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全解
物理化学(下)答案(完整版)

第七章 电化学7.1 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2)在的27℃,100kPa 下阳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的Cl 2(g )?解:电极反应为:阴极:Cu 2+ + 2e - → Cu 阳极: 2Cl - -2e - → Cl 2(g ) 则:z= 2 根据:Q = nzF =It()22015Cu 9.32610mol 296500It n zF -⨯===⨯⨯ 因此:m (Cu )=n (Cu )× M (Cu )= 9.326×10-2×63.546 =5.927g 又因为:n (Cu )= n (Cl 2) pV (Cl 2)= n (Cl 2)RT因此:3223Cl 0.093268.314300Cl 2.326dm 10010n RT Vp ⨯⨯===⨯()() 7.2 用Pb (s )电极电解PbNO 3溶液。
已知溶液浓度为1g 水中含有PbNO 3 1.66×10-2g 。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 的银沉积。
阳极区的溶液质量为62.50g ,其中含有PbNO 31.151g ,计算Pb 2+的迁移数。
解法1: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Pb 2+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 电解后(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迁移(12Pb 2+)则:n 迁移(12Pb 2+)= n 电解前(12Pb 2+)+ n 电解(12Pb 2+)- n 电解后(12Pb 2+)n 电解(12Pb 2+)= n 电解(Ag ) =()()3Ag 0.16581.53710mol Ag 107.9m M -==⨯223162.501.1511.6610(Pb ) 6.15010mol 12331.22n -+--⨯⨯==⨯⨯解前()电2311.151(Pb ) 6.95010mol 12331.22n +-==⨯⨯解后电n 迁移(12Pb 2+)=6.150×10-3+1.537×10-3-6.950×10-3=7.358×10-4mol()242321Pb 7.358102Pb 0.4791 1.53710(Pb )2n t n +-+-+⨯==⨯移解()=迁电解法2: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题答案傅献彩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题答案傅献彩1、33.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单选题]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正确答案)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2、5.推着自行车前行时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29.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选择材料时会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料的是()[单选题] *A.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B.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正确答案)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4、51.下列不是光源的是()[单选题] *A.萤火虫B.太阳C.月亮(正确答案)D.燃烧的火把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C.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正确答案)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7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单选题]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C.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正确答案)D.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7、2.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30.如图,我国首款国际水准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
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单选题] *A.密度大B.密度小(正确答案)C.熔点低D.硬度小9、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是()[单选题] *A. 一颗图钉B.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正确答案)C. 一张课桌D. 一支黑水笔10、2.物体的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4.骑着自行车前行时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93.小明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液体的密度是3g/cm3B.由图象可知,该液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该液体体积是5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是90g(正确答案)D.烧杯的质量是40kg13、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本文档为物理化学(下)试题答案的详细解析和讲解。
第一题题目:某种物质的标称化学式为A2B3的晶体,其结构可以用简单立方晶胞描述,请根据该晶体的结构特点回答以下问题: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A原子和多少个B原子?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多少个化学键?答案:1.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2个A原子和3个B原子。
