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设计深度参考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目录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总则1~22. 一般要求 33. 城市设计 44. 总平面5~115. 建筑12~206. 结构21~337. 电气34~388. 电讯39~409. 给水排水41~47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8~5311. 热能动力54~5812. 人防59~66二、附录(一)条文说明67~72 (二)附件731.工程项目技术指标总表填写说明732.图纸封面格式74-753.图纸格式76-77 (三)电子数据标准格式78-87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二、附录1 总则1.1 为加强对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全面、直观反映城市规划内容,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结合深圳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部分)的施工图设计。
1.3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1.4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和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地区和本市的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中注明图集名称。
重复利用其它工程的图纸或采用其他地区的标准图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要求。
1.5各专业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深度要求,将其编入设计文件中。
1.6 施工图设计1.6.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可不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项目)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纸及工程预算书(当合同有要求时)等。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深度要求

图纸设计深度一.总图1.总图中的尺寸和标高的单位是米,其他都为毫米.2.总图中的建筑是用建筑的屋顶平面暗示.层数的暗示办法2种:3F\∴.3.标明指北针(总图和一层平面上都需标明).4.总图中的标高宜用黑色三角形.这里的标高是绝对标高.▼5.总图上标技巧经济指标二.平面图1.平面图的绘制应充分反应工程的重要特点.平面图应绘制出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高度范围内程度剖切后俯视所见的构造构件,建筑构造的全体内容,并应暗示定位轴线.标高.尺寸.剖切线.所剖切到的构造构件—墙.柱,建筑构配件—门窗洞口.通风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应用粗实线暗示.没有剖切到.但俯视能见到的建筑装备.固定家具.卫生器具.中庭.天窗.平台.地沟.地坑.楼梯.电梯.阳台.雨篷.踏步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采光井.重要装备.标高变更部位.变形篷等,用细实线暗示;没有剖切到.但仰视能见到的挑台.挑檐.天窗等本层平面上部的建筑.构造构件须要暗示的部分可以用细虚线暗示.2.每层平面都应标注房间名称楼梯.主动扶梯.主动听行道(高低偏向.起步偏向应以本层为基准),变形缝地位.汽车.自行车泊车位.车道的车流偏向和坡向.当地基层有人防工程时,应标注人防工程有关的修建物,功效房间(应同时注明平战联合的用处名称)等名称.3.平面图外部尺寸一般为两道尺寸:轴线总尺寸和轴线间尺寸:但平面有分段时还应注分段尺寸.外门窗洞口定位尺寸须要时也可标注.4.标明承重构造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轴线按《衡宇建筑制图同一尺度》原则编排,重要对承重构件(承重墙.柱)设定位轴线,不规矩平面轴线的编制参照《衡宇建筑制图同一尺度》,并以把开间.进深.承重构件暗示清楚为原则.初步设计的轴线编号应是施工图的根据,应与构造专业亲密合营决议.5.暗示重要建筑装备的地位,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装备专业有关的装备的地位;(厕所安插)6.标明室内.外埠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平面图中应在能清楚代表本层标高处标注出本层标高,有高差的房间应另行标注标高.有室外平台的也应在其上标注标高,底层平面应将进口处标高标注清楚.7.标明指北针(底层平面);8.标明剖切线及编号;剖面图剖切地位均在底层平面暗示,切线暗示办法和编号应按《衡宇建筑制图同一尺度》,留意编号地点一侧应为该断面剖视偏向.(剖切号向左向上看,剖切的地位在一层平面上)9.绘出有特别请求或尺度的厅.室的室内安插,如家具的安插等;10.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请求盘算的技巧经济指标(也可在解释中列出);11.标明图纸名称.比例.图纸名称可采取地下x层平面,底层平面,xx层平面,xx~xx层平面屋面平面等,标高变更庞杂的以“层”难以解释的可以标高为图名.分段图纸应编号为x段平面,也可以称x轴~x轴平面.图纸比例可按《建筑制图尺度》划定,根据建筑物的范围来定,经常应用比例为1:100.1:150.1:200.1:300;平面放大图经常应用1:50,比例应标注在图名之后.(全图比例一致时,也可把比例标注在图签内).三.立面图应选择绘制重要立面.立面图上应标明:1.两头的轴线和编号.立面图应标出建筑两头.转折.凸凹部位及立面高度变更地位的定位轴线编号.2.立面外轮廓及重要构造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篷.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雕栏.坡道.台阶和重要装潢线脚等.用实线暗示.与其他建筑相连部分也应暗示.前后有距离的,或有凹凸的部位(如门窗洞.柱廊.挑台等),采取不合粗细的实线区分,粗细宜往外加粗,最前面的重要部分用最粗线暗示.粗细线的应用,使立面更有层次.更清楚.外轮廓要加粗.3立面图重要标注室内.外埠面设计标高.