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检测规程

合集下载

实验室力学性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力学性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力学性能试验机使用及操作规程Laborato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and operation procedures一、打开总电源检查供电电压试验机使用范围之内后电源与试验机线连接。

First,turn on the power. Check the connection of the power source and testingmachine within the use scope of Power supply voltage tester.二、先打开试验机开关再打开油泵开关,后检查试验机油泵是否正常工作。

Second, open the test machine and open the oil pump next, after then checkthe text machine and pump working normally or not.三、夹具夹持试样,先夹住试样一端再使夹具旁的指针指到5-10刻度之间。

Third, clamping fixture hold the sample, first hold one side of the sample tomake the pointer beside the clamping fixture point to 5-10 scale.四、调节试验机表盘使两指针重合指在开始刻度线上,再夹住试样的另一端。

之后再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并且要松紧适宜,以防止试样滑脱或断在夹具内。

Forth, adjust the test machine dials, make two pointers overlap point to thebegan ruling, and then hold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ple. After that make thesample vertical axis and the center line coincide, and degree of tightness issuitable to prevent the sample slipping or broken in the fixture.五、打开进油阀使指针每秒钟走一刻度最为适宜,Fs值过后再调大出油阀到试样断后关闭进油阀同时打开出油阀并记录下Fs、Fb值。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121第四章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1 总 则1.0.1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3—2001)。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后置埋件力学性能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试验室内的模拟检测。

1.0.3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后置埋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

2.1.2 锚栓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2.2 符号cRm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Sd N —— 锚栓拉力设计值;cR N mi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Rk N —— 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有关规定计算;[]u γ ——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u γ=1.1R γ,R γ按表 取用;0D —— 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ef h —— 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为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压点的深度;s A —— 锚栓应力截面面积和截面抵抗矩;yk f —— 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c Rk N , —— 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stk f —— 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122 3 基本规定3.1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3.1.1 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2 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3 后置埋件品种、规格、数量、分布及位置等;4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3.1.2 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规程

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规程

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规程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是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的具体操作规程。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屈服等信息,用于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应用范围。

以下是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一、试样的准备1.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样形式,如拉伸试样、冲击试样等。

2.根据试样的尺寸标准和要求,制备试样。

3.如果试样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热处理、冷却等,需要在试样准备之前进行。

二、试验设备的准备1.根据试样的形式确定试验设备的具体要求,如拉伸试样需要拉伸试验机。

2.检查试验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根据试验要求及试验设备的说明书调整设备参数。

三、试验操作步骤1.将试样放置在试验设备上,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夹持或固定。

2.根据试验要求设置试验操作系统和测量系统。

3.进行试验前的校准操作,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4.启动试验设备,开始试验操作。

5.根据试验要求记录试验数据,如载荷-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

6.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试验的停止和数据处理。

四、试验结果的评估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所需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2.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异常数据、数据重复性和可靠性等。

3.将试验结果与标准或规范进行对比,评估材料的性能水平。

4.编写试验报告,详细描述试验过程和结果。

以上是力学性能试验操作工艺规程的一般内容。

根据具体的试验要求和材料特性,可能会有一些调整或增加。

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材料选择和设计。

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应用,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各种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评估其深度和广度,同时分享我对这些技术规程的观点和理解。

二、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提前发现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修复和强化措施,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三、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目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力学性能检测技术规程力学性能检测技术规程主要关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参数的评定。

通过使用一系列的试验方法和测试设备,可以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而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性能表现。

2. 耐久性能检测技术规程耐久性能检测技术规程主要关注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通过检测混凝土结构材料和构件中的气体渗透性、湿度变化、热膨胀系数等指标,可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抗老化、防水防潮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表现。

3. 结构完整性检测技术规程结构完整性检测技术规程主要关注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毁坏程度的评定。

通过使用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如超声波检测、雷达测深、红外热像法等,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缺陷、裂缝和损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分析,从而判断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的应用案例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价值和意义:1. 压力与渗透性检测技术通过对混凝土中的气体渗透性和液体渗透性进行测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该技术规程的应用案例包括水库大坝和地下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级代号直径mmR2358~2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ⅢRRB40028-40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550650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GB2103-80《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3根。

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GB701—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

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力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力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力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力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一、概述力学检测仪器是用来测量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的工具。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安全性,下面介绍了力学检测仪器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2. 确认所需测试的参数,如负荷范围、应力应变速率等,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3. 清理试验室环境,保持清洁整洁,并确保试验台面平整,无杂物。

