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市区

合集下载

纽约都会区多机场系统运营情况分析及启示

纽约都会区多机场系统运营情况分析及启示

纽约都会区多机场系统运营情况分析及启示本文从纽约都会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机场布局、旅客运输规模与结构、航线网络布局、航空公司运营情况等方面对纽约都会区多机场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机场群建设的启示。

一、纽约都会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纽约都会区是美国最大的都会区经济体,也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核心地区。

纽约市作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神经中枢,对周边城市形成了强有力的辐射和集聚作用。

在对“纽约都会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纽约都会区”的范围。

在美国城市研究中,非常容易混淆“辖区”和“都会区”的概念。

辖区(或者行政区),是由美国联邦普查局和税务局进行界定的行政区划单位。

而“都会区”,或者“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MSA),是以现代大都市为中心的都市集聚区。

对纽约都会区的地理范围界定如下图所示,面积大约为17405平方公里。

其共有四个分区组成:达切斯县与普南县分区、拿骚县福克县分区、纽瓦克分区、纽约-泽西-白原市分区。

2016年纽约都会区的人口达到2015万人,在美国所有的都会区中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位的洛杉矶都会区多出将近700万人,其中纽约市超过850万人。

2015年纽约都会区的人均收入(PCPI)为64588美元,远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48112美元)。

纽约都会区以其金融、商业和生产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为其他城市提供资金、信息、服务支持。

其他核心城市也都根据自身特点,寻找着与纽约都会区的错位发展之路。

二、纽约都会区主要机场布局纽约都会区的主要机场由纽约新泽西港务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 New Jersey)统一管理,共包括五个运输机场与一个通用航空机场。

肯尼迪国际机场(JFK)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东南部,距离市中心29公里,是美国最繁忙的国际机场。

纽瓦克国际机场(EWR)位于新泽西州,距纽约市中心约29公里。

美国纽约大都市区治理:经验、教训与启示

美国纽约大都市区治理:经验、教训与启示
1. 前工业化自由主义时期(1664—1875 年):殖民商贸型城镇的分散、各自为政式 治理
美国的城市化、城市治理与经济发展 步调一致。根据保罗·诺克斯等人的研究, 1875年是美国开始受工业资本主义影响、 城市化发展进入工业城市化时期的一个节 点,这也是美国传统城镇之间关系发生显 著变革的起点[4]。因此,以此为分界点,试 图对大规模工业化以前纽约大都市区的治 理格局进行探索,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大规模工业化尚未影响美洲大陆的 17世纪,欧洲首批殖民者就开始在北美大
表1 纽约大都市区的两种统计单元范围界定
统计单元
区域范围
面积(km2) 人口(万人)
纽约州的 12个县(纽约市的5个行政区——布鲁克林、
大都市统计 皇后区、曼哈顿、布朗克斯和史坦顿岛,长岛的两个县 区(MSA) 和哈德逊河下游的五 Urban Insight, No. 2, 2021
图1 纽约大都市区空间示意图
陆建立了许多殖民型前哨贸易站点,纽约最 初就是1624年由荷兰殖民者在哈德逊河口 建立的一个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皮毛贸 易定居点。1664年英国获得荷兰殖民地新阿 姆斯特丹后,正式将其改称纽约,并建立了 12个县,包括隶属于现今纽约的5个区:纽 约县(曼哈顿)、金斯县(布鲁克林)、布 朗克斯县(布朗克斯)、里士满县(史坦顿 岛)和皇后县(皇后区),纽约开始成为殖 民地的首府城镇。
17405
2030
13个县,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1个县,总共26个县
联合统计区 其中还包括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 (CSA) 的另外10个县
34490
2370
资料来源:https:///wiki/New_York_metropolitan_area.

