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学
岩石物理 Rock Physics

教 材:
陈颙,黄庭芳著,岩石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 考 书: 1)赵鸿儒、唐文榜、郭铁栓编著,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技术 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2)R.E.Sheriff et.al., Reservoir Geophysics, SEG, 1992 3)Amos Nur著,许云译,双相介质中波的传播,石油工
Rock Physics: bridge between reservoir and seismic properties
Reservoir properties
Porosity 孔隙度 4D Feasibility & Seismic modeling 四维 Density 密度 地震可行性及地震模拟 Saturation 饱和度 Fluid type 流体类型 Pressure 压力 Interpretation Temperature 温度 and Inversion Fracture 裂隙 解释及反演
Seismic properties
Seismic velocity 地震 波速 Travel time 走时 Impedance 阻抗 Amplitude 振幅 AVO response AVO 响 应 Other attributes 其他属 性
Role of Rock Physics in Seismic Lithology
Rock physics is the basis for building the predictive tools and interpreting the predicted or inverted data 岩石物理是建立预测工具及解释反演结果的物理 Rock properties Seismic data 基础
岩石物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一、岩石物理学1、定义:是专门研究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及其产生机制的一门学科。
2、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3、主要困难:岩石是混合物;多尺度系统;观测条件偏离实际条件二、研究尺度1、有关岩石研究的尺度问题:矿物的组成、性质、含量;矿物的分布、胶结情况;矿物间的孔隙度及孔隙流体等。
推论:岩石的物理性质与测量的尺度有关2、分类:矿物尺度:研究各个矿物的性质、矿物与矿物之间相互的接触几何等岩石尺度:研究由多个矿物组成的岩石,在此尺度下,矿物的性质被平均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岩石的性质岩体尺度:研究不仅包括了完整的岩石,而其还包括了岩石的组合,包括岩石的节理等间断面地质尺度:为各级尺度性质的高度且复杂的综合。
而地质现象是由矿物、岩石、岩体和构造运动的总体所决定的。
第二章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第一节矿物学和岩石学基础1、矿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结晶构造,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2、矿物的特点:天然产出、无机作用形成、均匀的固体(具有确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其均匀性表现在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把其分成在化学上互不相同的物质,这是矿物与岩石的根本区别。
)3、粘土:是一种颗粒非常细的天然沉积物或软岩石,由直径小于0.05mm的颗粒组成。
4、骨架:泛指岩石中除泥质之外的固体部分第二节多空介质及其描述一、比面1、定义:单位体积的岩石内,骨架(或叫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
S=A/Vb2、实质:反映了单位外表体积岩石中所饱和的流体与岩石骨架接触面积的大小。
反映了岩石骨架的分散程度,比面越大,骨架分散程度越大,颗粒也越细,渗流阻力越大。
3、影响因素: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胶结物含量颗粒越小 S越大孔隙度越大 S越小胶结物含量越高 S越小二、曲折度三、压缩性系数第三节岩石的孔隙度一、孔隙度1、孔隙度是表征岩石储集特征或能力的参数2、孔隙分类:(1)按大小:超毛管、毛细管、微毛细管(2)按连通状况:连通孔隙、孤立孔隙-死孔隙(3)按储渗性能:有效孔隙、无效孔隙只有相互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是有效的油气储渗空间,微毛细管孔隙和死孔隙都是无意义的3、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的外表体积之比4、孔隙度分类: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绝对 > 有效 > 流动二、双重孔隙度1、定义:含有裂缝-孔隙或溶洞-孔隙的储层岩石称为双重孔隙介质,简称双重介质。
岩石物理学及岩石性质

岩石物理学及岩石性质一、矿物1.1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个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多数是在地壳(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无机晶质固体,也有少数呈非晶质和胶体。
1.2矿物的主要物理特性1.2.1光学特性(1)颜色:矿物的颜色由矿物对入射光的反映呈现出来。
一般来说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入射光吸收色的补色。
(2)条痕:条痕色指矿物经过在不涂釉的瓷板上擦划,在瓷板上留下的矿物粉粒的颜色。
(3)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入射光所射的总光量。
根据光泽有无金属感,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与非金属光泽。
矿物光泽特性既与矿物组成和结构有关,又与矿物表面特征有关。
(4)透明度:透明度与矿物对矿物透射光的多少有关。
1.2.2力学性质(1)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的坚硬程度。
一般采用摩氏硬度法鉴别矿物硬度。
即采用标准矿物的硬度对未知矿物进行相对硬度的鉴别。
摩氏硬度中选取十种矿物作为标准矿物,将矿物分为10级,称为摩氏硬度计。
这十种矿物硬度由1级到10级的顺序是: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磷灰石,⑤萤石,⑥正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⑩金刚石。
(2)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力后产生破裂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谓之断口。
当晶质体矿物受力断开时,出现一系列平行的、平整的裂面时,称为解理。
断口出现的程度跟解理的完善程度相互消长,解理程度越低的矿物越容易形成断口。
因此,断口具有了非晶质体的基本含义。
解理与晶质体内质点间距有明显的关系,解理常出现在质点密度较大的方向上。
