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特殊岩土的勘察技术探究

合集下载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摘要:目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工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岩土工厂勘察工作时,应加强对勘察工作的管理,提升工作质量,科学、合理的选择勘察技术与工作内容,从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效果,从而保证勘察结果更加真实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技术;应用探讨随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对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准确的勘察,主要包括复杂地基、高层建筑以及深基坑等,可有效提升岩土工程建筑质量与建筑水平,因此,应严格根据工程项目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1]。

1、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针对选定的整个工程选址区,根据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环境地质背景,收集和整理工程地段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地温,冻土深度,降雨量、蒸发量),查明工程区各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沿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含盐类型及含盐量;调查场地的植被发育情况:植被种类、生长态势,分布特征,覆盖度及防风固土效果。

是否存在可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开裂的不良地质作用;是否存在与地震有关的潜在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区所在的水文地质特征是否有利于工程的建设,有无满足工程需要的地基承载条件。

针对选区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岩土体分布及性质,以搜集资料为主,开展现场调查和必要的勘察试验[2]。

2、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方法2.1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

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

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

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

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

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

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

岩土工程勘察中特殊土质的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特殊土质的解决措施

刍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特殊土质的解决措施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中,特殊性土指自然界中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并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土。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介绍了几种特殊性土的勘察方法,以及勘察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特殊性土;方法;措施【分类号】:te357.6引言特殊性土包括软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液化土及多年冻土,它们异于普通岩土的特殊性表现为触变、湿陷、胀缩、盐碱化、液化、冻融等,而这些现象出现时,必将导致由这些岩土所组成地层之强度的降低和丧失,影响座落其上之拟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安全。

为安全起见,在分布有这类岩土的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获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性质指标数据,需考虑采用专用的勘察工具和使用特殊勘察手段。

下面,根据各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特殊性土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利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指导工程实践。

1、软土软土的成因类型有滨海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和沼泽沉积等几种,相应的沉积相位有滨海相、浅海相、泻湖相、溺谷相、三角洲相、湖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沼泽相。

软土具有含水量高、透水性低、压缩性高和固结速度慢、强度低、具有触变性、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

软土场地的勘察工作一般采用钻探、触探、挖探、钎探和原位测试的方法,配合以地质调绘工作,条件适宜时也可辅以物探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的目的是使勘探资料得以互相验证和补充。

钻探作为常规的勘探手段之一在软土地区应用也较为广泛,但在钻孔和采取土试样的过程中更容易对土试样产生扰动。

因此,应更加注意这一问题。

目前,国内软土钻探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工艺和方法:(1)空心螺纹钻进:将空心螺纹钻头下入孔内,采用回转干钻的方法钻进。

回次提升钻具时应注意放慢速度,使孔内地下水通过空心钻杆流入孔底,避免孔底形成真空而缩径。

但在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和厚度较大的砂层或深孔钻进时,为保证钻探及成果质量,应采用套管跟进护壁。

特殊性岩土工程勘察

特殊性岩土工程勘察

第九章特别性岩土的工程勘探本章重点:介绍了各种特别性土的特征、勘探重点及勘探评论与计算。

学习要求:掌握当地区常有的几种特别土的勘探内容、要求,即评论计算方法。

特别性岩土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拥有特别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色,以及特别的物质构成、结构结构的岩土。

假如在此类岩土上修筑建筑物,在惯例勘探设计的方法下不可以知足工程要求,为了安全和经济,因此在岩土工程勘探中须采纳特别的进行研究和办理,不然会给工程带来不良结果。

特别性岩土的种类好多,其散布一般拥有显然的地区性。

常有的特别性岩土又是湿陷性土、红黏土、软土、混淆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与残积土及污染土等。

第一节湿陷性土湿陷性土是指那些非饱和和结构不稳固的土,在必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润后,其结构快速损坏,并产生显着的附带下沉。

湿陷性土在我国北方散布宽泛,除常有的湿陷性黄土外,在我国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山前洪、坡积扇中常碰到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等。

一、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属于黄土。

当其未受水浸润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水浸润后,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自重应力和建筑物附带应力作用下,构快速损坏,并发生显着的附带下沉,其强度也跟着快速降低。

但受土的结湿陷性黄土散布在近地表几米到几十米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晚更新世形成的马兰黄土( Q3)和崭新世形成的 Q4 黄土(包含 Q41 黄土和 Q42 新近聚积的黄土)。

而中更新世及其从前形成的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一般仅在上部拥有较轻微的湿陷性或不拥有湿陷性。

我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散布有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