建筑物外檐轮廓线变更处和最高处标高.雨篷.阳台.挑檐.坡顶的檐口最高点等凸起部分标高,建筑总高度,须要时可标注出楼层标高或层高,以周全反应立图各部分与楼层的关系.4立面图的名称可以立面的方位定名,如南.北.东.西立面图,也可以定位轴线最外两轴线号定名,如x~x轴立面图.5立面图的比例宜与平面图采取同一比例,也可以按制图划定肯定立面图比例,但应在图名后注明.四.剖面图剖面图应选择典范部位剖切,一般应首选纵横两个偏向切剖,庞杂的应多剖切,以充分反应本工程的内部空间变更.剖切地位可根据空间变更情形转折剖切,也可选择整体剖切和局部剖切相联合,以周全反应工程项目标特色.剖面图剖切地位线应在底层平面图中暗示,剖切编号写在剖视偏向一边,宜向左.向上剖视.1 剖面图暗示的内容必须是按剖切线所剖切到的内容,必须标注所剖切到的轴线号.转折剖切时应标注转折处的轴线号.2 与剖切线一致的剖切地位所剖切到的墙.柱,所剖切到的构造构件.门窗洞口.平台.挑台.吊顶.隔绝.隔墙.地沟.地坑等建筑配件应用粗实线暗示,可见的重要建筑构造构配件.装备轮廓.装修线等用细实线暗示,须要时可用细虚线暗示与剖切偏向相反的构配件和装备轮廓.无地下室时剖切面应绘制至室外埠面以下,基本部分可不暗示;有地下室时剖切面应绘制至地下室底板下的基土,以下部分可不暗示.3剖面外檐高度偏向应标注室外埠面.各层楼面.屋面.不合高度的平台.凌驾屋面的建筑物.修建物.檐口.女儿墙.挑檐.雨篷等的标高,建筑总高尺寸(地面至外檐最高处).楼面标高标注建筑面层标高.屋面标注构造面标高.各层楼地面.屋面.不合高度平台等的标高也可标注在室内.标高的标注.应尽量高低对齐,空间不敷可分两排标注,但引线要明白.4剖面图的图名一般用“x~x剖面”暗示,个中“x”一般采取阿拉伯数字,也可用大写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剖面图比例宜与平面和主立面一致,并在图名后标明.。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建筑工程总平面图设计深度及指标要求

附件2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建筑工程总平面图设计深度及指标要求(试行)一、设计深度要求1、总平面规划图正式报建纸图为蓝图,制作总平面图时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图例、图签等;3、图纸比例为1:500、1/1000、1:2000,制图单位为米,坐标与规划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坐标一致。
4、总平面图应在批准的规划红线范围内设计布臵,用地红线外用地需要按现状或已批规划表达,并应准确的表达规划红线图中控制内容(如道路红线、规划绿线、紫线、蓝线等),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1)建设用地红线及坐标,绿地、广场、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历史文物保护用地及其他特殊用地(各类不同类型的用地,除标明范围外,还要用文字标注清楚或用图例表示清楚);(2)铁路、高压走廊、绿化带、河道、工程管廊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3)图中准确反映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高度)建筑正负零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建筑间距,明确标注建筑物(裙房、主体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道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离、建筑物间距(项目内部建筑距离及周边建筑物与外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4)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含小区级道路)和转弯半径,规划道路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线转弯半径;(5)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内、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6)总平面图中的地形图应清晰并与新设计的内容在线条深度上应明确区分,图纸比例准确。
总平面图上的用地界线、建筑、道路、环境的各种设计线型应粗细有别、层次分明;(7)地块内须保留的建筑应注明,其规模应计入项目总的建设规模;(8)规划用地统计表、居住用地平衡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公共设施配建一览表、建设规模详细一览表等完备。
5、审核后的电子图纸经加密后,返回建设单位打印出图并加盖设计单位资质章、设计师印章。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XX远大集团中央大街地块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总则一、目的:为解决设计、绘图、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不犯以往工程犯过的错误,从而使整体造价控制在最经济的X围内,特制定本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二、依据:1.国家与地方相关各种设计规X;(如此设计深度要求与规X不符时设计单位应告知业主,协商后进行改动)。
三、要求:本设计深度要求作为设计合同的附本。
凡承接远大公司住宅建筑与规划的施工图设计单位,务必遵照本设计深度要求要求执行,如因未执行本设计深度要求要求,而经远大公司自行改正的,按实际所发生的设计与施工费用,加倍扣除设计费。
施工图设计合同中X围内,提供给远大公司的图纸深度,必须满足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四、内容说明:本设计深度要求按总体、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环境、管线综合平面等七部分划分章节,各专业设计人员务必参照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
本设计深度要求所列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毫米为单位,标明单位的以所标单位为准。
