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导学案: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10Word版

序列训练 10 于细微处见精神——记述文中的细节描绘学习在记述文写作中运用细节描绘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015 ·北京卷节选 ) 阅读资料 , 按要求作答。
许多于700 字。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从古到现在有无数英豪人物 :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 , 他们为了祖国 , 为了正义 , 不畏艰险 , 不怕牺牲 ; 他们也不乏子女情长 , 有一般人同样的对美好生活的依恋。
中华英豪令人崇敬 , 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楷模。
b5E2RGbCAP请以“若是我与心中的英豪生活一天”为题 , 写一篇记述文。
要求 : 自选一位中华英豪 , 睁开想象 , 表达你和他 ( 她) 在一同的故事, 写出英豪人物的风采和你的感情。
若是我与心中的英豪生活一天已经是深夜了, 司马迁经过天牢的小窗, 望着那乌黑环境描写烘的夜。
幽蓝的天幕上 , 不见星也不见月 , 几处乌云低低托了冷寂的地沉稳 , 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
深秋的风裹着冷气, 钻氛围。
进每个角落 , 包含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穿越千年历史 , 这天我和心中的英豪司马迁生活在一同 , 我是一个低微的小吏。
我再次走到司马迁近旁悄声心疼地说 : “太史公大人 , 我能够帮您逃离天牢 , “悄声”“猛此后隐姓埋名 , 即可躲过此劫 , 日出以前 , 您要做好选然”等细节描择, 不然就没时机了。
”惨淡的灯光下 , 司马迁忽然站写 , 令人物形起: “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死 , 用一象更鲜亮。
腔热血去控告昏君的无道 , 用尊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 活 , 忍辱偷生 , 达成未竟事业 , 使文采表于后代。
岂可隐姓埋名 , 湮没于世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 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
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 带着几分鬼魅。
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 使司马迁身后有长长的颤动的影子 , 仿佛加重了黑暗。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导学案第二章议论文序列训练8含解析

序列训练8 “引”“析”“提”“联”“结”——新材料作文“五步成文法”1.了解新材料作文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的含义;2.学会使用五步成文法写作。
(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一篇作文。
(60分)《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
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
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由老腔拓展到对其他传统文艺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这两段富有激情的文字,抒发对传统文化的五步成文法是学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写作的方法。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五步成文法是比较适合材料作文的方法。
五步成文法是指:一、“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适当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有时材料简单,可不必引用。
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如:原材料:“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_小说阅读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201

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三马孙犁一九六六年冬天,情形越来越不好,每天我很晚“开会”回来,老伴一个人坐在灯下等我,先安排着我吃了饭,看到我那茶饭无心,非常颓丧的样子,总是想安慰安慰我,但又害怕说错了话,惹我生气。
就吞吞吐吐地说:“你得想开一点呀,这不也是运动吗,你经过的运动还少吗?总会过去的。
你没见土改吗?当时也闹得很凶,我不是也过来了吗?”我一向称赞她是个乐天派。
闹日本的时候,一天敌人进了村,全村的人都逃出去了。
她正在坐月子,走动不了。
一个日本兵进了她的屋,她横下一条心,死死盯着他。
可是日本兵转身又走了。
事后她笑着对我说:“日本人很讲卫生吗?他大概是闻不了我那屋里的气味吧!”我家是富农,她经历了老区的土改,当时拆房、牵牛,她走出走进都不在乎,还对正在拆房的人说:“你慢点扔砖呀,等我过去,可别砸着我。
”随着不断地抄家,随着周围的人对她的歧视,随着我的处境越来越坏,随着不断听说有人自杀,她也觉得有些不对头了。
她是一个病人,患糖尿病已经近十年,遇上这种事,我知道,她也活不长了。
那些所谓“造反”者,还在不断逼迫,一步紧似一步。
一天下午,我回到家来,才知道是勒令马上搬家。
家里已经乱作一团,晚饭也没吃。
胡乱搬了一些家具、衣物,装满一卡车,到了新住处,已经有十一点了。
那是一小间南房,我们进去,有人正在把和西邻的隔山墙,打开一个大洞。
并且,还没有等我们把东西安置一下,就把屋顶上的惟一的小灯泡摘走了,我们来时慌慌张张,并没有带灯泡来。
老伴这才伤心了,她在我耳边问:“人家为什么要在墙上凿个洞呢?”“那是要监视我,不然,你还不相信呢。
”我说。
这里住户虽说不少,没人愿意理我们,也不敢理。
唯独东邻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主动地对老伴说:“大娘,你刚刚搬来,缺什么短什么,就和我说吧!”使得老伴感激落泪。
后来,我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原来也是我们机关的职工,因为在日本人办的报馆做过事,被定为日本人的特务。
近年高考语文大复习 序列写作 第三章 记叙文序列训练 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20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了解并在记叙文写作中体现情节的波澜。
(201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更重要的事手里捧着奶奶做的虎头鞋,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天我们所忽略掉的更重要的事.....。
就在今天,一家人筹划许久的家庭聚会终于得以实现了。
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
妈妈忙着采购,爸爸负责联系亲属,婶婶去买蛋糕,兴高采烈地问妹妹要什么口味。