纽约-新泽西-康乃狄克大都市地区的第三次区域规划

纽约-新泽西-康乃狄克大都市地区的第三次区域规划

纽约‐新泽西-康乃狄克大都市地区的第三次区域规划 有关宜居建设的策略纽约‐新泽西-康乃狄克大都市地区(大都市地区)面积13,000平方英里,将近2,000万人口。

在上世纪末期,这一大都市地区在国际金融、传媒、信息制作、艺术和文化方面均有无可匹敌的优势,表现领先全球;但也面临不少严重的问题——交通大堵塞、生态系统受到威胁、贫穷和罪案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大都市区的第三次区域规划,提出了「绿地」、「中心」、「通达」、「劳动力」和「管治」等五大方略,以促进区域经济、公平、环境的改善, 提升区域的生活质素和竞争力,引导区域走向一个更具竞争力、更繁荣、更公平及可持续的未来。

1.绿地方略。

保护滨水地带、河流、森林公园及农田等区域的绿色资源,对于人居环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及设定发展界限,抑制开发范围的扩展。

环境基础设施必须得到良好的保护,以免为清理和污染控制付出昂贵的代价;这对确保市民能够享有休闲康乐、自然和农业资源都有很大的益处。

2.中心方略。

纽约市是这个大都市地区的中心,而各个城区的中心则是它们各自的「市区」。

整个区域都应该致力改善这些中心内的生活质素和引入创造就业的机会。

能吸引就业机会及居民入住的混合用途发展区应被支持。

促进中心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整个区域的经济成本,还可以减少土地消耗,保存更多现有的休憩用地。

由于中心交通相对便利,在这些地区投资而带来的新就业岗位,正好为那些极待就业的居民带来新的机遇。

3.通达方略。

要求区域交通设施能够有力支撑已经变得强大的城市中心,并为区域的机场提供高效连接,各种交通系统之间“无缝”衔接。

通达方略能将发展条件欠佳的小区与就业机会连系起来,为社会带来进步。

通过对就业中心及机场提纽约中央公园纽约曼哈顿中心区供便捷的交通服务、改造过时的货运系统、以及减少挤塞的道路网络,可以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

4.劳动力方略。

要呼吁区域内的企业、市民、地方政府构筑终身学习的体系,确保劳动力持续地符合经济的需求。

纽约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纽约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纽约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作为美国的一座城市,以其繁荣的经济、多元化的文化和引领潮流的时尚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不仅是全球商业和贸易的重要枢纽,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和文化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其现代化的魅力。

纽约的建筑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曼哈顿岛上,可以看到一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壮观景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

帝国大厦拥有观景台,游客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而洛克菲勒中心则是纽约著名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同时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建筑群,内部设有音乐厅和艺术画廊,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

除了建筑景观,纽约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而闻名。

百老汇剧院是纽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汇集了世界顶级的音乐剧和戏剧演出,吸引了无数观众。

而在纽约的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比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

此外,纽约还举办了许多国际音乐节、电影节和时装周等盛事,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纽约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各种国际美食在这里汇聚。

你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比如中餐、意大利面和墨西哥玉米卷等。

此外,纽约还拥有众多的咖啡馆和酒吧,夜生活丰富多彩。

你可以在繁忙的曼哈顿街头感受到都市的活力,或者在中央公园的宁静中放松身心,这里是纽约市民休闲和运动的热门去处。

纽约的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地铁、巴士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快速便捷地移动。

此外,纽约还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鼓励人们使用环保的出行方式。

这使得人们在纽约旅行或者居住都非常方便,无需担心交通问题。

总的来说,纽约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以其繁荣的经济、多元化的文化和引领潮流的时尚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它的建筑景观、文化活动、美食和交通便利都使其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你是来纽约观光旅游,还是选择在这里居住工作,纽约都能给你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

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的历史与现状——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的探索

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的历史与现状——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的探索
域规划》(m Regional Plan ofNew Y0rk 皿d ns Envi啪s)。这次规划吸收了许多
早期的思想,包括奥姆斯特德与港务局 提出的建议,也开创了新局面。
21 10项政策 在亚当额(Thomas Adams)的领导
下,规划组按照盖迪斯的做法,首先进 行详细的区域调查,每人负责一个地理 区域,分析经济力量、社会潮流、物质 环境等对区域未来发展的影响。1923年,
1930年至1931年,在芒福德与亚当 斯之间发生了一场学术论战。芒福德认
2纽约及其周围地区的区域规划 (1 921—1929年)
为了克服地方性的城市区划的局 限,需要以更为广阔的、综合的视野来 管理城市的土地利用。192l—1929年 RPA对纽约人都市地区进行第1次区域 规划,并发表《纽约及其周围地区的区
3第2次区域规划(1968年)
3 1 “铺开的城市“及潜在昀阚毯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演进中的
纽约大都市地区并没有实现亚当斯所设 想的再中心化,也不象芒福德等人所设 想的达到区域平衡。_二战后,以公路建
设为先导,低密度的邻I^:住组约大部市 地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典掣的笑旧式 的发展,RPA称之为“铺开的城,}i” (3pread city):
n一自}十目
H J(w日_1
∞T0*{Lo&*&目n*n目%_】__Ⅲ女 ∞E4&自№&R%Ⅲ¨H^』*自§
E±女“Hm|刁^日m№h∞**m0£镕
‰目0mmmm“Ⅻ∞女M f9214“^ Ⅻ¥z{nn目t#}}*m^W#ftⅫ
gm{*T十自##∞%≈“}0mFm M g女u JR№g‰m¨∞№thn m,
④疏散那些与中心区位关系不大的 活动,集聚那些不能疏散的功能,保持 区域整体性;