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第二章建筑设计第三章结构设计第四章给排水、暖通设计第五章电气设计第六章环境设计第七章管线综合平面设计第一章:总体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省现行的强制性规X:1.《中华人民XX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地方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3.《地方省住宅设计标准》4.《住宅设计规X》5.国家和地方省地区住宅设计的其他所有相关规X1、总体规划(1)是否满足消防规X:是否设有消防通道、消防登高面。
(2)考虑封闭管理:设计小区或组团围墙有方便管理的入口,需要管理的其他物业考虑封闭管理的需要。
(3)动静态交通组织合理,通达性好,对居住不造成干扰。
(4)考虑无障碍设计,各内容应满足规X或业主认可。
安全性考虑:水景边界有否护栏或绿化处理,平台临界边的护栏是否满足规X与安全要求。
2、标高(1)室内外标高不得有误,务必注意与周围道路与环境的关系。
推荐-总图技术一般要求 精品

目录一、总则 (2)二、总图制图标准 (3)1、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 (3)2、图线 (6)3、字体 (8)4、比例 (9)5、计量单位 (10)6、坐标注法 (10)7、标高注法 (11)8、名称和编号 (12)9、符号 (13)10、图例 (17)三、设计阶段及图纸深度 (28)1、方案 (28)2、初步设计 (29)3、施工图设计 (33)四、总平面设计要点 (38)1、交通分析 (38)2、竖向设计 (40)3、建筑定位要注意的问题 (41)4、道路设计 (42)5、背景资料 (43)五、总图专业常用规范、规定、标准 (44)一、总则为统一总平面设计规范化,保证设计质量,使图面达到完整,统一清晰,简明,符合设计、存档的要求。
参阅了GB/T50001-20XX《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3-20XX《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XX版、GB50016-20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XX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内容,并对有些内容进行了细化,编制了本文册,提供总图专业人员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送总工办再进行增删完善。
二、总图制图标准1、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1.1图纸幅面1.1.1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1.1.1的规定及图1.1.1-1~1.1.1-3的格式。
表1.1.1幅面及图框尺寸(mm)1.1.2需要微缩复制的图纸,其一个边上应附有一段准确米制尺度,四个边上均附有对中标志,米制尺度的总长应为100mm,分格应为10mm。
对中标志应画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线宽应为0.35mm,伸入框内应用5mm。
1.1.3图纸的短边一般不应加长,长边可加长,但应符合表1.1.3的规定。
1.1.4表1.1.3图纸长边加长尺寸(mm)1.1.5图纸以短边作为垂直边称为横式,以短边作为水平边称为立式。
SH标准:总体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6 6.1 6.2 6.3 7 8 9 9.1 9.2 9.3 9.4 9.5 9.6 9.7 10 11 12 13
供热 .............................................17 采暖、通风和空调 .................................19 工艺和供热外管 ...................................19 供配电 ...........................................19 电信 .............................................20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自动控制 .....................21 空分站 ...........................................22 空压站 ...........................................23 制冷站 ...........................................24 中心化验室 .......................................24 换热站 ...........................................25 火炬系统 .........................................26 企业管理系统 .....................................26 污水处理场 .......................................26 废渣堆埋场 .......................................28 维修 .............................................28 建筑、结构 .......................................29 储运系统 .........................................30 概述 .............................................30 全厂性仓库 .......................................30 罐区 .............................................30 环境保护 .........................................32 劳动安全卫生 .....................................34 消防 .............................................35 概述 .............................................35 全厂主要装置组成和火灾危险等级 ...................35 总体布局和消防道路 ...............................35 全厂性消防设施 ...................................35 生产装置消防设计 .................................35 辅助生产设施消防设计 .............................36 消防管理体制和主要管理措施 .......................36 行政生活设施 .....................................37 工程建设进度初步安排 .............................38 工程初步概算 .....................................39 附则 .............................................40
