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巨头耐克力争中国体育品牌领军地位

合集下载

NIKE 市场分析

NIKE 市场分析

NIKE 市场分析【NIKE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NIKE是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

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设备和配件等产品。

NIKE产品以创新、高品质和时尚设计而闻名,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二、市场规模和趋势1. 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体育用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

NIKE作为全球领先品牌之一,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2. 区域市场分布:NIKE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渗透。

主要市场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和拉美地区。

其中,北美市场是NIKE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据了公司总销售额的40%以上。

3. 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程度增加,体育用品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此外,时尚和潮流文化对于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NIKE凭借其创新和时尚的产品设计,成功抓住了这些市场趋势,不断推出受欢迎的产品。

三、竞争对手分析1. Adidas:作为NIKE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Adidas在全球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Adidas以其多元化的产品线、全球知名的品牌形象和与顶级运动员的合作关系而闻名。

2. Under Armour:作为新兴品牌,Under Armour在体育用品市场上崭露头角。

该公司以其创新的技术和功能性产品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Puma:Puma是另一家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其产品线涵盖了运动鞋、服装和配件等。

Puma通过与一些知名运动员和体育团队的合作来提升其品牌形象。

四、市场份额和销售额1. 全球市场份额:根据市场调研数据,NIKE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中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2. 销售额增长:NIKE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稳定的销售额增长。

根据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2019年,NIKE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39.1亿美元,同比增长7%。

3. 区域销售额:NIKE在不同区域的销售额分布不均。

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案例综述案例7

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案例综述案例7

阿迪达斯公司‎与耐克公司的‎竞争案例综述‎一、耐克与阿迪达‎斯的营销大战‎耐克与阿迪达‎斯都是国际著‎名的体育服饰‎品牌,近to年来,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围绕着‎世界体坛盛事‎,燃起了一场又‎一场营销大战‎的烽烟。

耐克受挫后出‎奇翻胜199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奥运会400‎米冠军昆西.沃茨跑在前面‎,眼看金牌已向‎他招手。

突然,在最后冲刺的‎节骨眼上,他脚上的耐克‎球鞋的鞋跟脱‎落了一只,沃茨只好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完全程。

成绩可想而知‎:呼声最高的金‎牌得主竟然屈‎居第四。

当时,沃茨正是耐克‎为其推出的艾‎尔·马克斯《Air?Max )超软垫运动鞋‎做电视商业广‎告的核心运动‎员。

气急败坏的沃‎茨脱下那双坏‎了他冠军美梦‎的耐克鞋,当众扔进了垃‎圾箱。

这是耐克品牌‎灾难性的耻辱‎。

耐克受挫后,一度时期销声‎匿迹,这使得阿迪达‎斯喜不自禁。

在第二年的一‎场国际田径大‎赛中,脚穿阿迪达斯‎跑鞋的田径运‎动员贝利以9‎.84秒的骄人‎成绩,成为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阿迪达斯借此‎展开攻势,使得声名大振‎,抢尽了风头。

面对这种情况‎,耐克一直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有12家付了‎4650万美‎元的公司被命‎名为正式赞助‎商,阿迪达斯是其‎中之一,耐克却没有加‎入资格申请。

然而,运筹帷慢的耐‎克早已布下了‎周密的广告攻‎势。

原来耐克悄悄‎地买下了亚特‎兰大城所有显‎著位置的广告‎牌,做了耐克的独‎家广告。

结果,这些广告吸引‎了媒体的全部‎注意力。

不仅如此,耐克还修建了‎自己的奥运村‎,并高价聘请超‎级体育明星在‎那里露面。

耐克出奇制胜‎的高招大获成‎功,使得当年耐克‎的销售记录直‎线攀升。

阿迪达斯近水‎楼台先得利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办,这两个老对手‎又同时瞄准了‎这一炙手可热‎的赛事,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

但是在这场竞‎争中,耐克似乎没能‎讨到便宜,阿迪达斯却凭‎借猫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占尽‎了上风。

“耐克”中的“特步”

“耐克”中的“特步”

