,我们把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原油 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既包括烃 类,也包括碳氢与其他元素组成的非烃类。 这些烃类和非烃类的结构和含量决定了原 油及其产品的性质。 5.原油的炼制 加工处理主要有:预处理、一次加工、 二次加工。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绿色润滑油:采 用环保添加剂, 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燃料电池技术: 利用氢气、甲醇 等清洁能源,实
现零排放
电动汽车技术: 减少燃油消耗, 降低碳排放,提
高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措施
提高燃油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 降低油耗
减少排放:采 用环保技术, 降低污染物排 放
替代能源:使 用清洁能源, 如天然气、电 力等
安全措施: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如 防静电、防火、防 泄漏等
定期检查:定期检 查油品的储存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运输方式
1 公路运输:使用油罐车进行运输,适合短距离运输 2 铁路运输:使用油罐车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3 水路运输:使用油轮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4 管道运输:使用管道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5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进行运输,适合紧急运输或特殊需求
油品的特性
01
易燃性:油品具有易燃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0 2 挥发性:油品具有挥发性,容易产生油气,需要采取通风措施防止油气聚集。
03
腐蚀性:油品具有腐蚀性,需要采取防腐措施防止设备腐蚀。
04
毒性:油品具有毒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人员中毒。
油品的用途
01
燃料:用于汽车、 船舶、飞机等交
安全注意事项
01
储存油品时, 应选择合适的 容器,避免使 用易燃易爆的 容器。
02
储存油品时, 应保持环境通 风,避免油品 挥发造成安全 隐患。
03
运输油品时, 应选择合适的 运输工具,避 免使用易燃易 爆的运输工具。
04
运输油品时, 应遵守交通规 则,避免交通 事故造成安全 隐患。
4
油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加油站油品的基本知识

加油站油品的基本知识一、油品的理化参数(一)、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油气和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在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以度表示。
在闪点的温度下,只能使油蒸汽和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不能使液体油品燃烧。
这是因为蒸汽混合物很快烧完,在闪点温度下液体油品的蒸发速度又很慢,来不及蒸发出一批燃烧所必需的新蒸汽,于是燃烧也就停止。
实际上,闪点不是别的,而是微小的爆炸。
油气空气混合物发生闪火或爆炸的必要条件是:混合物中的油气的浓度要达到一定的范围。
油气浓度低于或高于此范围,都不能发生闪火或爆炸。
柴油的闪点是相当于加热油品使空气中的油气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下限时的温度;而汽油的闪点则是它的爆炸上限的温度。
油品汽化性越大,闪点越低,只要有极少量的轻油混入柴油中,就可使柴油的闪点显著下降。
闪点的实际用意:根据闪点,确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大小。
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越大,柴油的闪点指标为55度。
根据闪点,划分液体的火灾的危险类别。
甲类液体:闪点低于28度;乙类液体闪点在28—60度之间;丙类液体闪点高于60度。
根据分类在生产、加工、运输可燃性液体时,采取相应的放火安全措施。
(二)燃点和自然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
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焰接触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自燃点。
油品的闪点越高,自然点越低。
因此,重油的储存安全管理重点是防止其自燃。
(三)密度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油品液态时的密度小于水,故不能直接用水扑救油品火灾。
汽油的密度一般为710—730kg/m3,柴油的密度一般为800—83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
油品蒸汽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一般是空气密度的1.1—5.9倍),所以,油蒸汽往往向较低地势或水沟中积聚,因此埋线管沟和加油机底座必须铺沙。
二、油品的基本特性(一)易燃性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产生的快速氧化反应。
油品知识大全

油品知识大全1 、汽油一、汽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汽油按其用途可分为车用汽油、工业汽油、航空汽油、溶剂汽油等。
汽油按其组成特性分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
二、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有进气、压缩、做功与排气四个冲程。
三、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表示汽油有六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能;良好的高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腐蚀性;良好的清洁性和满足环保要求。
汽油的抗爆性是只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用辛烷值和抗爆指数来表示。
辛烷值是这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含量。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四、汽油规格的划分和选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划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
牌号越高,其抗爆性越好,可适合高压缩比的汽油机使用。
选用汽油的依据是压缩比。
压缩比是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压缩比高的汽车应使用高辛烷值(高牌号)的汽油,反之,则选用较低牌号的汽油。
压缩比8.2 选用90号汽油压缩比8.5 选用93号汽油压缩比9.0 选用95号汽油五、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六、汽油清净剂汽油清净剂是含有胺基和酰胺基等高分子表面活性物的复合物,在无铅汽油中具有教高的清洁、分散、抗氧、破乳和除锈性能。