(一)湿陷性黄土的性质1.粒度成分上,以粉粒为主,粉粒含量超出50%以上,砂粒、粘粒含量较少。

2.密度小,孔隙率大,大孔性显然。

在其余条件同样时,孔隙比越大,湿陷性越激烈。

3.天然含水量较少时,结构强度高,湿陷性激烈;随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湿陷性降低。

4.塑性较弱,塑性指数在 8~ 13 之间。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于岩溶发育的不规则性、多变性而存在较多的难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水平,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的特点,并对其开展探讨。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1.前言岩溶地貌在我国是一种很常见的地貌,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岩溶地貌,由于岩溶发育的不规律性,在勘察过程中,只能依据现场钻孔施工资料去判定场地岩溶发育情况,同时根据现场已有资料再去判定是否还需要其他的辅助勘察手段继续对场地岩溶发育情况进行探查。

针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分析岩溶地区勘察技术及注意事项。

2.工程概况本次选用案例为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中的部分区域的工程勘察。

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污水处理站及浓密池、雨水池等)建设场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丹霞冶炼厂厂区东南部,场地北侧为丹霞冶炼厂生产车间及道路,东侧、西侧、南侧均为空地,西北侧为车棚。

3.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勘察场地位于区域性塘洞大断裂上盘,断裂走向为NE45°。

上盘主要为硅化碎裂岩、块状硅质石英脉、糜棱岩、硅质石英脉等组成。

勘察场地附近区域内构造主要有NNE向组及近EW向组构造,为硅化碎裂岩;北面有一组山字形构造,主要为石英脉;西面近SN向组构造为硅化碎裂岩;距勘察场地约5km。

勘察场地区域构造无后期构造运动,区域性断裂对场地的稳定性无大影响。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通过,未见活断层等危害建筑安全稳定的构造运动。

拟建场地附近的断裂活动或区域地质作用,对场地的表现形式是基岩层面起伏较大、岩石较破碎及溶洞洞隙局部发育。

4.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气象特征及水位地质条件4.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丹霞冶炼厂厂区东南部,拟建工程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属风化剥蚀残丘地貌,经早期建厂人工堆填平整,现状为空地,地面高程为101.16m~111.64m,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地势相对较平坦。

特殊性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浅析

特殊性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浅析

特殊性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浅析摘要:特殊性土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特殊性质的土体。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全面的勘察,充分了解周围的土体、水文、建筑等情况,然后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在特殊性土场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岩土构成特性采用恰当的勘察措施,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取样和勘察工具,确保岩土力学、物性等指标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工程施工奠定基础,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特殊性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前言: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同时保障使用的质量与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岩土勘察措施。

通常,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可能出现各类特殊性土,包括软土、黄土、盐渍土等等,这些特殊性土容易出现冻融、液化、涨缩等变化,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地层强度会受到影响,造成工程地基的稳定性下降,影响施工安全。

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措施,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1特殊性土场地的类型1.1软土软土是比较常见的特殊性土场地,主要受到海水沉积、河滩沉积、沼泽沉积等因素构成软土,对应海滨相、溺谷相、湖相等多种沉积相位。

软土有较高的含水量,但是透水性比较低,所以强度比较低,有明显的触变性特征。

在软土场地勘察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钻探、挖探、钎探等勘察方式,配合相应的地质调绘措施,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物探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勘探,可以达到相互验证和补充的效果。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在50%~70%之间,有时甚至会超过200%,随着液限的加大,天然含水量也会不断增加。

天然孔隙比通常在1~2之间,最大孔隙比不超过4。

软土的抗剪强度比较小,通常会受到加荷速度、排水固结条件的影响,在排水的状态下,抗剪强度会随着固结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加。

由于承载力比较低,所以软土地基很容易发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1.2黄土黄土的组成成分比较均匀,粉土颗粒含量较高,粒径为0.05~0.01mm的粗粉粒含量超过50%。

