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是电动自行车“限速器”
电动机新国标

电动机新国标
摘要:
1.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时间和标准内容
2.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
3.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影响
4.消费者购买新国标电动车的建议
正文:
电动车新国标于2019 年4 月15 日开始实施,这一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能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km/h,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kg,电机功率由240w 提升至400w。
此外,新国标还规定电动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m,车体宽度不大于0.45m,并且不能随便改动。
新国标的实施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3C 认证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和生产企业的检查,确保产品一致性。
这有助于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新国标电动车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在购买时,消费者应注意以下三点:1.认准有关部门已批准生产、公安部门可以上照的牌子,避免上牌时遇到麻烦;2.选车时看电瓶性能,建议选购品牌电瓶;3.购车后要向商家索取发票等相关凭证,以便上车牌。
总之,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和消费者都有利。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新要求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新要求作者:刘坤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2期近年来,轻便、快捷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火灾等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以下简称“新国标”)中提到的对电动自行车在最高车速、整车重量和外形方面的新要求。
1.提高了最高车速和整车重量指标与此前的标准相比,新国标适当提高了两项指标,其中一项是把最高车速由20 km/h调整为25 km/h,把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 kg调整为55 kg。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增加了5 km,上限是25km/h?《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解释:“这也是考虑了一些群众出行的要求,出行的范围可能越来越远,要求办事的效率越来越高了,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了一些放宽,也借鉴了欧盟现在是25 km/h,日本现在是24 km/h。
”同时,新标准也在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出行需求的前提下,促进了道路交通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从使用方便角度上讲,很多消费者希望电动车性能越来越好,但是电动自行车只是交通参与者的一部分,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追求出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最大化。
和旧标准比,新标在整车重量方面进行适当放宽,也是兼顾到消费者出行范围扩大的需求。
2.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功能新国标中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功能,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必须有脚踏板。
对此,陈大纪解释说:“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从根本上是为了与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其他机动车产品相区别,这也是电动自行车能够纳入非机动车管理的必要前提。
脚踏骑行功能不是新增的,电动自行车说到底还是自行车,自行车要求具备有人力骑行的功能,必须要有脚踏功能。
”事实上,这一标准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了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而不是电动轻便摩托车。
电动车检测新标准

电动车检测新标准
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提升,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
以下为部分具体指标:
1. 最高车速:新标准将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提高了出行
的效率。
2. 整车质量:装备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由40kg调整为55kg。
3. 电机功率: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上限由240W调整为400W。
4. 脚踏骑行能力:新标准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此外,新标准还对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
同时,新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1年的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具体以标准正式发布稿规定的时间为准。
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鼓励生产企业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新标准的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电动自行车车国标新标准2023

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新标准2023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的地位逐渐显现。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其节能环保、便捷快捷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行业管理和监管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和提升产品质量,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新标准的编制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完全实施,这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新标准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 安全性2. 质量3. 环保4. 动力性能5. 使用寿命6. 续航里程7. 充电技术8. 车身设计9. 用户体验从安全性方面来看,新标准将严格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制动系统、照明设备、防盗技术等,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全可靠。
新标准还将对电动自行车的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规范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和产品检测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产品的整体品质和稳定性。
在环保方面,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其环保性能一直备受关注。
新标准将对电动自行车的能耗、材料再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规范,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新标准还将对动力性能、使用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服务寿命。
充电技术作为影响电动自行车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新标准也将对此进行重点规范。
在新标准的指导下,电动自行车充电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快捷化,以使用户在充电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使用。
新标准还将对电动自行车的车身设计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规范,以确保产品在外观设计和人机工程学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新标准也将对电动自行车企业的生产制造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新标准2023的实施将对整个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望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9.19•【分类】其他正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
一、为什么本次征求意见稿中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25km/h?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车速过快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主要是考虑如果车速过快,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很短,且刹车距离也会相应变长,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发生碰撞,有时还会出现侧滑、摔倒等失控现象,造成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时,消费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自觉抵制通过非法篡改提高最高车速的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本征求意见稿从哪几方面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性能?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从源头上防范材料被火源引燃造成火灾事故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的剧烈程度,征求意见稿中对纺织品类及泡沫塑料类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作出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加严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从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风险。
三、为什么要限制车辆塑料件使用比例?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为结构件和装饰材料,但是由于塑料本身的可燃性,这些材料在发生火灾时会加速火势蔓延,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电动自行车是当前城市中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优点是经济、环保、便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因此,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制定。
首先,新国标明确电动自行车的速度限制为每小时25公里。
这一限制是为了保证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防止出现事故。
同时,新国标还规定电动自行车配备铃、头灯、尾灯、反光镜等安全辅助设备,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可视性和安全性。
其次,新国标加强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质量和管理要求。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是其动力核心,电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和安全。
新国标规定电池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禁止使用低端电池和二手电池。
同时,新国标还规定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禁止乱扔电池。
另外,新国标还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登记和管理要求。
为了更好地管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要求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包括车身颜色、品牌、型号、车架号等信息,并建立电动自行车管理数据库。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和监管。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违反交通信号,不在非机动车道上超车,不搭载超员等。
总的来说,新国标的实施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民众的安全出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电动自行车成为现代交通的重要一环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注意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遵守相应规定,做好自身安全和社会责任。
警惕技术破解架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警惕技术破解架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作者:张海英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7期电动自行车相关管理部门既要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入手,禁止销售企业破解限速装置,也要通过抽查用户或者调查交通事故中出事电动自行车速度,倒查销售商、生产商。
1.电动自行车超速引起的舆论关注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广西南宁去年电动自行车违规引发交通事故致53人死亡,超速是事故主要原因之一。
在南宁雅迪专卖店,销售人员透露,虽然厂家每辆车都有限速装置,但用简单办法就可破解。
销售人员只用不到10s就将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所谓限速设置解除,最高时速可由原来的20 km提高到60 km以上。
电动自行车车速超标问题近年来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之前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 km/h,但实际情况是,很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60 km甚至上百千米。
2.出现电动自行车超速的原因据销售人员透露,解除限速设置的方法是生产厂家告知的。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只有20km/h,但实际车速在60 km以上。
为了掩人耳目,生产厂家设置了一个限速装置,然后告诉销售人员如何破解限速,使得电动自行车实际车速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显而易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用限速装置来欺骗市场监管者;但在消费者面前,为了赚钱又原形毕露。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很可能是一种行业潜规则,是行业内的种公开秘密。
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动车最高时速是不得超过25 km。
相比原标准虽然多了5 km,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但如果企业仍采取欺骗方式破解限速,新国标恐怕也会沦为摆设。
3. 限制电动自行车超速主要涉及的问题实际上,落实新国标,限制电动自行车超速主要涉及2个问题。
第一,生产企业设计的实际车速已远远超标了。
如果实际车速符合国标,根本就不用限速装置。
第二,限速装置并非是真限速,而是欺骗监管者和外行的假限速。
电动车国标拟提高时速限制至26公里 超速将断电

