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2019浙师大学科英语经验贴(初试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

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

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今年是全日制与非全第一年统考,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但总的来说是好事。

无论是为了要个文凭学历还是真的想提升自己,毕竟双证对我们来说还是挺难得的。

本人觉得统考还是挺好的,一方面是促进自己学习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双证,含金量也比以前的单证高。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小年轻们,国家给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

刚出来政策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毕业时候就有这种政策多好。

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让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既能拿到双证又能提升自己的机会。

我是抱着珍惜和感激的态度来准备考试的,也真的是想学东西提高自己。

今年的分数线,无论是34所自主划线还是国家线都低了很多,也是对非全的照顾。

所以,不管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都反思总结下自己的原因,不要一味抱怨。

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国家的政策,那就管理好自己,摆正心态,做最好的准备,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吧。

本人从十月一开始准备考研,总共差不多三个月时间,初试成绩还不错,报了辅导班考研派。

期间学姐很用心,还给了我很多材料,帮我写大纲,可以说是非常负责的,本人在备考过程中,完全靠摸索,网上的资源和信息太少了。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帮助,别像我当初一样想找份前辈的经验都找不到。

我的目标学校本来是华东师大,但是准备的太晚了,华师大的参考书目跟往年没有变化,别人可能暑假或者之前就在准备,所以本人改变了目标学校,因为浙大参考书出的晚,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不算劣势。

希望大家不要鄙视我。

也希望18年想考试的朋友们早做准备。

教育综合333浙大给了两本参考书,我的经验是好好看参考书。

可以结合Lucky 学姐的教育学原理笔记看书。

对,只看笔记的教育学原理部分就可以了。

在准备333上我是走了不少弯路。

浙大333和其他学校也不一样,其他学校333用的是333大纲,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个部分,而浙大只给出了两本参考书(这也是我选浙大的另一个原因,我看见教育史就头疼,不想背)。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1翻译硕士英语[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11翻译硕士英语[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详解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30%, 1.5 points each)Directions: Beneath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Mark your answers on your ANSWER SHEET.1.These small firms _____ not long ago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or more electrical appliances.A. clusteredB. assembledC. linkedD. amalgamated【答案】D【解析】句意:为了应对电子设备需求的增长,这些小公司前不久实现了合并。

选项中四个单词均有“聚集、合拢”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机构、公司)amalgamate合并。

cluster(人)聚集。

assemble集合;组装。

link联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My aunt has decided to spend her _____ years in the suburbs of Shanghai.A. diminishingB. decliningC. reducingD. dwindling【答案】B【解析】句意:我的阿姨决定在上海的郊区安度她的晚年。

本题考查惯用搭配。

选项中四个单词均有“下降、减少”的意思,但只有declining years为惯用搭配,意为“晚年”。

考研英语经验 我是这样考到79分的

考研英语经验 我是这样考到79分的

考研英语经历我是这样考到79分的今天又来考研版,只是来看看,论坛上这么多人为了考研而努力,心里突然特别感动。

我从来都不在论坛上发帖,每次总是来了,找到自己想要得东西就走了。

今天决定也为写点什么,下面是我大学四年学习英语的经历,我不太擅长写东西,只是一个记录,希望能对还在奋斗中的朋友们一点帮助。

我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但是大家不要误会,我得英语并不好,可以说很烂。

主要是因为高考分数刚刚够本科线,我只能服从调剂才能留在我报的这所本二学校,结果调剂到了英语系。

(我们学校的英语系其实真的很差,大一大二得老师根本都是本科生。

本科生教本科生)我高中时候英语根本不及格,到了大学竟然学了英语专业。

前两年我过的挺绝望的。

心里也很排斥英语。

大二的时候要考专业四级。

当时听说是相当于公共六级水平。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周围的同学纷纷着手准备专四。

