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知识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在六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音乐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分类、音乐家和作曲家的介绍以及乐器的演奏等。

以下是对这些音乐知识点的汇总和总结。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1. 节奏:指音乐中的节拍、节奏感以及音符的长短。

可以用拍子来表示,常见的有2拍、3拍和4拍。

2. 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音符的高低、音程以及音符的排列顺序来表达。

3. 和声:指多个声部同时发声并且互相配合,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和谐。

4. 音色:是乐器或人声发出的声音的独特质地,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5. 强弱:音乐中的音量变化,包括强音、弱音和渐强渐弱。

二、音乐的分类1. 古典音乐:是指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莫扎特的《小夜曲》等。

2. 流行音乐:是指在当代社会流行的音乐形式,如摇滚乐、流行乐队和流行歌手的作品等。

3. 民族音乐: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音乐形式,如中国的古筝曲和印度的印度古典音乐等。

4. 传统音乐:是指流传于特定地域或群体中的音乐形式,如中国的京剧和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等。

三、音乐家和作曲家的介绍1. 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第九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2. 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

3.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包括《军队进行曲》和《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等。

4.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他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四、乐器的演奏1. 木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和长笛等,这些乐器在演奏时需要通过吹气产生声音。

2. 铜管乐器: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等,这些乐器需要通过唇部振动产生声音。

3.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这些乐器需要通过拉弦产生声音。

4. 打击乐器:包括钢琴、鼓和钟琴等,这些乐器需要通过击打或弹奏产生声音。

六年级所学音乐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所学音乐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所学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的组织和表达,能够给人带来情绪上的刺激和享受。

在六年级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音乐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乐理知识1. 音符与音程:我们学会了如何读谱,了解了音符的名称和音符的时值。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音程的概念,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或间隔。

2. 节奏与节拍:在学习音乐中,节奏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节拍类型,例如二拍、三拍和四拍,并通过打拍子和演奏乐器来感受不同的节奏。

3. 调性与音阶:我们学习了不同的调式,如C调、G调等,并了解了不同调式下的音阶构成和特点。

二、乐器与声音1. 木琴:学习了木琴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通过击打木琴音板来演奏不同的音符。

2. 吉他:了解了吉他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学习了弹奏和弹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3. 钢琴:学习了钢琴的基本按键和手型,能够演奏简单的旋律。

4. 弦乐器: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并了解了它们的演奏方式和音色。

5. 打击乐器:学习了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钹等,通过敲击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和音效。

三、音乐历史与作曲家1. 古典音乐:学习了一些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等,并了解了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现代音乐:了解了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多样性,如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还学习了一些现代音乐作品和艺术家。

3. 著名作曲家:学习了一些重要的音乐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作品。

四、音乐欣赏与表演1. 音乐欣赏: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我们学会了倾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美感,提升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音乐表演:我们有机会参与学校音乐会、合唱团等音乐表演活动,通过合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

通过六年级的音乐学习,我们不仅仅学到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

六年级音乐学科知识点汇编

六年级音乐学科知识点汇编

六年级音乐学科知识点汇编上册:一、音乐知识1、《丝绸之路》是一部(电子合成音乐),是由日本作曲家喜多郎作曲。

2、《唱着跳着走近你》是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广州有(“羊城”)和(“花城”)的美誉,一年一度的(“广交会”)迎来了五洲嘉宾。

3、《中国花鼓》是(小提琴独奏)曲。

4、《迎宾曲》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是电影《客从何来》的主题歌,《迎宾曲》运用了广东音乐(《步步高》)的音调。

5、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于(1998)年,它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积极地促进着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6、(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浙西、上海一带,乐队的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小三弦、扬琴)等。

7、《姑苏风光》是(江苏民歌)。

8、《水乡外婆桥》这首歌是由(4/4、3/4、2/4)的节奏组合构成,歌曲采用(清新、活泼)的情绪演唱。

9、昆剧亦称(“昆曲”),始于元末昆山腔,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10、昆曲融入(诗、乐、歌、舞、戏)于一体。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无锡景》是(江苏)民歌,《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跳柴歌》是(海南)民歌,《斑鸠调》是(江西)民歌。

