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8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8张PPT)-PPT文档资料

谢谢您的聆听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 材了料哪一些危在机明?代中期的嘉靖时,通行的社会准则
就已经是:" 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 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 无畏。"
--《明史·杨廷和传》 材料二 利用采办、进御、上供、采造、织造、 采木等等专制体制无偿征调占用巨额国民财富的 特权,从中贪污瓜分,然后再通过市场转手抛售 而凭空获得暴利。
攻西克安 ______
攻北克京 明朝灭
_______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
积 重 难 返
明朝的灭 亡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 和
清兵入关
万历时期,李成梁总兵杀了 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和他的 父亲塔克世,就这个星火, 后来变成了焚毁大明皇朝的 燎原大火,变成了大明王朝 的掘墓人。
萨尔浒战役
乾隆帝:地之里未盈数千, 兵之众弗满数万。。。同心 合力。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
皇太极改制
为攻打明朝奠定
努尔哈推进封建化了改革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 2. 仿照明制,逐步建
立和完善国家统治机构,
以取代八旗制度。
3. “治国之要,莫先
安民”。“专勤南亩,
以重本务”。
4. 招降收买明朝地主
李自成起义的结果
政治:1、皇权与专制达历史新高;2、首创内阁 制;
3、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王朝。 军事:重修长城。 文化:1、八股取士;2、文人市井小说大发展;
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科 技著作众多。 外交: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 阅读和3明、朝葡有萄关牙的攫书取籍澳,门探居讨住明权朝。灭亡的原因, 周一分享会见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6张PPT)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6张PPT)

探究新知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请同学们在《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上标出“大顺”政 权建立地。画一画李自成农民军进军的路线,了解李自成起 义的大致经过。
探究新知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 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 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 成的起义军? 由于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 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 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 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探究新知
材料四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 材料五 ( 明朝后期 )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 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 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 ——[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 材料六 数年以来,灾警荐至。秦晋先被之,民食土矣;河洛 继之,民食雁粪矣,齐鲁继之,吴越荆楚又继之,三辅又继之, 老弱填委沟壑,壮者辗转就食,东西顾而不知所往。 ——《明经世文编》卷四十四
上述材料分别明朝末年什么样社会现象? 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和宦官专权体现了明朝后期 的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苛重造 成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再加上陕 北连年灾荒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探究新知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探究新知
位于现北京昌平的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 1606 年 9 月 22 日— 1645 年 5 月 17 日),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他童年时 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 1629 年)起义, 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 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明朝的灭亡》PPT部编版历史课件

《明朝的灭亡》PPT部编版历史课件

农民军1644年攻克北京
结局
李自成农民军被吴军、清军击败
课堂探究
材料:明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和矿监税吏的胡作非为 ,使生存压力极大的老百姓走向了官逼民反的道路。 早 在 万 历 二 十 三 年 ( 1594 ) 与 二 十 四 年 ( 1595 ) , 山东、河南一带就出现过严重饥荒,在河南新蔡、沈 丘、裕州、叶县、舞阳、沁阳各地陆续爆发过大规模 的聚众起义。……播州之役之后,因为加税加赋剧增 不断,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万历二十 九年(1600),白莲教徒赵古元在徐州一带聚众发动 起义;万历三十七年(1609),安徽、江苏一带流民 又“千百成群,在在行劫”;万历三十九年(1611) , “大盗刘应第、董世耀聚众称王,剽劫远近,督 兵讨灭之。”
了哪些成果?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又遇天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
• 【答案】原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 (2)明政府在天灾之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加重赋税和徭役。
(2)1643年,攻入西安,次年初,建立政权,国号
2.清兵入关 (1)概况:明朝灭亡以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
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 军队
(2)结果: 李自成在山 海关交战失 利后,转战 各地,最后 失败
吴三桂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 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 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 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 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 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 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 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 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 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0张PPT)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 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 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 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知识拓展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 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 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 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 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 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 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 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 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 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成失败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
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 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 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 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 条件极其恶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D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3.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6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1616年,__努__尔_哈__赤___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__后__金__。 (2)1635年,__皇__太_极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大__清__。 2.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__吴__三__桂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 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史解释、史料实证)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3
知识梳理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1)概况:_明__代___中__后__期__,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2)表现 ①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② 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7
能力提升
6.明朝末年,陕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剥树皮而食……树皮 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材料反映明末( A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府机构瘫痪 C.边防危机四起 D.大臣结党营私 7.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 立的政权是( D ) A.辽朝、清朝 B.金朝、元朝 C.辽朝、元朝 D.金朝、清朝
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 爆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一内容。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时 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 期 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
明代《流民图》
社会动荡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 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 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他木自匠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 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 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 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 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 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 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 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 故。
经过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原因:
明朝 政治 腐败; 陕西 大旱
提出
建立
”均__田___免__赋“ __大__顺___
__口号 政权
_1_6__4_4__
_年4月
_崇__祯__帝__
自缢,
明朝统
治长达
2_7__6_年
农民起义
1、李自成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 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 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 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 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均田免赋 大顺。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___ 崇祯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___ 自缢,明 朝灭亡。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 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3)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政治腐败 严重,_______ 国家财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_________ _______ 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_____ 陕西 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材料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 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 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清 1636年,改国号为 “ ” 。