“耐克”中的“特步”“耐克”和“特步”都是运动鞋服行业的知名品牌,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深入探讨“耐克”和“特步”两大品牌,从它们的历史渊源、品牌文化、产品特点、市场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两大品牌。

一、历史渊源1.1 “耐克”“耐克”品牌由比尔·鲍尔曼(Bill Bowerman)和菲尔·奈特(Phil Knight)于1964年创立,最初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后来在1971年正式更名为“耐克”。

最早,“耐克”只是一家贸易公司,代理日本鞋类品牌的销售。

1971年,领到了中国生产线,在中国董先生的帮助下开始广泛制造。

1.2 “特步”“特步”品牌创立于1995年,广东莫桥镇的罗湖工业区注册。

起初以鞋类生产为主,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成功将业务拓展到运动品服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运动品牌公司,同时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二、品牌文化2.1 “耐克”“耐克”的品牌文化代表着积极进取、勇于挑战,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品牌标志的“勾勾”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商标之一,象征着“耐克”品牌的希腊女神的翅膀,代表着胜利和荣耀。

在品牌推广上,耐克被认为是一种全球化、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容貌英俊,姿态优雅。

2.2 “特步”“特步”品牌的文化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品牌推广上,特步以“专业、时尚、健康、快乐”的品牌声誉,致力于激励更多的人通过运动来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

三、产品特点3.1 “耐克”“耐克”产品以各种运动鞋、服饰和配饰为主,覆盖了篮球、足球、跑步等多个运动领域,产品线丰富多样。

代表作品有:耐克皮鞋、篮球鞋系列,跑步鞋系列等。

耐克产品注重科技创新和设计理念,不断更新换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 “特步”“特步”主要以运动鞋、休闲鞋、户外鞋等为主,对于情侣运动鞋系列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耐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

耐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

耐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公司简介费尔.奈特(Phil Knight)于1964年以500美元创立了Nike公司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品牌。

本文将为大家揭开Nike成长过程之谜,并特别着力于Nike 90年代大放光芒的关键-新产品发展策略。

在1972年,奈特和鲍尔曼终于自己发明出一种鞋,并决定自己制造。

他们把制作任务承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亚洲工厂,并给这种鞋取名叫耐克,这是依照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

同时他们还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它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

简言之,Swoosh就是NIKE的那个标志创建初期: 60-70年代提到Nike的历史,必须回溯至1958年,当时的创办人费尔.奈特还只是个奥勒岗(Oregon)州立大学田径队选手,经常在练习时,向教练包尔门(Bowerman)抱怨美国从没有生产过一双真正好的运动鞋。

奈特主修会计学,毕业后返乡任教于波特兰(Portland)。

1964年,奈特与他的教练包尔门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运动鞋公司,取名为Nike,源自希腊语,喻「胜利」之意。

公司草创初期,奈特利用自己在运动界的关系,来往穿梭于各田径运动会场上,设摊销售他的跑步鞋。

当时的产品则购自日本,他经常认为美国设计的运动鞋必定潜力无穷。

70年代初,奈特开始着手落实自行设计鞋子的构想,同时经过审慎地研究调查后,发现市场需求已足以支撑他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先借助日本的生产经验,1972年奈特与日本方面签定第一张合约,正式生产完全美国设计的Nike运动鞋。

随后的几年,日元持续升值,人力成本高涨,使得在日本生产鞋子的代价愈来愈高。

此时,Nike已累积了基础稳定的海外生产经验,便将触角伸至其它更多国家的生产厂商。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Nike于1975年将日本生产线转移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韩国与台湾。

成本大幅下降后,让Nike有更丰沛的资源去从事研发工作与行销活动。

SWOT分析耐克和阿迪

SWOT分析耐克和阿迪
Nike
Just Do It.
目录 CONTENT
01 05
品牌 介绍
02 06
现有 竞争者
03
潜在 竞争者
04
替代品
购买者
供应商

耐克公司正式成立于1972年,由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利浦· 奈特共同创立,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Beaverton,是全球著名 的体育用品制造商。公司生产的体育用品包罗万象:服装,鞋类, 运动器材等等。耐克公司用自身骄人的业绩印证着其创始人比尔· 鲍尔曼曾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拥有身躯,你就是一名运动员。 而只要世界上有运动员,耐克公司就会不断发展壮大。"
优势:

宣传:广告营销做得不错,覆盖面广,品牌概念深入消费者心里; 质量:不错,在中国广大消费者能消费得起的中、低档鞋方面质量 可以保证; 通路:加盟专卖店覆盖面广,在各校每学期开学阶段的体育用品销 售旺季,促销战略成功占领大量市场;

劣势

合理的定价、足够的产量以及良好的产品质量对于进入者来讲都是 难以企及的。 大公司在广告、产品开发以及销售网络、出口方面都更有成本优势 品牌个性与消费者忠诚度都给潜在的进入者设置了无形的屏障。

阿迪达斯(adidas),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是阿迪达斯 AG的成员公司。阿迪达斯以其创办人阿道夫·达斯勒(Adolf Adi Dassler)命名,在1920年于接近纽伦堡的黑措根奥拉赫开 始生产鞋类产品。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记。阿 迪达斯的服装及运动鞋设计通常都可见到3条平行间条,在其标 志上亦可见,3条间条是阿迪达斯的特色。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耐克便把制造环节外包给
总结
新进者的威胁:较高的 进入堡垒,威胁较小。 买方:消费水平提高需要 结构多元化,有一定的议 价能力。 产业内竞争激烈 竞争对手多切强 供应方:供应链管理较为成熟, 供方多且竞争大,议价能力较 弱。方议价能力

SWOT分析耐克和阿迪

SWOT分析耐克和阿迪

SWOT分析耐克和阿迪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是两个全球著名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饰品牌。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同时也面临各自的机会和挑战。

下面是对耐克和阿迪达斯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

耐克(Nike)的优势:1.品牌知名度高:耐克作为全球运动鞋和运动服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

2. 产品创新能力强:耐克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出许多具有独特设计和先进技术的产品,如耐克飞线(Nike Flyknit)和耐克气垫(Nike Air)等。

3.广告宣传能力强:耐克以其创造性的广告活动而闻名,通过与顶级运动员和体育赛事的合作,成功地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4.全球市场渗透力强:耐克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销售渠道,包括自有零售店、在线销售以及与运动品牌合作的专卖店等。

耐克(Nike)的劣势:1.产品价格高:耐克的产品往往较为昂贵,这可能限制了一些市场的消费者购买的能力。

2.客户满意度问题:由于产品定价高和大规模生产的原因,耐克有时会面临客户满意度的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不佳等。

耐克(Nike)的机会:1.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亚洲地区是耐克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者对运动鞋和运动服饰的需求不断增长。

2.女性市场增长潜力:女性运动服饰的需求不断增长,耐克可以通过推出更多的女性专属产品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

3.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正在增加,耐克可以通过推出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计划来与这一趋势保持一致。

耐克(Nike)的威胁:1.新兴竞争对手:许多新兴品牌进入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更低廉的价格,可能对耐克产生竞争压力。

2.供应链问题:耐克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募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者对劳动条件的关注。

3.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波动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价格敏感的市场。

阿迪达斯(Adidas)的优势:1.产品多样性:阿迪达斯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突破之道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突破之道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突破之道简单的模仿和雷同的品牌口号不足以抢占顾客的心智资源。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应聚焦于自己的突破性产品,以实现对领导品牌的单点突破。

2009年3月24日,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品牌耐克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唯一的自有鞋厂。

在我们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来看看耐克的“生产史”:20世纪60年代,成立初期的耐克在远离美国本土的日本建立了第一条生产线;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元持续升值,人力成本上涨,使得在日本生产鞋子的代价愈来愈高,耐克将生产线转移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80~90年代,因为同样的原因耐克再次将主要生产线搬到中国的福建和广东;2000年之后,耐克开始把许多中国订单下到越南,同时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产能。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40年里,耐克不停地在转移着它的生产工厂。

事实上,不仅仅是耐克,全球第二大体育用品集团阿迪达斯公司也屡次对媒体表示,由于高通胀以及中国工人工资不断升高,该公司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国。

