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Mg:24S:32Cl:3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B.分离液态空气所得氮气质量和氧气质量之和等于原液态空气的质量C.5g蔗糖溶于95g水中,得到糖水总质量为100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2.由a克的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c克,生成氧气()A.(a+b+c)克 B.c 克 C.(a+b-c)克 D.(a-c) 克3.下列化学反应中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⑥C. ①②④⑥D. ①③⑤4.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5.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6.下列实验装置能用来直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7.在反应2Mg+O2点燃2MgO中Mg、O2、MgO的质量比为()A.24:32:40 B.48:32:80 C.24:32:64 D.24:32:808.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点燃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9.小明同学从S + 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A .原子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原子的质量D .原子的数目2.下列图示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3.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 )A .H 2B .P 2O 5C .CO 2D .NH 3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2H 2 + O22H 2OB .C .D .5.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化学式D .化学计量数6.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A .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B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C .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7.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原料,如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B .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73C .该反应装置中需无氧气D .硅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点燃22Mg+O 2MgO点燃2234Fe+3O 2Fe O 点燃2254P+5O 2P O 点燃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虽然固体质量减少,但这并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B .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的镁条质量。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酸的化学式:SO 4B .3O 2和2O 3都含有6个氧原子C .Pb 2+中“2+”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是正二价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Fe+3O 2=2Fe 2O 310.在反应2X+3Y=Z+2W 中,36gX 与56gY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Z 和一定量的W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个数 C.元素种类D.原子种类2、纯净物M加热可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推断M的化学式可能是()A.Na2CO3 B.NaHCO3C.(NH4)2SO4D.(NH4)2CO3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2H2O2═2H2O+O2C.S+O2↑SO2 D.Fe+O24O3Fe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5、香烟烟雾中有一种强致癌物叫苯并芘,其完全燃烧的方程式X+23O220CO2+6H2O,则苯并芘的化学式为()A.C20H12 B.C20H6C.C20H12O2D.C20H6O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4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7、制备过氧乙酸过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B.物质乙和物质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8、从化学方程式S+O2SO2中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B.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9、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10g冰加热融化变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为()A.1.8g B.3.6g C.7.2g D.14.4g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种纯净物都只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Al+Fe3O4Fe+ Al2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核心知识1.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2022·广东东莞模拟)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2.(2022·安徽中考)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内含空气)容器中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B.C.D.3.(2022·浙江舟山中考)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1)【实验步骤】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交流反思】①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核心知识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4.(2022·广西河池中考)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5.(2022·广西柳州中考)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3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6.(2022·辽宁盘锦中考)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 Cl-35.5;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2、将“神舟十四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2O4B.NO2C.N2O D.CH43、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水 D.氯酸钾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10g冰加热融化变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5、把一定质量的 X、Y、Z、M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Y Z M反应前的质量 6.6 3.4 4.2 3反应后的质量 5.4 待测7.4 3A.X、Z 为反应物B.M 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值为2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6、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D.该反应中甲烷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1:1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9、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1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D.CH4燃烧生成H2O和CO2,则在O2中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一定含有C、H1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A.31:16:142 B.31:23:142C.124:160:284 D.4:5:212、如图是某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Ⅰ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B.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Ⅲ中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H2和O2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请从Fe、KMnO4、O2、H2、H2O2、H2O、MnO2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停电时,在烛光下看书学习是常有的事,长时间在烛光下看书,你的鼻孔会聚积一些黑色物质—炭黑。