2.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9个化学键。
第二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元素的物态转变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物态转变曲线图1.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2.在何种温度和压力下,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答案:1.在图中标记为C的点处,温度约为200°C,压力约为2 atm,该元素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2.在图中标记为A的点处,温度约为-20°C,压力约为10 atm,该元素不存在液体物态。
第三题题目:一定质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T1的高温环境突然放入温度为T2的低温环境中,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过程的内能变化是多少?2.该过程的熵变是正还是负?答案: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变化为Q(热量)减去对外做功(W)。
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外做功,因此内能变化等于热量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从高温物体自发地流向低温物体,因此热量减少,内能变化为负值。
2.该过程的熵变为正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在自发过程中增加,由于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熵增加,所以熵变为正值。
第四题题目:对于硝酸(HNO3)分子,其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请回答以下问题: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多少?2.硝酸分子中的氧化号是怎么确定的?答案:1.硝酸分子中的氧原子的氧化态是 -2。
2.氧化号的确定是根据氧化态的电荷平衡原则。
硝酸分子中的氮原子的氧化态是 +5,而氢原子的氧化态是 +1。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及解答.docx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Faraday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定律在电化学中有何用处? 答: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通电于电解质溶液之后,(1)在电极上(两相界面),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电荷成正比・(2〉若将几个电解池串联,通入一定的电荷量后,在各个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都相等.Q(E)=Z+eL=z^F根据Faraday定律,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反应物在电极上物质的量的变化,就可求岀电荷量的数值,在电化学的定量研究和电解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2.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极?答:给出电子到外电路的电极叫做电池的负极,在外电路中电势低.从外电路接受电子的电极叫做电池的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势较高.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作用的一极称为阴极•原电池的阳极发生氧化作用•阴极发生还原作用,内电路的电子由阳极运动到阴极•所以原电池的阴极是正极,阳极是负极.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导电粒子数目增多),但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因而使离子的运动速率降低,电导率反而下降•弱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不显著,浓度增加电离度减少,离子数目变化不大•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与电导率不同,浓度降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因而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加.4.怎样分别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答:在低浓度下,强电解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乞成线性关系.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电解质溶液来说,0是定值,通过作图,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释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人箒•即外推法.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A益,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由强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A 益设计求算,不能由外推法求岀,由于弱电解质的稀溶液在很低浓度下与坨不呈直线关系•并且浓度的变化对4m 的值影响很大,实验的误差很大,由实验值直接求弱电解质的A益很困难.5.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离子的迁移速率、离子的电迁移率和离子迁移数之间有哪些定量关系式?答:定量关系式:厂+ = “+ dE/ dZ r- = u- dE/ dl厂+ •厂-离产迁移速率山+ 4一离子的电迁移率.饥I4 7一厂++~・"乍=耳=母卯正离子迁移数艺= 1无限稀释强电解质溶液銘=益4 +銘・-盈=(屛+“GF・6.