三、仪器操作步骤1. 打开仪器电源,并根据需要调节参数设置。

2. 将待测试物体放置在试验平台上,并进行合适的夹持,确保物体受力平衡。

3. 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如静力试验、动力试验等,并根据要求进行选择。

4. 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如拉伸、压缩、弯曲等,并进行调整。

5. 进行试验时,应逐渐增加负荷或应力,避免突然施加过大的力量。

6. 在试验过程中,应定期观察测试结果,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7. 当达到预设的测试终点或物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

8. 关闭仪器电源,并进行相应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试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安全。

2. 对于较大负荷或高速运动的试验,应设立防护栏杆,防止意外伤害。

3. 严禁试验时将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试验装置内部。

4. 如遇到仪器故障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6. 在试验结束后,应及时保存试验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力学参数。

五、仪器维护1. 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清洁试验平台、夹具等部位,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保持仪器的存放环境干燥、清洁,并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不良环境。

4. 使用时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过载、过速等操作错误。

六、操作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若测试结果与预期差距较大,应检查试验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

力学性能检验规程

力学性能检验规程

力学性能检验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铸钢件和铸铁件力学性能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明确力学性能试验程序和方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的力学性能检验。

2.引用文件GB/T228-2007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3.检验依据3.1在与顾客签订销售合同时,合同及技术协议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均应成为出厂检验和试验的依据。

3.2按合同规则的图样及相关标准应是出厂检验和试验的依据。

3.3本文件第2章引用的各项文件均应成为出厂检验和试验的依据。

4.机械性能试验4.1打开试验软件,进入程序。

4.2新建试验:工具栏中点击“新建试验”,选择“拉伸试验”试验类型;选择“金属拉伸”试验;选择“圆形”试样类型;输入好相应组号点击确定,进入试验参数界面。

4.3输入试验参数:在“试验参数”栏中输入好直径.原始标距.引伸计标距等相观试验参数,输入完毕按键盘“Enter回车键”会根据直径的输入算出原始面积(要求试验人员了解,试验前参数相对应的试验后结果)。

4.4清零:控制“送油阀”,把作业台完全升起后再关闭“送油阀”由位移显示面板变化看出作业台的上升量,上伸过程中产生力值,需清零。

4.5装夹试样:在作业台定位状态下,调整钳口位置,装夹好试样。

4.6装夹引伸计需要用“引伸计”测变形,在装夹好试样后再装夹“引伸计一旦选择为“引伸计”后,在程序主界面〈速度显示面板〉下面会有“取下引伸计”提示。

!注意:检查〈试验参数〉中有无填入相应引伸计标距。

(标配引伸计标距为50mm,如不用引伸计则不必理会,系统默认为位移通道)4.7运行运行一切准备就绪后按“运行”开始试验。

人工控制“送油阀”加载。

!注意:观察主界面“力与变形曲线”,过了曲服后点击软件中“取下引伸计”后,方可把试样当中的“引伸计”卸掉。

(如果试验前没选择引伸计,而是以位移来测变形量,则不会出现该项)同时,如果程序设置了自动取下引伸计,则满足程序设定条件后,程序自动切换,并提示用户取下引伸计。

力学性能检验通用规程

力学性能检验通用规程

力学性能检验通用规程1. 总则:本规程规定了压力容器所用钢材复检、焊接、试板力学性能检验和式样制备的要求,适用于钢材复验试样、产品焊接试板、焊接工艺评定、试板的制作和试样的制取及检2. 引用标准:本规程遵循下列标准,新标准公布实施后即以新标准为准。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9《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JB4726~4728《压力容器用钢锻件》JB4744《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3.原材料试样:3.1板材试样:3.1.1样坯取样位置、方向及规格:3.1.1.1钢板应在距边缘为板宽四分之一处切取样坯,见图1。

对于纵轧钢板,当产品标准没有规定取样方向时,应在钢板宽度1/4处切取横向样坯,如图2。

如钢板宽度不足, 样坯中心可以内移。

切取的样坯应做好标记移植。

3.1.1.2样坯的尺寸要保证从中切取足够数量的试样。

具体尺寸参照表1。

压制方向钢板压制方向图23.1.2试样和试样制备3.121切取试样时,必须防止试样金属因受热、加工硬化与扭曲变形而改变其内部组织的机械性能。

用气割法切取试样时,从样坯切割线到制成试样边缘,必须留出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不小于20mm。

3.1.2.2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25mm时,拉力试样应制成板材试样,并保留原轧制表面, 试样形式及尺寸见图3,表2。