初步设计阶段总图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阶段总图深度要求住宅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图绘制深度及自审要求1.地块周边50米范围内原始地形(细线)及建成或周边已规划建筑标注;注明该建筑层数及与地块内建筑距离;注明周边地块名称、性质、或写何种性质规划用地;2.本地块周边道路红线(人行道含仔在道路红线内)及道路中心线表示、标注道路名称、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道路交叉点中心线坐标;3.根据规划条件、规划要求、地方技术管理规定,标明地块各条红线、绿线、蓝线的性质,退界距离,包括高压线、加油站等周边特殊条件所要求的;尽可能在各个方向分别注明;4.根据所提供原始资料,标明用地红线各转折点坐标;5.注明地块用地红线总体长度、深度等尺寸;6.注明地块内规划设计单体建筑的:①、楼号,原则上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序列;并适当考虑不采用4、13、14等地域忌讳楼号;②、层数、建筑高度:含不同顶面高度及女儿墙等建筑计算高度(同间距标注中计算高度吻合);③、正负0的黄海标高;④、外道轴线及交点坐标,一般标注对角或三点;⑤、建筑外轮廓线,一般以落地外墙线(或计算建筑间距线)为外轮廓线进行加粗,本人一般习惯在加粗线内侧在绘制一定宽度的30%灰度线,较美观;⑥、在轮廓线外侧切勿遗漏阳台、露台、飘窗、构件等细线;⑦、注明各单体建筑入口位置及方向,含人行及车行坡道出入口;⑧、注明单体建筑间各方向最近距离,同时注明规范要求间距计算规则,以说明满足规范要求,如:61m>50mx1.2=60m⑨7.注明地块各规划入口的宽度、离地块界线距离、离外围道路交叉点位置;8.注明地块内各等级规划道路宽度、道路转弯半径;主要位置及单体出入口附近黄海标高;道路如有坡度,注明方向及坡度;9.注明地块内消防登高带位置及尺寸;消防道路与单体建筑间距:需满足相关消防要求(主要注意点:裙房深度与高度的要求、长边落地要求等);含紧急消防通道、沿街人行通道位置及宽度;10.各辅助建筑、配套用房位置及尺寸,主要为:围墙线位置及性质、入口管理用房、监控室、消控室、开闭所、变配电房、水泵房、配套要求中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点、公厕、社区管理用房或居委会(标注名称要与规划条件中要求统一)、社区经营用房、老年活动室、配套地面机动及非机动停车位位置(注明数量);11.地下车库出入口方向、开口尺寸、位置,注明与城市道路间距、与最近单体建筑间距,均须满足规范要求及考虑环评影响;12.总图上注明地下室轮廓线,标注地下轮廓线与建设用地红线(不含代征用地线)间距,需满足规范考虑管线埋设;13.适当布置景观绿化,考虑老年及儿童活动场地;14.标注指北针、比例及比例尺、地块名字;15.其他配套图纸:绿化、消防、日照等16.技术指标要求:1、常规指标;2、住宅单体户型数据指标;3、配套用房指标17.线型粗细大致要求:各红线:加粗;建筑轮廓、地下轮廓:粗线;各文字、各标注、各道路线:中线;道路中心线、绿化、景观铺装、阳台、构架、屋顶线等附属建筑线:细线;原始地形:加细;18.文字大小要求同类型大小、字体统一:坐标、楼号、楼层数、尺寸标注、外围道路及周边用地名、标高等。
报建图纸内容、深度要求一览表

1.透视图包括日景透视及夜景透视
5.疏散距离示意图(如商场、学校、尽端式走道等);
6.天井净宽度及净进深(包括天井和内天井);
7.标明屋顶平面图中应表达清楚楼梯间、核心筒和水池等与屋面关系。
4.立面
1.注明裙房及主体总高度尺寸、各层层高、层数及标高;
5.剖面
1.注明总高度尺寸、各层层高、层数及标高;
2.标示与周围地形关系。
6.总图鸟瞰图
8.鸟瞰图或模型
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规划意向及与相邻建筑群的关系。
2.建筑单体图纸要求:
图纸内容
项目内容要求
备注
1.总图
同报规划总图图纸要求。
除用地平衡表外
2.区域位置图
拟建建筑所在区域的位置
3.平面
1.明平面外形总尺寸;平面名称、面积;
2.标明疏散口位置、疏散楼梯宽度;
3.房间名称和标高;
4.防火分区示意图:注明分区面积、范围及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5.绿化景观规划图
1.景观分析图:表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和道路绿地。
2.绿地明细表(见附表4)
仅用于居住区规划
6.道路交通规划图
1.标明人、车交通流线的组织形式,以及主要出入口;
2.反映公交站点、客货运站场、广场、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3.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断面形式,道路交叉口设计形式;
2.表明挡土墙、台阶、护坡等设施的位置、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
4.消防规划图
3.道路宽度、控制点坐标、标高和纵向坡度;
4.消防车道、宽度及其转弯半径、消防登高面;
5.道路边距建筑距离;
6.消防登高面处消防车道宽不应小于6米,其路边距建筑距离应大于5米,小于11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总图设计xx规定总平面图1、建筑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内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度。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中2."4.2---2."4.8条,2."5.1---2."5.4条规定。
3、建筑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置。
建筑基地四角界线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值;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规划的用地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建筑红线又叫建筑控制线(建筑线),是指按规划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距道路红线距离的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用地红线是指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
