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一、温酒斩华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拜袁绍为盟主。

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斩盟军大将数人。

时关羽以刘备身边马弓手身份出战,曹操热酒一杯,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随后,关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那杯酒还温热着。

二、斩颜良诛文丑,袁绍与曹操交战,袁绍手下大将颜良,连斩曹操二将,徐晃上前斗二十回合,也败回,曹操无奈只得调关羽前来。

关羽凭赤兔马之急速,手起刀落将颜良斩于马下。

关羽后又与袁绍大将文丑交战,文丑不敌,在逃跑过程中,又被关羽斩杀。

三、挂印封金,关羽在曹操营中暂住,在得知刘备下落后,欲辞别曹操,可是曹操屡次闭门不见,连张辽也不见关羽。

关羽无奈只得写了一封信,把曹操以前赏赐的金银一一封置府中,还把汉寿亭候印悬在客堂之上,即所谓“挂印封金”。

四、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在辞别曹操,回归刘备途中,自己带着刘备甘、麋二夫人,一路上: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孟坦、韩福,过汜水关,斩卞喜,过荥关,斩王植,至黄河渡口,又斩守将秦琪。

故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五、水淹七军,关羽与庞德、于禁在樊城大战数日,不分胜负,于禁又把七部军营移至樊城之北。

关羽观看完地形后,说时值八月,必有连绵大雨将至,乃命人预备船筏。

等连日大雨不止,关羽派人放襄江之水,于禁七军全部被淹,关羽活捉于禁、庞德。

关羽凭此战,
威震华夏,曹操都准备迁都以避关羽之锋芒。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温酒斩华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段故事,源自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事迹。

这个故事以勇气、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被后人传颂不衰。

公元208年,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惇率军进攻荆州,刘备不得不派遣关羽前去会战。

与此同时,荆州牧刘表病重,想将荆州割让给刘备。

刘备接到消息后,满怀感激,带着众将士前往接管荆州,在途中被黄承儿所拦截。

黄承儿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深得曹操信任,多次征战屡战屡胜。

当黄承儿拦住刘备部队的去路,向刘备宣战时,他得知刘表已经过世,刘备接管荆州的消息后,立刻挥刀斩酒,豪气干云地说:“既来之,责之;来者何人?”刘备的勇气和果断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温酒斩华雄”这一故事得名的由来。

黄承儿见状,立刻代表曹操向刘备投降,并交出了刘表的印绶。

刘备接过刘表的印绶后,郑重其事地表示要传达刘表的遗志,继承荆州牧制。

黄承儿见刘备手持刘表遗印,决然交出自己的宝剑,表达对刘备的尊重和归附。

这个故事展现了刘备的仁义风范和胆识过人,他以温酒斩华雄的方式表达心志,不畏艰险、果断果敢,展现出一位真正的君主风范。

同时,黄承儿也展现出一位忠良之人的情怀,知晓大势所趋,选择归顺刘备,为日后的荆州局势埋下了和平的种子。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战争事件,更是一次忠诚和信任、仁义和胆识的交锋。

刘备的义和忠,黄承儿的执着和磊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总的来说,故事“温酒斩华雄” 揭示了历史上刘备的仁义风范,黄承儿的忠良本色,以及他们之间的一番交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忠肝义胆,勇猛果断,正直无私,乃为君子风范,值得我们铭记传承。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演义中也有详细记载。

那时候,曹操兵临许昌,王匡、汝南相孙策等诸将纷纷投降曹操,只有颍川太守在船上仰望天空,寄望着黄巾之乱的后来者关羽。

关羽从麾下选了五百多个精锐士卒,来到颍川太守的面前。

太守看到豪壮而勇敢的关羽,随即将城门打开,相约见面。

关羽经过一番详细询问后,得知曹操亲自率军攻打郡城,曹操的大将华雄威震军中,号令所向披靡。

关羽听后,自信满满地说:“华雄虽勇,以我之勇也可吞之。

”太守听了关羽的话,当即露出了欣赏的目光,答应支持关羽出战。

关羽喝了太守的酒,开始了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华雄让人在营中设宴,向诸位大将示威,众将纷纷举杯敬酒,士卒们也在营帐外庆祝喧嚣。