纽约五大区

纽约五大区

今天主讲的内容是————纽约五大区。

纽约被分为五大区,分别是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皇后区和斯塔腾岛。

图中是五大区的地域分布图。

首先我们来看看曼哈顿区。

曼哈顿位于美国纽约,是纽约市中央商务区所在地,世界上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区,汇集了世界500强中绝大部分公司的总部。

曼哈顿CBD的中央核心商务区是“华尔街”,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成为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曼哈顿最初是由一个荷兰人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的,现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以下几幅图是曼哈顿标志性建筑及其名胜。

第一幅图是百老汇,百老汇(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

由于此路两旁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剧院,是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因此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第二幅图是帝国大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

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当然世界第一高楼也是曾经,后来被自由塔取代。

第三幅图是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是纽约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同样也是美国第五古老的大学。

时至今日,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海外中心遍布世界各地。

最后一幅图是中央公园,中央公园据说是全世界大都市中最美的城市公园,公园占地约843英亩,长跨51个街区,宽跨3个街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区是纽约五个区中最北面的一个,这区居民主要以非洲和拉丁美洲后裔居民为主,是纽约市有名的贫民区,犯罪率在全国乃数一数二,直到1990年代初纽约市政府大力打击后才有所改善。

大都会简介

大都会简介

大都会简介
大都会,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城市,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墨西哥湾沿岸,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

大都会地区是美国
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之都。

纽约、芝加哥、费城、洛杉矶、旧金山等国际大都市均位于此,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大都会地区主要有纽约市、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三大城市群,另外还有巴尔的摩等三个城市区。

大都会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北距墨西哥湾海岸约15公里,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
哥湾和圣劳伦斯河汇流处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接大西洋,与北美洲最大的内华达山脉接壤;西距美国大陆最大的内华达山脉也只有20公里。

大都会地区拥有大量历史文物和古迹,如纽约中央公园、纽约市自然历史博物馆、白宫、林肯纪念堂等;还拥有众多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

此外,大都会地区还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机械、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 1 —1 —。

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纽约⼤都市区规划⽂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禁⽌转载。

1. 纽约的基本概况(如表1、2,其中表2与上海进⾏对⽐。

)表1 纽约CBD及城市主体区域的基本数据⾯积(km2)居住⼈⼝(千⼈)就业⼈⼝(千⼈)居住⼈⼝密度(⼈/km2)就业⼈⼝密度(⼈/km2)CBD2224617722463680545城市主体区域10085160441297715911287 CBD所占%0.22 3.3813.65表2 纽约、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CBD(km2)内城区(km2)外城区(km2)郊区(km2)总⾯积(km2)纽约22160618928510085上海309048057406340注:表1、表2数据截⽌到2003年2. 纽约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规划美国“纽约⼤都市地区”(New York Metropolitan Region),⼜称“三州⼤都市地区”(Tri-state Metropolitan Region),是⼀个综合的社会、经济区域,包括纽约州以及康涅狄格州与新泽西州的⼀部分,共31个县。

表3 三次纽约⼤都市地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从纽约⼤都市地区3次规划中可以看到:第⼀次规划的核⼼是“再中⼼化” ,重点是中⼼城市的发展;第⼆次规划是针对城市蔓延,将规划重点放在建⽴周围的新城市中⼼,通过⼈⼝的再集聚,改变郊区低密度扩展,阻⽌都市区爆炸;1996年编制第三次规划时,环境问题已相当突出,社会公平引⼈瞩⽬。