第十章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勘查

第十章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勘查

二、填土的测试技术
填土地基基坑开挖后应进行施工验槽。处理后的填土地基 应进行质量检验。对复合地基,宜进行大面积载荷试验。 填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宜采用下列测试方法确定;
1 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宜采用触探法,并辅以室内试验;
2 填土的压缩性、湿陷性宜采用室内固结试验或现场载荷 试验;
3 杂填土的密度试验宜采用大容积法;
(mm);
Zo——加荷前量表读数(mm);
λ——某荷载下的仪器压缩变形量(mm);
ho——试样的初始高度。
(2)无荷载膨胀率计算公式:
e
Zt
Z0 h0
100
式中:δe——某荷载下的膨胀率(%);
Zt—— 某 荷 载 下 膨 胀 稳 定 后 的 量 表 读 数
(mm);
3、膨胀力
膨胀力是指土体吸水膨胀时产生的内应力,
②当离地表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大于 1.2倍塑限时,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 收缩变形量计算;
③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
1、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应按下式计算:
n
式中:Se——地基S土e 的 e膨i1胀ep变ihi 形量(mm)
Ψe ——计算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 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若无可依据经验时,三层 及三层以下建筑物,可采用0.6;
一、填土的工程地质勘探
填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资料,调查地形和地物的变迁,填土的来源、堆积 年限和堆积方式;
2 查明填土的分布、厚度、物质成分、颗粒级配、均匀性、 密实性、压缩性和湿陷性;
3 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填土勘察应加密勘探点,确定暗埋的塘、浜、坑的范围。 勘探孔的深度应穿透填土层。勘探方法应根据填土性质确 定。对由粉土或粘性土组成的素填土,可采用钻探取样、 轻型钻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含较多粗粒成分的 素填土和杂填土宜采用动力触探、钻探、并应有一定数量 的探井。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岩土工程勘察是为了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和地貌情况,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高山、峡谷、冰川、泥石流等地区,勘察工作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为了确保勘察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勘察方法和仪器。

1.核磁共振勘探: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不同岩石成分的含量,从而确定地层特征。

由于不破坏样品,所以适用于在不同岩层中取样。

2.钻探勘察:钻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对地下结构构造及地质地层状况作出详细分析,性质分布、稠密程度及脆性等等可以通过钻探了解。

根据不同的钻探技术,可分别进行空心钻探、岩芯取样、岩石切片浸泡等类型的勘察。

3.地质雷达勘探:地质雷达勘察通过电磁波的反射来确定地下物质的基本情况。

与传统勘察方法相比,地质雷达具有更广阔的工作范围,且不损坏钻探区域的地质特征。

4.电磁测量勘探:电磁测量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对岩矿体内的矿化、水、石油和气体等的电磁响应特性进行测试,确定其分布和范围。

在地下工程中,电磁测量可以使用抗方位差和磁性测量技术等方法。

5.地震勘测:地震勘测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勘测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地震波传播,用于探测地下岩体的密度、速度和其他地质特征,可提供大量有关地震波传播路径和能量耗散的信息。

6.地磁勘 exploration 轨:地磁勘察是一种用于检测地下磁场的技术,可用于发现岩层的水平变化。

在高山、河谷等地区,地磁勘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勘察方法,有助于了解地下的岩层结构和水文条件。

二、岩土工程勘察仪器1.泥石流监测仪:泥石流监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泥石流运动状态和流量的设备,可帮助预测泥石流的发生和流动方向。

2.差动全站仪:差动全站仪是一种用于量测地形和地下结构的工具,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进程中各种偏差和误差。

3.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仪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仪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地形和地貌特征的高精度遥感仪器,可对地球表面进行图像处理、建模和数据分析。

特殊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特殊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特殊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摘要特殊工程地质性质是指岩土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容易产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殊岩土较多,主要有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泥炭土、冻土、人工填土等。

本文着重对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3种特殊岩土勘察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特殊岩土;岩土工程;勘探技术1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称为湿陷,浸水后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其中,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大于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1.1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1)粒度成分以粉粒组为主(多在50%~70%之间),天然孔隙比较大(多在1.0~1.1之间),天然状态下多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架空结构;2)由于可溶盐胶结物与负孔隙压力的存在,在天然状态下,其压缩性较低,表观粘聚力较大,抗剪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后,因可溶盐胶结物的胶溶作用以及负孔隙压力的消失,其压缩性骤然增大,表观粘聚力骤然减小乃至完全消失,导致土的抗剪强度迅速减小而产生湿陷;3)由于垂直节理的存在,其渗透系数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向渗透系数一般比水平向渗透系数大10倍左右。

1.2 湿陷性黄土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湿陷性黄土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湿陷性黄土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一般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着重调查和评价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着重查明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地下水位变化幅度,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工程要求,对场地与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和处理措施建议。

1)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2)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厚度和预估压缩层深度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中特殊岩土的勘察技术探究发表时间:2019-08-09T10:31:12.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何爱民[导读] 在勘察施工中,要根据基地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适合的测试手段和方法。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933队 526060 摘要:在多种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勘察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设计、施工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工程项目与日俱增,施工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难题。

如何发现当前我国勘察技术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如何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控制;如何实施全方面,多维度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完善、技术含量高的技术队伍,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

然而特殊工程地质性质又是指岩土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容易产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殊岩土较多,主要有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泥炭土、冻土、人工填土等。

本文着重对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三种特殊岩土勘察进行详细阐述。

//www.xz 关键词:特殊岩土;岩土工程;勘探技术一、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