在某电解质溶液中,若有i种离子存在,则溶液的总电导应该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答:对电解质溶液来说电导G是其导电的能力,以1一1型电解质溶液为例.⑴G=^+舟+ ・・・;(2)G = 爭?为什么?G=K AJ I K =A H \ • c稀电解质溶液A m =Ai +Am ・•・〃=(△: +Am >C = Am ・ c+Am ・ c «+ =Am • c 则 G+ =/c> A/2・•・G 总=G++G —=盒+古…=工盒・7.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化学势表示形式有何不同?活度因子的表示式有何不同? 答:非电解质的化学势的表示形式:活度因子表示式:非电解质a m ^ = Vm^ —电解质 QB=a 甘• a^r =a±・&为什么要引进离子强度的概念?离子强度对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因子有什么影响?答:在稀溶液中,影响离子平均活度因子7士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的浓度和价数,并且离子价数比浓度影 响还要更大一些•且价型愈高,影响愈大,因此而提出离子强度的概念.I = *另加必对平均活度因子的影响lg/+=—常数/!9. 用DebyeHuckel 极限公式计算平均活度因子时有何限制条件?在什么时候要用修正的Debys Hiickel 公式? 答:限制条件为:① 离子在静电引力下的分布遵从Boltzmann 分布公式,并且电荷密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遵从静电学中的Poisson (泊松)公式.I② 离子是带电荷的圆球,离子电场是球形对称的,离子不极化•在极稀溶液中可看成点电荷.③ 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存在库仑引力,其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吸引能小于它的热运动的能量.④ 在稀溶液中,溶液的介电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可以忽略加入电解质后的介电常数的变 化.若不把离子看作点电荷,考虑到离子的直径,极限公式修正为:—A\z+z- 1/7lgy 士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溶液中离子溶度增加,迁移速率亦将增加.12. 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主要有哪些因素?试讨论AgCl 在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小,按由小 到大的次序排列出来(除水外,所有的电解质的浓度都是0・1 mol ・dm'3).(l) NaNQ (2)NaCl (3)H 2O (4)CuSC)4 (5)NaBr阿=阴(T) +RTlnZn.B 今=炖(丁) +RTlnoni ・B电解质 /zB=/^(T)+RTlnaB=〃g(T) + RTlna# • cf-7M Blgz±= 1+辆I ・10. 不论是离子的电迁移率不是摩尔电导率,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比其他与之带相同电荷的离子要 大得多,试解释这是为什么?答:在水溶液中,屮和OH-离子的电迁移率和摩尔电导率特别大,说明 屮和OH —在电场力作用下 运动速率特别快,这是因为水溶液具有氢键质子可以在水分子间转换,电流很快沿着氢键被传导.11. 在水溶液中带有相同电荷数的离子,如Li 十,Na 十,K + ,Rb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而迁移 速率也相应增大,这是为什么?答:IF ,Na+ ,K+ ,Rb 〒等离子带有相同的电荷,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根据修正的Debye-Huckel 公式:答: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共同离子影响,如AgBr在NaBr中的溶解度远小于水中的溶解度.②其它电解质的影响,其它电解质的存在通过影响离子强度,影响难溶盐的活度系数,从而影响溶解度.溶解度顺序为:(2)<(3)<(1)<(4)«5).13.用Pt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Q溶液,试分析阴极部、中部和阳极部溶液的颜色在电解过程中有何变化?若都改用Cu电极,三部溶液颜色变化又将如何?答:Pt是惰性电极,阴极部溶液中C£+被还原生成Cu,溶液中Ci?+的浓度变小,颜色变淡,阳极部溶液中+向中部迁移,颜色变淡,中部的颜色在短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用Cu做电极时,阴极部的颜色变淡,中部基本不变,阳极部颜色变深.14.什么叫离子氛?Debye-Hiickel-()nsager电导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苔:溶液中每一个离子都被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离子分布不均匀, 从而形成离子氛.Deby^Huckel-Oisager电导理论说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的性质、离子本身结构和溶剂能力以及介质的介电常数都有关系.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全部)

解:对一级反应有:
所以要使反应在10 min内转化率达90%,温度应为T2,则:
解:Λ∞=λ∞<H+>+λ∞<HCO3>
=3.4982×10-2+4.45×10-3=0.03943 s•m2•mol-1
Λm=•10-3/C-3.86×10-3×10-3/0.0275=1.4036×10-4s•m2•mol-1
α=Λm/Λ∞=1.4036×10-4/0.03943=3.56×10-3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
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 与 , ,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
∴2H2===== CH3OH
已知 ,求 , 各为多少?
〔答案:2.44,4.88mol·dm-3·h-1〕
4.66
4.66
4.74
4.55
4.52
注:d /dt= <p0-pCH3OCH3> /t,k= < d /dt>×<1/pCH3OCH3>
所得速率常数基本不变,故为一级反应.
9.
10.
11.设有对峙反应A D,A的初始浓度为 =1.89 mol·L-1,t时间测得D的浓度x为:
t/s
180
300
420
<2>在阳极2Cl-→Cl2<g> + 2e