以上三条图线,在总平面图中,要用引出线标出说明。
4、建筑基地外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
5、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和编号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中2.6."1条规定。
6、基地内的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总图中的计量单位。
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份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8、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指北针的划法,《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规定:其圆的直径宜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 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N”字。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宽度宜为直径的1/8。
"风玫瑰图即风向频率图,是根据一个地区的气向资料---风向频率统计数据,采用一定的比例,上“北”下“南”八个方位,按风向中心吹所行成的平面图形。
9、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1:200、"1:500、"1:1000、"1:2000。
"可用比例1:250、"1:300、"1:400、"1:600等。
10、"基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11、"注明施工图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及坐标系统(如为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图例、补充图例等。
1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总用地(R + E):(ha)。
1.居住区用地(R):是居住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ha)。
(1)住宅用地(R01):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ha)。
(2)xx用地(R02):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地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ha)。
(3)道路用地(R03):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等(ha)。
(4)公共绿地(R04):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息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ha)。
2.其他用地(E):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ha)。
居住户(套)数:(户/套)。
居住人口:(人)。
户均人口:(人/户)。
总建筑面积:(万m2)。
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万m2)。
(1)住宅建筑面积:(万m2)。
(2)xx建筑面积:(万m2)。
2.其他建筑面积:(万m2)。
住宅平均层数: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高层住宅比例:是(十层及以上)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中高层住宅比例:是(七-九层)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人口xx密度: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人口净密度: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住宅建筑套毛密度: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套净密度: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面积xx密度: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a)。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a)。
建筑面积xx密度(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a)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值(万m2/万m2)。
总建筑面积中应包括半地下室面积。
住宅建筑净密度:是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总建筑密度:是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盖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停车位: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与地下停车位数量(辆)。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地面停车位: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辆)。
