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三篇)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三篇)

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一、引言火灾是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污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风险,化工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火灾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火灾、扑救初起火灾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进行整理,总结出一份适用于化工企业的火灾防护整理范本,以供参考和应用。

二、预防火灾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层级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每个员工对火灾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2. 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定期的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火灾防范能力。

包括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组织员工参加消防知识培训等。

3.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消防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消防水系统、喷淋系统、消防通道、防火门窗等。

5. 控制火源和易燃物品:严格管理和控制火源和易燃物品的使用和存储,确保其不会引发火灾。

常见的措施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合理布置电气线路、禁止在易燃区域吸烟等。

三、初起火灾扑救1. 配备消防器材: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和规模,合理配置各类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车、消防栓等。

并保持器材完好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

2. 提供适当的灭火培训:为员工提供应急灭火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灭火效率和自救能力。

3.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火灾情况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措施的迅速实施。

4. 定期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灾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四、应急救援1.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化工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等。

石油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石油化工生产中,工艺参数主要是指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及物料配比等。

防止超温、超压和物料泄漏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

1.温度掌握温度是石油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掌握参数之一。

不同的化学反应都有其自己最相宜的反应温度,正确掌握反应温度不但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需的。

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猛烈反应而压力突增,造成冲料或爆炸,也可能会引起反应物的分解着火。

温度过低,有可能会造成反应速度减慢或停滞,而一旦反应温度恢复正常时,则往往会由于未反应的物料过多而发生猛烈反应而引起爆炸;温度过低还会使某些物料冻结,造成管路堵塞或裂开,致使易燃物料泄漏而发生火灾爆炸。

为严格掌握温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措施:(1)除去反应热或适当实行加热措施。

化学反应一般都伴随着热效应,放出或汲取肯定热量。

例如基本有机合成中的各种氧化反应、氯化反应、水合和聚合反应等均是放热反应;而各种裂解反应、脱氢反应、脱水反应等则是吸热反应。

为使反应在肯定温度下进行,必需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或移去肯定热量,以防因过热而发生危急。

(2)防止换热在反应中突然中断。

化学反应中热量平衡是保证反应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条件。

放热反应中的热量采出往往是保证不发生超温超压事故的基础。

若在生产工艺掌握中不能保证换热系统正常工作,那么就必需有在中断换热的同时中断化学反应的手段。

例如:苯与浓硫酸混合进行磺化反应,除有冷却系统以外还需用搅拌器加速热的传导防止局部过热,但是若在反应中搅拌器突然停电,物料分层,当搅拌器再开动后,反应猛烈,冷却系统来不及移去大量反应热,造成温度上升,尚未反应的苯会受热气化,造成超压爆炸。

为防止换热突然中断可用双路供电、双路供水(指冷却用的传热介质)。

(3)正确选择传热介质。

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热载体有水蒸气、水、矿物油、联苯醚、熔盐、汞和熔融金属、烟道气等。

正确选择热载体,对加热过程的平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化工厂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

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化工厂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

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化工厂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化工厂作为一种具有高风险的工业领域,其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危害性都较高。

因此,在现场事故应急处置中,化工厂事故处理及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化工厂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1.化工厂事故的特点化工厂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事故发生突然,往往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外界因素等引起;二是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化工厂生产环境复杂,涉及各种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因素,容易产生事故;三是事故危害性大,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有害气体泄漏等,对人员和环境都造成重大危害。

2.化工厂事故处理措施应急处置是化工厂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置措施:(1)第一时间报警:发生事故后,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2)紧急疏散人员: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伤害。

(3)防止事故扩大:采取措施遏制事故的扩散,如关闭管道、切断电源等。

(4)应急救援:化工厂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拥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和人员,能够及时救助伤员,控制事故危害。

(5)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发生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化工厂事故防范措施除了应急处置,提前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化工厂事故的发生:(1)严格操作规程:化工厂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2)安全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并进行应急演练,以应对突发事故。

(3)定期设备检查与维护:对化工厂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及时排查潜在安全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安全设施完善:化工厂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防护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及安全标识和疏散通道等,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5)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化工厂应与周边环境进行协调,避免与住宅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过于接近,减少因事故发生时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四篇)

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四篇)

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的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非常关键,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和规划,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针对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具体措施:一、规划安全通道和疏散路线。

建立清晰的疏散路线图,在醒目的地方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牌,确保每个人都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安全通道。

二、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火灾、爆炸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设备和疏散路线。

三、设置灭火器材和救援装备。

在每个区域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和急救包,以便迅速扑灭小火灾和提供基本的急救。

四、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开展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事故风险和应急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响应、调度资源,确保事故得到有效应对。

六、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七、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与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____年的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是公司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确保灾害发生时可以迅速、有序地做出有效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二)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制定的一套有组织、有条理的应急工作措施。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下面是一个____字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本: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三)第一节总则一、目的和任务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

本预案的任务是加强危险源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切实保障单位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和对象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人员,包括员工、来访人员以及合作单位人员。