顺便提一句,我所在的学校是山东的一所高校。

山东本地学生特多,在山东念过书的朋友应该有所体会。

山东学生真的是很认学,尤其是准备起考试来,那叫一个起早贪黑!在舍友得带动下,我也跟着早期晚回。

现在想想,准备专四是我开始好好学英语的开端。

最后以 62分得成绩险过。

对于专四,我的经历是:作听写和背单词。

好似那段时间的复习我也就干了这两件事。

主要是听写。

因为我真的很讨厌做题。

根本做不下去。

听写是专四听力里面一个比拟难的题型,对我而言,它是最难的。

我当时就想,先把最难的局部攻克了再说。

大概有半年多吧,我天天都拿出很长时间作听写练习。

几乎每天都来下载SPECIAL ENGLISH 听写下来。

还有专四的真题局部所有的听力我都听写过。

我觉得听写对于英语的提高特别有帮助。

其次是背单词,我那个时候还很怵头背字典,所以就听了我一个学习很好的舍友的话,坚持把听力和真题以及辅导课上作过的模拟题中所有遇到的生词总结出来背掉!这一点我真的是坚持做下来了。

那个时候自己都感觉英语水平有提高。

考研我经历过两次。

大三和大四分别考过一次。

【考研经验】首都师范大学学科英语备考经验

【考研经验】首都师范大学学科英语备考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学科英语备考经验历时14个月的备战终于结束了,这期间有过惊喜,有过感动,有过迷茫,有过痛苦,但是无论怎样,很庆幸自己终于走过来了!第一,我想说的是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有的同学会说我想继续深造,有的同学会说,我不想工作,想再缓两年,有的同学会说,我想试试,万一考上了呢。

考研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你要从内心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考研,这样你才能明白自己选择院校的方向,选择专业的方向。

记得我最后再坚定首师学科英语这个专业时,我曾经备战过北师一段时间。

选择学校时,我和我自己非常敬重的、十分信任的老师谈过两次,她给我的建议是去考北师或者天师,因为这两个学校的历史非常久,资源也很好。

北师不用多说了哈,中国首屈一指的师范大学,天师有人会说他跟自己心中的目标相比,差了一大截,但是这个学校在天津的认可度非常高。

至于我为什么最后选择考首师,就是因为自己一直想去北京,准备了一段时间的北师之后,很怕自己一次考不上,也没有想再来一次的勇气,最终选择了首师。

首师,据我了解来说,它在北京的认可度也还是可以的,地理位置,师资资源,性价比也还不错,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最后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将近九个月的备考。

第二,我就来谈谈自己的考研经验吧。

首先谈谈公共课英语和政治的备考经验。

因为自身是英语专业,准备英语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听完了恋恋有词,我觉得这本书在根本上会帮助你解决单词的问题。

政治课我是在大约九月份开始准备,可能有点晚了,我选择的是听完徐涛的政治课,在后期的时候,有时间就会练一练选择题,背一背专业的政治答题术语,这些在我最后考试的时候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的政治1000题,肖四肖八,基本上其他的也没有用过。

接下来我谈一谈333和876的备考经验。

333共需要三本书,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导论。

这门课备考注意一定要整理框架,及时背诵。

我记得333我到最后考试应该是最少背了八遍吧。

考研英语60分经验帖子(DOC)

考研英语60分经验帖子(DOC)

考研英语60分经验帖子(DOC)英语是一个让人比较头疼的科目,你很努力的去学习它,但是呢,分数不会比提高很多,也即是说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不是很高。

如果你对它简直没有兴趣,从而花很少的时间去学习它,那么,你最后有可能会遭遇英语单科不过线的尴尬。

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我自己的理解是:每天都要去学,但是,学习时间小于数学和专业课(这在分值上也是讲得通的)。

前期(9月20号以前)复习时间多一些(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开始复习政治),后期(9月20号以后)复习时间少一些(因为这时候要分时间去给政治了),但是,要保证每天都要学英语,因为,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一天不学,倒退两天,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下面来具体说下!一、单词问题所谓“考研不至,单词不止”。

