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
一、认读词语
年级无奈辫子庞大攀登嗅觉铁链拯救嘶哑笑呵呵
相信照相
二、会写词语
打猎嗅到猛烈无可奈何呆呆拍打嘴角分明鸟巢嗅觉牙齿绝望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安然强大力量愣住假日云彩石级铁链发颤白发苍苍年级攀着奋力手脚并用猴子纪念小辫子鼓舞笑呵呵居然照相相信庞然大物攀岩思念呵护天都峰都有后背背负测量重量
三、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笔陡—陡峭发颤—颤抖奋力—奋勇汲取—吸取
猛烈—剧烈摇撼—震撼锋利—锐利绝望—无望
反义词:笔陡—平坦希望—绝望飞快—缓慢汲取—奉献
猛烈—柔和拯救—迫害后退—前进强大—弱小
四、多音字
相 xiāng相信互相 xiàng照相相貌
五、课文主旨
1.《麻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猎狗要攻击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的故事。
塑造了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形象。
2.《爬天都峰》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
课文按照爬
山前、爬山时、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先写“我”在山脚下仰望天都峰心里发颤,過到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汉取力量;然后写“我”手脚并用奋力攀登,终于爬上峰顶;最后写“我”在峰顶上与老爷爷相互致谢。
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交流平台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写作时记得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描写下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易错字音
嗅(xiù)觉无奈(nài)拯(zhěng)救嘶(sī)哑牙齿(chǐ)愣(lèng)住铁链(liàn)发颤(chàn)纪念(niàn)
挓挲(zhā shā) 汲(jí)取
二、多音字。
量liáng(丈量)相xiāng(相信)
liàng(力量) xiàng(照相)
三、近义词
猛烈(剧烈)锋利(锐利)绝望(无望)身躯(身体)掩护(保护)
拯救(援救)浑身(全身)嘶哑(沙哑)庞大(巨大)安然(坦然)
宏伟(雄伟)特殊(特别)美妙(美好)奇妙(奇特)从容(镇定)
制止(阻止)惊讶(惊奇)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四、反义词
绝望(希望)紧张(放松)嘶哑(洪亮)庞大(微小)强大(弱小)
笔陡(平坦)鼓舞(打击)居然(果然)
五、按要求写词语。
1.ABCC:白发苍苍、得意洋洋、生机勃勃
2.ABB :笑呵呵、笑哈哈、笑嘻嘻
3.含有“无”成语:无可奈何、无中生有、无法无天
4.填修饰词。
(嫩黄)的嘴角(锋利)的牙齿(嘶哑)的声音(庞大)的怪物(笔陡)的石级(无可奈何)地拍打(慢慢)地走近(绝望)地尖叫(笑呵呵)地说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来到山脚,“我”看到了高耸入云、耸入云霄的天都峰,当时“我”的心情可以用心惊胆战、胆战心惊,当“我”奋力爬上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五单元一、拼音园地1.易读错音节气馁枕头剥离残垣断壁胭脂草行囊青苔垒起噙着蓬头垢面拖累路程2.多音字组词剥累二、汉字书写1.易写错的字勤奋稍微药材扯开修订端详秘密熟悉付款滚瓜烂熟远渡重洋名列前茅2.易混淆的字末名列前茅远渡重洋修订互联网未名列前矛远度重阳修定互连网三、词句天地1. (1) 读一读,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2)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皎洁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2.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3.“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课文结尾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说一说下面的词语为什么要加上引号?(1)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2)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3)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四、阅读积累课文品读1.《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
课文通过古今中外的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3.《维生素C的故事》记叙的是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
文中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重病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一、第一单元:《关于我》- 重点考点: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日常活动- 知识点总复习:- 学习自我介绍的常用表达方式,如“我叫...”、“我是...”等。
- 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和描述词语,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 学习日常活动的表达方式,如“我喜欢...”、“我会...”等。
二、第二单元:《我的家乡》- 重点考点:家乡的特点、名胜古迹、风俗习惯- 知识点总复习:- 学习描述家乡的特点和地理位置,如“我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我家乡位于山脚下”等。
- 学习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如“我家乡有一个很有名的山”、“我家乡有一个古老的庙”等。
- 学习家乡的风俗习惯,如“我们家乡过年会放鞭炮”、“我们家乡有一个特别的节日”等。
三、第三单元:《小动物和小孩子》- 重点考点:动物的特点、动物的习性、动物的分类- 知识点总复习:- 学习描述动物的特点和外貌,如“大象有长长的鼻子”、“猴子有长长的尾巴”等。
- 学习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如“小狗喜欢玩球”、“小猫喜欢吃鱼”等。
- 学习动物的分类,如“鸟类有鹦鹉、乌鸦等”、“哺乳动物有狗、猫等”等。
四、第四单元:《花儿朵朵》- 重点考点:花的特点、花的生长过程、花的颜色和香味- 知识点总复习:- 学习描述花的特点和外貌,如“玫瑰花有红色的花瓣”、“菊花有黄色的花瓣”等。
- 学习花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长出茎、开出花朵”等。
- 学习花的颜色和香味,如“百合花是白色的,有淡淡的香味”、“牡丹花是红色的,没有香味”等。