管道工施工消防防护详细措施

管道工施工消防防护详细措施

管道工施工消防防护详细措施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有效防范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管道工施工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消防防护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管道工施工消防防护的措施。

一、消防安全方案准备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在初步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消防防护措施,包括建筑消防水源、安全部位、报警装置等。

同时还要编制合适的消防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二、管道安全防范为了防止管道工程中管道泄漏引发大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对管道设计进行科学规划和施工,并对管道进行强化处理,确保管道的安全性。

2、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管道,对管道进行防火、防爆处理,使其能够抵抗火灾发生。

3、设置管道防火、防爆阀,对管路进行设计,使其达到消防标准。

4、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的设备,并进行固定,防止设备爆炸后对人员或现场造成危害。

三、消防物资准备1.灭火器的储备:施工现场要配备灭火器,对常见的火灾进行有效控制。

2.喷水灭火设施:根据施工区域大小、周围环境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设置,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3.警告装置:在施工现场设置烟感器、火焰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火灾预警设备,一旦探测到火灾,能及时报警。

4.消防安全区划: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其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尽量减少危险因素的传递。

四、人员安全1.人员身着防火防护服、防火防爆鞋、头盔、护罩等防灾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2.人员需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安全逃生知识。

五、消防安全巡查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设备,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有效地工作。

在管道工施工中,消防安全必须时刻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是必须的,也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细节。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给予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化工厂是指主要从事原料加工并生产化学品或者高分子材料的企业,如石化厂、化肥厂、塑料厂、橡胶厂等。

由于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性强等特点,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化工厂爆炸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安全性更是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失效化工厂的生产设备是保证生产的关键,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失效,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压力容器、管道、泵等设备,如果运转时间过长或者质量不过关,都有可能在运行时出现跑冒滴漏、压力异常等问题,最终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 操作不当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程的严密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概率。

如果操作人员对设备、工艺不熟悉,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出现疲劳驾驶等行为,都有可能引发事故。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疲劳的工人在加料时没有注意加药量,导致加入的化学品的数量过多而引发爆炸事故等。

3.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也是化工厂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高温天气下,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会加速,引发热反应剧烈,导致高温压力容器爆炸。

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也会影响化工厂的生产,并有可能引发事故。

4. 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是保障化工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安全管理不到位,涉及到人员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应急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爆炸事故前,安全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失效问题,也没有做好应急措施,则事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化工厂爆炸事故预防综上所述,化工厂爆炸事故有很多原因,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防护和预防。

具体来说,化工厂在预防爆炸事故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设备检修化工厂应该制订相应的检修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周期性的大修和小修,以及常规维护工作都应该落实到位。

比如检查管道和压力容器的开裂、腐蚀等现象,避免设备老化导致的安全隐患。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由于涉及各种危险物质,火灾事故的发生潜在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工作。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火灾的危害、可能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石油化工火灾的危害1. 人员伤亡:石油化工火灾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火焰和浓烟,容易导致工人被困、中毒或被火焰灼伤,甚至造成人员死亡。

2. 财产损失:石油化工企业通常具有大规模的设备和重要的生产设施,火灾事故往往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烧毁,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环境污染:石油化工火灾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一旦泄漏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三、石油化工火灾的可能原因1. 设备故障:石油化工企业通常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艺设备,设备的故障或失效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 不当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引发火灾。

3. 电气故障:电气设备问题或者因电线老化等引起的短路、电弧等现象可能引发火灾。

4. 进料泄漏: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泄漏可能导致火灾。

5. 静电引发:石油化工生产中会产生静电,如果不加以控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

6. 火源引发:外界的明火、高温源等可能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发生的诱因。

四、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措施1. 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组织架构和责任制,加强岗位安全责任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故障及时排除,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3. 操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工人操作安全规范,杜绝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可能。

4. 火灾隐患排查:定期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5. 静电控制:对于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采取相应的静电控制措施,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很多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介绍化工生产的相关技术。

一、防火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火技术是避免火灾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技术:1. 安全管理合理的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化工生产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阻燃技术阻燃技术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燃烧的物质,通过添加阻燃剂到可燃物质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及时进行报警和灭火,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4. 隔离与分隔化工生产场所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隔设计。

不同性质、危险性和易燃性的物质应分别存放,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或分隔区域来避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5. 通风系统通风是防止火灾扩大和排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化工生产场所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二、防爆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爆技术是避免爆炸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爆技术:1. 防爆设备和工具化工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防止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2.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爆炸的重要源头。

化工生产场所应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及时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定期检测和清理空气净化设备是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3. 防静电措施静电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爆炸源。

采取适当的静电消除措施,例如使用导电地板、设置导电设备和可导电空间等,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措施(通用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81
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通用
版)
1.遵守安全布置原则
输送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或有毒、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集中敷设于同一管架上的各种介质管道必须留有规定的间距。

多层管架中的热料管道应布置在最上层,腐蚀性介质管道应布置在最下层;易燃液体及液化石油气体管道严禁与蒸汽、热料管道相邻布置;助燃与可燃介质管道之间,宜用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保持不低于250mm的间距。