(3)延展性:矿物的延展性,也可以称为矿物的韧性。
其特征是表现为矿物能被拉成长丝和辗成薄片的特性。
这是自然金属元素具有的基本特性。
1.3重要矿物(1)自然元素矿物: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磺、金刚石(见图1)、石墨等。
图1金刚石(2)硫化物类矿物:本类是金属元素与硫的化合物,大约200多种,Cu、Pb、Mo、Zn、As、Sb、Hg等金属矿床多有此类矿物富集而称,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新进展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新进展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本质及地球物理现象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岩石物理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新进展。
一、高温高压岩石实验高温高压岩石实验是重要的岩石物理学实验之一。
该实验可以模拟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学习地球深部的物理现象。
在这个领域,新近的研究发现法拉第效应有可能在地球深部被观察到。
法拉第效应是指固体在磁场作用下会出现电荷分离的情况,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电子和离子之间的反应可能导致地球内部的交变磁场。
除了法拉第效应,高温高压岩石实验在岩石物理学中也有其他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钻探过程中,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会导致钻头和岩石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而高温高压岩石实验可以帮助研究钻头在不同环境下的磨损情况,找到优化钻探方式的方法。
二、地震波形反演地震波形反演是在地震测量中常用到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常情况下,发生地震后,测量仪器会记录到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进行地震波形反演,进而了解地球结构以及岩石的物理性质等信息。
在这个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地震波形反演是新的研究方向。
过去的地震波形反演中,使用的是迭代方法,计算速度较慢,因此能处理的数据量较小。
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大幅提高计算速度,让更多观测数据也可以被处理。
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地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了解,以及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矿物岩石的非破坏性成像非破坏性成像是一种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成像和检测的技术。
在岩石物理学中,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对矿物岩石进行检测和成像,相比传统的破坏性检测和成像方法,更加方便和准确。
近年来,非破坏性成像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等方法进行成像检测,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成像精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矿物岩石的特征和性质,推进资源勘探和采矿工作的进行。
岩石物理学研究岩石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岩石物理学研究岩石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及其内部物理性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科。
它通过实验、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地质勘探、地震预测、石油勘探等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岩石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弹性模量、磁性、电阻率、导热性等。
不同的岩石类型和结构特征会导致这些性质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对岩石的宏观特性产生影响,如声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反射特征等。
因此,研究岩石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岩石结构、确定地质工程设计参数、评估地震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密度是岩石物理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反映岩石的质量和成分。
不同岩石的密度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成分和孔隙度不同所导致的。
岩石中的矿物和水分都会对密度产生影响,因此密度可以用来识别岩石类型和矿物组成。
同时,密度还与岩石弹性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密度来估计岩石的应力状态和岩石的弹性模量。
其次,岩石的弹性模量是岩石物理性质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衡量岩石对应力的响应能力。
弹性模量与岩石的密度、孔隙度、矿物组成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高密度、低孔隙度和坚硬矿物组成的岩石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而低密度、高孔隙度和软质矿物组成的岩石则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
同时,弹性模量还与岩石的应力状态和应变产生关系,可以通过弹性模量来估计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
此外,岩石的磁性也是岩石物理性质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磁性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磁化率、磁导率等物理量来表征。
不同岩石的磁性特征主要受到其中的磁性矿物(如铁磁矿物)的影响。
通过研究岩石的磁性特征,可以识别矿产资源、勘探油气储层、研究地磁场变化等。
此外,岩石物理性质中的电阻率和导热性等也与岩石的成分、孔隙度和温度等因素关系密切。
电阻率和导热性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电阻和热传导率来获得。
不同岩石中的矿物、水分和孔隙的差异会导致其电阻率和导热性的区别。