五、第五单元:《小小探险家》- 重点考点:探险的目的、探险的装备、探险的经历- 知识点总复习:- 学习探险的目的和意义,如“我想去探险,看看世界的奇妙”、“探险可以增加知识”等。
- 学习探险的装备,如“带上背包、放进水壶、穿上运动鞋”等。
- 学习探险的经历,如“我们爬山时看到了一只野兔”、“我们去海边捡到了很多贝壳”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五
一、生字词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修筑高达坚固筑城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击屯兵堡垒互相呼应肩膀陡峭智慧凝结气魄雄伟奇迹颐和园大殿长廊横槛栽满神清气爽耸立琉璃瓦佛香阁葱郁画舫远眺堤岸姿态游赏临潼享誉宏大鸟瞰统率所向披靡南征北战魁梧铠甲昂首挺胸战靴手执缰绳跃跃欲试颔首低眉目光炯炯拼搏惟妙惟肖模拟
二、近反义词
坚固——牢固修筑——修建雄伟——宏伟
蜿蜒——曲折清爽——清新葱郁——葱茏
耸立——挺立远眺——远望珍贵——宝贵
鸟瞰——俯视凝视——注视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陡峭——平坦凝结——融化伟大——渺小
蜿蜒——笔直美丽——丑陋强大——弱小
整齐——凌乱庄重——滑稽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神清气爽——头昏脑涨神态自若——惊慌失措。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7课长城二、多音字看:①kān 看守、看管;②kàn 远看、看待、看茶。
铺:①pū 铺垫、铺床;②pù店铺、当铺。
应:①yīng 应当、应届、应许;②yìng 呼应、响应、应付、应承。
膀:①bǎng 肩膀、翅膀、臂膀;②páng 膀胱;③bàng 吊膀子。
行:①xíng 行人、举行、发行;②háng 行列、行市。
血:①xuè鲜血、贫血、心血;②xiě 口语常用,血淋淋、鸡血,流了点血。
长:①zhǎng 长大、成长;②cháng 长城。
旋:①xuán 旋转、旋绕;②xuàn 旋风。
一、生字崇 chóng 崇高、崇敬、崇山峻岭、姓崇。
旋 xuán 旋转、旋律、天旋地转。
嘉jiā 嘉宾、嘉奖、嘉年华、勇气可嘉。
砖zhuān 城砖、砖头、地砖、砖瓦。
隔 gé隔离、隔开、隔断、间隔。
屯 tún 屯兵、屯守、屯粮、屯集。
堡bǎo 堡垒、地堡、碉堡、城堡。
垒lěi 堡垒、垒墙、壁垒、垒窝。
仗 zhàng 打仗、依仗、仪仗、仗势欺人。
扶 fú扶手、扶贫、扶持、扶摇直上。
智 zhì智慧、智力、才智、机智。
慧 huì智慧、聪慧、慧眼、秀外慧中。
魄 pò气魄、魄力、魂魄、惊心动魄。
三、形近字组词崇(崇高)─祟(作祟);慧(智慧)─彗(彗星);堤(堤岸)─提(提议);阁(楼阁)─问(问题);筑(建筑)─巩(巩固);廊(走廊)─郎(新郎);瞰(鸟瞰)─憨(憨厚);率(率领)─萃(集萃);靡(风靡)─糜(糜烂);魁(魁梧)─魄(魄力);砖(砖头)─传(传递);栽(栽树)─裁(裁剪);浩(浩荡)─告(告诉);陵(丘陵)─凌(凌空);慕(羡慕)─幕(银幕);唯(唯一)─准(准备);洪(洪水)─哄(哄笑);暴(暴雨)─爆(爆炸);稳(稳当)─隐(隐私);惰(懒惰)─随(随便);俗(俗话)─裕(富裕);峡(峡谷)─侠(侠客);桂(桂花)─挂(挂历);湾(海湾)─弯(弯曲);彼(彼此)─披(披风);旷(旷课)─矿(矿石);暂(短暂)─堑(天堑);胞(同胞)─炮(礼炮);脉(脉搏)─泳(游泳)。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认识节奏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第五单元知识点涵盖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认识节奏、赏识诗歌等,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将根据这些知识点展开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认识节奏认识节奏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节奏,为什么要学习节奏以及节奏在诗歌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节奏是音乐、诗歌等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它能够给人以韵律美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学习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课文中的例子,感受节奏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朗读、演唱等形式来感知和表达节奏,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 赏识诗歌在第五单元中,孩子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赏识诗歌。
通过学习诗歌,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给人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在赏识诗歌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押韵、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大量的朗读和赏析,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对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解释。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我个人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应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让语文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感受语文之美。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我们可以使用序号标注来展现文章的内容结构:1. 认识节奏1.1 什么是节奏?1.2 节奏在诗歌中的应用1.3 通过课文感受节奏的魅力1.4 通过朗读、演唱感知和表达节奏2. 赏识诗歌2.1 诗歌给人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2.2 赏识诗歌的注意事项2.3 通过大量的朗读和赏析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以上为文章撰写及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第五单元知识点涵盖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认识节奏、赏识诗歌等,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字词部分1. 会写组词嗅(xiù):嗅觉、嗅到、嗅神经呆(dāi):发呆、痴呆、呆滞奈(nài):奈何、无奈、无可奈何巢(cháo):巢穴、蜂巢、匪巢齿(chǐ):牙齿、口齿、齿轮躯(qū):躯体、躯壳、身躯掩(yǎn):掩饰、掩盖、掩埋护(hù):护卫、护理、护航幼(yòu):幼稚、幼苗、幼年搏(bó):搏击、搏战、搏斗庞(páng):庞大、脸庞、庞然大物量(liáng):力量、气量、饭量愣(lèng):发愣、愣住、愣神其他词汇如哩、级、链、颤、攀、猴、鲫、念、辫、呵等,需掌握其读音及常用组词。