在勘察施工中,要根据基地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适合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地基上的性质有以下几类:对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常用标准贯入试验,需要注意的是标贯击数的精确度会影响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对于淤泥、淤泥质土,由于软土的灵敏度高会影响到钻孔,因此一些勘察单位广泛布置静探孔或采用全静探来降低成本。

对于沿海附近地层中分布的淤泥、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粉土,又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最好采用静力触探,这样不但能准确分层,而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可为建设项目的没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数据,及时避免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利条件,避免或节约项目施工中的处理费用,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进度。

因此,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虽然所占比率不大,但其作用和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二、常规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

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

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

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

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

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

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

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

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

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

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

三.特殊岩土的特性及勘探技术1 湿陷性黄土性质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称为湿陷,浸水后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其中,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大于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1.1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1)粒度成分以粉粒组为主(多在50%~70%之间),天然孔隙比较大(多在1.0~1.1之间),天然状态下多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架空结构;2)由于可溶盐胶结物与负孔隙压力的存在,在天然状态下,其压缩性较低,表观粘聚力较大,抗剪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后,因可溶盐胶结物的胶溶作用以及负孔隙压力的消失,其压缩性骤然增大,表观粘聚力骤然减小乃至完全消失,导致土的抗剪强度迅速减小而产生湿陷;3)由于垂直节理的存在,其渗透系数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向渗透系数一般比水平向渗透系数大10倍左右。

1.2 湿陷性黄土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湿陷性黄土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湿陷性黄土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一般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着重调查和评价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着重查明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地下水位元变化幅度,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工程要求,对场地与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和处理措施建议。

1)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2)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厚度和预估压缩层深度确定。

除应大于预估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基础底面下的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10m时,对陇西、陇东和陕北地区,不应小于基底下15m,对其他地区不应小于基底下10m;对甲、乙类建筑物应有一定数量的取土勘探点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技术孔数量不应少于全部勘探孔数量的2/3,并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在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探井数量不得少于1/3;3)为评价地层均匀性和土的力学性质,可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当需进一步确定湿陷起始压力或地基承载力时,应进行载荷试验。

1.3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地基处理,破坏土的大孔结构。

防水措施,建筑物的防水和排水。

结构措施,增强建筑物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 膨胀土膨胀土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粘性土。

膨胀土在我国南方的中西部地区较为多见。

2.1 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多具有高分散性:<0.002mm的粘粒含量一般>30%;高塑性:塑性指数一般>20%;高液限:液限含水量一般>40%。

吸水膨胀:其膨胀率一般为1%~5%,大的可达10%,膨胀压力一般为50kPa~100kPa。

失水收缩:其线收缩率一般为3%~8%,收缩系数一般为0.3~0.6,大的可达0.7~1.0,缩限含水量一般为9.3%~20.8%。

具有胀缩可逆性。

2.2 膨胀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膨胀土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一般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着重调查膨胀土的时代、成因与埋藏分布特征、评价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2.3 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因季节性气候变化,土中水分剧烈变化而引起地基不均匀胀缩变形,导致房屋开裂。

2.4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从设计措施上:考虑建筑场地的选择、建筑措施、结构处理、地基处理;从施工措施:排水、防水。

3 软土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其外观多为灰到灰黑色。

软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中西部湖沼地区等。

3.1 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软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是:天然含水量大(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一般大于或等于1.0);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低(垂直渗透系数一般为10cm/s~6cm/s或10cm/s~8cm/s);灵敏度大(一般为3~4,大者可达8~9);在较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容易产生震陷。

3.2 软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软土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一般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着重调查,软土的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埋藏分布规律、层理特征、水平向与垂直向的均匀性;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软土的固结历史、应力水平和结构破坏对强度与变形的影响;微地貌形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等的分布、埋深及其填土的情况;地基基础施工等对软土应力状态、强度和压缩性的影响等。

3.3 软土地基的工程措施1)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荷载相差较大时,应分析其变形差异和相互影响;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析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2)地基沉降计算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或土的应力历史法,并应根据当地经验进行修正,必要时,应考虑软土的次固结效应;3)提出基础形式和持力层的建议;对于上为硬层,下为软土的双层土地基应进行下卧层验算。

结论综上所述,对各地区域性土的工程性质,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是岩土工程发展的方向。

探明各地区域性土的分布也有许多工作要做。

岩土工程师们应该明确只有掌握了所在地区土的工程特性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1]狄生奎,杜永峰.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地下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案研究及健康监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1).[2]潘洪科,杨林德,汤永净.地下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5).[3]郭超英,凌浩美,段鸿海.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地址出版社,2007[4] 吕迎春.浅谈岩土工程勘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