电动车国标拟提高时速限制至26公里超速将断电来源:新京报2013-03-27 日前有消息称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设计车速拟从现行的最高20km/h提高到26km/h。
所有电动自行车上都会强制要求安装一个无法拆卸的速度传感装置,一旦超速,强制安装的速度传感装置就会让车自动断电。
2012年12月9日,东城区幸福大街路口,一名男子在路上骑行电动自行车新京报资料图片王贵彬摄新京报讯修订长达11年之久的电动自行车国家强制标准有了最新进展。
昨天,中消协和国际铜业协会举行的“电动自行车消费大家谈”公益活动上传出消息,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对最受关注的车速拟从现行的最高20km/h提高到26km/h的设计车速,一旦超速,强制安装的速度传感装置就会让车自动断电,避免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私自改装、超速行驶。
14年前旧国标严重滞后,作为“自行车王国”,我国的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已达3000万辆,全国保有量1.42亿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1.2辆,但近年却呈现销量增长递减趋势,发展进退两难。
中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天波昨天指出,电动自行车“从上游的规划、管理、设计、研发,到下游的推广、消费、维保,普遍处于相对单一的初级水平”。
很多城市及道路规划存在服务机动车的“一边倒”,忽视了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非机动车发展空间。
商家诱导消费者过分追求续航能力和时速,使电动自行车存在较大交通隐患,动力采用技术含量不高、环保代价高昂的铅酸电池,更环保轻便的锂电推广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执行的还是1999年《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严重滞后。
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余世光说,事实上,我国对电动自行车的国标从2002年起开始启动修订,但11年多过去了,已先后出了10多个修订草稿。
最大速度设定取折中方案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之所以历时这么长时间,车速定在多少、车重多少合适等问题一直是各方博弈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国标是电动自行车“限速器”
作者:李英锋
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7期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于2018年5月17日公布,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 km,整车质量(含电池)不得超过55 kg。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越来越重、越跑越快,安全隐患越来越大,成为交通事故的一大风险源。
当原来的电动自行
车国标(时速不超20 km、重量不超40 kg)已经形同虚设,制定新国标就显得极为必要。
新国标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上限和重量上限,应该说这一修改是务实的。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动自行车的最
高限速一般在25~30 km,新国标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消费者高效出行的需求。
有不少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最高
时速超过40 km,整车重量超过70 kg,接近或达到轻便摩托车的标准,对于这样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坚决说“不”。
新国标能否成为电动自行车的“限速器”,关键要看落实。
笔者了解到,原来的国标之所以被层层突破,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部分生产企业在源头把关不严,没有按国标对相关参数进行限制,甚至为销售商、消费者突破相关限制留
下便利。
二是销售商动手脚,比如私自拆除限速装置等。
三是有些消费者擅自改装,比如更换大功率电池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方在落实新国标时要有针对性的防范和监管。
生产经营者要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关意识,严格依法依国标进行生产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抽检,提高抽检覆盖率,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并依法处罚;交警部门则应依据交通法规对电动自行车上路严管严控,对超速超重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严厉查处;当然,消费者也要
提高安全意识,不盲目求快求大,自觉抵制不合标的电动自行车。
(稿件来源:嘉兴日报)
(编辑: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