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标志发展的简介
耐克LOGO分析

Nike - 耐克文化
• “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是耐克 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这个具有鲜明特征的 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是由公司创 始人菲利普·耐特创立的。永不停息是耐克的企业 理念。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 公司的战略目标。
• Just do it.体现了耐克企业文化中注重个性化的特 点,不管是工作,生活,运动,想到就做。体育 、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是耐克追求的 个性化的公司文化。 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 战略目标
共同的渴望,渴望能有一个公平的竞技场,可以让人们不只在运
动方面,而是在人生的每一层面都一争短长。这可以追溯到美国
早期的拓荒者精神,和他们对成功的渴求。耐克无疑是将伟大的
美国梦行销全球,并且提倡其工作伦理;耐克告诉它的消费者,
如果你下定决心,奋斗不懈,你就会超越他人,征服一切。借由
这样的方法,即利用人们对于成功的热切渴望,耐克也创造出了
总结
• 一个成功的标志不 仅仅需要创意或技 巧。因为标志最终 是要配合各种场合 ,所以无论用在什 么地方,它都必须 表现良好,在这之 间要找到一个平衡 点。
谢谢观赏!!!
THANKS
201113201509 黄晓华
•
此外,王海表示,同款产品在国内和国外的售价也差距很大,国内的
统一销售价为1299元人民币,而耐克美国官网同款产品的售价却是125美
元(约合人民币780元左右),比国内低500多元。
•
王海认为,耐克此举涉嫌欺诈,他已向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举报,
在工商局查处后,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耐克给所有消费者退货和双倍
运 动 品 牌 LOG NIKE
高端运动品牌LOGO分析
nike的品牌发展史

二、品牌大事记
1967年 Knight与Bowerman开设蓝带体育公司,注册成BRS, Inc. 1969年 全年销售额接近30万美元,Knight辞去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职位,全身投入BRS, Inc.。 1970年 Bowerman 以橡胶spikes作实验,把液态的橡胶混合物倒进妻子的焗窝夫饼器内,其后创作出成 窝夫鞋底('waffle' sole)。 1971年 BRS公司与Onitsuka Tiger的关系转坏,令Knight开始创造一只运动鞋新品牌。Knight聘请了波特兰 州立大学一位平面设计学生Carolyn Davidson设计新品牌,并把品牌放在鞋的侧面。她获得35美元的薪酬 ,在耐克工作了数年,直至耐克需要一家广告公司的服务为止。12年后的1983 年,Davidson在一顿午餐 上收到一只镶有钻石及Swoosh标志的金指环,一张证书,及未有透露数量的耐克股票,以表扬她设计 Swoosh标志对耐克的贡献。 1971年 除了新标志外,BRS公司亦需要为其新产品定一个新名字,十多个建议,包括Knight最喜爱的 'Dimension Six'皆遭受拒绝,直至Jeff Johnson想到耐克,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 1972年 首件耐克产品,以Swoosh为记认,送到俄勒冈州Eugene,供参加美国奥运田径选拔赛的选手使 用。 1973年 美国纪录保持者Steve Prefontaine成为首位穿著耐克跑鞋的主要径赛运动员,并使不少他的队友 转用耐克鞋,直至他在1975年5月30日逝世为止。 1974年 推出The Waffle Trainer,很快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训练鞋。 1977年 耐克 印刷广告引入标语‘There is no finish line’,大受欢迎,并因应顾客需求推出海报版本。 1978年 网球选手“坏孩子”麦根莱与耐克签约。 1979年 耐克的空气软垫 Air 技术,由发明者M. Frank Rudy取得专利,首次应用在Tailwind跑鞋上,
耐克标志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一次观看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举办的足球赛,耐克的副总裁戈登·汤普森注意到各种大小尺寸的耐克标志无数次地出现在达拉斯队队员的球衣、旗帜、自动贩卖机等许多地方。
由此,戈登·汤普森认为:"标志己到了泛滥的程度,应进行一定的规范"。
