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7.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2.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些古诗词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它们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七年级上册的古诗全部

七年级上册的古诗全部一、课内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句解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人登上碣石山,居高临下,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波涛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中。
这两句描写了大海的动态和静态之美,海水的涌动和山岛的屹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上树木繁茂,百草郁郁葱葱。
这里描绘了海边山上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大海的壮阔相互映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过,海面涌起巨大的波涛。
这句诗表现了大海的力量和气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这海洋中产生的。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大海的广阔无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向往和宏伟的志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句解析:“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
杨花飘落,子规啼鸣,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
杨花象征着漂泊无定,子规的啼声常被赋予哀愁之意,此句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基调。
“闻道龙标过五溪”,表明诗人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且要经过偏远的五溪之地。
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艰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能伴随着友人一直到达遥远的夜郎以西。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使明月成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同时,这一想象奇特而大胆,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年级上册背的古诗

七年级上册背的古诗01观沧海(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40首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40首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2.《望庐山瀑布》- 李白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5.《静夜思》- 李白
6.《月夜忆舍弟》- 杜甫
7.《春晓》- 孟浩然
8.《登高》- 杜甫
9.《将进酒》- 李白
10.《登飞来峰》- 杜甫
11.《悯农》- 李绅
12.《写雪》- 陆游
13.《此地无银三百两》- 曹禺
14.《江雪》- 柳宗元
15.《还鹤》- 白居易
16.《望天门山》- 李白
17.《锦瑟》- 李商隐
18.《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唐温如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0.《游园不值》- 袁枚
21.《观书有感》- 李觏
22.《咏柳》- 宋之问
23.《登岳阳楼》- 杜甫
24.《宿建德江》- 王之涣
25.《赠刘景文》- 白居易
26.《赤壁赋》- 苏轼
27.《望洞庭》- 杜荀鹤
28.《念奴娇·赤壁怀古》- 杨炯
29.《登鹳雀楼》- 王之涣
3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辛弃疾
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之涣
3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33.《望天门山》- 李白
3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35.《约客》- 罗隐
36.《步步马踏雪》- 白居易
37.《塞下曲》- 卢纶
38.《登岳阳楼》- 杜甫
39.《赛马》- 孟陵萧九
40.《秋日田园杂兴》- 程颢。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1.课内古诗词背诵【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课外古诗词背诵【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带注解

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带注解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及其注解: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解:此诗描绘了曹操站在碣石山上,远眺大海的景象。
诗中“澹澹”形容水面平静,“竦峙”形容山岛高耸,“星汉”指银河。
2.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解:这是陶渊明表达隐居生活情趣的诗。
“结庐”指建造简陋的房屋,“心远”指心境超脱,“东篱”是诗人的园地,“南山”指远处的山。
3.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解:杜甫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春天的及时雨。
“好雨”指适时的雨,“潜入夜”形容雨在夜晚悄然降临,“润物”指雨滋润万物,“锦官城”是成都的古称。
4.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解:这是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仰。
“龙城”指边塞的城池,“飞将”指勇猛的将领,“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5.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杜牧在这首诗中回忆了赤壁之战。
“折戟”指折断的兵器,“东风”指赤壁之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风,“周郎”指周瑜,“铜雀”是曹操的宫殿。
6.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金陵凤凰台的景色。
“三山”指南京附近的三座山,“二水”指长江和秦淮河,“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家乡。
七年级古诗大全

七年级古诗大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七年级上册古诗词1、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朝代】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朝代】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朝代】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朝代】唐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朝代】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朝代】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作者】谭嗣同?【朝代】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古诗词下册1、竹里馆【作者】王维?【朝代】唐译文对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朝代】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一、《观沧海》曹操朝代: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观沧海》里写观海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里曹操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朝代: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同学别离,同抒情谊。
刘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缠绵的,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是深切而浪漫的。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助想象,视明月为知己,托付一片真情的句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朝代: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2、《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以新代旧”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朝代: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西厢记》中有:“晓来水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 五、《峨眉山月歌》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iá),思君不见下渝(yú)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
1、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六、《江南逢李龟年》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Cuī)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Cuī)九堂前几度闻。
2、通过写景表现晚景凄凉,国家由繁盛转为衰落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cén shēn]朝代: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运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的句子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的句子是: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朝代:唐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等城所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自然环境与芦管曲调融为一体,表达了无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九、《秋词(其一)》刘禹锡朝代: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我言秋日胜春朝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
”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十、《夜雨寄北》李商隐朝代: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1、李商隐与妻子伉俪情深,面对巴山夜雨,畅想“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相会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翼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朝代:宋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