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四年级《第2课高山、大海、江河》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掌握简单的创作技巧,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3.增强学生的美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意识;4.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员准备的图片、PPT;2.彩色纸、彩笔、剪刀等相关工具;3.书籍或网站,了解岭南地区的山、海、河流文化背景;4.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图片,充分展示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之处,让学生对相关的山川河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讲解介绍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之处,并让学生在国画、水粉画等方面,认识和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表现形式与技巧。

也可简单讲解岭南地区与山、海、河流文化相关的知识。

3.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或PPT上示范山、海、河流的绘制,并注重技巧的演示。

如:怎样画水流,怎样表现鲜明的色彩,怎样利用水彩、彩笔等自如表现山水、海洋、江河等独特的艺术效果。

4. 操练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并结合课堂所学,提供不断建议和指导。

如: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山、海、河流,然后用手描摹、探究,再进行绘制创作。

并在学生作品完成后予以评价,以便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动手能力。

5. 展示展示学生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分享,这有利于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可帮助其他学生发现和学习优秀作品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课堂上,应注意讲解技巧与激发创新能力的结合;2.要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多尝试,多表现;3.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同时在作品展示中给予建设性、中肯的评价。

五、教学总结在收尾部分,教师可以总结全堂课。

他们的作品是創作的結晶,也反映了学生的理解和创意,更重要的是从国画、水粉画等各方面,学生了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并在创作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表现。

-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活动,使学生掌握描绘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技巧进行独立创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高山- 高山的基本特征:高耸入云、峰峦起伏、雄伟壮观。

- 描绘高山的方法:使用线条表现山势,使用色彩表现山的远近和高低。

大海- 大海的基本特征:广阔无垠、波涛汹涌、变幻莫测。

- 描绘大海的方法:使用线条表现海浪,使用色彩表现海水的深浅和光影。

江河- 江河的基本特征:蜿蜒曲折、水清沙幼、两岸风光。

- 描绘江河的方法:使用线条表现河道的走向,使用色彩表现河水的流动和清澈。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和描绘方法。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准确地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的形态和特征。

-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高山、大海、江河的图片或视频,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 学具:学生自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景观的基本特征和美感。

新课导入- 讲解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和描绘方法。

- 示范如何使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提高学生对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特征和美感。

2. 技能目标:运用绘画技巧,如透视、色彩搭配等,来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的壮丽景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特征。

- 学习透视和色彩搭配的绘画技巧。

难点- 如何运用透视和色彩搭配技巧,生动地描绘高山、大海、江河。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高山、大海、江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特征和美感。

- 介绍透视和色彩搭配的绘画技巧。

步骤三:示范(10分钟)- 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透视和色彩搭配技巧,描绘高山、大海、江河。

步骤四: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亲自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步骤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步骤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美和绘画技巧。

- 提出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描绘自然美。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品完成情况以及作品展示时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自然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能。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高山大海江河》教案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高山大海江河》教案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37.3.202009:2709:27:27Jul-2009:27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三日2020年7月3日星期五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09:277.3.202009:277.3.202009:2709:27:277.3.202009:277.3.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3.20207.3.202009:2709:2709:27:2709:27:27
5、三军可夺帅也。

Friday, July 3, 2020July 20Friday, July 3, 20207/3/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27分9时27分3-Jul-207.3.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320.7.320.7.3。

2020年
7月3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七月三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09:2709:27:277.3.2020Friday, July 3,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高山、大海、江河  岭南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高山、大海、江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和美感。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和美感2. 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3.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的基本特征和美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自然景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将自然景观的美感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高山、大海、江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高山a. 特征:巍峨、雄伟、连绵起伏b. 美感:崇高的气势、壮丽的景色c. 绘画技巧:运用线条描绘山峦的起伏,用色彩表现山体的立体感和光影变化。

(2)大海a. 特征:广阔、浩瀚、波涛汹涌b. 美感:宁静、壮丽、神秘c. 绘画技巧:运用线条表现波浪的动态,用色彩描绘海水的颜色和光影变化。

(3)江河a. 特征:蜿蜒、清澈、流水潺潺b. 美感:宁静、优美、生机勃勃c. 绘画技巧:运用线条描绘河道的弯曲,用色彩表现水面的波光粼粼。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a. 以高山为例,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b. 以大海为例,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c. 以江河为例,现场演示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练习a.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进行绘画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绘画技巧、创意和美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高山、大海、江河的美感特点和绘画技巧。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一种自然景观进行绘画练习,要求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景观的美感。

2. 高山、大海、江河-岭南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 高山、大海、江河-岭南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 高山、大海、江河-岭南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义;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4.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自然景观的概念和分类;2.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义;3.绘画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表现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气息;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风光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义;2.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和素描练习;3.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和传达理解自然景观的能力。