2. 会认组词拯(zhěng):拯救、救拯、拯治嘶(sī):嘶哑、嘶号、声嘶力竭哑(yǎ):哑巴、哑语、沙哑3. 多音字荫:yīn(树荫)、yìn(荫凉)煞:shā(煞尾)、shà(煞费苦心)其他多音字如都、发、相等,也需掌握其不同读音及用法。
4. 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猛烈—强烈、摇撼—摇晃、锋利—锐利、绝望—失望、掩护—保护、庞大—巨大、拯救—挽救、嘶哑—沙哑、好像—仿佛等。
反义词:庞大—渺小、紧张—放松、危险—安全、强大—弱小、绝望—希望、猛烈—缓慢等。
二、句子部分1. 重点句子解析如 《麻雀》中的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通过“摇撼”一词生动描绘了风势之大,为小麻雀的遭遇埋下伏笔。
又如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2.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 《麻雀》中将老麻雀比作 “一块石头”,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敢与迅猛。
三、课文理解1. 《麻雀》主要讲述了 “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老麻雀的勇敢与无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二、复习内容1、拼音:本单元生字中的相似声母音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看拼音写词语。
2、字:(本单元会认和会写的生字。
看拼音写词、区分形近字、多音字)3、词:(给本单元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组词、词语搭配、仿写词语、四字词)4、句子:(补充句子、仿写句子、)5、阅读:①课内(熟读课文,按要求做答)②课外(按要求做答)6、口语交际(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7、习作(写导游词)三、复习目标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立足于顺应课改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复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具体要求如下: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
2、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认读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正确听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
3、会区分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
4、能给常用字组词,扩词,照样子写词。
5、能按要求补充句子,照样子写句子。
6、认真阅读课文,熟读、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搜集有关的资料。
7、能按习作要求写出导游词。
四、复习重点1、正确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字词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能按习作要求写出导游词。
五、复习难点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能按习作要求写出导游词。
六、复习的具体措施(一)拼音我们是方言地区,在白话方言中是没有翘舌音的,所以学生经常平翘舌音不分。
前后鼻音也有出现错误的现象。
因此本单元的拼音复习可让学生给汉字填声母,或者拼音和汉字连线,或者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样的类型题都可以。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字本单元会认的生字可以利用家长在家检查认字情况,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同桌互认字,老师抽认,达到检查识字的目的。
可用小组比赛、顺利闯关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尽可能做到有趣味性。
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生字词的复习:(1)形近字组词。
让学生做小老师,找出与生字相似的字,让同学通过组词区分它们。
女口;堤(堤岸)--- 提(提议)砖(砖头)传(传递)栽(栽树)——裁(裁剪)筑(建筑)——巩(巩固)廊(走廊)一一郎(新郎)住(住房)——柱(柱子)唯(唯一)——难(困难)融(融化)--- 隔(隔开)等(2)多音字组词。
本单元多音字有几j i(几个)——j I (几乎)佛fo(佛主) fu(仿佛)数sh(不可计数)—— sh(数学)乘Sh <ng (千乘)Ch (Jig (乘法)、称ch e ng(号称)ch cn (匀称)撒s a(撒开四蹄)——S 0(撒播)着zhe(看着)-- z hao(着火)---- zhuo(着落),教学中不让学生背诵词语,引导学生从语境出发理解词义,根据字义确定字音。
寻找多音字读音的规律。
科学指导,进行有效练习。
(3)易错字:要求会写的字,在听写前,可让学生把这单元听写本,生字本中的错字揪出来相互改正,并总结出错的原因。
这样旧避免了学生再次出错。
老师可以全听或抽出平时学生错得多的字词听写,让学生通过互改或四人小组小组长改,同组同学传阅听写本,小组长汇报听写情况,老师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最后的点评,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生字词的复习。
如:“崇”字的上部分是“山”,不要写成出,下部分是“宗”;“砖”字的第八画是竖折折,不要写成竖和竖折折,最后是点;“栽”的最后三画是斜钩、撇、点。
“隔”字的最后四笔是点撇横竖、不要写成点撇横横竖。
(三)词除了让学生利用看拼音写词语,或是听写的形式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词语外,还可以让学生比赛,找找课文里的好词进行词语的积累。
以小组为单位竞赛,一组找一课,比比哪组找得多,哪组同学记得多。
如:按要求写词语,四字词语:崇山峻岭气魄雄伟隐隐约约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举世无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拼搏昂首挺胸绝无仅有。
在这些词语中找出词语的特点,如:AABB :隐隐约约;ABCC :目光炯炯;ABAC :惟妙惟肖;AABC : 跃跃欲试;含有反义词:南征北战,然后再仿写词语。
四字词语还可以用词语填空的形式进行。
还有两种分别是词语搭配,如:葱郁的()、朱红的()、古老的()、长长的()、有名的()、金碧辉煌的()、姿态不一的()。
()的长城、()的山岭。
选词填空:游赏欣赏观赏1、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
2、音乐老师带领我们()《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
掩映倒映倒影1、清澈的江水()着岸边连绵起伏的青山。