12、《山村来了售货员》是(唢呐)独奏。

在民间,唢呐被称为(喇叭),又叫(大吹)。

13、《唱得幸福落满坡》是(陕西商县)民歌。

14、《跑旱船》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是(陕西)民歌。

在陕北地区,“旱船”也称(“水船”)是汉族民间歌舞的一种。

15、《陶洋芋》是一首(山西)民歌。

《幽静的山谷》是(德国)民歌。

16、《孤独的牧羊人》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17、《爱尔兰风笛》是(爱尔兰)民间音乐。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我心依旧》也是具有爱尔兰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

《来和我划船》是(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18、《水上音乐》是一首(管弦乐)演奏的德国乐曲。

19、《步步高》是(广东)音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素材-必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素材-必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素材-必背知
识点汇总
一、音乐基础知识
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通过一定的声音组织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2. 音乐的元素:音乐由声音、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元素组成。

3.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分为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

4. 乐器的分类:乐器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二、乐谱与音高
1. 乐谱:乐谱是用标记符号表示音乐的符号系统。

2. 音高:音高是指音乐中高低音的属性。

3. 音名与音符:音名是乐谱中用来表示音高的字母,而音符是乐谱中用来表示音的符号。

三、节奏与节拍
1.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的时间组织和分配。

2.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时间单位。

四、旋律与和声
1. 旋律:旋律是一段具有一定音高和节奏的连续音符组合。

2. 和声: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同时发出的声音。

五、音乐历史与文化
1. 音乐史:音乐史是对音乐的发展、演变和流派的记录和研究。

2. 历史名曲:历史名曲是指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
经典作品。

六、音乐欣赏
1.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通过聆听音乐来领略音乐的美妙和情
感表达。

2.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素材的必背知识点汇总,希
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的演奏和组合,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在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逐一介绍。

一、音乐元素音乐由多个元素组成,包括音调、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

了解这些元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1. 音调:音调是音高的名称和区别,可以分为高音和低音。

在音乐中,不同的音调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的时值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安排,音乐才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使人欲罢不能。

3.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具有一定富有感染力和承载力的音符组合。

它是音乐的灵魂,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4. 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调同时进行而形成的音乐效果。

和声能够增加音乐的层次感,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谐。

5.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用以衡量音符的持续时间。

合理的节拍安排可以使音乐更加有序和规律。

二、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特点。

1. 音乐的类型: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

每种音乐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风格和特点。

2. 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不同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 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风格、民族风格、现代风格等不同风格。

每种风格都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地域。

三、乐器和人声音乐可以通过乐器演奏和人声表达,不同的乐器和人声都能够带给我们不同的听觉享受。

1. 乐器分类: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不同分类。

每种乐器都有其特定的演奏方式和音色。

2. 人声表达:人声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乐器,通过不同的嗓音和表达方式,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四、音乐名家和作品在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

1. 莫扎特:莫扎特是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演奏,使人们能够感受和表达情感。

在人教版六年级音乐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音乐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音量。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和音符的音的组合而成的;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规律;和声是多个不同音高的音同时发声;音色是乐器或声音的特点;音量是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二、乐谱阅读乐谱是记录音乐的符号系统,可以告诉演奏者如何演奏一首曲子。

在乐谱中,五线谱被广泛使用,它用五条水平线代表不同音高。

音符是乐谱中的基本单位,不同形状和位置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和时值。

三、节奏的基本单位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

在音乐中,节奏由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四分之一音符。

四分之一音符通常用实心圆圈表示,其他时值的音符则根据其相对长度而有所变化。

四、声乐表演技巧声乐表演是指通过歌唱来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意义。

在歌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呼吸的节奏。

同时,要学会运用声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高低音的转换、音量的变化和音色的转换等。