耐克指派公司的设计部门制定完善系统的标志应用规范,每年标志都要被应用在网站、卖场、公司内部以及20000多种产品上,因此需要特别强调标志的运用弹性。
CI系统规定了耐克的名称标准字和Swoosh标志的不同运用规范和之间的区别。
SWoosh标志是产品的标识,出现在所有产品上和广告中,而耐克的名称商标则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原先斜体大写的标准宇与SwooSh标志组合的反差效果太过激烈,为了协调均衡感,公司重新起用了70年代的小写字体,体现传统历史。
"它的力量在于它的历史渊源,这不是怀旧,而是激情,是我们的标示和我们的声音"。
耐克名称的标准宇作为品牌的标识,出现在公司、公众服务、商场及形象推广活动中。
新的策略,使得SW,oosh标志在CI系统中起到了更加恰当有效的识别作用。
耐克的发展历程

耐克的发展历程耐克是全球著名的运动品牌,以其创新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形象而闻名于世。
耐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小城市创立了该公司。
以下是耐克的发展历程的一个概述。
1964年,耐克的前身蓝带体育公司成立。
该公司一开始只是作为一家经销亚洲制造的运动鞋和运动用品的代理商。
1971年,蓝带体育公司发生了重大变化。
菲尔·奈特和比尔·鲍尔曼决定停止代理,并改变公司的名称为耐克。
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女神尼刻的名字,象征着胜利。
1972年,耐克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运动鞋“耐克耐克”。
这款运动鞋创新地采用了大底气垫,具有轻巧、舒适和耐用的特点。
这个创新让耐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随着销售的增长,耐克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制造工厂。
它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开始扩大其产品线,进一步进军运动服饰、户外用品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1980年代,耐克成为顶级运动明星的重要合作伙伴。
它与迈克尔·乔丹合作推出了风靡全球的Air Jordan系列篮球鞋。
这个合作成为了耐克重要的品牌推广策略,通过与顶级运动员的合作,耐克加深了与运动的关联,进而推动了销售的增长。
1990年代,耐克继续通过创新产品和巧妙的品牌推广策略来取得成功。
它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技术的产品,如“飞线”运动鞋和“气垫”的系列。
此外,耐克还与运动界的明星签署了众多代言合同,如迈克尔·乔丹、蒂格·伍兹和罗杰·费德勒等。
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耐克的品牌形象,还增加了销售额。
21世纪初,耐克进一步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它推出了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贡献。
此外,耐克还倡导推广健康和运动的理念,积极支持各项体育活动和项目。
如今,耐克是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其产品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
耐克以其创新的产品、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NIKEcis

企业历史文化
............................................................................... 企业历史
企 业 历 史
1963年,俄勒冈大学毕业生比尔·鲍尔曼 和校友菲尔·奈特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 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 的公司,主营体育用品。1972年,蓝带 公司更名为耐克公司,从此开始缔造属 于自己的传奇。 公司创始人比尔·鲍 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大学毕业后一直 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 径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普雷方丹 (Steve Prefontaine)。比尔·鲍尔曼幼年 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 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 行官]]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 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企业CIS CIS