为保持汽车燃油系统(包括化油器、喷嘴、进油阀、燃烧室)的清洁,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减少油耗,在车用无铅汽油中加入汽油清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内部沉积物的生成,分散、清除已生成的氧化沉积物,保持金属表面的清洁,从而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正常发挥,节省燃料,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 、柴油一、柴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柴油按直馏分类可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种,经柴油是内燃机车、柴油汽车等普通高速(转速在1000转/分以上)柴油机燃料,重柴油是中速(转速在500~1000转/分)和低速(转速在300~400转/分)柴油机燃料。
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也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油的性能指标及表示柴油有五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和雾化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良好的燃烧性能;良好的安定性和抗腐蚀性及低磨损性。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
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沥青、石油焦等石油产品。
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对于原油加工、产品使用以及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通常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外观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看,大部分石油是黑色,也有暗绿或暗褐色,少数显赤褐、浅黄色,甚至无色。
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8之间,但也有个别的高达1.02和低到0.71。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毫米2/秒,有的却高达20000毫米2/秒。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石油外观性质的差异反映了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 ,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相互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
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第一节石油简述一、认识石油石油是天然存在的,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是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在常温下,大都是呈流体或半流体的状态。
其颜色多为黑色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的比重绝大多数在0.8-0.98之间。
凝点的差异较大,有的高达30℃以上,也有的却低于—50℃。
原油,从化学组成成分来讲,是一种包含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化学组成十分繁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而不同油井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石油的组成。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碳和氢以不同数量和方式排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这3种元素合计含量约1-4%)以及极微量的钾、钠、钙、镁、铁、镍、钒、铜、铝、碘、磷、砷、硅、氯等10种元素。
上述种种元素在原油中都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为非烃类化合物的含硫、含氧、含氮等的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
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和成品油质量有不利影响,所在炼制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将它们除去。
三、石油的炼制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工艺,加工成各种动力燃料、照明用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用途广泛、品种繁多的化工原材料,总称为“石油产品”。
成品油范围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五大类。
汽油、柴油是石油的主要产成品。
石油的加工工艺:原油必须经过加工(炼制)才能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石油焦和沥青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石油产品。
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过程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原油常减压蒸馏流程示意图四、石油产品总分类GB498—87分类代号燃料 F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溶剂及化工产品S蜡及其制品W石油沥青 B石油焦 C燃料油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概述 油品基础知识 石油及产品的特性 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述
1、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包括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两种。通常人们 把未经加工前的石油称为原油。从广义上讲,石油 常常又是原油及其成品油的总称。 石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物,但其主要组成 都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在石油总含量中,碳、 氢两种元素约占96-99%左右。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称烃。 石油中除烃外还有非烃类化合物,即含氮、硫、 氧等元素的化合物,其元素含量在2%左右。
汽油馏程的实用意义
初馏点和10%点馏出温度说明汽 油在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
50%点馏出温度说明汽油在发动 机中的加速性能。 90%点馏出温度或终馏点说明汽 油在发动机中的蒸发完全程度。
各种成品油的馏程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30 ℃ 馏程为30℃至205℃ 170℃至390℃
闪点
预备知识
流动性能
粘度
定义: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因摩擦 而产生阻力的大小。
动力粘度
分类
运动粘度
测定粘度
油品的粘度与什么有关?