五、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乐器是音乐演奏的工具,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不同类别。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技巧,例如,弦乐器需要使用手指拉弦,管乐器需要运用气息吹管,打击乐器需要使用手或器械敲击,键盘乐器需要运用手指按键。

六、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内涵。

在音乐欣赏时,可以关注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表达的情感、音乐结构的变化以及演奏者的技巧等方面,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七、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族乐曲、古琴、古筝、京剧等。

这些音乐作品常常与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独特的魅力。

八、世界音乐文化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音乐文化,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整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整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整理知识点)
1. 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是人们用声音和乐器演奏创作的艺术形式。

- 音乐由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组成。

- 音乐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带给人们快乐和享受。

2. 五线谱和乐谱符号
- 五线谱是音乐的基本记谱方式,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个间隔组成。

- 乐谱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以及其他音乐符号,用来标记音高、时值和演奏方式等信息。

3. 音乐节奏
- 音乐节奏是音符和休止符在时间上的安排和组合。

-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它们代表不同的时值。

- 休止符用来表示音乐中的停顿。

4. 音乐旋律
- 音乐旋律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一定的高低顺序排列而成的。

- 音符的高低由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

5. 和声和和弦
- 和声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不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发出的效果。

- 和弦是指多个音符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同时演奏。

6. 乐器分类
- 乐器可以按照使用方式分为弦乐器、吹管乐器、敲击乐器等分类。

- 不同的乐器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7. 音乐风格
- 音乐风格指的是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音乐创作特点和风格风貌。

- 常见的音乐风格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8. 著名音乐家和作品
- 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等。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点,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音乐六年级知识点

小学音乐六年级知识点

一、乐理知识:1.音符和音程:六年级学生应掌握所有音符符号的音高、时值以及音程的概念,如升降号、重音符号、长音符、短音符等。

2.节拍和拍子:学生应熟悉各种不同拍子的节奏,并能配合演奏或歌唱。

3.调式和调号:学生应了解主要调式(如C大调、G大调等)的构成和调号的表示方法。

4.节奏练习:通过打击乐器或身体的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音高练习: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提高学生的音高感。

二、音乐欣赏:1.音乐元素:学生应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并能够分辨和欣赏它们在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2.音乐形式:学生应了解常见的音乐形式,如AABA、ABAC等,并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

3.音乐风格: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学生应能够辨认出音乐的不同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背景。

4.乐器及其音色:学生应熟悉常见的乐器和它们的音色特点,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并能够鉴别和欣赏不同乐器的音色。

三、音乐技能:1.声乐技巧:学生通过唱歌练习,提高嗓音、音准和声音的品质,学习基本的发声和呼吸技巧。

2.乐器演奏: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如钢琴、吉他、口琴等,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演奏技巧。

3.合奏和合唱:学生可以组织合奏小组或合唱团,通过协作演奏或歌唱,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4.创作和编曲: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编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以上是小学音乐六年级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发展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知识点(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调式分析:(1)大调:大调一般终止于主音DO上。

大调音色明亮,适
合表现大气的音乐性质。

(2)小调:小调一般终止于主音LA上。

小调音色灰暗,适合表现一些抒情的音乐。

3.2/4拍,3/4拍,4/4拍,3/8拍。

以2/4拍为例,四分之二拍又叫四二拍,
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以此类推。

其强弱规律:二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

4.切分节奏:是改变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它常常打破正常的强
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

X X X
5.变换节拍:一首歌曲或乐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节拍叫变换节拍。

6.歌曲中出现1 2 3 5 6五个音级,这是民族五声调式。

7.叙事性歌曲:运用多段分节歌形式叙述情节内容的歌曲。

8.中国民歌的体裁有号子、山歌、小调。

船歌是音乐中的一种体裁。

9.两个或更多声部,先后间隔一定的拍子或小节,演唱相同的曲调,叫作
“轮唱”,也叫“卡农”。

可以形成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的合唱效果。

10.序曲是由乐队在歌剧开演前,大幕未启时演奏的音乐,它一般起到暗示
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

11.歌声唱出之前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部分叫“前奏”,歌声中间出现的乐器
演奏短句叫“间奏”。