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我们每天都坚持背背单词,花些时间在英语上!而且,背单词是苦力活,是最没有技巧性可言的(尤其是第一遍背单词)!说到这里,要澄清一个困扰许多朋友问题!也即,有没有必要买单词书来背?如果买的话,买什么单词书才好?(因为论坛上有些经验贴说可以只背真题中出现的单词,而没有必要买单词书)我的答案是:很有必要买单词书来背单词,而且真题中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也要背!因为我在一战时,就只背了真题中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而没有背单词书,这就造成了我后来学习英语,因为单词贫乏从而做阅读力不从心!所以我二战时就老老实实的背了21遍单词书,并且也背了10多遍历年真题里面的不认识的单词,这对我最后去参加2013的考研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单词量足够了,心里是不发慌的,至少阅读是这样的!所以,单词书你实际上是应该有两本的,第一本是单纯的单词书,第二本是你在真题中找到的不认识的单词的整合(你可以用一个小本子把你在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抄写下来,然后进行背诵,也可以在真题书的疑难单词后面进行标注和补充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然后进行背诵)至于单词书,可以选择的有很多种。

我个人比较偏向的是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绿皮书,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的词汇编排是乱序的,不像有些书是从A一直到Z的编排方式(这样背书我感觉非常枯燥)!不过,这要看自己适应哪本书,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最后,单词书只能有一本,别买多了,认认真真把一本单词书背完就好,各位请努力!二、关于真题与模拟题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也即,英语有没有必要做模拟题?我的答案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是公认了市面上没有一本模拟题能捕捉到真题的命题风格,如果你做了模拟题再去做真题,那么这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到时候你就会发现模拟题的命题思路与解题思路完全与真题不符,导致你脑海中做模拟题早已形成的解题思路与真题的解题思路不符,从而丢失大量的分数(连解题思路都不符,不丢失大量分数才怪)所以,真题就是最好的模拟题,好好把真题研究透彻才是王道!接下来,有人也许会问,真题就那么十几套,做完就没有了,岂不是很浪费?亲,我没有叫你只做一遍啊!!!!真题是应该反复做的,具体说来应该做4遍,上不封顶!我当时就有这样的感受,做真题第一遍,我是在找那些不认识的单词和学习长难句,做第二遍,我是在全文翻译,第三遍,我是在找每段的段落大意以及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做第四遍,我是在查漏补缺!以下具体说明这个问题.真题书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王林老师主编的《考研真相》和张剑老师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

我调剂浙师大的12年语言学考研之经验及教训

我调剂浙师大的12年语言学考研之经验及教训

我调剂浙师大的12年语言学考研之经验及教训我调剂浙师大的12年语言学考研之经验及教训一、缘起(帮助别人自己更开心)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前,我从未逛过论坛,直到三月二日,在漫长的纠结之后等来川大的成绩。

看到寝室姐妹在论坛上和研友晒分,才直到论坛这个交流平台。

在三月十五日,和朋友高高兴兴的逛完校园,晚上回来。

发现川大复试分数线出来,当时头都蒙了。

姐妹们忙着让我填调剂预申请,我木然的填写着,第二天才发现,自己的分数都乱写的,明明总分397,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成393。

身份证号也少写了几位。

最后,一个比较希望我去的学校老师还打电话来询问。

也许当时那才是真的伤心吧,没有眼泪却失去了理智。

安静点的让朋友们担心。

22:30也许我苏醒了,这个结果,上天给我的安排。

对我自己来说,我可以给这一年一个交代,因为我最后几个月对英语的复习,心态的确不好,给自己太大压力来了。

但对无条件支持我的爸爸妈妈,对一直以我为傲的亲人,对那些一直相信我的朋友,我无法交代。

在心底一遍遍的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晚上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他们一遍遍的安慰,我躲到洗漱室,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一个多小时,哭过了,最后自信的告诉她们,女儿还是会加油,无论工作还是调剂,都会好好表现。