一家人情绪高涨,好不热闹。
久违的团聚气氛让我感到阵阵温暖,而我心里却总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傍晚踏进奶奶家熟悉的铁门,一派大家庭团聚的氛围立刻什么是“更重要的事”?开篇点题,同时引起悬念。
交代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继而提出“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的疑问设置悬念。
精编WORD版 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写作序列训练3

凝聚力。听到别人有了成绩就不自在,看到别人有了进步
就不痛快,是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表现。这样的人很容 易成为孤家寡人,不会有很多人愿意与他合作、共事和创 业的。
LR·语文
必修5
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
有助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
人,但在这一方面也总会有人比他强。所谓“一山还有一 山高”,就是这个道理。每人都各有所长,随时发现别人 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这对于一个人的生存 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LR·语文
必修5
学会欣赏,学会热爱周围的一切。学会欣赏,学会 感激生活的馈赠。学会欣赏,让爱人更温柔更体谅;学会 欣赏,让心灵放松。学会欣赏,将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爱
的海洋。
假如你感到压力不堪重负,请你停下匆忙的脚步, 看看天空,欣赏蓝天和白云,欣赏月亮和星辰,在大自然 的风中静静呼吸,让清新的感觉抚平你粗糙的心。
的十级痛,用1分16秒的标准停车动作,完成了靠边停
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让行驶在高 速上的大巴稳稳停下,并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 全离开,保全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性命„„6月1日凌晨, 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48岁。
素材,供大家参考运用。
LR·语文
必修5
素材1:学会欣赏别人 常见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 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视而不
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
LR·语文
必修5
真诚地为别人取得的成绩、取得的进步、取得的荣 誉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不断开阔自己的胸 襟,恢弘自己的气度,才能不断拥有成就事业的吸引力和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导学案第二章 议论文序列训练7含解析

序列训练7 凤头豹尾,首尾照应——议论文的开头、结尾1。
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标题.2。
学会写议论文的开头。
3。
学会写议论文的结尾。
(2014·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创新+合作=成功◎河南一考生成功之花,扎根在竞争合作的土壤上。
美玉只有立于创新思维的阳光中,才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题目用数学公式形式,论点既鲜明,又包含材料中的两个要素。
今年,电商风靡全国,一笔笔电子交易汇款呈几何式暴涨,相关的产业亦发展迅猛。
百度、京东、腾讯、天猫等无一不在转变传统思维,在与对手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了规模效应,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创新与合作同样铸成国家的崛起。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兴起,东亚周边各国也有点沉不住气.于是习总书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论.即我们与周边及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大国崛起”与霸权相挂钩的思维观念,致力于和平崛起的新思想。
因为我们与周边国家利益共生,息息相关,既是对手,又是朋友。
是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新与合作乃个人、企业与国家成功的“双响炮”,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成功都不会是完美的成功,只有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2018年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一17-18版第3部分专题11题型3语句排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
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
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据此确定答案为 B 项。此外,根据横线第二空与第三空、第四空与第五空 之间使用的标点——分号,使用“标点排序法”加以分析,也可发现横线第二、 三空填⑤、⑥句,第四、五空填①、④句的排序是正确的。因为该题用了前两 步就得出了答案,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第三步的分析了。]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
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例 2] (2015·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 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上一页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_小说阅读专题二真题精练课件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 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 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 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 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答案及理由:___A_项__说__三__孬__“_好__嚼__舌__,__是__个__搬__弄__是__非__的__人__”错__误__,__三__孬__得__知___ _麻__婶__重__病__住__院__,__劝__马__兰__花__向__麻__婶__的__女__儿__要__钱__,__只__是__一__种__善__意__的__提__醒__;___且__只__是__对__马__兰__花_ _进__行__劝__说__,__“鼓___动__”的__说__法__不__准__确__。