............................................................................... MI
企 业 理 念 识 别 (MI)
树立一个高大、完美、有发展前景的 企业形象却是每日可做之事。他们意 识到要有一个能推动公司发展又合乎 公司实际的经营指导思想:于是,鲍 尔曼把"宣有创新设计,为运动员服 务"作为耐克公司的企业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耐克"的企业理 念所确定的企业经营目标,鲍尔曼与 奈 经 的 ,做 了 。鲍尔曼把经营 了奈 , 力于运动 的 、 发。 经 的 ,事实 "耐 克"的企业理念是 有 的。企 业有了企业理念 有了企业之 。
企业历史文化
............................................................................... 企业故事
耐克LOGO分析

品广牌广告告战略
《踢出传奇》主要人物:c罗、德罗巴、卡纳瓦 罗、鲁尼、小罗、罗比尼奥里贝里 《蝎斗》主要人物:罗纳尔多、托蒂 小罗10R任意球戏耍广告 戴维斯、德尼尔森单挑广告 c罗、伊布对决广告
耐克公司拓展市场的首要突破口是青少年市场,这一市场上的消费者 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热爱运动、崇敬英雄人物,追星意识强烈,希望 受人重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针对青少年消费者的 这一特征,耐克相继与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爱的体育明星签约,如 乔丹、巴克利、阿加西、坎通纳等等,他们成为耐克广告片中光彩照 人的沟通“主角”。在广告片“谁杀了兔子乔丹”中,迈克尔。乔丹 (飞人乔丹)和另一个受人喜爱的卡通片角色巴格斯•本尼(兔子乔丹)先 后出现在片中。广告开始的镜头是本尼正在地洞中呼呼大睡,突然地 面上传来强烈的振动,把本尼弄醒了,他爬出洞一看,原来是四个家 伙在玩蓝球,本尼报怨了几旬,但却受到那些人的攻击,他们把本尼 像球一样在空中抛来抛去,本尼大叫:“这是与我为敌!”这时,飞人 乔丹出现了,前来帮助他的卡通朋友兔子乔丹一场篮球大战随即开始 ……在这个电视广告片的画面上,几乎没有出现耐克产品的“身影” ,没有像其他广告那样宣扬产品、陈述“卖点”,只是用受人注目的 飞人乔丹和兔子本届演绎了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段故事。此外,90年 代耐克公司还专门设计推广了一种电脑游戏,让参与者可在游戏中与 球王乔丹一起打篮球。耐克掌握了十几岁少年厌恶说教、独立意识增 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和迎合他们的想象力与自我意识,从“乔丹”意 识到“热爱运动的我”,从“穿着耐克鞋的乔丹”联想到“穿着耐克 鞋的我”……在一连串的消费者自我想像、对比中,耐克公司与其目 标市场的沟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耐克品脾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深植 在顾客的心里。
运 动 品 牌 LOG NIKE
Nike的发展历史

Nike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历史开创之前(1957-1961) 1957-标.布维文(Bill Bowerman) 和Phil Knight在俄勒冈大学首次会面。
在俄勒冈大学首次会面。
1960-礼特进入史丹佛大学;同时俄勒冈大学田径选手穿着布维文制造的运动鞋持续打破纪录。
录。
BRS与Tiger合作(1962-1971) 1962-礼特在其市场研究报告中断言,价格低廉、技术优良、善于促销的日本品牌运动鞋,将会取代德国品牌,垄断美国市场。
毕业之后,礼特到了日本,并与运动鞋制造商Onitsuku Tiger公司接洽,当被问及代表何许时,礼特自称是「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代表。
的代表。
1963-礼特订购的首批200双Tiger运动鞋,于12月运抵美国。
月运抵美国。
1964-布维文与礼特各出资500美元成立蓝带公司,礼特在田径场上推销鞋子,布维文仍继美金。
续设计运动鞋。
当年蓝带公司卖出1300对运动鞋,营业额8000美金。