哭过了,发泄过了,那一夜,虽然睡得很晚,但睡得很香。

三月十六到三月二十九,这半个月的时间,在寝室呆的半个月。

我做的事情就三件:写论文初稿、看调剂信息、逛论坛。

也许从这时开始,我结缘论坛吧!认识了不少难姐难妹,难兄难弟,彼此相互鼓励;看了不少人的经历,开始觉得自己其实并孤单。

最后顺利的被录取了,虽然不是名校,但还是我热爱的专业,并且在我喜欢的城市。

虽然还是有遗憾,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了吧。

还是努力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

一路上得到过帮助,一路充满感激,在这一路上,也想着如果自己成功了,要怎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一志愿的学校的考研资料很难到网上搜集,当时是在一个网上认识的卖资料的师兄,在他那里买的真题和资料,说实话爸,还是有商业性质的,或许是他很忙,在卖了资料后,对我的很小心翼翼的咨询,虽然有回答,总是简单几句应付。

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

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

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是考研的最大障碍。

许多人投入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多,但是收效却不明显。

这里我想就英语的复习方法和大家进行探讨,只有制定了正确的科学的战略战术,才能打个大胜仗。

首先,我想澄清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误区:误区一:英语很难,考研英语更难,连六级都没过,怎么能对付得了考研误区二:四六级成绩都不错,现在可以在英语上少下点功夫了吧前一种心理夸大了英语的难度,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枷锁,有此种心理的考生,就算下很大的功夫,收效也会大打折扣。

后一种心理却藐视了英语,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每年都不乏这样“考研英语悖论”的例子:六级过了,考研英语没过线;六级没过,考研英语过线了或者还很高。

出现这种情况看似矛盾,其实背后隐藏着一种必然性。

任何一种英语考试(包括TOEFL、GRE和雅思等)都有它自身的考察重点和出题思路,在我们的英语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所要参加的考试做有针对性的练习。

如果把我们的英语知识储备比做冰山,那么考试大概只考冰山的一角,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要考哪个角,然后才能充分调动那部分知识和技能来灵活自如地应对。

误区三:题海战术定能攻克英语,模拟题越难越好不可否认,要对付考试必须做题,眼高手低者都会输得很惨。

但是,做哪些题、怎么做就很有讲究了。

我的方法是“一本模拟题(高质量的)+近10年来的真题”,并且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套真题的含金量高于十套模拟题!这个结论既不武断也不偏执,我复习的时候买了一本阅读理解模拟题,但最终只挑选了其中不到1/4的文章做练习,其余的仅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浏览了一下,原因是我发现模拟题的风格和真题不象,甚至还可能对我们的做题思路产生误导。

模拟题的特点是“文章难,问题简单”,而考试的时候恰好相反:“文章简单,问题难”,“文章读懂了,就是选不对答案”这是多数人考完阅读理解的感受。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866这一门课,不似333那样大部分无需理解只需死记硬背。

除了名词解释〔尤其语言学〕或许需要死记硬背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阐述。

尤其教学法,北师大考教学法考的特别活,很多时候并不能靠背诵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去发散思维,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才行。

先总结一下866的复习流程:1.看一遍书,理解2.对着笔记看书,形成框架3.背诵,六普及以上〔达不到也不要紧,主要看质量〕接下来,我分科说明一下我的复习见解,仅供参考。

一.语言学语言学是最难理解的一门,也是最容易记了就忘的一门。

我的建议是,当你弄懂某一个知识点时,在知识点旁边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一下,以防忘记。

书的话,我建议看1-2遍就行,不需要超过两遍。

看够两遍,就直接上手背吧。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某个知识点需要大量的重复记忆,才能形成酝酿效应,在某一天茅塞顿开。

语言学就是,读完书,大概理解一下,背一遍框架,好,开始背笔记吧。

第一遍第二遍全部都背,第三遍第四遍根据真题分析背重点,第五遍第六编查漏补缺。

其中,到了第六遍,就最好开始上手默写。

有的时候,你背的很开心,结果一到默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记得几点。

默写也不是让你把整本笔记的知识点给默写完,而是做模拟题,特别是那种根据真题的出题模式编制的模拟题,最好还给你带解析的那一种。

北师大866的语言学,很少会有能让你烧死不少脑细胞的思维发散性题目,所以解析一般就是题眼的解释,值得一看。

二.教学法教学法是最好理解的一门,但也是最难拿全分的一门。

为什么呢?因为北师大最喜欢拿教学法出发散性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思考水平不同,拿到的分数肯定也就不一样。