满 洲 兴 起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1、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灾荒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2张PPT)
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 “三响”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攻克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 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朝 李自成 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尖锐,连年大旱
的 起义推 闯王 口号:均田免赋
灭 翻明朝 亡
李自成
发展: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 京,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 和清兵入 关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清兵入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
失败
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明代《流民图》局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
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
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 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 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均__田__免__赋_”的口号。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大__顺_。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 _崇__祯自缢,明 朝灭亡。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 :减免赋税
土地兼并
沉重的赋税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 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 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满洲兴起 和清兵入 关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失败
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材料二: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 ,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清明史料》
问:材料一二说明了明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材料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 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 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 山中石块而食。
好斗蟋蟀
明神宗 不爱上朝
(第5位皇帝)
(第13位皇帝)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阅读P84内容,结合以上图片,归纳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 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 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 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 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 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导致李自成等广大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财政危机深 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社会矛盾尖锐
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 起对全国的统治。
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
朝 李自成 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的 起义推 闯王 口号:均田免赋
灭 翻明朝 亡
李自成
发展: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3)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阅读书本P86,制作满洲 努
兴起的大事年表。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 赤
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皇 太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B.大顺
C.大齐
D.大蜀
6.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
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7.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 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
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5.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 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图片中的历史 政治腐败
东林 党争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明世宗 好炼丹
明宣宗
(第10位皇帝) (第11位皇帝)
政治 导致 社会
腐败
动荡
一、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1)中央对社会的__控__制__力_ 不断下降,法纪松弛 (2) 官吏贪赃枉法 ,对民众百般盘剥。
(3) 土地兼并严重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流民图》局部
史料研读
材料一: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 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今为王府有者什七, 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 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 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大都
清朝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清 沈阳(后迁都北京)
96.埋首前进,只为抬头能看见梦中最向往的地方。 6.不论今天多么的困难,都要坚信:只有回不去的过往,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83.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26.穿透石头的水滴,它的力量来源于日积月累。 40.幻想在漫长的生活征途中顺水行舟的人,他的终点在下游。只有敢于扬风帆,顶恶浪的勇士,才能争到上游。 57.勇气永远都靠不住,只有暂时的疯狂才有意义! 34.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72.只有爱你所做的,你才能成就伟大的事情。如果你没找到自己所爱的,继续找别停下来。 40.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17.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2.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5.要想青春不留遗憾,小伙必须敢想敢干。 83.小时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6.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39.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增加。 88.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37.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92.曾有人这样定义坎坷:”它常常横在人生道路上,考验人们的意志。“坎坷会把弱者跌得一蹶不振,而对于强者,它却是借以登上理想巅峰的台阶。面对成长,勇敢地去接受它吧,不要“无为空 自老,含叹负平生”。 52.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21.励志个性签名:寂寞其实应是一朵开放的心灵深初最美丽的花,扎根于孤独的土壤,自我生发,自我研丽。 98.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盔 甲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过程)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吴三桂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
皇1清太6极世4太祖4宗福年文临皇,顺帝治第清九帝朝子 统桂开因关治爱迎全妾接陈清国圆军圆。开被 清李军始自在成山的部海下关时所大间虏败,李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 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 当木匠。
我承认我是个 好木匠,不是
个好皇帝。
魏忠贤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 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 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 荡的关系?
均田免赋(内容)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 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 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