1965-积夫.庄臣(Jeff Johnson),曾是礼特在田径场上的竞争对手,成为蓝带公司第一位全职曾是礼特在田径场上的竞争对手,成为蓝带公司第一位全职员工。
员工。
1966-庄臣成立第一间直营店。
庄臣成立第一间直营店。
1967-布维文开始开发马拉松跑鞋,首创质轻耐穿的尼龙鞋面跑鞋。
布维文开始开发马拉松跑鞋,首创质轻耐穿的尼龙鞋面跑鞋。
1968-布维文设计,在日本生产的Cortez运动鞋,成为Tiger最畅销的款式。
最畅销的款式。
Iwai协助,蓝带公司取得出口信用状。
一名学生Carolyn Nissho Iwai1969-透过日本贸易公司Nissho Davidson以35美金设计了「一剔」(Swoosh)的标志。
的标志。
从BRS转到NIKE(1972-1978) 1972-结束与Tiger的合作后,蓝带公司在美国奥运选拔赛中正式推出NIKE牌;加拿大成为NIKE最大的海外市场。
耐克标志发展历程分析

耐克标志发展历程分析
李鑫201112030129
耐克公司是世界运动和健康产品的领导者,创办于1962年。
伴随着耐克公司的发展,耐克的标志也经历了四次发展改进。
耐克标志最初的设计是1971年卡洛林·戴维森设计的一个类似于飞动翅膀的Swoosh标志,翅膀代表着胜利女神的翅膀,同时也是运动鞋的抽象表现。
第二次发展是1978年,耐克的Swoosh标志由框线变为实形,出现在标准字的下方,更加醒目突出。
第三次发展则在1985年,标志组合在方形中,形成正负效果。
最后一次发展后,Swoosh标志依据需要被单独使用,完全舍弃了文字,钩状图形要比原来的细小了一些,但却表达着更强烈的速度感与兴奋感。
在一个形象代表着一切的世界里,耐克是全世界人认得最多的标志之一。
虽几经发展变化却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动感十足,个性很强,很符合运动的节奏,也符合耐克宣扬的干脆自信和个性张扬。
“Just do it”是耐克宣扬的企业文化,他的标志象征着体育竞技的拼搏精神,表现形式以刚性为主,充满了活力与动感。
耐克标志以抽象的视觉符号为主体,采用鲜明精炼的手法,简单大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随着耐克的全球化,耐克标志的含义也不再单纯象征美国精神,它代表着一种敢作敢为的精神代表着激情冲劲活力,它成为了不轻易放弃的勇往直前的符号。
标志不断简化,简约而不简单,大气内涵丰富。
有想法就去做不要放弃,不要等待,耐克的标志完美的诠
释了耐克的企业文化。
耐克取得今天的成功,它的标志发挥了巨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的发展过程
1.1971年,因为名叫耐克的胜利女神有 一对舞动的翅膀,学生卡洛林· 戴维森设 计了第一个Swoosh标志。
3.1985年,标志组合在方形中,形成 正负效果.
2.1978年,耐克的Swoosh标志由框线变 为实形,出现在标准字的下方,更加醒目 突出。
4.如今,Swoosh标志依据需要被 单独运用.
装潢09—2班 30号 李琼
耐克创始人
菲尔· 耐特 耐克传奇领袖,曾经的 长跑运动员,财富500强公 司里最古怪的领导人之一。 耐特是一个非常有控制 力的人,他在公司说一不二, 可以说,对于耐克来说,他 是精神领袖,也是企业的发 动机。
NIKE的历史(一)
1962午,一个名为菲尔· 奈特(PhilKnight)的商学院研究 生,在无意中听到《俄勒冈期刊》(Oregon Journal)的人员, 正在辩论日本的尼康相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昂贵的德国造莱卡 (Leicas)相机,当下灵光一闪,写了一份论文。身为俄勒冈大 学中距离赛跑的选手,菲尔· 奈特认为,如果擅长低价生产的日 本制造商,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跑步鞋,利用此一价格优势, 就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进而与欧洲的制鞋商,如阿迪达 斯(Adidas)与飙马(Puma)等一较高下。尽管奈特毕业之后就 到了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但是在1963年夏天,他还是去了 一趟日本,与生产虎牌(Tiger)运动鞋的鬼冢(Onitsuka)公司 的经理见面。当他看到这些便宜又轻便,而且与欧洲品牌质量 不相上下的运动鞋时,奈特当即受到鼓动,一些样品带回家乡, 并出示给他的同学、同时也是运动教练的比尔· 包尔曼 (BillBowerman)看。这些样品给这位传奇性的俄勒冈教练留 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他因而同意出资500美元,成为合伙人。
耐克品牌定位