那么,应该怎么复习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发散性的思考题,都是建立在你对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的。

这也就是说,你要是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不透彻,概念记忆的不清楚,你就无法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浙师大学科英语经验贴(初试➕复试)八千字吐血奉献!前言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眼前是一片云雾缭绕的广袤仙境,目力所及不足五米。

云雾之内钟吕之声回响。

雾气绵软的氤氲在四周,随着呼吸循环往复。

每走一步,湿气便加重几分,一如越走越重的压力。

茫茫天地之间,惟一人独立,似在参悟大道,此人即吾,也将汝。

一、考研原因好了,Zhuangbility ends.步入正题,讲讲考研的事情吧。

原因有三。

首先,我是往届生考研,大三下半学期的时候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找工作or考研。

最后选择了找工作。

本科是师范,于是去各种应聘,然而都没得结果,最后去了培训班。

工作了五个月,感受了社会的无情,体会了管理体制的不足,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再者,当回去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身边的小伙伴都得到了录取的喜讯,进一步刺激了考研的决心。

最后,察觉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下降,而自己不愿就此停滞,毅然决然的坚定了考研的信心。

二、考研支出辞职之后工资盈余一万,算是节省了家里的开支。

我是在本科学校附近租的房子,因为我觉得在家复习太过安逸,诱惑和杂事很多,并且在家一个人太孤单,没有学习氛围,难以坚持下去,尤其到后期,所以决定到本科学校去备考。

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单人间,6个月一共花费5200。

吃饭啥的一般在学校食堂,比较便宜,生活费6个月5400左右。

期间买资料啥的零零总总约有三四百。

由于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娱乐活动基本为零,所以花费较少,最多不超过100块。

所以考研总共花费了一万一千左右,供有打算辞职考研的小伙伴参考借鉴。

三、考研成绩初试教育综合:132851写作:112英语二:82政治:69初试总分:395初试排名:7复试笔试:111面试:137.5总排名:5四、考研资料1.教育综合333凯程333应试解析➕二师兄思维导图➕浙师大333大纲➕四本参考书➕凯程视频2.政治肖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八➕肖四3.英语二英语一真题(98~18)➕英语二真题(10~18)➕王江涛作文20篇➕百词斩➕真题单词(自己整理)4.英语写作851历年真题➕专八作文五、考研初试初试是最熬人的,跟柯尔克孜族的熬鹰差不了许多,只不过这个鹰不是活物而已。

作息:起床:6:40;上午学习:7:30-11:30;午饭:45分钟;背单词:12:15-12:35;午睡:25分钟;下午学习:1:00-5:00;晚饭、散步:50分钟;晚上学习:5:50-9:30洗漱+洗衣服:1小时回顾:10:30-11:00睡觉:11:00总的学习时间:约12小时(一)教育综合教育综合这门课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课,也是感触最多的一门课。

前期(7~8月)每天投资9个小时左右。

中期(9~11月中旬)7个小时。

后期(11月中~考试)5个小时。

前期出了下午1点到三点半刷英语真题之外,其他时间全部在看视频整理框架。

背书的时候大家最好设置个目标,哪一本书几天背完。

按照经验来看,中教史和外教史比较好背,教原次之,教心最难。

但我背的时候觉得教心还好,不算太难。

我的背书时间分配的不太好,8月份刚开始背的时候打算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但是试了一个月,只背了一本中教史,然后果断放弃,一本一遍的来。