关羽才走到营外,就已经闻到了酒香。

不久,关羽披挂好,手持青龙偃月刀,孤身来到了华雄的大营之前。

关羽可以看到华雄正在帐中宴饮,士兵们在帐前喧闹。

关羽对将士们说:“华雄勇武之名远播,你们不要轻视,给我备马!”士兵们只见关羽面带凛然之色,不由自主地掉转马头,将马群安静地赶到军械库门前。

关羽一举把军械库的门揭开,拎起一串钱铜锁链放在脖里,在军械库中快速地采购一番后,疾步走向马群。

当士兵们怀疑关羽的行为时,关羽已经高高地跨上马背,拨马便向营前 gallop 而去。

不一会儿,关羽已经闯进了华雄大营之中。

华雄见一人从马背上跨下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关羽,一切的杂音都消失无踪。

众将见华雄如此紧张,心中也生出不妙之感,他们纷纷站了出来,却被华雄指使麾下人马当场阻拦。

剑雨袭来,关羽手持的青龙偃月刀一势肃杀,舞动起来势如疾风,威力非凡。

华雄面对这个势头汹汹且意气风发的大将,感到惊恐。

一时间,关羽的身影在大营中游刃有余。

华雄一时之间竟难以与关羽周旋,他不断派出敢死之士上前拦截,却无一不被关羽轻松击败。

华雄感到徒劳无功,心生退意,就在这时,关羽从把军械库的鼓声传来,关羽停下了动作。

当关羽放下汗水滂沱的青龙偃月刀时,华雄产生了一种灵感,他回头拿起用来降低士气的鞭子。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温酒斩华雄的故事1东汉末年,袁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攻打董卓。

双方在城下交战,不料却被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斩曹操麾下祖茂、俞涉、潘凤三员大将。

正当袁绍愁眉不展时,关羽主动请缨,上阵前,曹操看关羽气宇不凡,特地为他热了壮胆酒,但关羽却说:“酒先放这里,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喝”。

关羽来到阵前,手起刀落便把华雄斩于马下,提着华雄的头凯旋而归,回到帐中饮酒时,发现酒还冒着热气。

这就是影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温酒斩华雄。

不过据史书《三国志》记载:斩华雄的乃孙权的父亲——孙坚。

孙坚参与过讨伐董卓的战役,但被董卓麾下大将华雄打败,只能逃走。

但孙坚不愿放弃,又重新整顿军队再一次讨伐董卓,此次孙坚大破董卓军队,还将华雄斩杀,威震四方。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2第三战,华雄面对的是一位红脸大汉。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华雄老哥的好运走到头了,他的人生只剩下一盏酒的时间。

很多人都觉得,关羽与华雄的一战是在一瞬间结束的,算是“秒杀”,实则不然。

具体关羽杀华雄用了多久,还得看“温酒”这一时间量词究竟代表多久。

曹操为不出名的关羽倒了杯热酒,请他暖暖身子。

关二爷推过酒杯:“不忙,杀了华雄再喝不迟。

”结果,等关羽凯旋归来时,酒还在冒热气。

书里面没说两人之间的这场恶战发生在什么季节,但在喝热酒这一行为来看,多半是在秋冬两季。

一杯热腾腾的酒,由热转凉,用不了几分钟。

而且,书里用到的形容词是“尚温”,只是说明酒在让人能喝下的温度罢了,略微冒点儿热气。

诸侯们的营帐,自然有保暖措施,至少温度不会和室外一样低。

按照正常情况,一杯热水起码要二十分钟才能变成温水。

而且,书里还对这场激战有侧面描写:“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两人击鼓交战,一番缠斗,士兵们摇旗助威,显然“秒杀”的情况是不现实的。