钢板厚度大于25mm时,可制成尽可能大的圆形试样,试样中心线尽可能接近板面<此时应尽量使试样头圆弧表面吻合与钢板表面,即在头部应保留不太显著的氧化皮,见图4,表3,表4。

77\ -1表矩形横截面比例试样(优先采用短试样,即k = 5.65 ;长试样则k = 11.3 ) mm注:1、Lo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土1%。

Lo +1.5-叮.2、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o的测定应在试样标距两端及中间三处测量宽度和厚度,取用三处测得的最小横截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 2Ο 450 ± 20
截面尺寸
±0.075mm
试样长度(L)
+0,-2.5mm
缺口中心(L/2)
±1mm
缺口直径
±0.025mm
缺口深度
±0.025mm
第 13页 共 25页
表面光洁度 缺口表面和背面应小于 1.6um,其他两面小于 4um; 4.如不能制备标准试样,可采用宽度 7.5mm、5mm、2.5mm 小尺寸试 样,但性能之间不可比对。试样尺寸除宽度外,都是恒定的,宽度偏 差控制在±1%内; 5.高温冲击实验必须使用此端部定位冲击试样。
第 9页 共 25页
尺寸试样。试样的其他尺寸及公差与标准试样相同。缺口应开在试样 的窄面。
5. 高温冲击实验必须使用此端部定位冲击试样。
第 10页 共 25页
附录 B6. 硬度试样
试样截面可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环形等形状。 洛氏、维氏硬度试验原材料截面尺寸边长或直径大于 40mm 时, 可取截面尺寸 40mm×40mm; 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避免加工硬化或过热而对硬度照成影响; 被测试样厚度应控制在 2~30mm 之内; 试样被测表面与支撑面应平行; 对于不宜加工的成品、半成品硬度试样,可仅磨光被测表面。 试样被测表面粗糙度: 洛氏硬度:Ra≤1.6μm 维氏试样:HV1~HV3:Ra≤0.2μm;
3.0~12 25±0.5 30
B
L0
Lc
L
30
260
35 5.65 S0 7.65 S0 300
取 5 的倍 取 5 的
40

倍数
320
30
80
300
L0 + 2 S0
35
50
300
注:
1. 试样厚度 t<12mm 时按照上图 B2 加工试样,在 300KN 试验机上做 拉伸实验; 1. 平行部分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准许差值为 0.2mm; 3. 试样加工在保证 Lc 及 L 长度,h 长度可变; 3. 检测时比例试样推荐使用 GBP07,非比例试样推荐 GB09。 4. 非仲裁也可使用不带夹头试样,试样总长度 L 和带夹头试样长度相 同;
受控标识 发布单位
内部文件 注意保密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编号:ESSZJ20110175 版次: 1.0
批准:申鹏
产品力学性能检测规范
1、目的目标
1.1 目的 规范钢板、带材产品力学性能检测
1.2 目标 100%按照客户要求制样检测
2、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应按国标、美标、欧标检测 3~30m 钢板及带材力学试样。
第 14页 共 25页
附录 D1. 室温拉伸试样
表 D1.板带材横截面试样
标准及试样号
a
EN01
12~≤30
EN02
12~≤30
EN03 EN04 EN05 EN06
EN07
EN08
12~≤30 12~≤30 3.0~≤12 3.0~≤12
3.0~≤12
3.0~≤12
图 D1 拉伸式样图
R
b
B
L0
第 15页 共 25页
比例试样推荐使用 EN04,试样厚度 5mm<a≤12mm 时比例试样推荐 使用 EN07 号试样。
第 16页 共 25页
附录 D2. 夏比 V 型缺口冲击试样
注:技术要求
图 D2. 冲击试样图
1. 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避免由于加工硬化或过热而影响金属的冲击性
能;
2. 根据有关标准或协议,试样可以保留一或两个轧制面痕迹,缺口轴
450
5.65 S0 7.65 S0
GBP02
12~≤30
30
30±0.5 40 取 5 的倍数 取 5 的 450
倍数
GBP03
12~≤30 30 38±0.5 50
50
450
GBP04
12~≤30 30 40±0.5 50
200
L0 + 2 S0
450
注: 1. 试样厚度≥12mm 时按照上图 B1 加工试样,在 1000KN 试验机上 做拉伸实验; 2. 平行部分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准许差值为 0.2mm ; 3. 试样加工在保证 Lc 及 L 长度,h 长度可变; 4. 检测时比例试样推荐使用 GBP02,非比例试样推荐 GBP04。 5. 非仲裁也可使用不带夹头试样,试样总长度 L 和带夹头试样长度相 同;
第 12页 共 25页
附录 C2. 夏比 V 型缺口冲击试样
图 C2. 冲击试样图
注:技术要求
1. 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避免由于加工硬化或过热而影响金属的冲击性
能;
2. 根据有关标准或协议,试样可以保留一或两个轧制面痕迹,缺口轴
线应垂直于轧制面;
3.试样尺寸偏差必须满足:
缺口长度方向与边部夹角 缺口角度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国标检测引用文件
GB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 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9-2007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一部分(A、B、C、D、
E、F、G、H、K、N、T)
2010 年 06 月 29 日 发布
2010 年 06 月 30 日 实施
第 1页 共 25页
4.职责分配 4.1 现场质检人员负责安排取样、送样,取样标准按照附录 A; 4.2 质检人员、科研人员负责填写试样加工及检测委托单; 4.3 机加车间负责制样,制样按照委托单要求加工; 4.4 力学实验室负责实验检测、试样编号、出实验报告、试样管理等 工作; 5.工作流程
图 B5. 冲击试样图
技术要求: 1. 取样、制样过程中应避免由于加工硬化或过热而影响金属的冲
击性能; 2. 根据有关标准或协议,试样可以保留一或两个轧制面痕迹,缺
口轴线应垂直于轧制面; 3. 试样缺口底部应光滑,对于仲裁实验,缺口底部表面粗糙度参
数 Ra 应不大于 1.6um; 4. 如不能制备标准试样,可采用宽度 7.5mm、5mm、2.5mm 小
第 6页 共 25页
附录 B3. 板状高温拉伸试样
图 B3. 拉伸试样图
表 B3.板带材横截面非比例试样
试样