粘度与组成:油品沸点越高,粘度越大;沸 点相同的油品,含环烷烃越多粘度越大。
粘度与温度:当温度下降时,所有油品的 粘度都上升。
粘温特性: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粘温特性用粘度比来表示
粘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管线的保温伴热,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必 须确保管线中的油品维持在凝点以上就是为了 确保油品有良好的流动性。
降低油品粘度的方法
1、给油品加热(直接加热油品、管线伴热)。 2、往油品中添加降凝剂。 3、往重质油品中添加轻质油品。 4、往重质油品中添加水(极端情况)
抗爆性能好 燃烧冒黑烟 润滑油粘温特性变坏
烯 单烯烃 烃 双烯烃
多为在加工过程中 生成的。
易氧化生成胶质, 影响油品的安定性。
4、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类主要有含硫、含氧、含氮氮化合物 和胶质、沥青质,尤其在重馏分中含量更高。石油 中的这些杂质会对石油的储存炼制产生很大的危害, 会造成炼制过程中的催化剂中毒。而且硫化物,氮 氧化物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 石油及其产品中的硫化物对操作人员存在很大的风 险,会导致操作人员中毒。
实际 应用
在润滑油的使用中,希望油品的粘度 随温度变化的越小越好,粘度随温度 变化越小,表示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润滑油和重质燃料油的牌号是以运动 粘度划分的。
实际 应用
在燃料油的使用中,粘度大小表示其 雾化性能。粘度大,雾化不良,且供 油量减少;粘度小,会引起局部过热, 且易造成磨损。
粘度大的油品流动性差,在冬季要注 意防 。 冻凝
非烃类组成
对油品影响
控制指标
酸性 (硫化氢、硫 醇)
1.硫含量
1.有毒、恶臭。 •严重腐蚀设备 (重量百分数): 油中硫及衍生物
含 硫 化 合 物
中性 (硫醚、 二硫化物)
•与烯烃氧化生胶,影 2.铜片腐蚀: 响安定性 •使催化剂中毒 一定温度(50℃) 一定时间(3h) 铜片的腐蚀程度
热稳定性高 (噻吩、四氢 化噻吩)
芳烃在轻汽油中的含量较少。芳香烃是汽油的良 好组分,其抗爆性能很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中国的汽油主要是催化汽油,烯烃含量较高,芳烃含 量非常低。芳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最近几年 芳烃产业发展特别迅速,特别是PX及其相关产业。 天然石油中主要含有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油品 中的烯烃一般是在加工过程中生成的。
原油加工方案
燃料型 燃料一润滑油型 燃料一化工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 料的石油产品。除 了生产部分重油燃 料油外,减压馏分 油和减压渣油通过 各种轻质化过程转 化为各种轻质燃料。
除了生产用作 燃料的石油产品外, 部分或大部分减压 溜分油和减压渣油 还被用于生产各种 润滑油产品。
除了生产燃料产品 外,还生产化工原料 及化工产品。这种加 工方案体现了充分合 理利用石油资源的要 求,也是提高炼厂经 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是石油加工的发展方 向。
润滑油、100#重油
安全性能
燃点
定义:当油品达到闪点后,继续加热 到某一温度,引火后油品开始 燃烧,火焰不再熄灭的最低温 度称为燃点。
油品燃点一般比闪点高20~30 ℃
安全性能
自燃点
定义:将油品加热到某一温度,令其 与空气接触,不需引火油品自 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油品 的自燃点。
油品自燃点越低,越易自燃
易挥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3、石油产品的运输
石油及产品的运输形式: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公路运输
三种运输方式比较
铁路运输:灵活性小,必须有铁路的地方才能使用此 种方式,曾经是中国最主要的油品运输方式,目 前已经主要被管道运输替代。 水路运输:海运适合大量运输且运价相对来说比较低, 这是目前国际原油贸易的主要方式。 管道运输:安全性高,环境友好,运输成本较低。 公路运输:方便灵活,适合中小批货物的运输,但是 运输成本最高。
闪点的变化可以判断重油中是否混有轻组 分以及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有无分解现象。
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 甲 乙 油品闪点(℃ ) 28℃ 以下 原油、汽油 喷气燃料、灯用煤油、-35#轻柴油 轻柴油、重柴油、20#重油 举例
A
B A
28℃ 至45℃ 以下
45℃ 至60℃ 以下 60℃ ~ 120℃
丙
B
120℃ 以上
烃类组成
分布
对油品影响
烷 气态(C1—C4) 天然气、炼厂气 烃 液态(C5—C15) 汽油、煤油
固态(C16以上) 柴油以上 汽油 环 单环 烷 双、三环 煤油、柴油 烃 双三环以上 重质油