物理化学傅献彩(下册)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欢送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希望您提出您珍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
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WORD格式可编辑
物理化学傅献彩下册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 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电化学一、单选择题(1) 电解质溶液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 水溶液B .0.001M HCl 水溶液C .0.001M KOH 水溶液D .0.001M KCl 水溶液2.1摩尔电子的电量与下列哪一个相同A .安培秒B .库仑C .法拉第D .单位电荷3.分别将CuSO 4、H 2SO 4、HCl 、NaCl 从0.1mol ·dm -3 降低到0.01mol ·dm -3,则Λm 变化最大的是:A .CuSO 4B .H 2SO 4C .NaClD .HCl4.下面那种阳离子的离子迁移率最大A .Be 2+B ..Mg 2+C .Na +D .H +5.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A .离子迁移数B .难溶盐溶解度C .弱电解质电离度D .电解质溶液浓6.用0.5法拉第的电量可以从CuSO 4溶液中沉淀出铜大约(原子量Cu 为64,S 为32,O 为16)A .16克B ..32克C .48克D .64克7.在界面移动法则定离子的迁移数的实验中,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A .界面移动清晰程度B .外加电压大小C .正负离子的价数值相等D .正负离子运动数相同否8.298K 时,0.1mol ·dm -3NaCl 溶液的电阻率为93.6m ⋅Ω它的电导率为A .114.6--⋅ΩmB .11936.0--⋅ΩmC .1136.9--⋅ΩmD .11011.0--⋅Ωm9.摩尔电导率的定义中固定的因素有A .两个电级间的距离B .两个电极间的面积.C .电解质的数量固定D .固定一个立方体溶液的体积10.0.4000ml 水溶有2克无水BaCl 2,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 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A .127101--⋅⋅⨯mol m SB .1261041.2--⋅⋅⨯mol m S (BaCl 2式量为208)C . 1241041.2--⋅⋅⨯mol m SD .1231041.2--⋅⋅⨯mol m S11.科尔劳乌斯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公式:)1(C m m β-Λ=Λ∞仅适用于A .强电解质稀溶液B .弱电解质C .无限稀的溶液D .摩尔浓度为一的溶液12.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CH 3CO -B .OH -C .Cl -D .Br -13.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浓度∞+U 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 λ和法拉第常数的关系是A .∞+U F m =∞+λ/B .∞+U F m =⨯∞+λC .∞+U 1=⨯⨯∞+F m λD .F U m =∞+∞+/λ14.无限稀释溶液中,KCl 的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同样温度下的KCl 溶液中,Cl -的迁移数为0.505,则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率(112--⋅⋅V s m )为A .0.495B .130C .64.3D .65.715.已知:150)(4=Λ∞Cl NH m ,248)(=Λ∞NaOH m ,127)(=Λ∞NaCl m ,的∞Λm 单位是:124101--⋅⋅⨯mol m S 。
则无限稀释溶液中NaOH 的摩尔电导率为A .271B .29C .525D .9816.对于0.002mol/kg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是A .310175.3-⨯B .310828.2-⨯C .410789.1-⨯D .3104-⨯17.在电导测定中应该采用的电源是A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B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C .直流电源D .交流电源18.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2m m m m v CC K ΛΛΛΛθ-=∞∞仅适用于 A .强电解质溶液 B .电离度很小的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D .非电解质溶液19.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越大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20.298K.纯水的电导率为161054.5--⋅⨯m S .已知∞+H λ和∞-OH λ分别为21050.3-⨯和1221098.1--⋅⋅⨯mol m S ,则纯水的电离度(水的浓度55.5mol ·dm -3)为A .71098.9-⨯B .9109.2-⨯C .9109.4-⨯D .91082.1-⨯21.对于K 3PO 4的水溶液,其质量摩尔浓度为m ,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为±γ,此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a 等于A .333)/(4θγm m ⋅±B .44)/(27θγm m ⋅±C . 33)/(θγm m ⋅±D .)/(274θγm m ⋅± 22.298K 0.01mol ·dm -3 KNO 3溶液的活度系数的对数值是A .0.8894B .0.01C .0.1D .-0.050923.将AgCl 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A .0.1M NaNO 3B .0.1M NaClC .0.01M K 2SO 4D .0.1MCa(NO 3)224.0.3mol/kg Na 3PO 4水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是A .0.9B .1.8C .0.3D .1.225.根据.