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三国演义 缩编版 第六章 温酒斩华雄
温酒斩华雄主要内容概括30字

《温酒斩华雄主要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好多好多人在打仗。
有个很厉害的坏人叫华雄,他特别凶猛,把好多人都打败了。
这时候,有个叫关羽的英雄站了出来。
他长得高高的,力气特别大,拿着一把大大的刀。
关羽要去打华雄啦,大家都有点担心。
但是关羽一点都不怕,他骑上大马就冲了出去。
这边呢,其他人在等着,还倒了一杯酒想给关羽回来喝。
没一会儿,关羽就回来了,手里提着华雄的脑袋,大家都惊呆了!再一看那杯酒,还是温的呢。
小朋友们,关羽是不是特别厉害呀?
《温酒斩华雄主要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咱们来听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哟!
从前呀,有一场大战。
那个叫华雄的坏蛋可凶啦,把好多英雄都打败了。
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关羽站出来说:“我去打他!”
关羽长得威风凛凛的,拿着大大的刀,骑上大马就去了。
大家都在等着,还准备了一杯酒。
结果很快关羽就回来了,华雄被他打败啦!那杯酒都还没凉呢。
小朋友,你们想想,关羽是不是超级勇敢呀?
《温酒斩华雄主要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哈。
很久很久以前,打仗的时候有个很坏很坏的华雄,谁都打不过他。
这时候,关羽出现啦。
关羽可帅气啦,眼睛大大的,很有神。
他说:“我能打败华雄!”然后就冲出去打仗啦。
这边的人倒了一杯酒等着他回来喝。
没想到,关羽很快就胜利回来啦,华雄被他砍了脑袋。
那酒还是温热的哟。
小朋友们,关羽厉害不厉害?。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原文及译文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原文及译文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原文是:“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
译文是:“曹操叫人温了一杯酒,让关羽喝了上战场杀敌,关羽说‘先把酒斟满,我去去就回’,随后提刀就冲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账外击鼓呐喊,声音直冲云霄,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准备出去看看情况时,关羽已经回到帐内了,手中提着华雄的头颅,扔在地下,这时候看看开始斟满的酒都还是温热的。
”。
温酒斩华雄的主要内容

温酒斩华雄的主要内容
“温酒斩华雄”,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人类有古今文学珍藏诗歌中,都
有着对它的细致描述,大致来讲述了王莽封印楚霸王吴起时的又一传奇故事。
传说:当时吴起做事勤勉,很有勇气,一路走来备受赞誉,为的是要营救国家,但王莽却担心他动谋反叛,便下令封印其身份。
吴起无可奈何,便准备自杀以结束营救事业,正当他要跳河结束生命时,却突然发现一杯温酒,在酒杯内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莫憎恶,一时之计,勇士有志,终可实现”。
吴起仔细阅读了这张纸条,感到勇气又涌回心头,他开始思考,把握住机遇,
就要突破重重困境,就要斩荆棘,而他最贴切的对策,便是喝下这杯温酒,以噩耗全身,发与脾气,突破封印,斩荆棘。
喝完温酒,吴起果然大展宏图,勇断西藩,五湖四海,一气周百,成功替民众解脱痛苦,让被封禁的国家腾飞至余。
这个故事大抵背后是这样讲述的,可能是因为其中涵盖了智慧,才被流传至今,无论是华夏还是其他诸国,都可以从中得到精神支撑:遇到困境不必急于放弃,用聪明才智去想办法,就能带来奇迹。
所以,“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无论出自何处,却一直被人们珍藏,流传至今!。
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当今社会,若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是谁杀的华雄?”,我想90%的人都会说是关羽。
“关羽温酒斩华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然而真的是如此吗?未必。
“关羽温酒斩华雄”出自《三国演义》我们熟知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
此桥段出自于第五章: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话说董卓进京,欺压皇帝,残害忠良,惑乱朝纲。
对此以袁绍、袁术、曹操等为首的十八路诸侯联军共讨董卓。
董卓大惊,不知如何是好。
见此,吕布上前说道:“父亲勿虑。
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这是华雄登场了,华雄道:“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
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华雄也确实厉害,先杀鲍忠,再杀祖茂,又杀俞涉,后杀潘凤,杀的十八路诸侯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应战。
这时关羽上前道:“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曹操见其身长九尺,生的威武,有一股英雄气,便上前欲敬其一杯热酒为其壮行。
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上马出阵,手起刀落,华雄人头落地,待关羽归来,酒还是温的,这便是“关羽温酒斩华雄”。
这一桥段,主要是烘托关羽的武艺高强。
华雄之死:真正的凶手是孙坚以上出自于小说,并不是历史实情,那么华雄究竟是被谁杀死的呢?答案是孙坚。
据《三国志》记载,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出任前锋,前去讨伐董卓,不幸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孙坚一路后撤,退至太谷阳人,寻机再战。
董卓知晓后,派部胡轸率军五千前去攻打孙坚。
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还有很多小都督,华雄就是其中一个小都督。
胡珍军围孙坚于阳人城,但是由于胡珍、吕布等人相互争功,人心不齐,很快便不战自乱。
孙坚找准机会,趁乱出击,大败胡珍军,斩杀敌都华雄于账前。
可见,华雄只是董卓军中一个小都督,并不是什么成名人物。