简述岩石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简述岩石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岩石物理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些前沿课题,例如:
1. 岩石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包括晶体结构、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等,以揭示岩石物理特性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2. 岩石力学性质:研究岩石的弹性、塑性、蠕变等力学性质,探索岩石的变形和破裂行为,为地震学、岩石工程等提供基础数据。
3. 岩石中的流体行为:研究岩石中的流体(如水、油、气等)在孔隙中的运动和作用机制,探索地下水资源调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关键问题。
4. 岩石物性参数的测定与模型构建:通过实验、观测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岩石的密度、速度、电磁性质等物性参数,进而构建地球内部结构和成岩演化模型。
5. 岩石物理与地球物理方法结合: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如地震、电磁、重力等)手段,通过岩石物理参数的解释与预测,提高地下介质的识别与解释能力。
这些前沿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开展资源勘探与环境地球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物理相研究及应用

岩石物理相研究及应用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和地球内部物质物理性质的学科。
它利用物理实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数学方法,通过测量和分析岩石的物理特征,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岩石的物质组成。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地震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物理相的研究是岩石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岩石物理相是指岩石在不同物理条件下的物质状态和行为。
岩石的物理相变化对岩石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岩石的物理相变化可以揭示地壳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岩相组成,对于地震预测和地质灾害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岩石物理相的研究包括固相和液相的相互转化、岩石矿物的相变和相分离等过程。
其中,固相和液相的相互转化是岩石物理相研究的重点之一、当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岩石中的固相物质和液相物质会相互转化,这种相变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和输运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固相和液相的相互转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另外,岩石矿物的相变也是岩石物理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岩石矿物的相变会导致岩石的物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岩石的物理性质。
例如,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岩石中的矿物可以发生熔融或结晶的相变过程,这种相变过程会导致岩石的强度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研究岩石矿物的相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壳的演化历史和预测地震活动。
岩石物理相的研究不仅对于地质学学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地质勘探是岩石物理相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测量和分析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可以预测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矿产勘探提供依据。
此外,岩石物理相研究还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
通过测量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可以评估油田储量和油藏的产能,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岩石物理相研究及应用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岩石的物质性质和相变过程,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活动规律,为地质灾害预防、矿产勘探和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

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岩石物理学的学术组织。
在这个委员会中,我们聚集了一群对岩石物理学充满热情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探索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岩石物理学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岩石性质和岩石内部结构的学科。
通过使用各种物理方法和技术,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岩石的物理特性,并从中推断出岩石的成因、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中的岩石,这些岩石的物理性质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线索。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地震勘探。
实验室实验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如弹性参数、磁性、电性等,来研究岩石的物理特性。
地震勘探则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规律,来推断地下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