众所周知,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些全球品牌的生产地总是在成本低廉的地方。

那么,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会是什么?中国的薪资水平将得到提高,生产成本也将增加,而耐克们也将再去寻找它们的另一个生产基地。

所以,中国不可能永远作为一个“世界工厂”而存在,“世界工厂”是一个移动中的工厂。

卖品牌而不是卖产品长远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曾因在全球市场上出售廉价产品而变得真正强大;长远来看,一个国家只有依靠在全球市场上创建强大的品牌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再来看看世界上生活水准最高的那些国家,如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它们中没有一个在全球市场上卖廉价产品。

事实上,它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贵还是贵: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的服装等。

世界上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商品,另一种是品牌。

商品是其他企业可以仿制的产品,也就是说,卖商品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价格定得比竞争对手低,这也是过去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成功的原因。

竞争对手品牌分析Nike——justdoit

竞争对手品牌分析Nike——justdoit
耐克的霸主地位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劲的对手之后确立的。 83年NIKE为了打败老对手Converse而推出的Air Force 1 (第一双气垫鞋)让他们在市 场上大 获全胜,股票也节节攀升。但到了85年adidas卷土重来,运动产品市场大变, Nike面临有史 以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股价在同年下跌过半。
1936年——Converse All Star鞋成为美国奥运篮球代表队的指定专用鞋。 1941年一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onverse (匡威)也投入了美国军需品的生产行列,凭 着 Converse (匡威)的专业技术,生产了一系列特殊用途的靴子、头套、护脚等等。 1966年一一Converse All Star第一次推出彩色篮球鞋,打破了近六十年单一白色的色 彩策略。 1982年一一Converse (匡威)在NASDAQ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挂牌推出,成为上市公 司。 1985年--Converse AI I Star鞋风靡日本,创造极佳业绩。
消费者可以从产品上感觉到,这个品牌有经典和时尚的味道,匡威品牌是逐渐透 过 它的经典和时尚的味道,作为一种自我实现,消费在自己的舞台上不断的实现。
行业概:n 括
在运动品牌行业,为保证生产的稳定,品牌商基本都采取订单管理的期货机制。 如 品牌商让经销商提前半年或一个季度预先订货,到期再按照订单发货,这与期货类 似。
•品牌名称:匡威CONVERSE •创 始 人:Marquis M. Converse •成立时间:1908年
•成立地点:美国马塞诸塞州 •所属行业:服装■鞋业 •品牌专区:匡威
•匡威广告语:Welcome To The Converse Century
CONVERSE©
•匡威商标:
最初converse的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业巨头耐克力争中国体育品牌领军地位众所周知,运动品牌中,耐克是数一数二的鞋业巨头,最近,耐克品牌总裁查理·丹森透露,中国市场已占到耐克全球市场份额的8%~9%,是耐克最大的海外市场。

日前,耐克联合美国篮协主办的首届国际篮球嘉年华即将举办,中国男篮也以抵达纽约参加此次活动。

首届国际篮球嘉年华邀请了美国队、中国队、法国队、巴西队和波多黎各五支队伍,除了有球队之间的对抗赛之外,还有进社区、球迷互动、篮球表演等活动。

丹森确定未来每两年组办一次国际篮球嘉年华,利用奥运会和世锦赛这样的国际赛事推广品牌,也促进各国之间的篮球互动和交流,不排除未来将活动移师其他国家举办。

嘉年华期间,中国队将先后同美国队和波多黎各队进行对抗赛。

15日结束在美国的热身赛之后,中国队将转战欧洲大陆,在塞尔维亚进行两场最后热身。

耐克正谋划未来向中国的二线、三线城市纵深发展,力争中国第一大体育品牌的地位。

“中国市场目前占到耐克全球销售的8%到9%,成为美国之外最大的市场。

在未来几年,我们可以期待更大的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市场可以取得快速的、进一步的扩张。

竭力将耐克打造成中国第一运动品牌,这不仅指篮球运动,而且还包括其他世界性运动,包括足球、跑步、甚至橄榄球,”丹森充分肯定了中国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