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比较298K 时0.001mol ·kg -1的Cu(NO 3)2水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1)(±γ与0.001mol ·kg -1的ZnSO 4水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2)(±γ,其关系是A .1)(±γ2)(±>γB .<±1)(γ2)(±γC .=±1)(γ2)(±γD .2)(1=±γ2)(±γ26.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A .非理想气体行为B .原子的顺磁性质C .强电解质行为D .液体的行为(1) 电解质溶液参考答案1.B2.C3.A4.D5.A6.A7.A8.D9.C 10.D 11.A 12.B13.D 14.C 15.A 16.A 17.A 18.B 19.A 20.D 21.D 22.D 23.D24.B 25.A 26.C(2) 可逆电池1.应用电势差计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必须使用下列哪种电池或溶液A .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B .甘汞电极组成电池C .活度为一的电解质溶液D .标准电池2.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测量,必须用对消法,这是因为A .伏特计使用不方便B .伏特计不精确C .伏特计不能保证电池满足可逆工作条件,且其本身有内阻D .伏特计本身电阻太大3.用电势差测定电池电动势时,若发现检流计始终偏向一方,可能的原因是A .检流计不灵B .被测定的电池电动势太大C .搅拌不充分,造成浓度不均匀D .被测电池的两个电极接反了4.Ag 棒插入AgNO 3溶液中,Zn 棒插入ZnCl 2溶液中,用盐桥联成电池,电池表示式为A .)(|)'(||)(|)(23s Zn m ZnCl m AgNO s AgB .)(|)(||)'(|)(32s Ag m AgNO m ZnCl s ZnC .)(|)'(|)(|)(23s Zn m ZnCl m AgNO s AgD .)(|)'(|)(|)(23s Zn m ZnCl s Ag m AgNO5.V V Br Br Cl Cl 065.1,360.1,,22==--θθϕϕ,298.2K 时将反应 )()(2)(2)(22l Br a Cl a Br g Cl Cl Br +=+----设计成电池,其反应的平衡常数是A .82106⨯B .4104⨯C .41102⨯D .-OH H Pt |,291055.9⨯6.使用盐桥将反应Ag Fe Ag Fe +=++++32设计成的电池是A .Pt Fe Fe Ag s Ag |,|||)(23+++B .Pt Fe Fe Cl s AgCl s Ag |,|||)()(23++--C .++23,|Fe Fe Pt )(|||s Ag Ag +D .++23,|Fe Fe Pt )()(||s Ag s AgCl Cl --7.电池)(|)(|2s Cu m CuCl s gCl Ag )(A -的电池反应是A .)(2)()(2)()(222s AgCl s Cu m Cl m Cu s Ag Cl Cu +=++-+-+B .)(2)()(2)(2)(22-+-+++=+Cl Cu m Cl m Cu s Ag s AgCl s CuC .)()(222+++Cu m Cu s Ag )()(2s Cu m Ag Ag +=++D .)()(2)(2)(22+++++=+Cu Ag m Cu s Ag m Ag s Cu8.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时的热效应r Q ,的表示式是A .H Q r ∆=B .P r T E nFT Q ⎪⎭⎫⎝⎛∂∂= C .G H Q r ∆+∆= D .Pr T E nFE Q ⎪⎭⎫ ⎝⎛∂∂= 9.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厚度大小与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A .两者无关B .两者间成正比关系C .两者间关系不确定D .反比关系即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愈大,扩散层厚度愈小10.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E 值的正或负可用来说明A .电池是否可逆B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限度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D .电池反应是否达到平衡11.298K 某电池 V E 000.1=,141000.4--⋅⨯=⎪⎭⎫ ⎝⎛∂∂K V T E P, 此电池可逆地提供1F 电量时的热效应是A .-96500JB .96500JC .-84997JD .11503J12.关于液体接界电势j E 正确的说法是A .无论电池中有无外电流通过,只要池中有液体接界存在,j E 总是存在B .只有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j E 存在C .电池中无电流通过时才有j E 存在D .只有两种浓度、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互接触时jE 才存在13.电极反应++=+23Fe e Fe 的V 771.0=θϕ, 14.74-⋅-=∆mol kJ G m r ,131010.1*=θa K ,这表示A .电极反应完成的程度很大B .a K 只有数值上的意义但不说明其它问题C .反应)1()1()(21)1(.23223=+=+=+=+++++H Fe Fe a H a Fe P H a Fe θ完成的程度很大 D .电极带正电荷14.下列三种电极 +H g H Pt Cu |)(,|2、+H g H Pt Hg Cu |)(,||2、+H g H Pt aq KCl Cu |)(,|)(|2,其电极电势的关系为A .由前到后逐渐增大B .彼此相等C .由前到后逐渐变小D .不能确定15.不能用于测定溶液pH 值的电极是A .氢电极B .玻璃电极C .氢醌电极D .)(|)()(m Cl s AgCl s Ag --电极16.下列可逆电池中,对OH —不可逆的是A .-OH H Pt |,2B .-OH O Pt |,2C .--OH s HgO l Hg |)()(D .--OH s BaSO s Ba |)()(417.对可逆电池,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A .nEF G r -=∆B .nEF G r <∆C .nEF G r >∆D .0==∆nEF G r18.电池)(|)(||)(|2313l Ag a AgNO a AgNO Ag 和电池)(|)(|)(|2313lI Ag a AgNO a AgNO Ag电动势分别为I E 和∏E ,21a a >,电池()∏的液体接界电势为j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