2、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不管哪种形式都可以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出题,考考同桌或周边的同学。
提高兴趣和加以巩固。
做这类题一定引导学生先读懂要求,看懂例题,发现词语的规律再动脑练习。
(四)句子句子训练在中年级也是训练的一个重点。
在这组单元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句子类型。
1、关联词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修辞手法:a比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活灵活现地突出了长城的长,气魄雄伟壮观。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
)b排比: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一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后号角,待命出征;有的,,(作者用采用排比,把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其实每个兵马俑都是那么鲜活,那么“个性鲜明”)3、说明方法:a对比: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作者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对比,使读者对长城到底有多宽有了比较清楚具体的认识。
)b列数据: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用具体的数据突出了长廊之长,间数之多的特点。
)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佣近八千个。
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佣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作者采用列数据和作比较说明的方法展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令人惊讶。
)老师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也仿照着这些句子写一写。
比一比哪组同学写的句子最好,最后四人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评改。
4、掌握句型的变换, 如:例: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反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改感叹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让学生读句子后找出句式变换的特点,然后老师再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或者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出题进行句式的变换以此形式进行复习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5、景点名联会背诵,如:98页的日积月累的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
()烟淡烟浓远近秋。
可以同桌或小组接龙的方式背诵,增加趣味性。
也可用填空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积累要求背诵的句段,感知含义,选择正确的字词填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五)段段落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
写好段落,是为写好篇章打基础。
由此可见段落训练的重要。
(1)仿照《颐和园》的写法,写一次游览活动。
(2)“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写一写狮子不同的形态。
(3)仿照《秦兵马俑》第八自然段,用上“有的,, 好象,,”写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学生相互评阅,写得好的在班里读一读。
要求学生能背诵课文片段(18课),可以同桌或小组接龙的方式背诵,也可以做背诵排行榜,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
以此方式进行这种训练。
(六)阅读课标要求四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课内阅读17课《长城》重点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
重点理解词语:高大坚固、站、踏、扶、自然地、多少、才、气魄雄伟、奇迹。
重点理解句子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可以用选择句子的正确意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18课《颐和园》一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来移步换景,展现了颐和园内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美丽景观,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热爱、赞美之情。
重点理解颐和园的美丽以及课文是如何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重点理解词语:有名金碧辉煌、滑过、姿态不一。
重点理解句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很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抓住“进了、饶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19课《秦兵马俑》一课既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又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使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理解词语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拼搏昂首挺胸绝无仅有。
重点理解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句的前一段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句后面的6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先是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等,表现出“类型众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文中讲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个性鲜明”。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