所以,两人之间的战斗应该在几十回合左右。

加上关羽出战和回营的时间,大概在二十分钟以内。

能与关羽过上几十招,这华雄虽无法跻身一流,但足可担起名将的评价。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赏析
温酒斩华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故事。

它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
与楚国君主楚桓王之间的一次较量,让人流连忘返。

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桓王要穿军装出征,为了提神鼓舞
士气,就召集宫廷士子就酒谈心,此时项羽也到场。

楚桓王喝酒痛嗔道:“不知道有谁能够抗衡我一番!”一时之间,大家都沉默了。

项羽忙站起来说:“在下愿意挑战楚桓王!”楚桓王大怒,说:“就你也敢出来?你的勇气和智慧有多大?”项羽说:“我愿以一杯
温酒斩他!”楚桓王答应了,看上去有些心动。

楚桓王叫来一壶热酒在项羽和自己之间倒出两杯,然后说:“分
别喝下,我比你先说话,你再跟进,谁能占先机,谁就赢了。

”项羽
也毫不犹豫地饮下一口热酒。

楚桓王见项羽果断,大叫一声:“你过了!”项羽一击脱颖而出,把楚桓王打败了。

大家惊叹不已,极力称赞项羽,他喝下一口温酒就
斩获华雄,让王者降服,这足以说明他又聪明又勇敢,将以后永远载
入史册。

当然,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不仅充满励志的寓意,而且也暗示着
“勇者即胜”的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以勇气克服危险的必要性,也
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中勇者精神的强大能量。

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

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

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华雄是东汉末期董卓军中的大将,官拜都督,那关于华雄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羽斩华雄的故事介绍曹操招兵买马,联合各路兵马准备攻打董卓,他们一起在帐中商讨对策。

忽然,有一个探子来报:“敌将华雄率领铁骑已经出城门,在寨前宣战。

”袁绍说:“谁敢过去一战。

”只见在袁术的背后,出来一个名叫俞涉的人,说:“小的愿意前往。

”袁绍很开心,便让俞涉上马前去一战。

没过多久,探子就来报:“俞涉跟华雄交战没过3回合,就被斩于马下。

”众人表示大惊。

之后,潘凤手持大斧上马出站,片刻间,飞马来报:“潘凤也被斩于马下。

”众人都改变了脸色,袁绍说:“倘若我帐下颜良、文丑中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必将斩华雄人头。

”他的话刚说完,只见在玄德的背后一人,此人相貌不凡,身长九尺有余,这人就是关羽,他高声叫道:“末将愿意前往,砍下华雄的脑袋替大人们压惊。

”自大的袁绍不开心了,认为关羽身份低微,只不过是一个马弓手而已,就生气道:“我们十八路诸侯手下众多,怎么可能没一个可以制服华雄的人,何须你一个马弓手出马,这不是让华雄笑话我们吗。

”关羽大笑道:“倘若我杀不了华雄,我就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机智的曹操听了,对其十分地欣赏,说:“将军先喝下此杯,然后再去杀敌。

”关羽先是接了这杯热酒,直接放在桌子上,说:“等我杀了此贼,一会就来喝酒。

”说完,他就提着大刀上马。

没过一会儿,关羽就提着华雄的脑袋进营帐,曹操立马将刚才那杯酒递上来,却发现这杯酒还是温的。

于是,就有了“温酒斩华雄”的典故。

孙坚斩华雄的故事介绍董卓在洛阳鱼肉百姓,使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为了推翻他的统治,各路诸侯招兵买马,准备一举攻破洛阳,击杀董卓。

但是各个诸侯都畏惧董卓西凉军的强势,都不敢擅自行动,只不过是互相喊着要讨伐董卓,相互观望,谁也没有出动一个兵。

唯独只有孙坚率领一批人吗,从长沙出发,一路北上,先是攻取荆州,之后再攻克南阳,浩浩荡荡地在鲁阳跟袁术会师。

温酒斩华雄的主要内容

温酒斩华雄的主要内容

温酒斩华雄的主要内容
“温酒斩华雄”,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人类有古今文学珍藏诗歌中,都
有着对它的细致描述,大致来讲述了王莽封印楚霸王吴起时的又一传奇故事。