因为艾宾浩斯是把一本东西不断重复加强记忆,太耗时了,虽然一个月把中教史背了四遍,然而我的时间并不多,并且8月初的前十天还回老家处理了事情,回来已经8月中旬。

但是由于中教史复习的较多,所以二三四轮的时候中教史印象很深刻,基本上轻松过掉,遗忘的也不多。

老家回来之后进入复习状态,9月初的样子把外教史结束,九月中下旬结束教原,十月中上旬结束教心,同时也算是一轮结束。

之后二轮基本上是30天完成,这时已经十一月中上旬。

第三轮21天左右完成,时间来到了12月初,第四轮在考前三天完成,也就是12月18号。

剩下四天有粗略的过了一遍平时做记号的重点内容,算是半轮。

总的来说是四轮半。

我的背书顺序是:中教史→外教史→教原→教心。

因为教原是原理性的东西,很抽象。

先把历史性的东西搞定,脑海里有个大概的教育发展顺序,教原就好背一点。

教原之后的教心更是建立在教育史上,所以我这样安排,不过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我买的凯程是17年的(因为当时打算考研来着,后来没考),当时赠送了相关的视频,但是18年之后就没有赠送了。

框架根据凯程的视频来的,她的视频会边讲边列,完全手写,不是ppt直接展示。

手写有利有弊,但我认为利大于弊。

ppt展示会很清晰,但这个清晰是字面上的清晰。

手写的形式与你的思维同步,边讲边写,逻辑一步步展开,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的我们而言可能更容易接受。

我喜欢框架记忆,不喜欢一大段一大段的背,大段的背一部分可以,多了就不行了,会背的想吐(虽然框架也是背的我想吐)。

对我来说,框架式的方法记得更快,所以我选择框架记忆。

看视频整理框架的时候我把框架整理在二师兄思维导图上。

二师兄由两个部分组成,a4纸大小,一面是整理好的,另一面空白。

空白的是让你自己整理框架,整理好的是供你参考或者直接背诵。

整理好之后基本上拿着二师兄和凯程的解析两本背就够了,偶尔背到不理解的地方会去看那四本参考书,把相关章节从头看到尾,看不懂的多看两遍,理解为止。

我差不多花了一整个七月看视频和整理框架,八月份开始背诵。

前后加起来大约有五遍的样子。

因为我是文科生,喜欢理解,所以来来回回的翻书、看视频。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凯程,徐影老师的视频讲解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像真正的讲课一样,让你懂前因后果,更好记忆。

个人认为理解记忆比上来就刚书要好,一个例子就是:我背了四遍半,考了132,一个学科生物的研友上去就硬刚,背了8遍,130多,我们是同一张试卷。

试想,如果我理解着背8遍,那么......。

如果觉得自己理解能力不是太好,那么就尽量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还有,333多编口诀,这个真的是减负神器,我整理了框架之后在背的过程中自己整理了很多口诀,比如欧洲中世纪教育里的骑士七技,我的口诀是:骑士上午骑马打猎,中午游泳回家,下午跟国王比赛击剑投枪,晚上跟公主....(咳咳,别想歪了,想知道答案就自己去找书)相信你看了这个之后骑士七技就差不多记住了,另外,凯程视频里也会分享很多口诀,大家可以留意记录。

如果大家想要看我的所有口诀,可以加群,后文会把群公布出来,我编了很多口诀,会发在群文件里,同时也会陆续更新一些大家需要的资料,后期学长学姐们会帮大家出几份模拟试卷,争取让大家顺利过初试。

大家有什么口诀也可以分享出来,或者私聊学长学姐,有时间会做个汇总,大家共同进步。

第三个诀窍是找研友交流以及互相促进。

不要觉得跟自己考的是同个学校同个专业就是对手,有这样的思想绝对走不远。

我初试的时候在图书馆备考,里面有个学妹跟我同考专业,于是我跟她联手,在中期背诵的时候相互交流疑问,后期互相出试卷模拟,模拟了两次,第三次她做了,我没做,因为我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后来我们都进了复试。

