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的时代特色普通作业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作业

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基础巩固1.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展现的是《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故选B项。

2.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B.杜甫C.李白D.王维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最强音”“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分析,体现了该诗人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应选C项。

3.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李白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答案 D解析材料“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体现的是豪放词派词人。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故D项符合题意。

4.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A.赋B.小说C.散曲D.词答案 C解析赋代表的是汉代最高文学成就,故A项错误;小说代表的是明清时期最高文学成就,故B项错误;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散曲,故C 项正确;词代表的是宋代最高文学成就,故D项错误。

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属于神魔小说的是()答案 B解析《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故选B。

能力提升6.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7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doc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7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doc

课时作业7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艺术。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B项。

答案:B2.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这说明《诗经》 ( )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解析:《诗经》出现于春秋末年,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故A项正确;中国市民文学开始于11世纪中期(宋朝),故B项错误;题中材料不能说明《诗经》推动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故C项错误;《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D项错误。

答案:A3.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 D.理想主义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故选A项。

答案:A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A.屈原B.辛弃疾C.杜甫 D.李白解析:本题材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反映了此诗人的作品多是记录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民间疾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唐朝诗人杜甫的特点,因此选C项。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和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和艺术
2007.4 LYM 5
此外:人物画 、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1 2.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 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 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
2007.4 LYM
辛 弃 疾 《 菩 萨 蛮 》
17
六、元曲的兴盛
(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1、什么是“元曲”? (1)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与词相比语言更自由、通俗,形式更活泼……) (2)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 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 2、主要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3、元曲兴盛原因: ①城市经济繁荣,是元曲兴盛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③元代社会矛盾复杂,需要各种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④元代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内外交流频繁(尤其北方各族) ⑤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 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在 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在艺术 风格上,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 是山水画的灵魂。
2007.4 LYM 6
3.中国古代绘画名家:(举例)
2007.4 LYM 23
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点一览表
政治制度 先 秦 秦 分封制、 宗法制 经济发展 铁器牛耕、井田 制、土地私 有制 丝国 哲学思想 科学技术 司南、数学、 天文 造纸术、 《黄帝内经》 祖冲之 雕版印刷、 火药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文学艺术 《诗经》 “楚 辞” 汉赋 王羲之、 顾恺 之 唐诗 宋词、 元曲 百家争鸣、儒学兴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三教合一

历史特色作业

历史特色作业

历史特色作业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历史上留下了许多
令人叹为观止的特色,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且有着独特的建筑
风格,同时还遵循着一定的避邪、尊神和传统文化的规律。

如古代的
木结构建筑,以“四合院”和“庙宇”为代表,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

其中最著名的有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它们不仅是中国
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也是全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

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
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范。

书法的主要风格包括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

其中,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风格以“雅、秀、丽、简”的特点闻名于世。

青铜器文化: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具有极高的
价值和意义。

青铜器的制作技艺高超,不仅在器形、器身、纹饰等方
面自成风格,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最著名的有商代的“司母戊鼎”、春秋时期的“大克鼎”和汉代的“富春山铜炉”等。

民间艺术文化: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
及到民间音乐、舞蹈、绘画、刺绣等方面。

其中,中国民间音乐以民
歌和乐器演奏为代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民间绘画则以瓷画、壁画、年画等为代表,不仅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总之,中国的历史特色与文化传承令人惊叹,它们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第2课时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第2课时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第2课时[课程标准]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宋代词苑1.含义: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2.特点(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2)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号为“________”。

3.代表人物(1)唐代:白居易、韦庄。

(2)五代:李煜。

(3)北宋:柳永、______。

(4)南宋:李清照、张元千、张孝祥、________。

二、元曲与市民社会1.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2.艺术特点: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3.名家名剧:关汉卿的《__________________》。

4.兴盛原因: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三、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繁盛的原因(1)明代中叶后,手工业和________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2)晚清时期,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

2.发展过程(1)元末明初①罗贯中的《__________》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楷模。

②施耐庵的《水浒传》树立了英雄传奇小说的楷模。

(2)明代①历史小说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②神魔小说有《封神演义》、吴承恩的《________》。

(3)清代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

②曹雪芹的《________》揭示了封建社会败落的必然命运。

③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艺术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

④清末四大谴责小说:《____________》、《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知识点1 宋代词苑1.读《隋唐和两宋时期文学家分布统计表》,隋唐和两宋时期文学家分布的变化表明( )隋唐和两宋时期文学家分布统计表A.宋代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导致了市民文学兴起B.政治经济重心的迁移影响文化发达地区变迁C.宋代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D.两宋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2.他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词大量吸收俚俗口语,他的创作大量融入铺叙成分,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扩大了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45分钟作业人民版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45分钟作业人民版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习视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预习一、诗的经典1 •内容《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_________ 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特点句式以_________ 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乐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3 .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___________ 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1 .性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__________ 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 .主要特点(1) 采用_______ 的创作手法,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2) 句式较为灵活,有时使用__________ ,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3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1)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__________ 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2) 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____ 》,著名诗篇还有《九歌》《天问》和《_________ 》等。