a0
b0
b1 b2 d E D H L0 LC L R

GBG1 ≤4 15±0.2 16 19
38 22 45 50 67 200 25
10
注: 1. 当钢板厚度 t≤16mm 时,试样按照上图 B3 非比例试样加工; 2. 试样平行部分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不大于 0.1mm; 3. 试样平行部分无划伤,与圆弧相接处不得有明显痕迹。
第 3页 共 25页
1.全样
附录 A. 力学检测取样
注:
图 A1.全横截面试样
取全横截面,沿轧向宽度 d 取值为:455mm≤d≤465mm。
2.样坯数量符合表 A1
图 A1.样坯数量
序号
检测项目
1
拉伸
2
冲击
3
硬度
取样数量 1 3 1
3.拉伸试样坯按坯照图 A2 取样(横向):
图 A2.钢板或钢带上切取拉伸样坯的位置
第 2页 共 25页
4.检测流程图:
取样 制样 检测 试样编号
合格
不合格
出检测报告
取样复检
反馈上级
试样编号 合格
不合格
试样保存 出检测报告 反馈上级待处理
图 1 试样制备、检测、管理流程图
拟稿:杨 振 何璋明 日期:2011 年 06 月 29 日
审核:申 鹏
日期:2011 年 06 月 29 日
ASTM03 5~≤12 30 40±2.0 50 50±0.1 190 70 365
ASTM04 5~≤12 30 40±2.0 50 200±0.25 235 90 450
ASTM05
3~≤5
12.5±0.
30
25
2
50±0.1
80 70 255
注: 1.试样按照上图 C1 加工,ASTM01、ASTM02 在 1000KN 试验机上做 拉伸实验,ASTM03、ASTM04、ASTM05 在 300KN 实验机上做拉伸 实验,; 2.平行部分宽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准许差值为 0.1mm,其余按照图 C1 和表 C1 尺寸要求加工 ; 3.试样厚度 12mm<a≤30mm 时推荐使用 ASTMO2 号试样,试样厚度 5mm<a≤12mm 时推荐使用 ASTMO4 号试样。
GB/T4340.1-2009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方法
GB/T 4338-19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实验
3.2 美标检测引用文件
ASTM A370-07a 钢产品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3.3 欧标检测引用文件
EN 10002-1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第一部分 室温检测方法
EN 10045-1:1990 金属材料夏比冲击实验
第 17页 共 25页
4.如不能制备标准试样,可采用宽度 7.5mm、5mm 小尺寸试样,但性 能之间不可比对。试样尺寸除宽度外,都是恒定的,宽度偏差控制在 ±1%内; 5.高温冲击实验必须使用此端部定位冲击试样。
第 18页 共 25页
附录 E1. 拉伸试验报告单
委托部门 合金牌号 检验日期
HV5~HV50:Ra≤0.4μm;
第 11页 共 25页
附录 C1. 室温拉伸试样
图 C1. 拉伸试样图
表 C1.板带材横截面试样
标准及试
样号
a
R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