并且,华雄死的也很简单,自己军中大乱,敌军趁机进军,便把华雄给杀了,甚至华雄都是很可能只是死在孙坚军队中的一个小兵手里,都不是被孙坚亲手斩杀的。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介绍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介绍温酒斩华雄”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叙关羽在汜水关前斩杀董卓部将华雄的故事。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介绍,希望你喜欢。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曹操招兵买马,联合各路兵马准备攻打董卓,他们一起在帐中商讨对策。
忽然,有一个探子来报:“敌将华雄率领铁骑已经出城门,在寨前宣战。
”袁绍说:“谁敢过去一战。
”只见在袁术的背后,出来一个名叫俞涉的人,说:“小的愿意前往。
”袁绍很开心,便让俞涉上马前去一战。
没过多久,探子就来报:“俞涉跟华雄交战没过3回合,就被斩于马下。
”众人表示大惊。
之后,潘凤手持大斧上马出站,片刻间,飞马来报:“潘凤也被斩于马下。
”众人都改变了脸色,袁绍说:“倘若我帐下颜良、文丑中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必将斩华雄人头。
”他的话刚说完,只见在玄德的背后一人,此人相貌不凡,身长九尺有余,这人就是关羽,他高声叫道:“末将愿意前往,砍下华雄的脑袋替大人们压惊。
”自大的袁绍不开心了,认为关羽身份低微,只不过是一个马弓手而已,就生气道:“我们十八路诸侯手下众多,怎么可能没一个可以制服华雄的人,何须你一个马弓手出马,这不是让华雄笑话我们吗。
”关羽大笑道:“倘若我杀不了华雄,我就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机智的曹操听了,对其十分地欣赏,说:“先喝下此杯,然后再去杀敌。
”关羽先是接了这杯热酒,直接放在桌子上,说:“等我杀了此贼,一会就来喝酒。
”说完,他就提着大刀上马。
没过一会儿,关羽就提着华雄的脑袋进营帐,曹操立马将刚才那杯酒递上来,却发现这杯酒还是温的。
于是,就有了“温酒斩华雄”的典故。
历史上斩华雄人物介绍针对东汉末年的历史,官方上的记载的话,那就是《三国志》,而到了明初出现了小说,罗贯中曾写了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其中对很多原有的故事情节有所修改,有人评价这部小说是“七分真实,三分虚假”。
可见,为了丰富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是可以虚假原有的历史情节。
对于华雄是被何人斩杀这个问题,两者都有所区别,而历史上的华雄到底是被谁斩杀呢?那我们就得依照《三国志》的论述。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概括200字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概括》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精彩故事。
话说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各路诸侯聚集在一起,想要对抗董卓的势力。
董卓这边有个猛将叫华雄,特别厉害,一连打败了好多诸侯的大将。
这时候,关羽站了出来。
他身材高大,威风凛凛,一双丹凤眼透着坚定和无畏。
他对诸侯们说:“我愿意去斩了华雄!”可是,诸侯们一看关羽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不太相信他。
不过,曹操却觉得关羽不一般,给关羽倒了一杯热酒,让他喝了再去杀敌。
关羽却大声说:“等我斩了华雄再回来喝!”说完,提着他的青龙偃月刀就上马冲了出去。
战场上,华雄气势汹汹,以为关羽不过是个小角色。
但关羽毫不畏惧,和华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只几个回合,关羽看准时机,手起刀落,华雄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关羽带着华雄的首级迅速返回营帐,那杯酒还温热着呢。
大家都惊呆了,对关羽佩服得五体投地。
关羽的勇敢和武艺高强,在这一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在那个混乱的战场上闪闪发光。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概括》同学们,咱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当时,天下大乱,诸侯们联合起来对付董卓。
董卓手下有个厉害的大将华雄,把诸侯们的好多将领都打败了。
这可把诸侯们急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关羽出现了。
他穿着绿色的战袍,威风极了。
诸侯们看着关羽,心里都在犯嘀咕:这能行吗?曹操倒是挺欣赏关羽,给他倒了酒。
关羽根本没把华雄放在眼里,说等杀了华雄再喝。
然后就骑上马,飞奔战场。
战场上,华雄大喊大叫,想吓住关羽。
但关羽一点儿不害怕,手握着青龙偃月刀,眼神坚定。
没一会儿,关羽就把华雄给斩了,速度快得惊人。
当他回到营帐,那酒还是热的。
关羽的这一战,让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概括》同学们,今天来讲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
那个时候,董卓很坏,诸侯们就想一起打他。
可董卓的手下华雄太厉害了,把诸侯这边的将军一个个都打败了。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关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温酒斩华雄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关羽温酒斩华雄:为何要温酒。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
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
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
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华雄的头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还是温热的。
这名马弓手,名叫关羽;这个故事,史称“温酒斩华雄”。
《三国演义》与酒有关的故事,还有“煮酒论英雄”。
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敬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
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原来,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喝温酒。
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
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