1. 目标顾客:30岁以下的都市年轻人 2. 品牌的保证:保证提供顾客们一切必要的装备,让他们能达 到个人体能的巅峰---体能上和精神上的极限。 3. 避开流行:在NIKE公司内使用趋向流行(thef-word)而不 用流行(fashion)是表示一种纯粹以鞋子的功能取胜,用质量功 能和营销花招来镇压流行。 4. 功能定位:NIKE在将质量建立起来之后,再把款式设计带 入鞋子的造型和品牌个性当中,这种定位是也协助耐克更进一 步地让功能不再与流行相冲突,反而使强调功能变成一种潮流。 5. 创新能力的定位:提出耐克是革命家的想法,促使那些有勇 气追求新境界的人来参与 6. 追求成就的定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永保竞争精神
耐克标志发展的简介
在一次观看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举办的足球赛,耐克 的副总裁戈登· 汤普森注意到各种大小尺寸的耐克 标志无数次地出现在达拉斯队队员的球衣、旗帜、 自动贩卖机等许多地方。由此,戈登· 汤普森认为: 标志己到了泛滥的程度,应进行一定的规范。 耐克指派公司的设计部门制定完善系统的标志 应用规范,每年标志都要被应用在网站、卖场、公 司内部以及20000多种产品上,因此需要特别强调 标志的运用弹性。
NIKE的历史(三)
因此,带着他的几个员工这些员工已经开始开发设计出一条 不同的生产线——奈特认为单打独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要接受 更大的挑战。因为违约,切断了与鬼冢公司的合作关系之后,他 找到一家位于爱塞特 (Exeter)的工厂,并与日本的一家贸易公司 口商岩井(Nissho Iwai)合作(该公司向他们提供信用融资),开始 以一个新的名称与商标销售鞋子。在员工约翰逊(Johnson)的一 场梦境中,希腊胜利l女神的形象浮观,因此,他们取了 “Nike’’(耐克)这个名字(占希腊胜利女神,即名为Nike)。而当地 的一个女学生凯洛琳· 戴维森 (CarolineDavidson),只收取35美 元的费用,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胖胖的勾勾符号,成为耐克的新标 志。这个标志一开始小太讨人喜欢,因为它不像阿迪达斯鞋子上 的条纹,具有支撑脚底足弓的修饰作用,也不像飘马的标志可以 修饰支撑足部的圆形部位,只有纯粹的装饰功能。但是,这个 “Swoosh”(指“嗖的飞过去”),也就是耐克的绰号,却成为全 世界最知名的标志,而且对于耐克公司的成功,居功至伟。
耐克标志的含义
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很是吉利,易读易记,很能叫得响. 耐克商标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同时也代表着 动感和轻柔。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标,图案是个小钩子,造型简洁有力, 急如闪电,一看就让人想到使用耐克体育用品后所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耐克品牌简介
1972年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现任NIKE总裁菲尔耐特以及比 尔鲍尔曼教练投资的蓝带体育公司。 1973年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 记录创造者佩里方庭成为第一个穿NIKE运动鞋的田径运动员。 1978年 NIKE国际公司正式成立。NIKE鞋开始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南 美等海外市场。 1979年第一款运用NIKE专利气垫技术的Thaiwind跑步 鞋诞生。第一条NIKE服装生产线开始上马。 ...
NIKE的历史(二)
这两个人后来与鬼冢公司签约,以“蓝带体育用品公 司”(Blue RibbonSports,简称BRS)的名义,买进1千双虎牌鞋。 他们把鞋子放在汽车后面的行李箱,运到运动大会的现场出售, 结果,奈特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卖出了8千美元的鞋子。他随后即 辞去工作,并进口了更多的鞋子。奈特雇用了几个销售人员,他 们都是志趣相投的赛跑选手,BRS公司刚好给了他们这个工作机 会,让他们可以有不错的收入,同时也享受跑步的乐趣。1966年, 原本就一直在尝试用各种不同方法制作更轻便鞋子的包尔曼,寄 给鬼冢公司一双自己设计的鞋子,里面的鞋帮是一个软尼龙的, 而非传统的皮革。这双鞋叫做 Cortez,虽然一开始遭到阿迪达斯 业务代表的奚落与嘲笑,却在田径比赛中风行一时,成为虎牌旗 下最畅销的鞋款。到了1969年,BRS已经卖出了超过 100万美元 的鞋子。但是,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日本鬼冢公司,他们也开始担 心双方的关系恐怕生变。后来,这种担心果然成真,日本方面开 始寻找更大的批发商,并威胁要中止合作关系。奈特被迫选择, 或者卖掉他的股份,并面对法律问题,或并另觅他法来生产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