还有一个诀窍要看机会,我背书的时候,有个学妹考上师大的学硕课程与教学论,她的要理论深入很多,没事儿的时候我就跟她相互交流、分享口诀,得到了许多启示。

她给我了一个关于中教史的口诀,恰巧考到,一道简答题全分到手。

关于资料选择,比如二师兄思维导图,lucky,包包,小米这些,除了二师兄,其他我都没用过,不好做评价,不过综合有用过相关资料的研友的反馈来说,表示都还不错,那说明资料都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凯程的课我是力荐的,真的太过强大,谁用谁知道。

凯程的题库和后期的压题我都买了,但是没利用起来。

总得还是把解析搞定就好。

此外,我推荐的是框架记忆,然后自己扩展,如果觉得自己扩展能力不行的,那就可以选择其他资料,比如包包和lucky这些,大家可以找研友互相咨询一下,或者看一下他人的资料是什么样的,自己适不适合。

记得我遇到另一个背333的学妹,她用的是lucky,然后她抽背我,我把框架背给她听,十来句话就把一到论述题背完了。

她听完之后一脸懵逼,问我就这么点儿?我说肯定不是啊,到时候自己扩展嘛。

后来我把我做的模拟试卷给她看的时候她才信。

她说自己不适合框架,bb不出来,所以她用的lucky(她是理科生,理跨文,小教,上岸了)。

关于教心,因为是张大均版本,跟全国统一教材不一样,所以一开始会很慌。

直到我第一轮背教心的时候才发现不对。

凯程的视频讲的是全国统一教材,即陈琦刘儒德版本,我做笔记的时候也没管那么多,直接照着看、照着记的。

虽然后期发现的有点晚,但也不算全无收获。

因为虽然书不一样,但是内容大部分相通,而且我看了视频之后理解的更透彻,所以看张大均的书的时候颇为得心应手,并无太大阻碍,也有可能是因为张的版本比较简单吧。

你复习的时候可以对着大纲去背,然后把书里的框架提取出来,自己可以准备个本子或者一刀a4纸来整理,以便于后期背诵。

对于时间安排,4月份到6月份是过教材的时间,每天学习10个小时差不多了,不必太刻苦。

一开始看教材会一脸懵逼,啥都不懂,建议看凯程的基础课,带着你过教材的,而且视频讲解的也还不错,通俗易懂。

等教材过完之后,你差不多算是接触了教育学了,然后再去听强化班会更容易接受,知道因果关系。

关于模拟考试的内容还得再提一提。

每次模拟之后务必把自己不熟悉的罗列出来,只需要列关键词就行,比如自我效能感,卢梭,夸美纽斯。

在平时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记得把这些知识盲区记下来,平时没事多翻翻。

我考试之前把那几次模拟的错误和觉得重点的内容罗列了大概25个点,其中有好几个都考到了,大概四十五分,全部拿到。

此外,关于闲暇时间的利用我还想再啰嗦两句。

平时走在路上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洗漱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用来回忆刚学过或者背过的知识,可以是任何科目,我喜欢回忆333,因为是框架,回忆成功比较有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加自我效能感。

比如我洗澡的时候会播放政治视频,后期播放凯程冲刺班音频。

另外提一句,好好把凯程讲的东西消化之后会收获很大。

考前我发现外教史的那几个人物还不是很熟悉,然后前一个星期洗澡的时候每天重复听,早上醒来重复播放,直到考前为止。

等到考试的时候,外教史考了一个我听音频之前最不擅长但是听了很多遍之后烂熟于胸的卢梭,一道简答题全分到手。

再有,要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大纲上要求的东西全要背!全都要!!都要!!!(手动咆哮!!!)别想着没考过就不背了!今年浙师大333的某几题“军训”无数人!我跟着凯程,徐影老师一再叮嘱:别抱侥幸心理,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看到试卷的那一刻,忍不住的咧嘴角,合都合不拢,很感谢背书时谦卑的自己。

最后,是关于333思维的训练。

这个东西比较玄乎,只能说平时注意思考,善于观察(感觉自己是个说教者)。

比如我背教原的时候,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里的纵向流动功能,前两遍的时候没啥感觉,第三遍的时候在思考:似乎高考就是纵向功能的很好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