此外,温酒还有加热灭菌的功能。
因为常常要温酒,便有了专门用来温酒的温酒器。
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代,人们把这种温酒器叫“樽”,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诗中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由于气候原因,三国时期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略有不同。
南方人用一种极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
据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曹魏时代,郑公悫及其幕僚们发明了一种碧筒饮。
所谓碧筒饮,就是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再将叶心捅破,使茎叶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介绍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介绍“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着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
绍曰:“可惜吾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 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肯定都知晓,华雄是一名武将,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乱的董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温酒斩华雄
袁绍与曹操会盟。
操作檄(xí,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文以达诸郡,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
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
”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将之裔(yì,后代子孙),可为盟主。
”次日筑台三层,歃(shà,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血为盟。
袁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sì)水关挑战。
”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
”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卓急聚众将商议。
吕布曰:“父亲勿虑。
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
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华雄也。
卓闻言大喜,拨马步军五万,星夜赴关迎敌。
孙坚引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直至关前。
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zé,头巾),横古锭刀,骑花鬃(zōng)马,指关上骂战。
华雄副将胡轸(zhěn)引兵五千出关迎战。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
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术处催粮。
或(有人)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
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术听之,不发粮草。
孙坚军缺粮,军中自乱。
李肃曰:“今夜引军下关,袭孙坚寨。
”半夜到坚寨,鼓噪直进。
坚慌忙披挂上马,众将各自混战,只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背后华雄追来。
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
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zhuài,拉,牵引)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
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
可脱帻与某戴之。
”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将赤帻挂于人家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
华雄军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进前。
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帻。
祖茂于林后杀,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绍便聚众诸侯商议。
绍曰:“今者孙文台败于华雄:挫(cuò,不顺利,失败)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
绍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都在那里冷笑。
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曰:“平原令玄德是也。
”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
绍曰:“既是汉室宗室,取坐来。
”命坐。
备逊(xùn,谦让)谢。
绍曰:“吾敬汝是帝室之胄(zhòu,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耳。
”玄德乃坐于末位。
忽探子来报:“华雄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关羽也,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
操教酾(shī,斟酒)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hàn,搬动)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luán车铃,马铃)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