此事实说明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碳元素B .氢元素C .氧元素D .铁元素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后质量增加了 B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 C .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质量增加了D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了 3.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B .氯化氢—HClC .氧气—OD .氧化铜—CuO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KClO 32MnO 加热KCl+O 2↑ B .2KClO 3加热2KCl+3O 2↑C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 D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5.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B .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 .守恒观:1g 红磷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五氧化二磷D .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故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同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2524P+5O O P 点燃B .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Hg+O ↑C .硫在氧气中燃烧:22S+O SO ↑点燃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343Fe+2O Fe O 点燃7.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分子的数目D .物质总质量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镁原子( )A .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B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C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9.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各相关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Cu+4HNO =Cu NO +2H O (+2X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在2H 2+O 2=====2H 2O 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物质的质量总和 D .各种原子的数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 g 酒精和50 g 水混匀后形成60 g 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2 L 氢气和1 L 氧气反应,生成3 L 水D .1 g 氢气和8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 g 水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可产生碳和水,由此可以说明( )。

A .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 .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 .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 .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A .Zn +HCl=== ZnCl 2+H 2 B .4Fe +3O 2=====2Fe 2O 3C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D .S +O 2=====SO 2↑5.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 ”分别表示A 、B 、C 3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 B 、C 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点燃 △ 点燃 点燃反应前反应后A.4∶1∶3 B.3∶1∶2 C.4∶1∶2 D.3∶1∶36.已知化学反应:2A+B===2C+D,当10 g A和8 g B刚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 g C。

如果要得到3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点燃 MnO 2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x
一、选择题〖共12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C 〗
A .元素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元素的化合价
D .原子的种类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将〖 A 〗
A .增重
B .减轻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
D .1g 氢气和8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 水
4.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 2O 、H 2、O 2的质量比为( B )
A.9:1:16 B .9:1:8 C.9:2:8 D.10:1:9
5.R 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C )
A.2R+3H 2SO 4=R 2(SO 4)3+3H 2↑
B.4R+3O 22R 2O 3
C .R+2HCl=RCl 2+H 2↑ D.2R+6HCl=2RCl 3+3H 2↑
6.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 3H 6O 3),使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A .C 3H 6O 3+3O 2
3CO 2+3H 2O B .C 3H 6O 3+O 2CO 2+H 2O C .C 3H 6O 3+3O 2CO 2↑+3H 2O D .2C 3H 6O 3+6O 26CO 2+6H 2O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D 〗
A. 4Fe+3O 2 ==== 2Fe 2O 3
B. 2KClO 3 ==== 2KCl+3O 2↑
C. 4P+5O 2 2P 2O 5
D. 2C 2H 2+5O 2====4CO 2+2H 2O
8.已知化学反应:2A+B = 2C+D,当10g A和8g B刚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 C。

如果要得到3g 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 B )
A.1g
B.2g
C.3g
D.4g
9. 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 2点燃
2CO2+4H2O则由此
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10.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8,则该氧化物中碳的化合价是〖〗
A.+2价B.+4价C.-2价D.0价
1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跟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C )
A.氢气
B.木炭
C.铝条
D.硫粉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4 17 20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0 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二.填空题
13.某学生写了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

A.Mg+O2=MgO2
B.2P2+2O52P2O5
C.Cu2(OH)2CO3=CuO↓+H2O+CO2↑
D.3Fe+2O2↑=Fe3O4
E.Zn+H2SO4=ZnSO4+H2
F.CuO+H2=Cu↓+H2O
其中〖请填序号〗:
⑴化学式写错的有 A.B.D.E.F ;
⑵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C. ;
⑶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 C.D.F ;
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C.D.E.F 。

14.根据化学方程式
2
2SO
O
S点燃
,请写出它提供给你的三条信息:
①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硫。

②一个硫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每32份质量的硫与每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15.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小洁的结论正确,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有质量损失。

〖4〗〖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
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7〗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个字〗
该科学结论对于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合理进行化工生产有重要作用
〖8〗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CO2
三、计算题:〖14分〗
17、将0.5g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减少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

求:〖1〗生成氧气多少克?〖2〗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1〗9.6g〖2〗24.5g
18.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现有锌粒13.0g,问能生成氢气多少克?同时生成硫酸锌多少克?
答案生成0.4gH2 和32.2gZnS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