因此,该规划的基本⽬标是重建“三E”(经济、环境、公平),提⾼城市与区域的⽣活质量,以达到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每次⽬标明确,有效地解决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纽约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前瞻性:超前的规划理念整合性:借助⼤都市圈规划实现城市间协调发展导向性:公共利益取向⼴泛性:公众参与程度⾼4. 对上海的启⽰1)规划理念与模式更新:从功能主义规划模式转向以提⾼⽣活质量为核⼼的规划模式2)规划导向和⽬标转型:从产业城市规划转向循环城市规划3)规划视野拓展:从单个城市规划转向城乡统筹规划及都市圈规划4)形态扩张规划控制:从郊区化扩张转向紧凑型城市规划和建设5)规划实施: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参考⽂献:[1] 世界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分布——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的⽐较及对上海的模拟吴雪明[2] 纽约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对上海的启⽰⽯忆邵,黄银池[3] 纽约⼤都市地区规划的历史与现状——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的探索武廷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纽约区域规划(1921—1929年)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解决城市的无序发展和蔓延、开放空间缺乏等问题
规划主题:再中心化
规划思路:将城市功能布局应用于大都市区的规划,提出加强CBD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公路网、铁路网和开放空间系统
规划策略:
通过制定区域层而的区划来指导地方层面的区划;
除了公园和森林保护区,更要建立特殊的楔形农业用地,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通过建设新的整体性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挤;
疏散与中心区位关系不大的功能,将不能疏散的功能集聚起来,保持区域的整体性;
为避免产生不良的外部效应(如交通堵塞),一般不鼓励建设高层建筑;
设置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特别是在河流与港口边缘;
为未来的机场建设预留大块土地;设计应根据具体区位进一步细化,避免把丘陵地区设计为网格城市和进行过早的开发;
系统地减少工业发达与不发达城镇间不公平的财产税;
通过建立开发公司来促进工业布局的调整与卫星城的建设。

规划影响:从对中心区功能进行疏散和为机场建设预留土地的规划策略,到纽约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设想,可以看出,尽管当时纽约的工业仍处于上升期,通过为商务活动留出空间和提高纽约与世界的联系来增强纽约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已成为纽约城市发展中重视的因素之一。

这时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成为经济的主导,所以由全球化经济所导致的社会极化问题和移民问题并没有被第一次纽约区域规划列入考虑的范围内。

由于区域规划涉及的范围跨越了州行政界线,导致了此规划的大部分建议最终流产。

第二次纽约区域规划(1968年)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在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开始成为纽约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而且经济的转型在空间和社会构成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反映,包括中心区的集聚与社会阶层的分化、郊区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形成了铺开的城市
规划主题:抑制城市的蔓延
规划目标:纽约正处于经济和社会飞快的转变阶段,因此解决这些转变引起的土地开发问题就成为这次规划的基本目标所在
规划策略:建设多中心城市、修改住宅分区政策,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和密度、复兴旧城,恢复旧城的吸引力、保证区域的主要部分仍保留自然状态、加强交通运输。

规划影响:作为没有实质性权利的民间组织,RPA指定的第二次规划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执行,但是其中的一些提议还是产生了效果。

例如把区域内部分运输系统联系起来的建议为纽约大城市区域带来了10亿美元的再投资计划,这为1980年代区域蓬勃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规划中提到的100万英亩受到威胁的开放空间
也得到了保护。

第三次区域规划(1996年)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在进入90年代后,纽约大城市区域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分化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规划主题: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规划目标:从提高纽约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角度,RPA提出,第三次纽约区域规划的目标是提高区域的生活质量。

3“E”是指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和公平(Equity),它们是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此次规划的对象。

规划策略:绿化策略、中心化策略、交通策略、劳动力策略以及管理策略,五大战役,即“植被、中心化、机动性、劳动力、管理”等来整合经济、公平与环境,提高地区的生活质量。

其中,“植被”保证地区森林、分水岭、河口、农田等绿色基础设施;“中心化”致力于区域中现有的市中心就业及居住的增长;“机动性”提供一个全新的交通网络连结重新强化的中心;“劳动力”为那些居住于中心的团体与个人提供必需的技能与联系;为此,需要通过新途径来组织政治机构与民间机构,并赋予它们活力,而这就是“管理。

第四次:2002年“纽约市战略规划”——纽约市
规划背景:纽约市规划局(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简称DCP,2002)在分析纽约的发展时认为,纽约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新泽西的发展对纽约市的冲击。

