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诱惑,保护自己

拒绝诱惑,保护自己
拒绝诱惑,保护自己

专题二《拒绝诱惑,保护自己》教学设计【复习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保护自己,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

难点:

1、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

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

2、区分“四大保护

【过程与方法】

结合预习作业,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良诱惑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静静地靠近你,慢慢地腐蚀你。这表明,不良诱惑

A.是无法战胜的,因而不能沾染B.是可以战胜的,沾染以后再改C.会侵蚀毒害人,必须自觉抵制D.会强烈吸引人,无法真正抵制()2、(2008年中考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确定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这说明

A、未成年人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B.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C.未成年人要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D、未成年人的成长受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

() 3、全国“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署,把加强学校和周边环境治理作为“扫黄打非”的重点工作,并确定“把有害少儿读物逐出店档”的活动作为2009年“文化环保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这样做有利于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4、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强迫其七年级的孩子终止学业外出打工

B、某中学明文规定,不许学生出入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场所

C、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D、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 )1、面对奥运金牌的诱惑,有的人奋力拼搏,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有的人服用兴奋剂,结果身败名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 诱惑都是不良诱惑

B. 所有诱惑都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如何对待它

C. 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得成功与荣誉

D. 面对诱惑的态度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对此,你认为下列方法可以帮助王某战胜网吧诱惑的是

A、禁止上网,远离网吧

B、实行限时上网

C、请父母或好朋友监督

D、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3、下列属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有A.偷窃、故意损坏财物B.吸食、注射毒品

C.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D.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三、问答题:

1、(2007年中考题)、(6分)我们身边的诱惑很多,只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请问答:

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