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备考复习 基础知识
2021新高考化学知识点

2021新高考化学知识点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进行革新和调整。
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化学,其知识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2021新高考化学知识点,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尽管元素周期表在高考考纲中没有明确列出,但是它在化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考生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同时,了解元素的性质、周期表的分类等内容也是必要的。
二、化学键和分子构型化学键和分子构型是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概念。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分子中原子之间的键合情况、键的类型等问题。
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化学键的分类,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以及不同类型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三、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考生需要了解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掌握浓度计算的应用,如通过浓度计算物质的溶解度、反应物质的配比等。
四、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性质以及酸碱中常用的概念,如酸的酸度、碱的碱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了解酸碱反应的判别方法和测定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pH值的计算等。
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氧化还原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常见的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等。
在应用中,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如电池、电解等。
六、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考纲中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熟悉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碳原子的化合价、官能团的命名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有机反应的特点和常见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七、化学实验原理和操作高考中,化学实验已成为必考的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1、so2能作漂白剂。
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
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虽然SO2和Cl2在放入水中时都是可漂白的,但当它们与等量的物质混合后再放入水中时,就会失去可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
包括: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
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强氧化和酸性;② 实验室制备乙烯——催化和脱水;③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催化剂和吸水剂;④ 酯化反应——催化剂和吸水剂;⑤ 向蔗糖中注入浓硫酸——脱水、强氧化、吸水;⑥ 向明矾中加入浓硫酸——吸水。
5.能产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
可能是:① 醛;② 甲酸;③ 甲酸盐;④ 甲酸盐;⑤ 葡萄糖⑥ 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中)。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④氨基酸,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 醇酚醛和糖类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醇酚醛和糖类【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醇、酚、醛和糖类醇、酚、醛和糖类编号39班级_______界别姓名【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醇、酚、醛、糖的组成以及它们的结构特点。
2、小组合作探究醇、酚、醛、糖的主要性质及它们之间的主要联系。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
【采用表明】先深入细致写作课本,然后顺利完成学案,被迫辞职凑齐。
下节课先修正15分钟,针对存有问题重点探讨8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现,最后稳固全面落实5分钟【能力点拨】1、从反应类型角度理解醇、酚、醛、糖的主要性质,培养对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
2、通过有机化学方程式的训练,培育细心、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自学】一、醇的详述1、填表比较下列醇名称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俗名结构简式分子式2、乙醇就是无色透明化、具备___________味的液体,比水________,易_______,能够与水__________互溶,能够熔化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就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3、工业酒精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醇,甲醇会使人中毒昏迷、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医院里用于杀菌消毒的酒精浓度是______________。
二、醇类的化学性质1、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1-丙醇与hbr反应2、分子间的取代反应分子式为c3h8o与ch4o的醇的混合物在浓硫酸存有时出现分子间的替代反应,获得产物存有________种3、消去反应ch3ohch3―ch2―c―ch―ch3出现解出反应的产物为ch3列举三种无法出现解出反应的醇[小结]消去反应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开朗金属反应乙二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为5、酯化反应①写出下列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酸与乙二醇(2?1)乙二酸与乙醇(1?2)②乙二酸与乙二醇出现酯化反应的产物存有多种结构,据产物的特点写下反应化学方程式生成物为最简单链状小分子最简单环状的分子生成物为高分子化合物6、水解反应写出下列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丙醇的催化剂水解2―丙醇的催化氧化无法被水解成醛或者酮的醇存有(列举三种)[小结]醇氧化的规律是[总结]醇与其他类别有机物的转变(恳请嵌入条件和反应类型)()()()()()()()()()()【练习】1、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2、左图为一环酯,构成该物质的醇和羧酸就是三、酚1、苯酚就是存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晶体,曝露在空气中会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全国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2021全国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2021全国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全国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欢迎查阅!全国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1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最全面高考化学全套基础重点知识汇总2021

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异形体。
(一)掌握基本概念(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1.分子是:O、Si 、Al 、Fe、Ca。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5.同位素(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1 2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 1 H、1 H、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31 H(氕、氘、氚)。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6.核素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2.原子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同的。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7.原子团3.离子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O Hˉ、(1)离子可分为: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 + + +阳离子:Li、Na、H、NH4如—O H、—N O2、—COO 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2––2–阴离子:Cl、O 、OH、SO4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2021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汇总

2021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汇总虽然高考每年都有变化,但有些题型是不变的,掌握高分应试技巧很重要。
高中化学是许多学生头痛的科目,下面整理了一些必备的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必备基础知识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以下是一些分子的形状和键角:V型:H2O、H2S直线型:CO2、CS2、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三角锥型:NH3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平面结构:C2H4、C6H6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以下是一些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分子:Ne、HF、H2O、NH3、CH4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阳离子:K+、Ca 2+;阴离子:P3-、S2-、HS-、Cl-;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以下是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常见物质的颜色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颜色: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无色气体单质:N2、O2、H2、稀有气体单质有色气体化合物:NO2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 (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任何离子方程式中,正负电荷数值相等且符号相同。
2021高考化学备考最全面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1高考化学备考最全面的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点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2021 高考化学备考最全面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的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化学计量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约为 602×10²³。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g/mol。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约为224 L/mol。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L。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2、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等。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热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
新高考必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高考必考化学知识点汇总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学生们在参加高考时将面临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考试内容。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必然会在新高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对新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相关的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新高考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考查会更加注重科学家的发现历程、周期表的构造以及元素的分类等。
考生需要了解周期表的结构,尤其是周期和主族的划分;同时还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元素属性等方面的知识。
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是新高考中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包括化学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能够正确书写和解读化学方程式。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知识点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是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基础。
新高考会对于分子键的类型、特点以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进行考查。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构型等方面的知识。
4. 离子和溶液化学离子和溶液化学是新高考中较为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离子的定义、离子化程度以及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此外,对于常见溶液的浓度表示方式、溶解度规律以及常见离子的沉淀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掌握。
5. 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知道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和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
此外,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电子的转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掌握。
6. 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在新高考中,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也是需要考查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科学测量的方法和错误的分析及避免方法。
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总结起来,新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和溶液化学、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核外电子(—) 中子(0)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e失e失e 得e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MnO2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 Cl -HNO3==H+ + NO3-H 2SO 4==2H + + SO 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 OH - NaOH==Na + + OH - Ba(OH)2==Ba 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 3==K + + NO 3- Na 2SO 4==2Na + + SO 42- BaCl 2==Ba 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 2 、CO 、SO 2、H 2S 、NO 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SO 2(二氧化硫)、SO 3(三氧化硫)、NO (一氧化氮)、 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银Ag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氢(H) 氦(He) 锂(Li)铍(Be)硼(B) 碳(C) 氮(N) 氧(O) 氟(F)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氯(Cl)氩(Ar) 钾(K) 钙(Ca)+++++++++++++ ++ ++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个电子(n 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 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891011121314654321碱性增强中性酸性增强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10、物质的结构: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物质化合物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单质元素符号元素宏观组成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微 观 构 成核外电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质子(+)中子(0) 化学式由原子构成结构表示方法原子核分类无机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碱氧化物酸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盐混合物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C A ac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