2.选材、设计、加工、安装合理
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因素正确选择管材,不可随意选用代材或误用,不得使用存有缺陷的管材,例如,要求高温强度时,350℃以下使用沸腾钢和半镇静钢,在350℃时,应根
据不同温度分别使用镇静钢、钼钢、Cr-Mo钢和不锈钢,不得使用碳钢;为了防止低温脆性,要使用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铝、镍铜合金的管材。

可燃液体架空管道的支架应用不燃材料建造。

为避免可燃液体管道在发生事故时液体漫流,可将管道敷设在不燃材料建造的地沟内,并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以防止可燃蒸气积聚。

高温物料管道应用不燃材料装设保温层,以防止可燃物接触高温管道起火。

严格按照工艺设计要求设计,管道直径的设计值应尽量大些,弯曲和变径处应缓慢,而且弯管和变径管要尽可能少,尤其是由水平向垂直过滤的弯管要少。

管内壁应平滑,不准有折皱或凸起,不装设网格状的构件。

管道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焊缝须作无损探伤检查。

管道的连接方式合理,可用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消除断面偏差、空隙、错口或不同心等安装误差。

管道穿墙、楼板和屋面时,应加套管、防火肩、防水帽等装置。

焊缝、法兰等接头均应避开墙和楼板。

管道和管件不得与管架直接接触,应按设计温度、压力等要求,采取加置木垫、软金属片或橡胶石棉垫等措施隔离。

3.采取防腐措施
根据输送物料的腐蚀性选择耐腐蚀材料,如对硫化氢的腐蚀,不同温度下使用可采用铬钢,不锈钢或渗铝钢;对高温条件下的氢脆要用Cr-Mo合金钢;对不同程度的硫腐蚀,分别采用5Cr、7Cr、9Cr钢管;为了防止高温氧化腐蚀,要用奥氏体不锈钢管、5Cr或9Cr 钢管。

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如涂层防腐、衬里防腐、电化学防腐、使用缓蚀剂防腐等。

其中涂层防腐用得最广泛,而在涂层防腐中以涂料防腐用的最多。

定期检测管理的受腐情况,尤其是敷设于地下的管网系统,及时修复或更换腐蚀严重的部位。

4.消除管道残余应力
为了避免管道振动,可采取设置减振装置,增加柔性设计等措施。

为了减弱热应力的破坏作用,采用增加管系可挠性,缓解热应力的热补偿方法,如采用专用的热补偿器;利用弹簧吊架结构或止
动器约束管道在约束方向上的位移,在设备管口附近设置固定支架,削弱管口的应力和力矩,加设弯管,改变管道走向,增加管系总的可挠性或利用绝热保温等方法。

针对不同外部载荷采取措施,如防止基础下沉,可采用改变管道设置位置或支撑方式或强化基础设计的方法;预防外力冲击,可通过加强防护设施,可挠性设计,合理设置,加护栏或套管以及加强施工监督等方法。

5.严格安全操作
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物料的输送温度、压力、流速等工艺参数,尤其是用于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粉粒状物料的管道,输送速度不应高于工艺值。

生产的要害部位,如加热炉口、塔底部、反应器底部、高温机泵等进出口处的管道和工作条件苛刻,受交变载荷的管道,要特别重视。

冷却介质的输送管道要确保冷却介质的供应量,避免中断,必要时可安装双路水源和电源控制,以防止生产系统出现超温、超压的恶性循环。

及时清除管道内的污垢、沉淀等沉积物,并严禁采用铁质工具或能产生火星的器具输通易燃易爆、易自燃的不安定沉积物。

定期清除管道以及周围的设备、设施上的积尘,以减少粉尘沉积。

在冰冻季节前后,要注意管道的防冻和化冻,如积水弯、压力表的弯管,排凝阀等处,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暂时不用的水或易冻的管线要将管内介质排净。

及时维修管道,严禁超负荷,超期和带病运转。

6.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在用管道要遵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检测管道的泄漏和受损情况,防止管道系统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停车检修和开车前应按规定进行管道的排气置换作业,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检修或开车。

进行动火检修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禁危险物料管道和高温管道周围堆放易爆物质。

需要散热的输送管道上严禁堆放各种杂物,以防止热量积累引起火灾。

危险物料输送管道的周围杜绝各种火源。

7.采取防静电措施
粉粒状物料的输送管道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并设性能良好的静电消除装置。

工厂和车间的氧气管道、乙炔管道、油料储运设备、通风装置、空气管道等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

地上或管沟敷设管线的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100m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

8.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
在容易发生超压爆炸的管道上需设置安全阀等防爆卸压装置;在容易造成火焰传播的管道上需设置水封、砂封、阻火器或防火阀。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之间的接点处和容易发生倒流的管道上、需设置止回阀和切断阀。

在泵和阀门的进口装设管道过滤器,防止由于杂质或夹杂物造成事故。

具有着火爆炸危险的输送管道,应配备惰性介质管线保护。

可燃气体的尾气排放管线应用氮气封或设备阻火器等防止火势蔓延的装置。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密集管网系统可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以及时发现火险隐患,亦可设置水喷淋
等灭火设施,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