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理论概述-PPT精选
教学设计理论

四、教学设计的理论观
1. 四基础观:教学设计是以系统理论、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的。
2.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行为主义:要注意选取合适的强化物,不能简 单地使用单一的、机械的、学习者只能被动接 受的强化物。
”最好使用能起作用的,但是属于非物质的强化物 “——罗伯特· 斯莱文 自我强化——表扬——关注——评定和认证——家庭 强化——特权——活动强化物——自由支配的时间— —物质强化物
情感
四、学习目标的阐明
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即学 习者是谁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 学习者应该能做些说明,即学习者在知识技能 和态度方面发生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的最 低标准。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 低标准。
五、教学策略的制定
4. 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活动程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用以 指导教学进行的基本过程模式。 我国常用的教学活动程序
• • • • 传递——接受程序(认知) 引导——发现程序(认知) 示范——模仿程序(动作技能) 情境——陶冶程序(情感态度)
六、教学教学功能
三、学习内容分析
动作和态度类学习内容分析 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是一种通过学习获 得的能力。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的结果可表现在 身体运动的迅速、精确、力量或连贯等方面。 情感态度:态度是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它在教育心理学中被定 义为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包括 事物、人和活动)做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
3. 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
教学设计概述讲稿

➢ 设计不同的教学系统需要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过 程模式;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应该也有不同的教 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 第四种定义大大扩展了教学设计的研究领域和作用领域, 开阔了教学设计人员的视野,为教学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元素和活力;但是笔者有这样的担心:教学本身就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如此大幅度扩展教学设计的研究领域会不 会削弱对教学本身的关注。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
➢ 第一,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在综合多种理 论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因此相关理论 与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 影响。
4.教学设计是绩效改进技术(4)
3.“iபைடு நூலகம்structional design is ➢ (1) an emerging profession ➢ (2) focused o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human performance ➢ (3) guided by a model of human performance ➢ (4) carried out systematically ➢ (5) based on open systems theory ➢ (6) oriented to finding and applying the most cost-
4.教学设计是绩效改进技术(2)
➢ William J. Rothwell & H. C. Kazanas编著的 《Master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a system approach》一书中明确指出: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2.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 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 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 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 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 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 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后现代主义哲学:知识不在个体之内,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 位于集体之中,是集体的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沃尔福克:
个体的建构主义: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 情绪成分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 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
社会学建构主义:不关心个体的学习,关心学科中 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1.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教学设计PPT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CONTENTS
0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03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02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学设计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 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个性教学设计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理论与实践 实际操作
《教学设计的实践 方法》是教师提升 教学能力的重要参
考。
学习兴趣和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反馈与改进
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 分析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讲解、示范 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 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ppt课件

2、局限
(1)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 活动的特殊性。
(2)“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3)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 (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 (5)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
奥苏贝尔
(一)人物介绍:
David P. Ausubel(1918-),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教 育学家。
(二)主要观点:认知同化论、“先行组织者”教 学策略、“动机”理论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1)机械学习:其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 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
(2)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 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 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
(2)发现学习(布鲁纳较为提倡)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
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 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3、认知同化论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 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 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 动态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 断地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新知 识或者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这 个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观点
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明确 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所谓联结,是 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 反应。
教学设计的五大理论综述与应用