汽油 芳 单环 香 双环、三环 煤油、柴油 烃 双三环以上 重质油
含蜡量高,粘度大。 环烷烃含量多, 油品粘度大。 润滑油的理想组分是 少环长侧链环烷烃。
密度
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简单常用的物理性质指 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 的质量,符号为ρ,单位为kg/m3、g/cm3 ,公 式:ρ=m/v
密度
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密度常用某规 定温度来表示,我国GB规定以石油及石油产 品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 单位为g/cm3。
安全性能
闪点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油品到某一温 度,一定量的油品蒸汽与空气形成 混合物,当用明火接触时,就会发 生短暂的闪火(一闪即灭),这时 的温度称为油品的闪点。
油品闪点越低,越易闪火爆炸
比较石脑油与重油闪点的高低?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所以,石脑 油的闪点低,易闪火爆炸。
汽 油:-50 ℃ ~28℃
非烃类组成 含 氧 物 酸性 (环烷酸) 中性 碱性 中性
对油品影响
控制指标
含 氮 物
1.严重腐蚀 设备。 2.氧化生胶, 影响安定性 3.会使催化剂 中毒。
酸值(酸度):中和1克(100ml) 油中有机酸所需KOH的mg数。
含氮量
氧化生成积 炭,堵塞管 路、磨损设 备。
胶质、沥青质
1.实际胶质:已存在胶质含 量 2.诱导期(分):规定条件下, 油品与氧接触,未被氧化处 于稳定状态的时间
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组成 1、石油的一般性质 颜色:天然的石油绝大多数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的。 石油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所含的胶质和沥青质 的数量不同,两者含量越多越深。 外观: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相对密度为0.8~0.98。 有不同程度的气味。 2、石油的元素组成 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主要元素:碳、氢。 次要元素:硫、氮、氧。 微量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这是日常油品计量中最基本的方法。
密度
B.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 通常情况下:汽油ρ=(0.7~0.76)g/cm3,航空煤 油ρ=(0.77~0.84)g/cm3,柴油ρ=(0.81~0.84) g/cm3, 重油ρ=(0.91~0.97)g/cm3, 润滑油ρ= (0.87~0.89)g/cm3等。
爆炸下限:油气和空气遇明火发生闪火 或爆炸时,油气的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油气和空气遇明火发生闪火 或爆炸时,油气的最高浓度。 爆炸范围:从爆炸上限到爆炸下限这一 浓度范围。 油品浓度应在爆炸范围以外
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在日常检维修中,如果设备或者场所要进行动 火作业,必须使用可燃气体检测器检测,确保 可燃气体含量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
一句话
油品的饱和蒸汽压和什么有关?
同一油品,温度上升,饱 和蒸汽压增大。 同一温度下,油品越轻, 饱和蒸汽压越大。
汽油蒸汽压的实用意义
汽油的轻组分越多,蒸发性越好,但蒸汽 压过高,汽油会在管路中汽化,形成气阻, 中断供油。 相反,蒸汽压过低,蒸发性能差,燃烧时 来不及汽化,燃烧不完全,还会增加汽油 的消耗量。
蒸发性能
馏程
定义: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 或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 馏程。 油品越轻,馏程越低,蒸发性能好
初馏点: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中加热蒸 馏时,最先汽化的是一些沸点低 的烃类,当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 的汽相温度称为初馏点。 10%点(50%点):在蒸馏过程中烃类分子基 本上按其沸点高低依次蒸出, 汽相温度逐渐升高,将馏出体 积为10%(50%)时的汽相温度 称为10%点(50%点)。 终馏点: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汽相温度 称为终馏点或干点。
比较石脑油、重油自燃点的高低? 油品越重,自燃点越低,易自燃。 所以,重油的自燃点低。
实际 应用
自燃点关系着油品加工和使用 的安全,当高温重油从设备、 法兰、接头等处漏出时所引起 的火灾往往与油品的自燃点有 密切的关系。
抗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