传说:当时吴起做事勤勉,很有勇气,一路走来备受赞誉,为的是要营救国家,但王莽却担心他动谋反叛,便下令封印其身份。

吴起无可奈何,便准备自杀以结束营救事业,正当他要跳河结束生命时,却突然发现一杯温酒,在酒杯内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莫憎恶,一时之计,勇士有志,终可实现”。

吴起仔细阅读了这张纸条,感到勇气又涌回心头,他开始思考,把握住机遇,
就要突破重重困境,就要斩荆棘,而他最贴切的对策,便是喝下这杯温酒,以噩耗全身,发与脾气,突破封印,斩荆棘。

喝完温酒,吴起果然大展宏图,勇断西藩,五湖四海,一气周百,成功替民众解脱痛苦,让被封禁的国家腾飞至余。

这个故事大抵背后是这样讲述的,可能是因为其中涵盖了智慧,才被流传至今,无论是华夏还是其他诸国,都可以从中得到精神支撑:遇到困境不必急于放弃,用聪明才智去想办法,就能带来奇迹。

所以,“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无论出自何处,却一直被人们珍藏,流传至今!。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酒斩华雄意思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酒斩华雄意思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酒斩华雄意思
摘要:
一、前言
二、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背景
三、关羽如何施展英勇,斩杀华雄
四、结论
正文:
【前言】
在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堪称经典。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关羽过人的武艺,还让我们看到了他英勇果断的性格。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时期。

当时的诸侯董卓擅政,飞扬跋扈,引起了天下英雄的公愤。

为了除掉董卓,十八路诸侯联合起义,但被董卓部将华雄击败。

华雄英勇无敌,令诸侯联军士气低落。

此时,关羽主动请缨,要斩杀华雄,以振士气。

【关羽如何施展英勇,斩杀华雄】
关羽在温酒未冷却的时间内,手起刀落,将华雄斩于马下。

这一举动不仅令诸侯联军士气大振,也使得关羽名声大噪。

关羽所展现出的英勇果断,正是我国古代武将所崇尚的品质。

【结论】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展示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英勇果断的性格,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桥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华雄(154-191),中国东汉末年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

据正史记载,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华雄这个角色有较多的发挥,描写华雄为董卓的猛将,自荐抵抗山东地区反对董卓的诸侯联军于汜水关前,他先后斩杀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孙坚部将祖茂、以及袁术部将俞涉和韩馥手下潘凤等人,最后关东联军派出关羽与之一对一决斗而被杀。

《斩华雄》也成为京剧中的一出著名的剧目。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关羽(162-220),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中国
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为三国当中的“义绝”。

------------
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
汉室不兴,皇纲失统。

董卓专权,滥杀君臣百姓,致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十七路诸侯响应了曹操的号召,公推袁绍为盟主,以长
沙太守孙坚为先锋,组成“多国部队”联合讨伐董卓。

兵到了汜水关,首次与敌人交锋,就遇上了劲敌董卓的部将华雄。

华雄这个人勇猛善战,十分厉害,第一阵交锋就刀劈了“多国部队”的部将鲍忠,接着又把“多国部队”的先锋孙坚赶得投无路,连头上的帽子都作了敌人的战利品;幸好部将祖茂以死相救,才掩护孙坚得以逃脱,不然的话连孙坚的性命也难以保住。

双方交战到天明,华雄引兵上关;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

先锋孙坚“伤感不已”,盟主袁绍这时也束手无策,只好召集大家开会,商议退敌之策。

众诸侯也毫无办法,一个个闭口不语。

就在这种窘迫的形势下,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又来寨前大骂搦战,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出去迎战,接连都被华雄斩首。

正在众人大惊失色的时候,关羽毛遂自荐,在一杯酒还没有凉下来的一刹那功夫,已提了华雄的头掷于地上,为“多国部队”解了围。

------------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着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
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

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

众官皆散。

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
董卓。

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

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

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