岩石物理学在地球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勘探中,岩石物理学可以通过分析地震资料,确定油气储层的位置、厚度和物性,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地震灾害预测中,岩石物理学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衰减规律,评估地震活动的强度和危险程度。
在地质工程中,岩石物理学可以通过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地球科学的其他领域提供重要支持。
例如,通过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地球动力学过程,为地球演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此外,岩石物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将致力于推动岩石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将组织和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促进岩石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我们还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岩石物理学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促进岩石物理学的发展,推动地球科学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物理学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试验的基本事实
应用
陈颙(yongchen@)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的摩擦 有效应力定律 岩石的蠕变
压力/GPa
把岩石样品放到与地球内部相似的高压高温环境中,研究在给定的应力状态(或应 力状态变化)下岩石各种性质及岩石中发生的力学过程。
岩石物理学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试验的基本事实
应用
陈颙(yongchen@)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高压高温环境 多孔介质 长期作用 元素、矿物和岩石
地球核心的溫度估计为6000-8000度。
高压锅的工作压 力一般是80千帕 (超过大气压的 数值),实际压 力是一个大气压 (平原101千帕) 加80千帕。
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基本材料,地球上99%的岩石都处在 600度和1GPa以上的高温高压状态。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高压高温环境 多孔介质 长期作用 元素、矿物和岩石
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颗粒在电子显微镜下(SEM)的形状
砂岩中的孔洞,注意孔洞连成的输运网络
花岗岩内部的微裂纹
Recognition of exciting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in tectonics , brought into focus by 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new quantitative data sets, and both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advances, motivated a workshop to consider the future directions (New Departures) for science in this field over the next ten years. Four topical areas of research were identified at the workshop:
岩石物理学进展
Upper crust strengths are represented by Byerlee’s law. Lower crust strengths are predicted wet and dry rheologies for diabase (MD) and granite( WG).
过去 – 油在砂岩中(油的仓库) 现在 – 油在页岩中(油的产地) 砂岩(仓库) 有机质少,浅 碳酸盐,页岩(生产线) 有机质多,深
油气运移易
孔隙度高
保存时间长
极低
传统勘探理论 蕴藏有限
岩石物理,断裂力学,分形 未知?
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取得了进展,由于输气管跟 不上,天然气产地(很多)的天然气价格不足 中国的五分之一。
石油革命 – 岩石物理是基础
逾渗(percolation)
导电和渗透性质均可以 用逾渗模型解释。
Probability of density
岩石是两相体
岩石 - 固相;孔隙流体 - 流体相。 (物理学、材料学少见) 正问题 – 已知各相特性,求两相特性质; 反问题 – 已知两相体和固相,求流体相。
前苏联 在科拉 半岛的 深钻, 发现地 下12km 处有大 量的水 含量。
大洋中脊的海水沿着海底的裂隙下渗成特 殊的成矿作用和生命系统。
Mantle strengths are given by olivine rheologies. (Jackson J, 2002, strength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ime to abandon the jelly sandwich ? GSA Today 12, 4-9)
2
1/ 2
= 0.6 - 1
3 .62-5.2 q ( 1)1 / 2
(
2
2
1)1 / 2 tg
(
2
2
1)1 / 2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实验的基本事实
岩石实验 岩石的破裂 岩石的摩擦 有效应力定律 岩石的蠕变
W
F
= 与物理学摩擦的不同,惊人的普适性 摩擦与岩石种类无关。 摩擦与滑动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只要这层断层泥不是由蒙脱土、蛭石和伊利石组成,岩石的摩擦滑动就好象断层 泥根本不存在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实验的基本事实
岩石实验 岩石的破裂 岩石的摩擦 有效应力定律 岩石的蠕变
Terzagi实验 a. 多孔样品浸泡于水中;b.增加水柱高度后,样品体积几乎没有变化; c. 均布一层铅砂后,样品体积缩小 孔隙压力的概念,在金属材料研究中是没有的,但在岩石力学研究中却是一个极为 重要的概念。孔隙压力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1) Beyond Plate Tectonics: Rheology and Orogenesis of the Continents; 2) The Missing Link: From Earthquakes to Orogenesis;
3)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ectonics, Climate, and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4) Co-evolution of Earth and Life.