__B__项__“马___兰__花__的__丈__夫__…__…__世__故__圆__滑__、__反__复__无__常__”_的__表__述_ _不__当__。__马__兰__花__的__丈__夫__之__所__以__耿__耿__于__怀__,__是__因__为__一__家__人__生__活__艰__苦__,__六__百___元__钱__对__他__们__而__言_ _不__是__小__数__目__。__后__来__麻__婶__女__儿__寄__过__来__一__千__元__钱__以__及__借__房__子__给__马__兰__花__一__家__人__住___,__丈__夫__的__反_ _应__是__“挠__挠___头__,__嘿__嘿__一__笑__”_,__主__动__做__饭__,__应__是__感__悟__到__人__间__真__情__,__对__自__己__以__前__的___想__法__和__行_ _为__感__到__羞__愧和内疚。D项“精明”用语不准确,“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于文无 _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记叙文序列训练序列训练9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如何写出波澜了解并在记叙文写作中体现情节的波澜。
(201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掀起文章的波澜。
一、设置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疑问,引起读者的关注。
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是中学生写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某年高考江苏一考生《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的片段:黑黑瘦瘦,头发干黄干黄还带着卷。
耳朵紧紧贴靠在头两侧,还略微向内卷曲,活像个“小老太”。
这就是我前桌的女孩。
她有个特殊的习惯,她的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
她从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
这一切,我都理解。
因为一次无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
文章开头就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前桌的女孩为什么有“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等等的特殊习惯呢,“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
”这个悬念,设置得非常成功,而且安排在文章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
再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地球上只剩下了一个人。
在房间里,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这是一篇精短的科幻小说,只有25个字,却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地球上只剩下了一个人”?又是谁在敲门?为什么敲门?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悬念的设置极为巧妙。
二、巧设误会法这种方法是让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造成误会,或双方互相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推进。
如某年高考作文《友谊》安排了一个情节,离高考只有10天了,最后一个假期“我”准备回家补充给养,想着还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香喷喷的手擀面,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正准备回家时,班长突然要“我”留下来,说是要帮助班主任王老师打扫卫生。
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推辞,只好很不情愿地留了下来。
“到了王老师家里,发现他家收拾得有条不紊,干干净净。
王老师微笑着说:‘你们帮我拖拖地吧。
’我心里想,这么干净还拖,真拿指使人不当一回事。
拖完地,王老师说道:‘今天晚上都在我这吃饭,算是我对你们的劳动补偿。
你们就先休息一会儿吧。
’说完,他和爱人就赶紧做饭去了。
吃饭的时候,王老师看出我一脸的疑惑,便说:‘其实,留下你们,一方面想了解一下最近的班级情况;另一方面想给你们开个小灶,单独补补课。
’听了这些话,我才恍然大悟。
不过,何必绕这么大个弯子呢?直到高考结束,我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班长才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原来,在那个星期,班长从他的邻居我小姨那里得知,我妈妈因车祸住进了医院,我爸爸又出差在外,是我小姨在医院照看我妈。
班长怕我得知真情影响我高考,于是和王老师上演了这一出‘双簧’。
”本文巧妙地运用误会法设计情节。
误会法运用恰当,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
三、抑扬法1.先扬后抑就是先赞美,后贬损。
又称为欲抑先扬。
如:这时候,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靓丽女孩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
窈窕的身材,优美的曲线,摇曳着一袭乳白色的长裙,举手投足间透着三分雍容,七分典雅,……一时间,喧闹的候车大厅变得安静下来。
她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凝聚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在人们艳羡的眼神中,寻了一个干净无人的座椅,将行李箱放到上面,紧挨着提箱款款落座,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份报纸、一袋瓜子,打发等车的时光。
她读得那样忘我,吃得那样优雅。
报纸一页页翻过,两只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将吃完的瓜子皮弹出,宛如天女散花,不到二十分钟,她面前的地上,已“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面”……这里,运用欲抑先扬手法,使女子表面之美与不注重公德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作者对女子不注重公德的贬抑。
2.先抑后扬就是先贬损,后赞扬。
又称为欲扬先抑。
如:一日黄昏,我倚着阳台远眺,无意间瞥见了角落里的仙人掌。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
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黑刺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养这样丑陋粗鄙而可怕的东西!因为期末考试忙,再次光顾阳台,已是一个月后的午后。