三、汉赋的风采1. 基本特点赋是从_________ 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 .发展状况(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汉早期的赋,如贾谊的《》《服鸟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⑵_______ 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司马相如的《________ 》《上林赋》最具有代表性。

(3) 西汉后期,_______ 是最著名的赋作家。

东汉时期,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作品地位最高。

(4) 东汉后期,________ 渐少,各种短篇的_________ 兴起,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历史ⅲ人民版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练习

历史ⅲ人民版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练习

历史ⅲ人民版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练习【教学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诗的经典——〔〕◆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

①先民在劳动、生活中为表达感情、加强协作而喊的一些号子成为原始歌谣。

②从原始歌谣中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诗经》的出现是其成熟的主要标志。

1、内容〔1〕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2〕分为〔〕、〔〕、〔〕三部分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精华〔3〕反映贵族、平民的状况《诗经》主要表现方法:赋、比、兴2、特点①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②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③创作风格:现实主义3、地位〔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奠定了中国〔〕的优良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1、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2、特点:①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句末常带“兮”字②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三】汉赋的风采1、产生: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

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

赋讲究文采、韵节,兼具散文、诗歌的性质,后来逐渐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气势恢弘、词藻华美;讲究排比(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散文韵文并用。

3、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①全盛阶段: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②西汉后期:杨雄《甘泉赋》③东汉:张衡《二京赋》〔即《西京赋》《东京赋》〕班固《二都赋》〔即《西都赋》《东都赋》〕【四】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1、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物质基础〔2〕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3〕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4〕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2、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1)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北宋:柳永《雨霖铃》;两宋之际:〔〕《声声慢》(2)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北宋:〔〕(东坡)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宋:辛弃疾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作品以豪放为主,表现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材料三、材料四(小说)
开放性
补充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经过的主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清时期
志怪小说、 逸事小说 (兴起)
《搜神记》 《世说新语》
传奇
话本
小说 (空前繁荣)
《柳毅传》 《莺莺传》
《错斩崔宁 》《碾玉观 音》
四大名著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 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 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 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千羽方 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难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元杂剧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郑光祖 马致远 白朴
《窦娥冤》
《倩女离魂》 《汉宫秋》 《梧桐雨》
《 西 厢 记 》 王 实 甫
七、明清小说
1.明代小说

•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
《水浒传》
• 明中叶:吴承恩《西游记》、许仲琳《封
神演义》、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
【感受李白】
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 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 意境深远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
杜 甫 《 忆 昔 》
公稻小忆 私米邑昔 仓流犹开 廪脂藏元 俱粟万全 丰米家盛 实白室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专题二:(三)中国古典文化的时代特色1. (2012·江苏单科·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2. (2012·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3. (2012·全国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4.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5.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 .李煜B .李清照C .陆游D .辛弃疾6. 这是1958年6月20日,邮电部发行的编号为纪50的纪念邮票——《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这位世界艺术大师的代表作是A.《桃花扇》B.《金瓶梅》C.《窦娥冤》D.《西厢记》7.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 .《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 .《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C .《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D .《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8.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

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专制主义强化B .商品经济发展C .拜金主义盛行D .轻商思想淡化 9. 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A .《元曲赏析》B .《全汉赋》C .《全唐诗》D . 《宋词欣赏》10.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11. 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 .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 .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 .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 .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12. 明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A .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B .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C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D .揭示了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13.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14. (原创 王剑)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

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A .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B .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C .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D .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1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该材料出自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是A .楚辞B .诗C .词D .散曲 16.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体现了诗人A.放荡不羁,蔑视权贵B.流连山水,宁静平和C.颠沛流离,饥寒交迫D.关心民间疾苦,抨击社会现实 17. 下列关于宋词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苏轼的词既飘逸又豪放B.李清照在北宋时的词充满愁苦悲凉的感情C. 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D. 辛弃疾的词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18.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

不觉抵暮。

”材料中的瓦是A.贸易场所B.娱乐场所C.学校D.旅舍 19. “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A.《封神榜》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 20. 被郭沫若盛赞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一部作品是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1. 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等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新变化是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科举制度走向衰落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对外政策趋向闭关 22.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B.宋代话本为小说繁荣奠定基础C.隋唐古典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时期D.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3. 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B .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C .唐诗的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D .唐代的诗歌流行“长短句”24.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5. 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A .苏东坡B .李清照C .辛弃疾D .陆游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

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

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

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

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

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

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

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

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

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

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

”(《通典》卷一四)。

……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

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