12.用于伴随群体进行的歌(乐)曲是进行曲。

这类音乐具有鲜明的步伐节
奏,旋律激昂有力。

13.常见演唱形式:齐唱、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领唱、对唱、轮唱。

14.常见的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伴奏、助奏。

15.常用速度记号:稍快、中速、稍慢、快速、中速稍快/稍慢、缓慢渐慢。

16.感受歌曲的情趣与情感(聆听):热情地、轻快地、恬静地、欢快地、
亲切地、愉快地、甜美地、深情地、雄壮有力地、诙谐风趣地、轻柔宁静地、天真活泼地、明朗地、悲伤地。

17.音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

音乐知识点(2)
1.延长记号:像眼睛一样,在这个符号下面旋律可以根据情绪的需要自由
地延长时值。

2.连音线(︵︹):表示把两个或多个音高相同的音符连接起来。

3.三连音:在原来演奏或演唱两个音的时间内,奏出或唱出三个一组的音。

4.附点:记录在音符后面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5.
5.休止符号0 换气记号v 顿音▼(唱的时候要跳跃)
6.音的标准高度:1=C
7.简谱的书写调号:1=D 拍号:2/4
8.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9.各种记号:常用的力度记号: 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
强) f(强)ff(很强)sf(突强)fp(强后突弱)pf(先弱后强)<(渐强)>(渐弱)
10.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11.装饰音记号:对旋律音起到装饰的作用,演唱时要轻巧、短促
(1)倚音: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

(2)波音: 波音分上波音(顺波音) 和下波音(逆波音) 两种.
(3)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
14.变化音: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1)升记号(♯)(2)降记号(♭)(3)还原记号
15. 音级:1 2 3 4 5 6 7
音名:C D E F G A B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xi)
音乐知识点(3)
1.《少先队友谊之歌》是一首四分之二拍的歌曲。

2.《同一首歌》是一首四分之四拍的歌曲。

3.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情绪是深情地,是一首苏格兰民歌。

4.《啊,朋友再见》是意大利民歌。

5.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誉为“不可超越的大师”。

6.歌唱变化音级时,升记号的变化音可使唱名的后一个字母发音为“i”,
如升“fa”唱成“fi”,使其与自然音级相区别,帮助我们准确歌唱。

7.练习八六拍歌曲的歌唱时,可以把八六拍想成两个八三拍。

8.《梦幻曲》是舒曼创作的钢琴曲集《童年情景》中的一首乐曲。

9.舒曼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

10.踢踏舞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舞蹈。

11.编钟和铜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都是我国珍贵的文物。

12.铜鼓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的青铜器,最初出现于春秋早中期,
流传至今。

13.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年代最古老,属距今2700多年的春秋早期。

14.编钟依照钟体的大小和音阶编组悬挂在钟架上,所以得名“编钟”。

15.最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全套共有65枚。

16.铜鼓舞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是我国西南
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

17.《当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演唱时速度是中速,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18.《故乡》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19.管弦乐曲《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采用了俄罗斯民间广泛流行的两首
民歌做主题,再加以一系列的变奏发展而成的。

优美抒情的民间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是变奏曲的第一主题;热情欢乐的民间舞曲《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变奏曲的第二主题。

20.作曲家格林卡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21.俄罗斯民间舞蹈常有快跑、跳跃、快速旋转等剧烈动作。

22.海顿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作曲家,他在《第94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处
理上令人出其不意。

23.《跳蚤之歌》用讽刺的笑声和描绘跳蚤蹦跳的音型充分表现嘲弄的效果。

24.《三个和尚》演唱速度是中速。

25.舒伯特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人们尊称他为“歌曲之王”。

26.自古以来,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赞美着音乐,其中,舒伯特的《致音乐》
就是经典作品之一。

27.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1934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荣获国际
“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头奖。

28.《游击队歌》四分之四拍,演唱情绪机智地。

29.《童年,童年像一首歌》四分之二拍,演唱情绪幸福欢乐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