没想到的两种景象同时撞进我的瞳孔:那些以前精心侍养的花,全都变成了褐色的枯枝;而角落里的仙人掌却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的面前,碧绿水嫩的叶片高擎着一片金光。
那是难得一遇的仙人掌花:金黄的色泽,花瓣一如流光溢彩的绸缎,柔软的花穗如流苏般,上面细密地布着雪乳般的花粉。
花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谁能想到,昔日的丑小鸭,竟能涅槃羽化,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来!这里,运用欲扬先抑手法,使仙人掌外表之丑与本质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外在之丑反衬内在之美,更突出作者对仙人掌的褒扬赞颂之情。
3.以扬写抑就是看似是扬,实为抑——从字面和表达语气、用词的感情色彩上看,作者都是在赞扬笔下的人或事物,细细一品,实际饱含贬损之意。
如:他最突出的品质,是节俭。
妈妈过生日,原本打算给妈妈买一束鲜花,到了花店一看,最便宜的一束也要三十多元,于是最终捧到妈妈手上的,变成了一枝康乃馨。
汶川地震的时候,班里同学都捐钱,就连家里最困难的同学也捐出了二十几元。
那天,他是最后一个捐的,从兜里好不容易掏出了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塞回了兜里,换成了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
用“节俭”这个褒扬的词语写出人物的吝啬,小气。
4.以抑写扬与以扬写抑正相反,从字面和语气上看,作者似是在批判、指责笔下的人或物,实际却在赞美。
作者以表面之丑,反衬本质之美,人或物的美好形象便会显得更加突出。
如: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
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
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
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
父亲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
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
父亲早已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
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
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滑过他的脸颊。
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写父亲在孩子学车摔跤时的旁观,表面写父亲的狠心,实则写出父亲让孩子自立的本意。
四、情节突转法突转指的是将情节突然转变,完全超出人们所预料的正常轨道,以使读者惊奇的一种手法。
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
如:小说《送礼》送礼的人都走了。
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一个纸筒展开。
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
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用情节的突变——“牛”变“鼠”来揭示故事中人物的贪婪。
五、对比衬托法对比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使人冷静地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要想全面反映事物,就要涉及事物的两面,并让它们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在对照中比较,以便全面认识或分清是非、善恶、美丑。
如:小小说《捎》他要出国的消息不胫而走。
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
弟弟兴奋地说:“哥,给我捎台收录机!”妹妹是那么激动:“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他问丈母娘:“妈,您捎什么?”丈母娘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道:“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当他问自己的母亲要捎点儿什么时,母亲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说:“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文章起笔处看似平静,却为后面的陡转做了充分的铺垫,结尾处母亲的回答与其他人的要求形成对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情感震撼力。
一、片段训练(2013·全国Ⅱ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个记叙文片段,要有情节的波澜。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
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示例:试卷——让我泪流满面一个山村孩子转学到城市,因为英语口语差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场考试来到了……考后,学习委员从老师办公室回来,一脸高兴地大声叫我:“吴畏!你考了80分!”“什么?弄错了吧,别取笑我,我要是考了80分,恐怕大家都得100分了!”“真的,没骗你,是老师告诉我的!”我虽然没见到试卷,但细看他那真诚的表情,也就信了。
这时同学们也纷纷上前向我表示祝贺,我兴奋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心里生出一丝丝暖意……后来的几次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稳步上升,84分、88分、93分。
为此,老师表扬了我,充分肯定了我的进步;同学们真诚地祝贺我,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更令我泪流满面的是高考前一天老师终于发下来的试卷——我得了“80分”的英语试卷。
这可是帮我走出困境、改变命运的试卷,我盼望已久,视为至宝。
可当我打开它时,眼前赫然现出的却是鲜红、刺目的59分!怎么会呢?我怔怔地看了几分钟,终于明白:原来是老师和同学为了激励我学习,特意说成了“80分”啊。
二、整篇训练(2016·安徽高三百校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莞的张先生在天猫商城“誉满家电器专营店”看到某国际著名品牌的65英寸超高清3D电视机售价仅为3 199元,立即下单购买三台,并在线支付货款,在线成交。
不料,卖家称商品标价因员工失误少填一个“9”,应是31 999元,如需发货,要补9万元。
双方因此陷入网购纠纷并诉诸法庭,广大网民对此也是各执一词。
对于以上事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来立意】【写作提纲】写作指导:材料所涉及的话题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规则与诚信,法律与情理(道德),换位思考与和谐互利,义与利,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