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命题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三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三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三篇7:初一语文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朗读诗歌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能力目标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复述,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诵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老师激情导入,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两手大母指按在太阳穴,闭上眼睛,静静地轻揉。

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师问:生答: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4、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二、写作背景这首诗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集《星空》,写于19至1922年,这时国内的“五四’海潮已过,政局混乱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慰安。

因此,诗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三、诵读与感悟1、学生自由诵读。

2、正音:笼罩lǒng zhào 模糊móhu 鲛人jiāo3、朗读指导:节奏和重音 (课件)4、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写实:月光、树林、白云、疏星想象:天河、海雾、鲛人、流珠小结: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5、配乐范读,领悟旋律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教案

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教案

教案:初中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理解命题作文的要求和特点。

2. 学会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章结构。

3.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修改能力。

教学难点:1. 创意构思和独特表达。

2. 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命题作文题目。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讲解命题作文的特点和要求(10分钟)1. 解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命题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3. 强调命题作文的关键要素:题目、开头、结尾和正文。

三、实例分析和解题思路(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命题作文示例。

2. 分析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思和展开论述。

四、小组讨论和创意构思(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创意构思。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五、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和小组的讨论结果,开始写作。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六、作文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文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布置类似的命题作文作业,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技巧。

2. 组织写作比赛或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自信心。

初中命题作文教学教案模板

初中命题作文教学教案模板

【课题】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 理解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分析命题,挖掘作文主题。

3.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重点】1. 命题作文的分析与理解。

2. 主题挖掘与素材积累。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命题与个人经历、情感相结合。

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命题作文的范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命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命题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命题作文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三、主题挖掘与素材积累1.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从命题中挖掘主题。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命题,尝试挖掘主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四、写作技巧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段落结构的安排等。

2.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

五、范文赏析1. 教师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和亮点。

2. 学生结合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作文实践1. 教师根据学情,布置作文题目。

2. 学生根据题目,进行作文创作。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作文评改1.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选取部分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总结写作技巧。

八、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篇命题作文。

2. 学生收集写作素材,为下次课程做准备。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初中作文命题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命题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作文命题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题目、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命题技巧的掌握,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和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题目转化为具体的写作内容,如何使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命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作文命题的基本技巧,如:审题、选材、构思等。

2.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和写作。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讲解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写作思路和技巧。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文命题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师针对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作文命题技巧讲解、作文结构分析等。

2. 作文题目:供学生练习和展示使用。

3. 教学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

2. 作文质量: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收获。

初一作文教案4篇

初一作文教案4篇

初一作文教案4篇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连接词;3.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4.能够合理地组织作文内容,并给予适当的例证和解释。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写作文是什么?作文有哪些基本要素?以及写作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话题,例如“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环境”等。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引导写作(10分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写作话题,例如“我的假期计划”,“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展开写作、如何组织内容、如何给出例证和解释等。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使用一些重要的逻辑关系连接词,例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

4.组织写作(20分钟)让学生开始动笔写作。

可以让他们在纸上先写一个提纲,然后再把提纲完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给予适当的例证和解释。

5.交流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可以请一些同学上讲台,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6.评价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写作中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正确的字词组织句子;2.能够使用多种句型;3.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力;4.能够进行作文修改和改进。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准备一个与学生相关的故事,并请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一篇短文。

然后请几个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2.分析讲解(15分钟)教师可以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讲解其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使用错误的字词、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等。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作文的表达力,例如使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总结简历翻译组织生活会感言篇一教学模式台词比喻句委托书,宣言感恩信议程代表发言的新闻稿反义词了近义词挽联留言管理制度谜语的我陆游李白工作朋友圈语仿写管理制度,自我鉴定喜报防控公司简介代表发言,串词生产。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篇二《河中石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

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1、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一qi54)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请学生翻译课文。

四、综合运用1、通假字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2、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5)但知其一。

初一作文教案4篇

初一作文教案4篇

初一作文教案4篇
教案一:我的暑假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等知识,写出一篇关于暑假计划的作文。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水平。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块黑板,一份教案。

2.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谈论暑假计划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写作打下基础。

2. 预告任务(5分钟)
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任务:写一篇关于暑假计划的作文。

3. 模仿示范(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篇关于暑假计划的作文,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自己的暑假计划,并为写作收集思路和素材。

5. 讲解方法和技巧(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写一篇关于暑假计划的作文,并分享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6. 个人写作(15分钟)
学生开始进行个人写作,根据自己的暑假计划写一篇作文。

8. 作文修改和润色(10分钟)
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和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的质量。

9. 撰写最终作文(10分钟)
学生根据修改后的作文撰写最终版。

10. 作文展示(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最终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案二:我的家乡。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优秀8篇)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优秀8篇)

初一语文作文教案(优秀8篇)初一语文作文教案篇一《社戏》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设想本篇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

叙事有详有略,主要叙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写得曲折生动,展现出幅幅农村生活画面,描写出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引导学生体会本篇的这些特点,完成教学目的。

本篇语言朴实准确,很有表现力量。

引导学生把关键语句表现力量的分析,统一于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当中,体会其艺术魅力,培养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篇侧重叙事,写的是农家少年的群体。

引导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中分析“我”和农家少年,体会人物的感情、性格。

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本篇的结构层次,“我”在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教学过程1.由教学过的写人有详有略的《分马》,引出叙事有详有略的《社戏》(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的一、二两段,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bèi惮:dàn絮叨:xùdao怠(慢):dài撺掇:cuānduo凫(水):fǘ潺潺:chánchán(歌)吹:chuī蕴藻:yùnzǎo(家)眷:juàn皎(洁):jiǎo漂渺:piāomiǎo纠葛:jiūgé4.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课文。

前一人读至“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5.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

(1)本篇主要叙写什么事件?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从“第二天”到篇末,写看戏次日的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命题作文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roposition Composition Teaching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命题作文教案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表过方式的运用:重以记叙为主,辅以描写、抒情。

结构:总分总、过渡。

选材:身边的事,典型而有代表性。

语言等等。

三维目标
★ 掌握记叙文的最基本的常识。

★ 以典型的范文示例。

★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文的思想热情。

教学重点
辅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写作。

教学方法、学法
引导、自主合作、学生交流展示。

让学生把以上的几种情况在写作中有机地结合体现出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辅导,第二课时写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提起写作文,往往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抓头搔耳,绞尽脑汁,搜肠刮肝,无话可谈,无从下笔,这种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

然而,如何来克服这一不良现象呢?下面听老师讲、辅导,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并且对写作文的信心也会大增。

二、示例指导。

读本段话语,完成下列要求。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魏巍的《我的老师》
1、本段所体现的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3、本段的结构如何?
4、学生讨论本段是如何选材的?
5、本段的语言有何特点?
板书设计
要素

结构
叙表达方式
语言

选材
训练提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会说话,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眼睛会育人,眼睛会启发人,眼睛会鼓励人
请以“老师的眼晴”或“妈妈的眼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600字左右。

1、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简单的思路提纲、选材。

2、学生独自完成作文。

反思小结:
此作文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好学生如何来写比较规范的记叙文,特别是引用魏巍的《我的老师》中一段示例,让学生先做,老师再引导学生把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以达到能很好地灵活地来驾驭写记叙文之目的。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