知识观、学习观和师生角色定位问题探讨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是学习者基于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建 构的。
学习观方面,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 境中发生的,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师生角色定位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育领域应用现状
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教学设计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 践中。教师们通过教学设计来规划课程、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等,以 提高教学效果。
不断发展与创新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
合作式学习理论及其在团队协 06 作能力培养中应用
合作式学习理论概述及优势分析
合作式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方式进 行学习。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动机。
相比传统讲授式教学,合作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 考。
谢谢聆听
由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所导致,与教学设计和教 学策略有关。不合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会增加学习者的 外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
指学习者在处理内在认知负荷的过程中,所投入的额外 认知资源,用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有利于学 习效果的提升。
优化认知负荷策略探讨
A
分解复杂任务
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任务 ,以降低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
堂改革的深入进行。
教学设计概述ppt课件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3、ID模式在设计实践工作中的作 用
1)相互交流的手段 2)管理设计活动的指南 3)辅助决策的系统(有助于决策者 整体性考虑问题) 4)在把各种ID模式运用于多种教 学情境中,形成具体设计项目的问 题解决模式、更灵活的设计模式方 案。
完整最新版课件
33
二、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
Electronic Trainer
ID expert TM
完整最新版课件
16
四、教学设计的由来和发展
构想-----理论形成-------学科建立 1、构想:
杜威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 实践的桥梁
完整最新版课件
17
2、理论形成:
总趋势 1)二战后,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的发展 2)理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尝试 3)在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中派生
完整最新版课件
25
不同学习理论的简介
➢ 行为主义 学习本质:由条件引起外显行为的变化
学习要素:辨别刺激——反应——增强刺激(强 化)
学习策略:呈现刺激、提供练习、反馈、强化
➢ 认知主义
学习本质:信息加工过程
基本要素:知觉、编码、存储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教学策略:九大教学事件、不同教学模式
➢ 建构主义
需 要 分
分析 目 标 的
发设计各素); 3)一般特征
析
学习者 分析
阐 明
修改
教 学 策 略 的 制 定
教 学
教 形成性评价
媒学
体设
的 选
用
计 成
择果
和的
运运
用
总结性评价
修改
为什么学完—整最新学版课什件 么——怎么学—学得3如6 何
第1章教学设计概述

第1章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等。
本章主要讲述了教学设计的概述和重要性。
教学设计的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以及教学设计的分类。
首先,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系统地策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次,教学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系统性原则,即教学设计应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评价等。
其次是个性化原则,即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再次是启发性原则,即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是连续性原则,即教学设计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指导教学设计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
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
教学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教学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种类型。
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课教学设计和综合素质教育设计两种类型。
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面对面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9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 系统科学理论 2、 学习理论 3、 教学理论 4、 教育传播理论
2020/5/29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1、 分析教学目标 2、 确定教学策略 3、 进行教学评价
2020/5/29
(三)教学设计操作方法的发展 1、图示/表格分析方法 2、数学分析操作方法
(四)教学设计系统方法论应用的发展 1、从线性封闭系统向非线性开放系统转移 2、从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向非决定论的不可预 测性转移 3、从负反馈机制向正反馈机制转移
2020/5/29
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
• 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 • 重视结果——重视过程 • 强调资源——强调环境 • 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 集体、统一设计——个体化、个性化设计
尹睿: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2、学习环境的研究
高瑞利: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PBLE)设计
3、学习过程的研究
刘铁英: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学习过程的研究
4、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的研究
马秀芳: (1)基于Learning Object的资源开发 (2)Learning Object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
2020/5/29
2020/5/29
谢谢
2020/5/29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四、教学设计的发展 五、教学设计的应用 六、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
2020/5/29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 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 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 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张筱兰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2020/5/29
相关学习资源
1、《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著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谢幼如主编 4、《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方法与实践》李克东、谢幼如主编 5、“网络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 6、 有关中英文书籍、杂志
2020/5/29
六、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1、内容体系与操作程序的研究 2、设计方案表述形式的研究 3、学习环境的设计 4、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研究 5、学习评价的研究
(二)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பைடு நூலகம்(三)教学设计理论与技术开发的结合
2020/5/29
相关的研究工作
1、学习理论的研究
2020/5/29
四、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发展 1、行为主义 2、认知主义 3、建构主义
(二)教学设计模型的发展 1、肯普(J.E.Kemp)模型 2、史密斯—雷根(P.L.Smith.J.Ragan) 模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型
2020/5/29
五、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
(一)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 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2020/5/29
(二)教学资源的设计
1、电视教材 2、多媒体(网络)课件 3、专题学习网站 4、网络课程 5、专业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