石油的形成 石油是由含有机质的动植物残骸被埋入地 下后和泥沙组成了有机淤泥,由于地层的 原因不断地被一层一层地掩埋,愈埋愈深, 最后于外面的空气隔绝,造成了一个缺氧 的环境,加上深层处温度的升高,压力的 增强,厌气性氧细菌便把有机质分解 (Cooking),形成了石油(高温则形成了 天然气)。这是物质条件。
生 – 储 – 盖的构造组合
生 – 烃源岩。Mudstone, shale, limestone. 页岩(Shale)主要是由粘土沉积后经压力和温度形 成的岩石(黏土主要是可塑的硅酸铝盐:有机质多 (油气的潜在产地);颗粒非常小(透水性差,表 面积大,油气一旦生成,不易跑掉))。黑色页岩 可以作为石油的指示地层。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 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 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 储 - 沙岩 由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 碎屑岩。透水性好。 盖 – 粘土、盐、石膏
岩浆流动性-压力、温度和水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实验的基本事实
岩石实验 岩石的破裂 岩石的摩擦 有效应力定律 岩石的蠕变
岩石的蠕变特征
下地壳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的蠕变
Q 3 4 7 x10 1 3 exp RT
(当1 - 3 < 200MPa 时)
式中 是应变率 (s-1 ), R是普适气体常数(8.3144焦耳/摩尔/度,Jmol-1K-1), T(K)是热 力学温度, 活化能Q=125 kcal/mol=0.52MJ/mol,应力单位为MPa。
岩石物理学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试验的基本事实
应用
陈颙(yongchen@)
1 2 2 C0 2 S0 ( 1)
(6.10)
q ( 1)
2
1/ 2
(
2
2
1)1 / 2 tg
(6.11)
1 C0 q 3
Co
400号水泥 Co=40MPa 比重为2 多高自倒?
预应力缠绕
q ( 1)
在俯冲带,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大洋壳可以含1-2%的水,深入到俯冲 带200公里以下;然而正是这少量的水可以影响地幔中岩浆的分馏, 产生地震震波传速不连续面。 纵观地球史,最早形成地球的物质中有2%的重量是水,而今天表层 系统中的水只占地球重量的0.02%, 除去逸失者外,其余应当留在地 球的深部。据估计,下地幔中储存的水就相当于全大洋总量的五十 倍之多。水循环和演化 汪品先 《地球科学进展》18卷第6期,2003年。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岩石实验的基本事实
岩石实验 岩石的破裂 岩石的摩擦 有效应力定律 岩石的蠕变
1 1 ( ) ( 1 3 ) cos 2 1 3 2 2 1 ( ) sin 2 1 3 2
1 C0 q 3
F W
物理学中的摩擦 其中F是摩擦力,W是界面上的正压力, 是一个常数,与界面性质有关,但 与W 、F无关。Amonton发现,大多数金属的摩擦力约为正压力的1/3,也即。 以后我们会看到在地球内部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摩擦系数要比这个数值高近1 倍。
拜尔利(Byerlee)定律
0.85 (< 200MPa) = 50MPa + 0.6(>200MPa) (, 的单位均为MPa)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高压高温环境 多孔介质 长期作用 元素、矿物和岩石
人类活动和地质过程包含很宽的时间尺度:从几秒完成的地震到几千万年的造山运动。
长期作用下,岩石的流变
重要的科学白皮书
April 2003,Website and pdf file available at /
斯堪的纳维亚冰后回跳
末次冰期(100ka,20ka,9ka,B.P.) 的盛冰期,在北欧冰盖质量为 0.26×1019kg,全球海平面平均下降约120m. 由于高密度 地幔对低密度地壳的浮力作用,有海岸线等升图得出.陆地每 年升高9mm.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为什么要研究岩石物理
高压高温环境 多孔介质 长期作用 元素、矿物和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