规划目标:将纽约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城市”、一个社区城市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规划策略:纽约市规划确定了主要发展地区,包括哈德逊码头、长岛中心区、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下城。

它们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为金融交易与各种商务办公提供能承受的空间选择,以及成为相对于新泽西而言具有竞争力的选择。

重建与提升曼哈顿,2001年的9.11事件使纽约曼哈顿下城特别是世贸中心一带的城市建设受到了极大损坏,重建曼哈顿下城成为纽约市新一轮规划的重点。

加强各地区级商务中心功能。

重新规划低效率的制造业用地。

促进社区住房建设、保护社区特色、复兴滨水地带、提升公共开放空间、对特殊地区进行整体城市设计、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等等。

第五次: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30)
规划背景:伴随经济整体水平提升仍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人口增长的压力,预计到2030年纽约市城市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万人,达到900万人(不计来自各国的游客数量);2、市政基础设施老旧,难以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城市高效运转的需要;3、气候变化这一刻不容缓的问题,使得纽约市下定决心推行目光长远的新一轮总体规划。

规划目标:将纽约建设成为一个更绿、更持续发展、更低碳、更强大的城市
规划策略: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30)包括九章内容,分别是住房、开放空间、棕地整治、水质、供水网络、交通、能源、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提出了四个基本策略:抑制蔓延、提高能源清洁度、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交通。

具体措施:规划认为要达到“抑制蔓延”的目的,需要制定以下六方面的政策,它们分别是可持续发展住房、公园植树、大运量公交、棕地整治、增加娱乐水域
以及确保可靠的水源能源。

建造可持续发展、可支付性住房。

为所有纽约人提供公园,提高公共领域的品质。

增加大运量公交。

棕地整治。

增加娱乐休闲的水域。

确保可靠的水源和能源。

纽约大都市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
面对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为了克服各城市主要从自身角度独立制定规划而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过度竞争的弊端,纽约等大都市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规划协调,通过推行大都市圈规划来建立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机制,进而实现城市间协调与整合发展。

在世界各大都市圈中,纽约都市圈堪称城市间分工协作的典范。

首先是纽约的全面发展和突出重点。

(1)纽约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许多美国大集团的总部和金融机构。

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公司的总管理处均设在这里。

(2)纽约市是文化、艺术、音乐和传媒中心。

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和一些有影响的报刊、通讯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3)纽约是“世界之都”,联合国总部就设在这里。

(4)纽约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

(5)纽约有着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体系。

对内,在大纽约地区内,有全美国最发达的大众运输系统。

对外,纽约市与全美各地通过发达、复杂的铁公路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得以更快速、方便地往返全国各座都市;纽约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也紧密而方便,它同时拥有三座机场,三座机场合计每年平均的客运量加起来超过了1亿人次;它还是毗邻全球最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线的美国第一大港,海运交通也非常便捷。

其次是华盛顿以政治产业为核心的发展。

华盛顿市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和世界大国的首都,在国际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许多全球性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的总部均位于华盛顿;美国的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来源于华盛顿,由于近水楼台的作用,
周围地区一定程度的受惠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华盛顿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同联邦政府或国防部、能源部、国家健康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等政府机关相关。

由于联邦政府的运作几乎不受经济萧条的影响,同美国其他地区相比,华盛顿的经济受经济萧条的影响相对很小。

再是波士顿的“大学产业”。

波士顿被誉为“美国雅典”。

波士顿大都会区拥有100多所大学,超过25万名大学生在此接受教育。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吸引了许多学生来到波士顿都会区求学深造。

历尽历史的沧桑,今天的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智力、技术与政治思想的中心。

最后是巴尔的摩和费城现代化工业。

费城的重工业和巴尔的摩的冶炼工业依托密集的铁路线和公路线具有相当强大的竞争力。

这里,高大的烟囱直耸云霄,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造船、军火、机械工业非常发达。

这就形成了纽约不仅为自己,而且为都市圈中的其他城市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从传媒到交通运输等重要的对外联系途径。

华盛顿提供政治产品、政治庇护以及和政治政府相关的经济利益。

波士顿主要为大家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技术、思想。

其他中心城市更多侧重制造业。

如此的产业分工格局,一方面使各市能比较专注于自己的强项与都市圈外的竞争者比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市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