五、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阶段时间内容第一阶段10分钟课堂讲解:介绍自然景观概念及分类第二阶段20分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和素描练习第三阶段30分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绘画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第四阶段10分钟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六、教学资源1.素描本和素描笔;2.绘画颜料和画笔;3.相关自然景观图片。

七、评价方法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和艺术表现力;2.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彼此建议和改进意见。

八、课后作业1.进一步观察和了解高山、大海、江河等自然景观;2.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受。

九、教学反思1.通过实地观察和绘画表现,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得到了提高;2.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3.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高山、大海、江河(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高山、大海、江河(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高山、大海、江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2.能够通过观察、感受自然风景,提升审美能力;3.掌握绘画基本技能,尝试在画布上表现高山、大海、江河的形态、气氛和情感;4.了解著名自然风景画家及其作品,激发对美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内容1.自然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2.观察、体验高山、大海、江河的特点;3.绘画基本技能及色彩运用;4.以高山、大海、江河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然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自然风景的观察认识自然风景画的表现特点;2.大海、江河的水的运动效果,要求学生掌握水面反射效果、水纹效果等基本技能;3.高山的山势、云雾效果,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绘画技能,并能通过色彩运用体现高山气势;四、教学方法1.通过幻灯片展示自然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风景画;2.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高山、大海、江河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使用五感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写生;3.采用示范教学或配合教学视频,讲解绘画基本技能,再结合高山、大海、江河的气氛和情感,进行绘画创作;4.让学生通过参观名家自然风景画作品,认识著名自然风景画家及其作品,增进对美的敬仰之情、启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自然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1.设计几幅著名自然风景画,对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其表现方法和特点;2.展示自然风景画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引导学生认识著名自然风景画家;3.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思自然风景画的创作,并布置任务。

第二课:户外写生观察1.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使用五感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特点;2.让学生自由写生,并在写生中找到创作自然风景画的源泉和灵感;3.教师讲解色彩和素描基础知识,为后面创作做铺垫。

第三课:绘画基本技能及色彩运用1.讲解绘画基本技能,包括线条、笔触、色彩、透视等;2.以高山为例,讲解高山的山势、云雾效果,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绘画技能,并能通过色彩运用体现高山气势;3.讲解大海、江河的水的运动效果,要求学生掌握水面反射效果、水纹效果等基本技能。

四年级美术下册《高山、大海、江河》教案

四年级美术下册《高山、大海、江河》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高山、大海、江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

理解欣赏大师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现的雄壮美。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

2、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有什么不同?
(三)新课讲授和欣赏:教师播放激昂的音乐,欣赏课本中四幅作品。

1、国画关山月――《秋山关外月》
2、油画杜键――《黄河激流》
3、国画吴冠中――《香雪》
4、浮世绘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
四、总结
学生对大海和江河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高山、大海、江河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让学生熟悉的黄河、大海作为欣赏作品,学生感受与评述大世界汹涌澎拜的江河、波浪滔天的大海的“形象庞大”的壮美。

以气势磅礴的大山为欣赏作品,是让学生感受大山的“巍峨”,祖国山河的壮丽。

从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到处都有壮美的存在。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并在轻松、快乐的音乐背景中欣赏美术作品。

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中外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认识体现以“崇高“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学习
用合适的语汇和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倾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画家笔下的大山大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并创作一幅风景画。

②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

③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3、情感:对欣赏大自然美感兴趣、能在自主、合作中体验学习乐趣。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崇高感,用合适的语汇和自己的美术作品大胆地表达欣赏的感受。

2.难点:倾听音乐作品,临摹或创作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3.兴趣点: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4.观察点:中外美术作品的特色,优美与壮美作品的不同。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闭上眼睛、请学生倾听有关自然的壮美的声音(海浪声或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有关高山、大海、江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课中作品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问提:你听了这声音,有什么感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高山、大海、讲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崇高美)说一说三幅美术作品感觉些什么?画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
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鼓励
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思考:①《黄河激流》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
现黄河激流景色的?看了《黄河激流》你能做出船家们的各种动作姿态吗?
②你认为《神奈川冲浪》这幅作品可以从哪方面去欣赏?议一议:
画面色彩统一在蓝色的调子中黄色的船只及近似于土黄色的天空和背景,与海浪的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作家当时为什么这样表现泥?
4.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要尝试运用各种的语汇描绘、一幅、高山、大海、讲河的一幅画。

(三)作业布置:
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创作一幅、高山、大海、的色彩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我能临摹或创作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观察身边物体的,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