地面停车率: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拆建比:是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竖向xx1、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2、建筑基地四邻原有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绝对标高)。
所谓关键性标高,是指与基地内竖向设计有直接关联和影向的标高。
基地四邻原有的道路交点、变坡点标高;河、湖、沟、渠常水位标高;地面起伏点标高。
如地形平坦时,基地四邻每边也应有两个自然地面标高。
3、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同总平图。
室内地面设计标高,是指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室外地面设计标高,是指建筑物四周散水坡脚处的标高。
4、基地内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基地内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沟顶及沟底)、纵坡度、纵坡距、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主要道路交点坐标,必要时标明道路平曲线及竖曲线要素。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用坡向箭头表明地面坡向,当对场地平整要求严格或地形起伏较大时,可用设计等高线表示。
8、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9、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为1:500、"1:1000、"1:2000。
"可用比例为1:250、"1:300、"1:400、"1:600等。
10、"注明尺寸单位、比例、图例、补充图例等。
建筑总图设计时,应遵循《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中第四章“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和第五章“场地设计”的规定。
土方图1、建筑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建筑坐标)。
2、建筑基地内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要保留的地形地物位置,均用细虚线表示。
3、20mX20m或40mX40m方格网及其定位,各方格点的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区和挖区的分界线,各方格土方量,总土方量。
4、土方工程平衡表(略)。
5、指北针。
6、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为1:500、"1:1000、"1:2000。
"管线综合图1、建筑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或注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2、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间距。
3、建筑基地外管线接入位置。
4、管线密集的地段宜适当增加断面图,标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及管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主要交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
5、指北针。
6、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为1:500、"1:1000、"1:2000。
"绿化及建筑小品xx1、给出总平面布置。
2、绿地、水面、人行步道、硬质铺地的定位。
3、建筑小品的位置(坐标或定位尺寸)、设计标高、详图索引。
4、指北针。
5、注明此寸单位、比例、图例、施工要求等。
xx图1、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池壁、广场、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停车场地面等祥图。
2、制图比例,一般常用比例为1:10、"1:20、"1:50、"1:100。
"设计图纸的增减1、当工程设计内容简单时,竖向布置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2、当路网复杂时,可增绘道路平面图。
3、土方图和管线综合图,可根据设计需要确定是否出图。
4、当绿化或景观环境另行委托设计时,可根据需要绘制绿化及建筑小品的示意性和控制性布置图。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图设计xxxx当前设计深度不够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通病,除客观原因设计周期短、单方追求设计速度、不适当简化设计图纸内容外,其主观原因是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不够重视以及对制图标准、规范缺乏必要的学习,造成设计文件未能达到建设部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为规范设计、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现将民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常见“病”与多发“病”加以整理为十个方面结合有关标准加以说明,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关于总平面图中以建筑平面哪一层作为总图平面的问题:总图制图标准GB /T50103-2001(以下简称“03标准”)第2."5.1款中规定应以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全部出入口都通过这一层与外部发生联系,便于进行交通组织分析,绘制交通流线图等。
审图中经常出现总平面图中常以屋顶平面、首层平面或一层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顺便强调的是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平面,其可见轮廓线应为粗实线、±0."00标高以外的可见轮廓线当需要表示时应为中实线,并应在相应的轮廓线以内注明建筑层数、建筑高度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